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連對絕對成貴賓,嶄露頭角驚眾人

字數:4390   加入書籤

A+A-


    張小強來到大周朝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觀察,逐漸理清了當前的環境和形勢。他明白,要想在這個陌生的時代生存下去,首先得解決溫飽和生存問題。雖然他現在隻有十五歲,且在這個時代隻接受過一個月的蒙學教育,但他的靈魂卻是來自21世紀的高級人才,對於書法、唐詩宋詞、四書五經等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底蘊。因此,他決定利用自己的這一優勢,通過書法或詩詞來賺取第一桶金,解決當下的生存問題。
    正值中秋佳節之際,京城熱鬧非凡,長安街上人流如織,各種猜燈謎、對對聯的小攤琳琅滿目。各大酒樓也推出了各種節日活動,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曲江池酒樓。這天,曲江池掌櫃為了吸引顧客,特意推出了三副對聯的上聯,聲稱隻要有人能對出其中一副的下聯,就能免費享受他們中秋特推的中秋盛宴套餐;如果能對出三副下聯,更將成為曲江池的特別顧客,以後來酒樓吃飯,飯菜、酒水全免。這個消息一傳出,頓時吸引了眾多才子佳人前來挑戰。
    張小強也聽說了這個消息,他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一方麵可以通過對對聯來展示自己的才華,另一方麵也能借此機會填飽肚子。於是,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破舊衣服,步行前往曲江池。雖然他的衣服看起來有些破舊,但經過他的整理,也顯得整潔利落。
    張小強年方十五,已是貌若潘安的美男子。卻見他身材修長,宛如初春之柳,挺拔而不失柔和。臉型俊朗,輪廓清晰,如同精雕細琢的玉雕,每一道線條都透露著優雅與完美。他的眼睛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深邃、明亮,仿佛能吸引人的靈魂深陷其中。眉毛如新月般彎彎,既顯得英氣逼人,又不失少年的清秀。鼻子高挺,鼻翼輕輕翕動,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在訴說著生命的活力。
    有詩為證:
    少年小強貌堂堂,貌若潘安勝玉郎。
    星目含情眉似月,鼻梁高挺氣軒昂。
    唇紅齒白如含玉,膚若凝脂勝雪霜。
    舉止風流人共仰,貌非凡俗世無雙。
    張小強之美貌,如同春日裏盛開的花朵,令人驚豔。他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賜,讓人不禁想要一直凝視、欣賞。他的美貌與氣質相得益彰,使他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仿佛走到哪裏,哪裏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曲江池位於京城東麵,那裏是達官顯貴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張小強要穿過西麵的貧民區才能到達。沿途他見到人來人往、各種吆喝聲、嬉笑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到了東市,環境明顯提高了一大截,豪華氣派,各類達官顯貴穿梭於長安街頭,或談笑風生或悠閑自得。
    張小強步至曲江池門前,卻被守衛橫加阻攔:“站住,你是什麽人?可有請帖?”張小強連忙拱手道:“兩位大哥,小生張小強,不知有請帖,聽聞貴酒樓放出三幅對聯,隻要能對上就能獲得相應的獎勵,所以小生來試試。”盡管張小強衣著整潔,儀容堂堂,但衣衫的破舊仍舊透露出他低微的身份。守衛麵露不屑與厭煩,揮手欲逐他離去,道:“沒有請帖就不能進去,請你速速離開!別擋到別人的路”。
    恰在此時,一位貴公子攜仆人款步而至,眼見張小強被驅逐之狀,他不屑地冷哼一聲,嘲諷道:“真是自不量力,如此寒酸也敢來此湊熱鬧,豈不怕人笑話?”言罷,他昂首闊步,從張小強身邊走過,目光未曾在他身上稍作停留。
    守衛見是貴公子,立刻點頭哈腰,恭敬地請他入內:“王公子請進!”
    張小強目睹此景,心中暗自搖頭,正欲轉身離去,卻被一聲清朗之聲留住。“這位兄台請留步!”
    他回首望去,隻見一位風度翩翩的少年公子哥,雖麵部白皙消瘦,卻難掩其眉目間的秀氣。此人舉止文雅,氣質非凡。見張小強麵帶警惕,他拱手施禮,溫言解釋:“小生李秀林,見兄台儀表堂堂,氣質非凡,舉止間流露出儒雅之氣,定是飽讀詩書之人。今晚此地有中秋詩會,不知兄台是否願意與小生一同前往?”
    張小強正愁無法入內,聽聞此言,心中歡喜,連忙拱手回禮道:“多謝兄台相邀,小生恭敬不如從命!”李秀林聞言,眼睛一亮,讚道:“好一句恭敬不如從命!兄台果然才華橫溢!”張小強謙虛地擺手,道:“哪裏哪裏,小生張小強,承蒙李兄抬愛。”
    李秀林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一塊小木牌遞給守衛。守衛見狀,立即變得恭敬起來,恭請二人入內。張小強在李秀林的引領下,順利進入了曲江池。
