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業務員老黃

字數:7823   加入書籤

A+A-


    一
    這一周的行程安排是老黃去瑞昌的長江流域,劉經理帶小何去波陽的潘陽湖流域,其他都往南去贛江流域。誌平戲稱他們都是魚了,必須有水域。
    誌平和薑姚去九江區下轄的人口大鎮搜集第一手資料,漁業在全鎮的經濟總量占比,市場交易量,魚產品的深加工企業等等。
    在九江火車站廣場,薑姚去看了那些賣手機,尋呼機通訊產品的門店,移動,聯通的廣告密密麻麻塞滿了一條路。誌平感覺像是大學城後門的早點攤一樣密集,兩人在裏麵逛了幾家,薑姚說價格都很貴。
    誌平問不是有bp機了嗎?怎麽又要看。薑姚說這個破bp機還是數字的,自己想買個手機,現在話費還是雙向收費。手機是買得起,卻用不起,看看還是沒有合適的。
    兩人又聊到這次買呼機的事,說到劉新兵的狂妄,也說到老馬的慫包。
    薑姚很開心,覺得他們就要這麽亂才有意思,誌平卻覺得劉新兵有點過分,又覺得老馬像是個拉破車的,前麵隻有夕陽。
    兩人坐車去了沿江鎮,果然是三麵環水的沿江大鎮,看看已是下午了,便先住下來又找了黃頁電話本,開始搜集所有關於漁業的信息。
    下午薑姚收到手機店的傳呼,回了個電話,吃晚飯的時候他告訴誌平,他有事要回九江一趟,剩下來幾天,他聯係了老黃,讓誌平就跟老黃跑瑞昌吧。
    第二天薑姚坐車回分公司,誌平聯係了老黃,買了張去瑞昌的車票。
    老黃在瑞昌縣城底下做調查,就要比薑姚目的性強多了。他看過幾個大鎮,隻要是漁業占比的比例不高,他一律不跑。
    黃為軍是老業務員了,他看到這邊發生的事情就清楚這裏的人際關係。
    劉經理買了漢顯呼機後,老馬的情緒對立這些老黃一點不感興趣,他隻覺得劉新兵一定有他們業務員不知道的力量在支撐,
    於是他對誌平說:“那些踏實的人,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恰恰說明他沒有後台,但凡有人撐腰,誰不會享受擺闊氣呢?”
    誌平聽到這話,不禁對老黃深感佩服,果然老業務員更喜歡摸清人際關係。他忍不住告訴老黃劉新兵是劉二哥的親戚。老黃說這就對了嘛,劉二哥現在是高總眼前的紅人,有能力靠能力,有關係找關係,這就是做業務的基本準則啊!
    兩人轉到下午的時候,便去旅館住了下來。誌平坐了半天車,又轉了一大圈市場,早已疲憊不堪了。
    “什麽都沒做,你就累了。”老黃笑著問誌平。
    誌平誇張地哎喲著,就躺在床上不想動了,拿著遙控器調換電視節目。老黃點了支煙,坐在沙發上吞雲吐霧,悠悠地說:“業務員要能吃盡千辛萬苦,走遍千山萬水,走進千家萬戶,說盡千言萬語,四千萬呀!
    誌平覺得新奇而貼切,忙忙的讓他再說一遍,並準備記下來,老黃隻是笑而不答,誌平隻好又去看電視。
    “等會去找家飯店吃飯,吃飯的時候問問老板,這裏跟漁業有關的大概情況。” 老黃還說,隻要跟漁網有關的信息,我們都要問身邊的人,掌握當地信息,這一點很實用。
    誌平驚訝,放下遙控器轉過身來問老黃你是巢州人還是瑞昌人?怎麽感覺你是回老家了啊。
    “那你就不懂了吧?所有的業務都是聊天聊出來的,也就是四千萬中的最後一千萬,說盡千言萬語最重要。老板讓我們搞一手資料,一手資料都是不準確的,除了能查閱到的統計年鑒。但官方數據都是有水分的,高總讓我們深入一線去重點城鎮上麵跑,也是讓我們實實在在的跑一手數據呢。”
    老黃的一席話,讓誌平沉默下來,他覺得十分有用。
    那天晚飯就在旅館樓下的一家小飯店吃的,胖胖的老板娘炒的回鍋肉很有特色,猛火熱油時將蒜苗,青椒絲和切成薄片的回鍋肉,往鍋裏一倒,滋啦冒青煙,再嘩啦嘩啦顛勺兩次,少許佐料均勻撒開,淋上一小勺醋,咣當一聲大鐵勺裝盤,酸辣爽口的青椒回鍋肉片成了,色香味俱全啊!
