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才子揚名中秋夜,帝王識珠巧考教

字數:3602   加入書籤

A+A-


    在曲江池畔,月華如水,靜靜地鋪灑在波光粼粼的湖麵上,燈火如繁星點點,映照出了一幅寧靜而絢爛的畫卷。中秋之夜,文人墨客、達官顯貴紛紛匯聚於此,他們的歡聲笑語和詩詞歌賦交織成一首首美妙的樂章。而在這璀璨繁星之中,一顆新星正緩緩升起,引人注目。
    隨著張小強筆走龍蛇,三幅對聯的下聯一氣嗬成,曲江池大堂內的氣氛瞬間沸騰起來。人們紛紛聚攏過來,交頭接耳地議論著這個突然出現的少年才子。他的才華和機智令人驚歎,仿佛是一位從天而降的詩仙,用筆墨書寫著人間的美好與智慧。
    這時,曲江池的劉掌櫃麵帶笑容,邁著穩健的步伐走了過來。他身穿一襲華貴長袍,舉手投足間透露著一種從容不迫的氣度。他走到張小強麵前,拱手施禮道:“這位公子好文采,真是令人刮目相看。根據本店規定,您對出此三幅上聯,本店將承諾您成為本店的特別貴客,免費酒菜供應。這是本店的貴賓牌,請您笑納!”
    張小強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淡定與從容。他伸手接過那塊製作精美的腰牌,手感極佳,仿佛是一件藝術品。腰牌上雕刻著“曲江池”三個字,龍飛鳳舞,蒼勁有力,彰顯著這家酒樓的非凡氣魄。他心中暗自讚歎,這掌櫃果然非同一般,連這腰牌都如此別具一格。
    他拱手回禮道:“承蒙掌櫃抬愛,小子倍感榮幸。今後定當常來光顧,與各位好友共賞明月,共品詩詞。”
    掌櫃哈哈笑道:“公子不必謙虛,您的才華足以讓本店蓬蓽生輝。請您先上二樓雅間,享受我們今晚特別推出的中秋豪宴。那裏環境優雅,景色宜人,定能讓您滿意。”
    張小強點頭應允,隨著掌櫃的步伐,向二樓雅間走去。沿途的賓客紛紛投來豔羨的目光,仿佛他是這夜空中最明亮的那顆星。他的身影在燈火輝煌中漸行漸漸遠,但留下的詩詞和才情卻永遠鐫刻在了人們的心中。
    走進雅間,張小強立刻被室內的布置所吸引。房間內的擺設典雅大方,充滿了古色古香的氣息。桌上擺放著精致的餐具,反射出淡淡的銀光,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更加熠熠生輝。牆角處,幾盆蘭花靜靜地綻放著,散發出清幽的香氣,令人仿佛置身於山水之間,心曠神怡。
    正當張小強沉浸在這寧靜雅致的環境中時,美味佳肴陸續上桌。雖然這些菜肴都是以水煮的方式烹製,但在這中秋佳節之夜,卻也別有一番風味。張小強由於之前一直在忙碌對聯的事情,此刻肚子正餓得咕咕叫,他也沒顧得上計較那麽多,迫不及待地開始細細品味每一道菜肴。
    就在這時,一位身著錦衣、氣宇軒昂的男子走進了雅間。他正是微服出宮的皇帝李民。皇帝的目光在房間內掃視了一圈,最終落在了張小強的身上。他被張小強的才華所吸引,想要結識這位才華橫溢的小少年。
    張小強正吃得津津有味,忽然感覺到一股強大的氣場逼近。他轉頭一瞧,隻見一位身材魁梧似鬆柏的男子站在自己麵前。那人臉型猶如刀削斧砍般剛毅,輪廓分明,透出一股不怒自威的帝王之氣。他的雙眼深邃如星辰,璀璨中帶著幾分沉穩與深謀遠慮,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審視人心善惡。眉毛濃密而微微上揚,宛如兩把利劍,為他增添了幾分英氣與威嚴。鼻梁高挺,鼻翼寬闊,恰似山巒起伏,為整張臉增添了幾分立體與深邃。
    有詩為證:
    龍顏鳳目帝王姿,
    星眸劍眉氣宇辭。
    鼻似山巒唇含笑,
    威儀赫赫震朝時。
    李民緩緩地走過來,步伐從容而穩健,他的臉上帶著謙遜而溫和的笑容。他走到張小強麵前,雙手拱起,微微低頭,聲音中透露出一種從容與優雅:“在下黃某人,久仰張公子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