    張小強從容地跨步進去隻見裏麵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李秀林轉身對張小強說:“張公子,你可以先看看,小生這邊有其他事,暫時離開一下。”張小強心裏啞然,有些無語,帶他進來,自己就這個時候開溜,不過也得感謝人家,畢竟張小強也達到進入酒樓的目的,於是回禮道:“李兄先忙!”李秀林朝一名中年人那邊走去,張小強卻看向酒樓大堂,隻見三幅對聯高高掛在大堂正中央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一聯是“進古泉喝十口白水”。乍看之下這聯隻有簡單的八個字但仔細再看卻會發現其中的精妙之處。上聯中的“十口白水”正好組成了“古泉”二字寓意著進入古泉就能喝到清澈的泉水。這個上聯既簡單又巧妙讓人不禁想要下聯該如何對出。
    第二聯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這聯是一個典型的地理聯通過重複的詞語和巧妙的排列展示了大周朝地名中的趣味性和文化內涵。上聯的核心是“通州”這個詞而“南通州”和“北通州”分別指的是大周朝兩個著名的地名即位於南方的江蘇南通和位於北方的北京通州。通過“南”和“北”的修飾對聯巧妙地表達了兩個地理位置相對的城市。“南北通州通南北”則是對前麵的總結和概括。這裏的“通”字既表示了地理上的聯通也暗含了交通便利、溝通順暢的意味。同時這個橫批也體現了對聯的對稱性和韻律美。
    第三聯是“畫上荷花和尚畫”。這聯富有禪意和詩意讓人一看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深意。上聯的字麵意思是一個和尚在畫荷花這裏的“和尚”指的是出家人而“荷花”則是一種常見的花卉通常與佛教文化有著緊密的聯係。因此這聯的字麵意思可以理解為一位和尚正在繪製荷花。然而如果我們仔細品味這聯會發現它還蘊含著更深層次的含義。通過倒裝和重複的手法這聯創造了一種回環往複、循環不息的意境。“畫上荷花”與“和尚畫”形成了巧妙的呼應使得整個句子既有節奏感又富有禪意。進一步地我們可以將這聯與佛教的教義聯係起來。荷花在佛教中象征著清淨、純潔和高雅而和尚則是佛教的修行者。因此這聯也可以被解讀為一位修行者在通過繪畫荷花來表達自己對清淨、純潔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這三聯的上聯都是經典之作但對於張小強來說卻並不算什麽難題。在前世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他早就通過各種網絡渠道了解過這些有名的千古絕對。他微微一笑走到書案前提起毛筆開始寫下自己的下聯。
    他的動作流暢而自然仿佛早已胸有成竹。周圍的人見狀紛紛圍攏過來觀看他的書寫過程。隻見他的筆尖在紙上舞動墨水流淌出優雅的字跡每一筆都充滿了自信和力量。
    當第一句下聯出現時,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驚呼。第一聯的下聯是“出半山分七口山林”。這句話與上聯形成了完美的呼應“七口山林”正好組成了“半山”二字寓意著從半山出發就能分享到山林的美麗和寧靜。這個下聯不僅字數與上聯相同而且意境深遠讓人拍案叫絕。
    張小強沒有停下,他的筆尖繼續飛舞,第二句下聯“春讀書秋讀書春秋讀書讀春秋”躍然紙上。這句下聯與上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相映成趣,不僅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學問的積累,更體現了張小強對於知識的熱愛和追求。
    第三聯的下聯是“書臨漢帖翰林書”。這句話與上聯一樣充滿了禪意和詩意。“書臨漢帖”指的是臨摹漢代的書帖,而“翰林書”則是指翰林學士所寫的字。這個下聯的意思是說,翰林學士在臨摹漢代書帖時,畫出了荷花。這個下聯既與上聯的意境相呼應,又展示了張小強對於書法的深厚造詣。最後一句下聯“書臨漢帖翰林書”寫完,整個大堂陷入了片刻的寂靜。然後,爆發出更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此刻的張小強,仿佛成為了整個大堂的焦點。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自信和從容,仿佛一切盡在掌控之中。他的心中充滿了喜悅和自豪,因為他知道,他已經邁出了在這個時代揚名立萬的第一步。
    而在人群中,微服出宮的皇帝李民也被張小強的才華所深深吸引。他看著那個鎮定自若、氣定神閑的少年,心中不禁生出了幾分讚賞和好奇。他暗自思忖:“此人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才華,將來必定非同小可。”
    李民的決定在心中慢慢成形,他要將這個少年納入自己的視線範圍,看看他到底能走到哪一步。而這個決定,也在無形中為張小強未來的道路鋪設了堅實的基石。
    此時的張小強,還沉浸在自己的喜悅之中,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然而,他相信,隻要自己繼續努力,不斷追求進步,就一定能夠在這個陌生的時代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人生。
    喜歡小強逆襲記請大家收藏:()小強逆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