    黃為軍讚口不絕,說以後來瑞昌就定在這裏吃飯,樓上是旅社,聽到叮當咣當就下樓吃回鍋肉了。說的誌平笑起來,回頭看看老板娘正用力顛勺,熱氣沸騰的肉片裝盤。想想老黃說的胖姐回鍋肉真是名副其實。
    老黃是多年的業務員,已經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熟絡勁頭了。他不管身在何處,都能把衣食住行安排妥當,也能在聊天的話題中左右逢源,很輕鬆自在的找到話題。
    二
    第二天,他們計劃先去物資大廈看看漁需物資的采購情況,再適當介紹下環湖漁網。至於收集那些數據,老黃說跟業務不相幹的,不作為工作重點,他們應該多跑銷售渠道,隻有掌握了銷售渠道,才是銷售員的王炸。
    這平感歎,思路如此清晰,真是個人精。
    可是他們在縣城跑得效果並不理想,瑞昌縣城地處幕阜山餘脈,這裏又出產銅礦,物資大廈附近就成了縣城最繁華熱鬧的場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物資大廈的五樓,老黃滔滔不絕地介紹了環湖漁網,當然說了全國知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和坐落兩岸上百家成規模的漁網廠。又說到九江承接華東市場,自己以後就是這邊的負責人了。
    老黃說了半天,經理才輕描淡寫地說那以後有機會去你們九江公司看看唄。
    歡迎歡迎,老黃立即熱情相邀,順便掏出一本通訊錄,讓經理留了號碼,經理懶洋洋地寫下辦公室號碼,然後寫了個龍飛鳳舞的“熊”字。
    老黃掏出自己的名片,恭恭敬敬的遞上去。熊經理接過瞄了眼說來過了,把名片往桌上一扔,正好落在另一張一模一樣的名片上麵,誌平湊上去一看,正是薑姚的。
    誌平很尷尬的說不出話來,老黃也很意外,卻從容地說以後他就負責這片區域了。
    熊經理說,沒事的,誰負責效果都一樣。於是兩人下樓。
    中午吃盒飯的時候,老黃說瑞昌市場薑姚跑過了,估計效果不理想。然後又說碼頭鎮是人口最多,漁業最豐富的鄉鎮,他們決定明天去碼頭鎮看看,而且要早一點去,仿佛是避開上班的早高峰,也避開薑姚的名片。
    如果價格有優勢,就直接把漁網賣到碼頭鎮,這比賣給縣物資大廈更有性價比。這種抄了物資大廈底的銷售方法,誌平是第一次聽到,但老黃信心滿滿。
    兩人晚上在胖姐回鍋肉裏加了翻倍的肉片,也開了一瓶“稻花香”酒。酒肉穿腸過,兩人喝的暈暈乎乎,什麽也不管不問了,爬到樓上倒頭就睡。
    第二天一大早,誌平背了個大包,裏麵全部是漁網的樣品,結網,棕絲和各種目數的網,幾乎把所有能賣的產品小樣都帶過來了。
    兩人坐在縣城到碼頭鎮的中巴車上,看到很多鄉下人好奇的聽著他們操著外地口音說話,然後小聲的說他們是江北人。
    鄉下人又不清楚這兩個人去碼頭鎮做什麽,隻是上上下下打量著他們,仿佛他們是探子被包圍了。
    兩人到達碼頭鎮時,老黃早已問清楚了菜市場左邊就有賣魚網的店鋪。兩人趕過去時,果然是個很大的店,老黃隨意轉了轉,不僅種類齊全,而且很多魚藥和釣具。
    老黃等店裏顧客不多的時候,才上前跟老板搭話,遞上一支“金聖”香煙。這是本土的王牌香煙,猶如“金皖”在安徽市場那樣有麵子。老板立馬接過煙,臉上笑成一朵花,問需要什麽。
    老黃就單刀直入,說自己是環湖九江集團公司的負責人,現在開辟市場,他們要下沉到一線,找一些優秀的大店合作。
    說完,讓誌平拿一些小樣過來給老板看。老板很詫異,半天才反應過來兩個是推銷漁網的,他很少看到漁網銷售員上門推銷產品,他們這些年一直都是在縣城物資大廈進貨,也有保障。對於送上門的貨,除了不敢買,其他什麽都好。
