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瘋狂
字數:6525 加入書籤
清晨,新報甫出,有人便急急忙忙披衣出門,不及梳洗,隻求第一時間購得一份報紙。
講究之人則先聽報童叫賣,若聞有感興趣之內容,便會加快洗漱;反之,則悠然自得,待整理完畢才出門,遠遠招停報童,丟下一枚早已備好的銅錢,隨即取過報紙細讀。
做完這些,眾人站定翻閱,先瀏覽標題了解大概,隨後合上報紙,便利者或順帶買些早點或早茶,尋個清靜之處,獨處或聚眾而坐,再次展開報紙,逐字品讀關乎自身關切的部分。
漸漸地,這種行為仿佛具有感染力,無論喝茶還是看報,幾乎成了應天多數人的日常。
起初是官員,會在衙署值勤前尋個茶館翻閱片刻;接著便是讀書人,他們時間充裕,往往一早便埋頭閱讀,並邊讀邊議。
最後則是若幹附庸風雅的商賈,還有一些空閑時間、腰包還算鼓的平民或販夫走卒,他們對報紙的關注度不高,卻對讀書人的喜好充滿憧憬。
今日亦然,報童一聲吆喝,便有人披衣洗漱,出門購報,隨後步入茶館,叫上一壺早茶,條件稍好的還會添些點心。
或許是街頭茶棚,或許是洋氣小樓,抑或自家院落。
翻開報紙,那些醒目的標題立刻吸引了他們的目光——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萬世之基,歸於一道。”
此言分量十足,“千裏”
與“萬世”
皆為極盡誇張之辭。
而報紙內容更令從未見過水泥者險些將茶水噴出。
許多人放下手中茶杯,反複閱讀,唯恐看錯。
本期頭版僅有一文,便是關於水泥路的報道。
全文乃整合數位記者稿件,經編輯精心修訂而成。
每位記者風格各異:有的記錄旁觀者見解,有的描述自身經曆,還有請教大儒發表評論的。
然而無一例外,均提及水泥如何從灰粉轉瞬變為堅石。
更詳述工部短短數日內建成這條長達四裏、寬近七丈的水泥路。
尤其對完工後水泥路的堅固性及整體如巨石般的特質,描繪得細致入微。
甚至展示工部驗收測試,並與舊路對比,結果凸顯水泥路的優勢。
無論是文中水泥凝沙成石的方法,還是短期內完成四裏長水泥路的奇跡,在場眾人無不驚歎。
不少閑暇之人不再急於翻閱後續,幹脆放下茶杯,徑直往儀鳳門趕去。
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且到得很早,但即便如此,天剛破曉,儀鳳門至長江碼頭這段水泥路已然聚集眾多打聽消息者。
而應天府尹顧左得知此事後,不得不派遣大批差役維持秩序。
此刻,不論是太子還是太孫都非常重視這條水泥路,身為應天府尹的顧左自然不敢懈怠。
要是這條路上出了什麽差池,不管是太子還是監國太孫,第一個問責的必然是他這個應天府尹。
這條水泥路,昨天經工部驗收後,已經開始投入使用。
清晨,卯時還未來到,水泥路上便能看到一輛輛馬車飛快地駛過。
這些馬車大多是從長江碼頭卸貨下來的運輸車,水泥路在運送貨物時的優勢非常明顯。
堅實的路麵一旦馬車啟動,憑借慣性,拉車的馬匹幾乎不用費多大力氣就能輕鬆拉動車輛。
不像其他路麵,由於地麵下沉,慣性被損耗,馬匹幾乎每時每刻都要用力拖拽。
隨著更多人意識到這一點,水泥路上的馬車越跑越歡。
許多人對在整塊巨石上跑馬或駕車的新奇感非常好奇。
尤其是看到報紙後趕來的那些人,望著眼前這條宛如巨大石板的道路,驚歎不已。
隨著圍觀人群的增多,馬車川流不息,隨之而來的麻煩也隨之而來。
水泥路上,馬車加速容易,減速卻更麻煩。
不像別的路麵,馬匹一旦停止拉動,馬車便會因慣性逐漸停下。
但在水泥路上可不一樣,一旦提速,僅靠後輪與地麵的摩擦,短時間內根本停不下來。
加上現場有些混亂,不可避免地,一場古代版的車禍發生了。
乾清宮內,朱瞻基正處理當日的政務,與往常一樣,三楊處理後再由他審核。
這過程簡單輕鬆,並不算複雜。
既確保政務處理無誤,又不至於讓內閣權力過大,還能讓他從繁瑣的事務中脫身。
此時,朱瞻基正在閱讀幾份關於北伐的奏章,北伐的各項準備工作已進行了一個多月,大部分物資已籌備妥當。
原計劃這些準備工作應在明年春天前完成,之所以提前了這麽多時間,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今年戶部資金充裕。
大量銀兩的支出,效果立竿見影。
相比原來春天前籌備物資,如今提前了一兩個月左右。
不僅如此,與最初規劃相比,此次戶部籌備的物資顯然更為充足。
這是征北大將軍即位以來,進行得最為富足的一次戰役。
然而隨之而來的困擾是,征北大將軍對目前這種小規模行動已不滿足,前幾天剛將一份提議增兵的詔書送回了應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太孫殿下,此事宜緩不宜急。
眼下正值年關,若此時大規模增兵,勢必會抽調眾多壯勞動力,到了開春時節,必定會影響來年的春耕。”
盡管金忠康複了,但他如今專注組建工作,兵部事務依舊由楊士奇處理。
事實上,有識之士早已看出,除非出現意外,否則楊士奇隻需一道來自朱棣的聖旨,就能正式成為兵部尚書。
因此,這份增兵詔書送達後,楊士奇自然率先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楊大人,此言差矣!”