    張小強見狀,連忙站起身來,雙手同樣拱起,微微欠身還禮,臉上洋溢著誠摯的笑容:“見過黃員外,小生不才,能得員外青睞,實感榮幸。”
    李民輕輕一笑,他的笑容中透露出一種親和與真誠,仿佛春風拂麵,讓人心生暖意。他伸出手來,邀請張小強一同坐下,然後開口道:“公子才華橫溢,對聯對得妙筆生花,實在是令人佩服。不知公子可願與在下共飲一杯,共賞這明月清風,暢談詩詞歌賦?”
    張小強點頭應允,他的心中一陣欣喜,能夠與李民這樣的名人雅士共飲暢談,實乃人生一大樂事。他轉身吩咐侍從取來酒杯與酒壺,兩人相對而坐,開始暢談起來。
    他們的談話內容廣泛而深入,從詩詞歌賦到四書五經,從天文地理到人情世故,無不涉及。張小強時而引經據典,時而深入淺出,他的言辭間充滿了智慧與見解,讓李民聽得如癡如醉。每當張小強談到精彩之處,李民都會舉起酒杯,與張小強碰杯共飲,兩人的笑聲和談話聲交織在一起,充滿了歡樂與和諧。
    漸漸地,李民開始試探張小強的治國才能。他輕輕放下酒杯,眉頭微皺,臉上露出一種憂慮的神情,歎道:“吾走南闖北,見過很多地方的百姓生活困苦,他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吾心中實在難受。吾曾想盡一些微薄之力去幫助他們,但終究隻是杯水車薪,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公子才智過人,不知對於如何讓百姓過上幸福生活,有何高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果是很突兀地問如何富民強國,張小強肯定會有所懷疑。但麵對這一問題,張小強也有所戒備。他略一沉思,緩緩說道:“小生認為首在安民,多行仁政,以固邦本。夫以農為本,重農抑商,使百姓安居樂業,衣食無憂。又倡禮義,教民以德,使人心向善、向理。且設郡縣,置官吏,以理民事、聽訴訟,維護地方之秩序。再者,重軍備,以保國家安全。常修武備,練兵備戰,使邊境無憂,外敵不敢輕犯。又興水利,治水防災,確保農田豐收,民生安定。至於財政,則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鼓勵農耕,減免賦稅,以充盈國庫,備不時之需。同時,亦注重文化之傳承,尊儒術、尚文教,使百姓沐浴文化之光。綜上,即在於重農、倡德、設治、修武、興利、輕賦、崇文,以此七事為綱,而國家得以安寧,百姓得以樂業。”張小強因為心中有所防備,回答也按照曆史上各朝代治國策略來回答,中規中矩。
    李民聽後大為讚賞,他激動地拍案叫絕道:“公子所言極是!真乃國之棟梁也!”他的臉上露出了欣賞和敬佩的表情。
    張小強謙虛地笑道:“在下隻是略知一二,還需多多學習。”說完,他又補充了一句,“而且,我覺得我們不僅要關注詩詞歌賦、治國之道,還要關心天下大事、民生疾苦。”
    李民點頭表示讚同,他說:“正是如此,我們作為讀書人,更應該關注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福祉。”接著,他又問張小強有什麽看法。
    張小強思考了一下,回答道:“我認為我們應該積極響應朝廷的號召,多參與到公益事業中,為社會做出貢獻。同時,我們還要倡導文明道德風尚,提高人們的素質和文化水平。”
    李民對張小強的回答非常滿意,他認為張小強不僅有才華,還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心。於是,兩人繼續暢談起來,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題。他們的談話不僅涉及了詩詞歌賦、治國之道等文化領域的問題,還談到了政治、經濟、社會等方方麵麵的大事。在這中秋之夜,他們仿佛成了知己好友,共同探討著人生的真諦和社會的未來。
    喜歡小強逆襲記請大家收藏:()小強逆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