    俗話說上門難買上門難賣,別說質量,價格,種類了,開店的老板習慣從縣城拿貨,任憑老黃磨破嘴皮地勸說,老板的意見像大山一樣巋然不動。
    誌平隻好收拾樣品,背著小包出門,看著十字路口人來人往的。這裏是鎮上最熱鬧的菜市場,左邊就是長江的支流傍街而過。
    老黃見說不通,就跟誌平兩人在菜市場附近的一個茶館裏喝茶,也商量著下一步該怎麽做。
    雖然還有另外一家賣漁網的商店,考慮到剛才這家店老板的反應和顧慮,他們想到價格實惠隻是跑市場的第二步,相互信任才是業務的第一步。
    不想辦法突破第一步取得信任,以賒欠鋪貨的方式進入市場,以後的業務怕是很難進行。
    老黃做不了主,兩人考慮半天,決定不再這樣跑市場。回去把市場反應在銷售會議上提出來,看看有什麽集思廣益的好辦法,兩人又跑了幾家,但收效甚微。
    下午兩人在路邊攔了一輛回縣城的中巴車,車子顛顛簸簸開到瑞昌縣城南苑廣場。此時太陽早早的落山了,早春江城傍晚的空氣濕潤而微涼,暮色四合的縣城像是蒙上一層輕紗,街上人影綽綽,一切都模糊不真實。誌平他們今天一大早信心滿滿的出發,現在又毫無收獲的回來,一天的心情像是過山車一般的大起大落。
    三
    第二天兩人起的都很晚,跑不出來業務的時候,隻會昏天黑地的蒙頭大睡。而那些每周都有新客戶的業務,才會讓兩個人像打了雞血,仿佛是精力旺盛一刻也停不下來的陀螺。
    誌平躺在床上,不停的看bp機,除了時間和前兩天辦公室打來的電話號碼,啥也沒有。自嘲這bp機就當電子表了,自己給王歡的信,告訴了她bp機號,但從來沒有出現過0565的電話號碼,心中悵然不已。
    有時候誌平整天忙忙碌碌,反而心情平靜,但有了bp機就盼望著有老家發來的呼叫。猶如寄出去的信,就等著回信了,既是甜蜜的幸福,又是焦躁人的不安。
    誌平看到老黃也醒了,便說昨天的第一家不知道該不該努力一把,或者把另外一家也鋪貨入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黃半天沒說話,或許是回答不了。誌平再看他時,好像他又睡著了,搞得誌平感覺像在說夢話。瑞昌一行,堪比環球夢遊記了。
    等會老黃一掀被子說,起來幹活。於是起床收拾好說明書通訊錄,等誌平洗漱完後,兩人在午飯時間下樓吃早飯。太陽暖洋洋的,給人的感覺很舒服,瑞昌是臨江的縣城,畜牧業和漁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境內最大的大青山屬於幕阜山餘脈。遠遠望過去一片片碧綠的油菜地上,已經有金黃的油菜花剛剛冒出了頭,長江如一條明亮的緞帶緩緩流過。
    誌平知道順著長江流去的方向,便是安徽境內了。哦,老家,他在心中便又按耐不住的想到王歡,他癡癡的愣了好久沒動。
    老黃的眼睛轉來轉去,盯著誌平看了一會,默默的笑了。他突然大聲的提醒誌平,好好跑業務,今年幹一票大的回公司才有麵子呢。
    誌平方才緩過神來,精神百倍的跟老黃去了那條最繁華的商業街逛過去。兩人操著不太熟練的九江話跟本地人聊著天。誌平看了一會公園下棋的老頭,發現老頭棋藝一般,但很喜歡找人下棋,誌平便坐到老頭對麵,很快擺好棋子。
    誌平並沒有做常規動作跳馬飛炮,而是動了像之後直接把馬跨出來,然後連續拚掉車馬炮,等戰場上空曠無人,放出車來一路砍殺。在老頭慌忙招架的時候,誌平用兩個卒牽製老頭隻能招架並無還手之力,瞅準機會反手一個臥槽馬將死老頭了。
    老頭拎著老帥舉棋不定,哦哦兩聲又哈哈大笑起來,旁邊另一個老頭調侃地說,多了個麽子喲,帶回家燒燒吃了嘛?
