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立京
字數:2413 加入書籤
這是發生在我身上,真實的經曆。
回首往事,倍感唏噓,感慨良久,不能自己。
在和朋友們閑談之際,朋友們都在建議,“為什麽不把你的經曆寫出來,讓大家都了解了解呢?”
“有人會對我的故事感興趣嗎?會有人看嗎?如果大家都不喜歡看,也是一件挺尷尬的事情。”聽到朋友們的建議,我的腦海中,湧現出的第一想法,竟然是害怕沒有人看,從而導致的尷尬。
“這可真不像你啊,怎麽一點自信都沒有呢?你的故事如果寫出來,肯定是洛陽紙貴,非常暢銷啊”,朋友們都笑嘻嘻的,對著我開著玩笑說道。
“不用前怕狼後怕虎的,試問你的經曆,有多少人遭遇過!你將這些遭遇,完完整整的寫出來,就可以了。”其中的一個朋友,微笑著很中肯的對著我說道。
“你先試著寫一寫吧,我們覺得你的故事,應該會有人看的。”朋友們對於我的故事,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
帶著疑問,我想了很久。最終我還是聽從了朋友們的建議,寫下了下麵的這段文字。
我想要借助貴平台,將我這些年的經曆,寫成一部小說,隻是完整的將這些年盜墓以來,我所遭遇的一些稀奇古怪的經曆敘述出來,以供讀者朋友們,在茶餘飯飽之後,聊作消遣之讀物,以博一笑,同時也是為了勸告眾人,以我為戒不要以身試法,身陷囹圄,悔之晚矣。
動筆之前,我仔細閱讀過一些相關題材的小說著作,主要的感覺就是,小說的故事和現實中盜墓,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像我曾經盜掘過的近百個墓陵中,沒有遇見過僵屍或者粽子,這些傳說中存在的不明生物,但同樣遇到過非常非常多的離奇經曆,在此我願意把我的經曆寫下來,講給你們聽。
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我自己吧。
我叫立京,在家中排行老二,今年45歲,因為犯盜掘古墓葬罪,在獄中服刑了12年,接受改造,重新做人,現在已經刑滿釋放。
我出生在北方的一個城市,但我從小生活的地方,屬於北方這座城市中,一個很普通很普通的小山村,這裏是一片純山區。因為是山區,所以山很多,林子很茂密,綠植非常多。
在這片群山之中,一旦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放眼過去,百花爭豔,燕語鶯啼 ,到了夏天,更是鬱鬱蔥蔥,綠樹成蔭,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這樣的地形地貌,在葬經上講,屬於非常好的風水寶地。
曆代的王侯將相,都喜歡選擇,在這個上風上水的地方,建立陵墓,而這些王侯將相的地宮陰宅,就在我祖祖輩輩,生活的村莊附近,距離非常非常近。
而我,進入盜墓這個行業,完全是一種偶然。走入犯罪的道路,不是我的初衷。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想,我是不會選擇當初這條路的。
據我家的家譜記載,我的家族從古代明朝永樂年間開始,就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我的列祖列宗,祖祖輩輩,都是良善之輩,沒有違法亂紀的人,都是奉公守法的良民。
到了近代,我的爺爺,還是一名抗日軍人,在那個兵荒馬亂國破家亡的年代,毅然決然的參加了,為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年的時候,相關部門還專門頒發給我爺爺一枚紀念勳章。
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地道的農民,在家鄉種田謀生。
在我出生那年,十年浩劫剛剛結束,在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之後,遇到中考分流,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 ,一批14歲左右的孩子就這樣走向了社會。
我也是其中的一員。這是上世紀90年代初的事情,那時候的孩子基本都是在這個年齡段,就匆忙的進入了社會。
從小對於課本上的知識,我不是很感興趣。但對於古典文學,我非常的喜歡。
家裏有一本很舊很舊的易經,一大屋古玩,瓷器鑒定的書籍,其餘像梅花易數,風水學,地理學等書籍,也有很多,我非常喜歡看這類書籍,經常一看就是一天 。
小時候總覺得易經,梅花易數等晦澀難懂,不好理解,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的加深,也慢慢體會到這些書籍,所蘊含的道理,非常樸素且深刻。
那時候的我,除了看看書,就是去古董園撿漏,學以致用嘛。也是在古董園,我遇見了一個,改變了我一生的人。
喜歡盜墓詭事錄請大家收藏:()盜墓詭事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