第30章

字數:5257   加入書籤

A+A-


    黎明時分,李慶陽被急促的敲門聲驚醒。親兵隊長趙虎站在門外,臉色異常凝重。
    “大人,出事了!"趙虎壓低聲音,"王公子在回城途中遭遇埋伏,身受重傷!"
    李慶陽瞬間清醒:"什麽?在哪裏?傷勢如何?"
    "在城東十裏處的鬆林。探子回報說王公子胸口中箭,隨行護衛死傷大半,剩餘的人正護送他往城裏趕。"
    李慶陽披上外衣,大步向外走去:“備馬!叫軍醫準備好!”他心中警鈴大作——王耀武昨夜才秘密出城,行蹤極為隱秘,怎會這麽快就遇襲?
    當李慶陽帶人趕到城東門時,恰好遇見護送王耀武的車隊。王耀武躺在簡易擔架上,胸前插著一支箭,臉色慘白如紙,衣襟被鮮血浸透。
    "耀武!"李慶陽衝上前去,握住好友冰冷的手。
    王耀武微微睜開眼,嘴唇顫抖著似乎想說什麽,卻隻咳出一口鮮血,又昏死過去。
    "快!送軍營!“李慶陽怒吼,”封鎖城門,全城搜捕刺客!"
    回到軍營,軍醫迅速為王耀武處理傷口。李慶陽在帳外焦急等待,趙虎匆匆趕來匯報:“大人,刺客沒留下任何線索,但箭上...塗了毒。"
    李慶陽一拳砸在柱子上:”混賬!"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去查最近誰打聽過王公子的行蹤,還有,加強城防,防止有人趁亂生事。"
    這時,一名侍衛跑來報告:“大人,鄭禦史帶人來了,說要見您。"
    李慶陽眼中寒光一閃:“來得真快。”他整理了一下情緒,迎了出去。
    鄭元培帶著幾名隨從站在軍營門口,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關切:"聽聞王公子遇刺,本官特來探望。王公子傷勢如何?"
    李慶陽沉痛地搖頭:"箭上有毒,軍醫正在全力救治,但...情況不樂觀。"
    鄭禦史歎息道:"真是江南一大損失。李將軍放心,本官已下令全城戒嚴,定要抓住凶手。"他頓了頓,"不過,此事蹊蹺。王公子為何深夜出城?可是有什麽...秘密行動?"
    李慶陽心中一凜,鄭元培這是在試探!他麵露悲憤:"王兄是去祭拜先祖!明日是他父親忌日,他本想連夜趕去祖墳守夜,誰知..."說到這裏,李慶陽聲音哽咽,似乎悲痛難抑。
    鄭禦史拍拍他的肩:"李將軍節哀。本官會向朝廷稟報此事,為王公子請功追封。"他環視四周,"不過,江南局勢複雜,王公子遇刺可能與前些日子的剿匪行動有關。為安全起見,將軍是否考慮暫時交出兵權,由朝廷派人接管?"
    果然來了!李慶陽心中冷笑,麵上卻顯出猶豫:"這...恐怕不妥。天一閣餘孽未清,此時交接兵權,恐生變故。"
    鄭禦史眯起眼睛:"將軍莫非信不過朝廷?"
    "下官不敢。"李慶陽低頭,"隻是職責所在..."
    "罷了。"鄭禦史忽然鬆口,“將軍重情重義,本官理解。此事容後再議。”他轉身欲走,又回頭道,“對了,周侍郎明日將起程回京,今晚在府衙設宴,還請將軍務必出席。"
    李慶陽行禮:”下官一定到場。"
    待鄭元培走遠,李慶陽立刻返回軍帳。帳內,軍醫已經退下,隻有王耀武一人躺在床上。聽到腳步聲,本應昏迷的王耀武突然睜開眼,衝李慶陽眨了眨眼。
    "你沒事?"李慶陽壓低聲音,臉上卻露出"悲痛"神色,以防隔牆有耳。
    王耀武輕聲回答:”箭傷是假的,血是雞血加朱砂。我們的人裏有內鬼,我隻好將計就計。"
    原來,王耀武在調查趙家時,發現自己的行蹤被人跟蹤。他意識到隊伍中有叛徒,便設下這個假遇刺的局,一方麵揪出內鬼,另一方麵讓敵人以為他們損失了一員大將,放鬆警惕。
    "查出什麽了?"李慶陽假裝查看"傷員",低聲問道。
    王耀武從懷中摸出一塊令牌:"從那個‘刺客’身上搜到的。看背麵。"
    李慶陽翻過令牌,背麵刻著一個"周"字——周侍郎的家徽!
    "果然是他!"李慶陽眼中寒光閃爍,"周侍郎與天一閣勾結,鄭禦史是他的同黨。他們想先除掉你,再逼我交出兵權,最後..."
    "一舉控製江南。"王耀武接話,"而且我懷疑,今晚的宴會是鴻門宴。"
    李慶陽沉思片刻,忽然露出一絲冷笑:"既然如此,我們就將計就計。"
    他俯身在王耀武耳邊低語幾句。王耀武先是驚訝,繼而露出讚許的笑容:“妙計!不過太危險,你一個人..."
    "放心,"李慶陽堅定地說,“玄甲軍上下都是精心挑選的忠勇之士。再說..."他從懷中取出一枚虎符,”陛下臨行前秘密賜我這調兵虎符,就是防備今日之變。"
