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開始逃荒

字數:4092   加入書籤

A+A-


    唐溪月推著板車到了曬糧場,唐家人已經在曬糧場的一角按順序放好板車,中間還給她留了位置。
    她加快腳步,把板車推到空位上放好,環視一周。
    整個曬糧場已經站滿了人,村長在前頭,正在跟族老們討論著什麽。
    唐豐成也在討論的人群裏麵,他是大河村裏為數不多的讀書人,兩年前還考中了童生。
    大河村的人,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人,對讀書都非常推崇。對他們來說,能讀書的人都聰明,讀書人的話錯不了。
    所以昨天唐豐成打探到要逃荒的消息後直接回村跟村長說,村長便火急火燎地敲鑼開會,不帶一點猶豫。
    大河村大部分的人家都姓唐,據說是一百多年前兩個姓唐的堂兄弟逃難來到此處,見此處有山有河,適合生活,便決定定居。
    百十年繁衍下來,堂兄那一支枝繁葉茂,擁有著殺豬手藝的堂弟一支卻代代單傳。又逐漸搬來幾戶外姓人,形成了今天的大河村。
    所以大河村全部唐姓人都是沾親帶故的,在這個宗族意識特別強的古代,這樣的村子非常團結。
    在村長通知逃荒後,全村二十幾戶人家一致決定一起走。
    這會人已經差不多來齊了,隻剩下離曬糧場比較遠的幾家還在往這邊趕。
    唐溪月打量著其他人,大部分人家裏都推著一輛或幾輛雙輪板車,板車上裝著滿滿當當的糧食和雜物。
    有些板車上的糧食袋子就這樣大喇喇裸露在外麵,有些跟唐家一樣,用鋪蓋等雜物遮掩一二。
    村裏比較窮的幾戶人家,隻推著跟唐溪月一樣的獨輪車,車上也能看見一兩個糧食袋子。
    雖說連年幹旱,但是大河村的大河今年才開始斷流。就算再窮苦的人家,隻要不懶惰,勤快點挑水澆地,總能收獲一些糧食。
    精打細算著吃,日子也比其他沒有河流的村裏好過得多。
    在唐溪月打量其他人的時候,其他人也在打量唐家人。
    村裏人雖說都能猜到唐家比村裏一般人都富裕,畢竟唐家人是出了名的力氣大,能幹,就連才11歲的唐星月都比半大小子強。
    但平時大家都把糧食銀錢藏得嚴嚴實實的,如今看到唐家大大小小七輛車上全部堆得滿滿的,雖然看不到糧食袋子,村裏人對唐家的富裕還是有了更深的了解。
    唐家旁邊是趙大娘一家,趙大娘是村裏的包打聽,人生最大的愛好就是打聽別人的事,連村裏的狗什麽時候生崽都能問上幾句。
    她看著唐家一串的板車,那顆好打聽的心就激動起來了,環顧一圈,挑上了吳蘭蘭。
    “豐收家的,你們這車上堆得這麽高,肯定有不少糧食吧?”她聲音不是很大,臉上一副八卦的神色。
    周圍的人也聽到了,或悄悄豎起耳朵偷聽,或跟趙大娘一樣目光炯炯盯著吳蘭蘭。
    吳蘭蘭一臉憨厚,剛要回答趙大娘,想到婆婆平時教導的財不露白的話,又咽了回去。想扯個幌子搪塞過去,但這真不是自己擅長的,嘴巴張張合合憋不出一個字。
    唐明月剛好過來找她娘,見狀出口替吳蘭蘭解圍。
    “趙奶奶說笑了,村裏人誰不知道我們家人多,又能吃,我家奶天天都愁糧食不夠吃呢。這幾年地裏收成又不好,哪裏能剩下多少糧食。"
    "車上的都是家裏雜七雜八的東西,我們舍不得扔,想著家裏人力氣大便都帶上了。就連冬天的厚棉被和平時囤著給老牛吃的幹草都拉上了,所以才堆得那麽高。”