楊士奇話音剛落,兵部左侍郎盧淵便站出來表示反對:
“一方麵,被征調的壯勞動力均屬軍戶;另一方麵,北伐關乎我大明江山社稷,殘元勢力尚未徹底清除,瓦剌、韃靼皆為心腹大患。
所謂除惡務盡,若此時不將殘元勢力徹底鏟除,難道還要留給日後,任其發展壯大,直至邊境隱患不斷,如此,我大明如何能有長久安寧?百姓又怎能安心耕種?”
“盧侍郎所言雖有道理,但大規模增兵必然需要大量錢糧支持。
錢或許還能想辦法,可糧食呢?要知道本月糧食價格較上月每石上漲了五十文,接近兩成,若再增兵,糧食價格勢必再次攀升,到時候北伐所需的糧草又該如何解決?”
……
……
禦座之後,朱瞻基饒有興趣地觀察著楊士奇與盧淵唇槍舌戰。
政見分歧在朝廷中屢見不鮮,兩人分別代表背後不同勢力的利益訴求。
身為監國太孫,未來的明帝朱瞻基深知,這類事情絕非首次,也絕非最後一次。
所以朱瞻基並未急於下定論。
而楊士奇和盧淵還沒
李幾道瞥了阿雪一眼,眉頭微皺,隨即走向陳大郎,猛然攥住他那骨瘦如柴的手腕。
挨了責備就算了,還遭誣陷,秦父氣憤之下甩了秦大娘子一個耳光。
“我的意思是,讓部分人投降,另一部分繼續作戰。”
高勝說著,走到窗邊,眺望東方,接著道:“若有可能,那邊將是我們的最後一處退路。”
他說話間,用手指向東方。
“沒錯,白薇蒽最愛打小報告了。”
夏菲菲今日懷揣著使命感而來。
盡管白族族長仍在烈焰中掙紮,但見到花辭拉動弓弦卻無箭射出,不禁放聲大笑。
“恐怕我的師兄師姐們不會原諒我。”
葉少虞苦笑著搖搖頭。
林惜柔尾隨其後,回身朝秦大郎揮揮手,又指向西院的方向。
金多錢素來膽子較大,他走近千仞雪,直接詢問狀況。
海霧艦隊,由威爾士親王統領,共有戰艦一千三百三十艘。
各類艦船信號協調得當,適於多種支援作戰。
終究,合同這類事的具體細節自己也不明了,既然決定投資,那就無需多言,剩下的事務交由他們二人處置即可。
那邊戰局的規模顯而易見,先前猿飛已精疲力竭,幾乎無法移動,十之早已殞命其中,如今竟能有這樣的意外結果,讓自來也略感寬慰。
此光圈一路飛行,一路擴大,所有被光環籠罩之物皆發生奇異變化。
話音未落,眼角餘光更狠狠掃視武一凡,眸中滿是前所未有的怨恨。
“哼,休想,我沒建功立業,五六年後便能壽終正寢,莫以為能將我終生囚禁。”
3977忽覺克隆人壽命短暫實為幸事,早亡或許比此刻擔驚受怕強得多。
瞧著屏幕上粉絲送來的求偶彈幕,貓姐輕笑,倘若一會兒得知她妹妹的真實身份,這些人不知還會否如此主動請纓。
看見這麽多鹽被搬進來,百天與木根均心神激蕩,目不轉睛地盯著地上堆疊的鹽,恨不得立刻撲上去。
許久,待那些人打累了離去後,千葉幾人相互扶持,緩緩向居住的洞穴行去。
樂之揚擅長的技藝名為“止戈五律”
。
他將音樂融入武道,於江心駕馭小舟之際,發覺武技無用武之地,便又將武功化作音樂,以音為器,擾亂對手的節奏與旋律,引其入自己設定的律動,最終達成“同樂”
之境,奏出與自身完全一致的曲調。
某人逛完宮殿後覺得待在那裏不太合適,打算離開。
開個玩笑……
嗯……
本來想直接斷更的,但想了想還是寫一點吧。
如果大家還想看的話,就繼續讀下去;想免費閱讀的也可以隨意取閱;要是覺得乏味,可以直接把書從書架上移除。
這麽久沒更新,我自己都不確定還能否找回當初的感覺,憋了半天才勉強湊夠一千字,未來的更新頻率也難以保證,大家就別抱太大期望了,我也隻能隨緣而為了!
張易安在一場街頭問答中,被問及十年自由與無限財富的選擇時,開了個小玩笑,選擇了後者。
醒來後,他發現自己身處一座荒山之中。
喜歡大明:從監國開始卷瘋全世界請大家收藏:()大明:從監國開始卷瘋全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