    原來,女帝早對朝中某些人心存疑慮,暗中給了李慶陽這道保命符,可調動周邊三省駐軍。
    王耀武鬆了口氣:"那就好。我會‘重傷不治’,暗中聯絡各世家和忠心的官員,準備接應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人又詳細商議了行動計劃,李慶陽才"悲痛欲絕"地走出軍帳,宣布王耀武傷重不治的"噩耗"。消息很快傳遍全城,王家上下慟哭,白幡高掛。
    當晚,李慶陽一身素服出席周侍郎的餞行宴。府衙內燈火通明,官員們推杯換盞,卻難掩暗流湧動。周侍郎高坐主位,鄭禦史陪坐一旁,兩人不時交換眼神。
    "李將軍節哀。"周侍郎舉杯道,“王公子英年早逝,實乃朝廷一大損失。本官回京後,定當奏明陛下,厚加撫恤。"
    李慶陽強忍悲憤模樣,舉杯致謝:”多謝周大人。"
    酒過三巡,鄭禦史忽然提議:"周大人明日起程,不如請李將軍派兵護送一程?近來道路不靖啊。”
    周侍郎笑道:“不必麻煩李將軍了。本宮自有禁軍護衛,再說..."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李慶陽一眼,”李將軍剛剛痛失摯友,還是留在江寧穩定軍心為好。"
    李慶陽心中冷笑,這是要切斷他與外界的聯係!他故作順從地點頭:“周大人體恤,下官感激。”
    宴會進行到一半,一名侍衛匆匆進來,在李慶陽耳邊低語幾句。李慶陽臉色大變,起身告罪:"諸位大人,軍營突發急事,下官需立刻回去處理。"
    鄭禦史立刻追問:"何事如此緊急?"
    李慶陽麵露難色:"這...有士兵嘩變,說是為王兄報仇..."
    周侍郎和鄭禦史交換了一個滿意的眼神。鄭禦史"關切"地說,“軍心不穩乃大忌。李將軍快去處理吧,需要幫忙盡管開口。"
    李慶陽匆匆離席後,周侍郎立刻召來心腹:”傳令下去,按計劃行動。明日一早,我要看到李慶陽的人頭!"
    與此同時,李慶陽快馬加鞭趕回軍營。營中並非真有士兵嘩變,而是王耀武派人送來了關鍵情報——他們截獲了天一閣與周侍郎的密信,證實了明日的叛亂計劃!
    "周侍郎明日離城是假,"李慶陽對集結的將領們說,"實則是去與天一閣餘孽匯合,帶領他們殺回江寧!而鄭禦史會在城內接應,打開城門。"
    將領們義憤填膺:“大人,我們該怎麽辦?"
    李慶陽取出虎符:”我已用陛下所賜虎符,密調周邊三省駐軍,明日拂曉前就會趕到。“他鋪開城防圖,”現在,我們這樣部署..."
    當夜,江寧城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洶湧。李慶陽派精兵埋伏在城門附近,又讓一隊人馬偽裝成商隊,在城外設伏。而"已死"的王耀武則暗中聯絡了各世家,準備了一支奇兵。
    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城西門外果然出現了一支"商隊"。守衛按約定打開側門,放"商隊"入城。誰知"商人們"一進城就亮出兵器,衝向府衙!
    就在此時,四周突然火把大亮,埋伏的玄甲軍殺出,將叛軍團團圍住!同時,城外也傳來喊殺聲——周侍郎帶領的天一閣主力,遭遇了三省聯軍的伏擊!
    鄭禦史在府衙內聽聞變故,慌忙帶著心腹想逃,卻被"複活"的王耀武堵個正著!
    "鄭大人,這麽急著去哪啊?"王耀武冷笑,"不是要為我‘追封’嗎?"
    鄭元培麵如死灰,突然拔劍刺向王耀武,卻被一旁閃出的李慶陽一腳踢飛兵器!
    "鄭元培,周世昌,"李慶陽厲聲喝道,"你們勾結天一閣,意圖謀反,罪證確鑿!還有什麽話說?"
    鄭禦史癱坐在地,喃喃道:"不可能...你們怎麽會..."
    天亮時分,戰鬥結束。周侍郎被生擒,天一閣餘孽大部被殲,少數逃入山林,也被三省聯軍追剿。李慶陽和王耀武在府衙升堂,當眾出示了所有證據,包括密信、令牌和俘虜的口供。
    "立刻將罪證和要犯押送京城!“李慶陽下令,”同時飛鴿傳書,向陛下稟明一切。"
    十日後,朝廷詔書抵達:嘉獎李慶陽、王耀武及有功將士,徹查朝中與天一閣勾結的官員,並授予李慶陽江南節度使之職,王耀武為副使,共同鎮守江南。
    慶功宴上,王耀武舉杯笑道:“慶陽兄,這次我們總算徹底鏟除了天一閣。"
    李慶陽卻搖頭:”天一閣雖滅,但朝中那位‘大人’仍未現身。“他望向北方,”這盤棋,恐怕還沒下完..."
    喜歡毒士無雙:女帝求我當權臣請大家收藏:()毒士無雙:女帝求我當權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