    唐明月拉著吳蘭蘭的手安撫著摸了摸,接著道:“哪裏像您家,大柱叔和二柱叔都是能幹的,三輛板車上堆的都是糧食。日後指不定我家還得向您借糧食呢。”
    唐明月不僅幹活利索,嘴皮子更是厲害,三言兩語便將矛頭指向趙大娘家的糧食。
    周圍的人聽著很有道理,唐家雖然有七輛車,但車上能看見的都是鋪蓋和幹草等東西,一個糧食袋子也沒見到。
    趙大娘家就不一樣,三輛板車上糧食袋子堆得比人高,由趙大娘的老伴和兩個兒子推著。她跟其他兩個兒媳婦則是挑著其他雜物,兩個八九歲的孫子身上也背著一個小包袱。
    趙大娘聽到唐明月誇她兩兒子能幹,剛想謙虛幾句,就被接下來借糧的話給噎住,她訕訕笑道:“哪裏哪裏,我家糧食也吃緊呢。”
    邊說邊朝著大孫子走去,“不跟你們聊了,我家大孫子找我。”
    笑話,這事可不能應,這年頭糧食就是生命,怎麽能輕易就許諾借給別人家呢。
    吳蘭蘭見趙大娘走了才鬆了一口氣,還好女兒過來了。
    唐溪月在旁邊暗暗學習,自己跟原主都一樣,是個嘴笨的,跟熟悉的人交流沒有問題,但碰到像趙大娘這樣子的,怕是也隻能跟大伯娘一樣手足無措。
    說話期間又有幾戶人家或推著板車或挑著東西過來,唐溪月的目光落在一個清雋的少年郎身上。
    少年十五六歲的年紀,身高跟唐溪月差不多,一米七出頭,但是因為身體比較瘦削,看上去比唐溪月高一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少年費勁地推著獨輪板車,興許是太過用力,那張因為常年大小病不斷而顯得蒼白的臉上浮現淡淡的紅暈,竟然比原主記憶中的更加好看。
    唐溪月翻看原主記憶時就對這個少年郎印象深刻,沒辦法,好看的人總是能讓人多看幾眼的。
    唐家人也好看,但是少年郎的好看跟唐家人的不一樣。唐家人臉長得不錯,配上強壯的身體,給人一種很健康,充滿力量的美。少年郎則相反,是能激起人保護欲的美。
    少年郎叫陸錦安,是大河村為數不多外姓人,家裏隻有他和娘親胡寡婦。胡寡婦也是個體弱多病的,所以兩人現在才趕到曬糧場。
    “錦安哥哥來了,這裏這裏!”唐長湖一臉欣喜,跑著過去幫陸錦安推車。
    陸錦安沒有拒絕唐長湖的幫忙,雖說兩人差了八歲,但經常一起挖野菜,唐長湖時常纏著陸錦安學認字,兩人算得上亦師亦友。
    唐長湖幫著陸錦安把車推到自家對麵,就迫不及待纏著他要認新的字。
    “錦安哥哥,你昨天教給我的幾個字我已經記牢了,再教我幾個唄。”小屁孩嘰嘰喳喳圍著陸錦安說個不停,顯然很喜歡他。
    少年郎跟陳桂花等人打了聲招呼就被唐長湖拉到板車旁邊蹲下來比比劃劃去了,胡寡婦這時候才跟了上來,對著陳桂花笑了笑。
    村長那邊早就商量好逃荒路線,唐小叔也回到了板車旁。
    村長跟族老在各家跟前走過一圈,確定人都到齊了就又回到最前麵。
    村長拿起銅鑼輕輕敲了一下,眾人目光都轉向村長。
    “人都到齊了,出發吧。”沒有多餘的話,村長直接宣布出發。
    眾人窸窸窣窣動作起來,有車的推車,沒車的或挑或背著行李,跟著村長往村口走。唐溪月家走在最後麵,前麵是胡寡婦和陸錦安。
    大河村整整201個人,在今天,離開了故鄉,走上漫漫逃荒路。
    喜歡明明是逃荒文,卻過分悠閑請大家收藏:()明明是逃荒文,卻過分悠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