    這時日影偏西,夕陽從街對麵的閣樓上照下來,老頭古銅色的臉龐像是多了一層金色,猶如一尊滿臉笑容的雕塑。
    老頭很開心,輸了也很開心的那種不計較的快樂,誌平心情蕩漾。老頭忍不住就問:“小哥哥不是我們本地人吧?”
    誌平說從九江過來的。
    “那做麽子事呢?”
    “賣漁網”
    誌平剛回答,旁邊那個人大聲說賣魚網?那就找對人了!
    老頭笑了笑,說他打了半輩子魚,開了十來年的漁網店,又指了指那邊的一排賣漁網說,都是他兩個兒子的。讓誌平下次把魚網帶過來,他要看看。
    老頭這幾句話說的誌平和老黃都異常開心,誌平聽到老頭最後一句話說你把漁網魚樣品帶來,我看看,仿佛就是你把漁網帶來,我都要了。
    這是誌平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客戶,而且是追著他要貨的客戶。他激動地想到以後公司所有的政策都是服務一線市場的,什麽物資大廈啊,想到昨天那個胖熊就很不舒服。
    按照老頭的指點,兩人找到那幾家門店,店麵並不氣派,甚至還有老式木門,但門口不停歇的,有人進出,
    老黃拍了一下誌平肩膀,開心的說不錯,明天帶足了樣品再來。
    晚上回到旅館誌平躺下來,想著明天該如何推薦產品,如果老頭都要的話,這顯然是個長期穩定的客戶,算不算老黃也有一份呢?
    他心裏很矛盾,按說老黃剛來,在集團公司跑業務,除了整天與人不停的嘮嗑,並沒有多大實際作用,老黃陪他跑業務是很不錯的,但平分業績,誌平心裏就有點排斥了。
    迷迷糊糊的,誌平不知什麽時候才睡去。第二天一早醒來誌平看到老黃在床頭抽煙,屋裏煙味很大,他見誌平醒了,便緩緩吐了口煙說:“小張,昨天下午的老頭和那個碼頭鎮的客戶終歸都是個問題,就是鋪貨問題,如果這趟去,我們不拿出誠意,不實行鋪貨政策,那這兩個客戶都得死。”
    誌平睡意全無,仔細想想確實如此啊。通過那天去碼頭鎮的反饋,現在看來下棋的老頭大概率是要賒賬的,而且價格還得便宜,如果價格沒有優勢,他們常年在物資大廈進貨,何必冒風險拿環湖產品呢?
    物資大廈是全國各地的商家都有產品過來,江蘇南通的,上海的,廣東揭陽的,安徽巢州的貨至今還沒進去過呢。想到這裏誌平本來誌平還是精神振奮的,也就隨著理智的心情慢慢淡了下來。
    半天老黃扔掉煙蒂說:“不管怎麽樣,我們先跑一圈,收集類似的客戶,再回去讓總公司做決定,如果劉經理願意過來拍板,帶他過來拍板也行。”
    誌平想到劉新兵,心裏有些討厭他不實在的作風,但老黃很興奮,自言自語地說就這麽幹,就讓劉來拍板。誌平納悶地想,能成嗎?
    誌平覺得很多希望都渺茫了,老黃卻哼起小調,先跳下床進衛生間,衝了個熱水澡,出來的時候把頭發梳的一絲不亂,小眼睛兩眼放光,精神滿滿的帶著誌平下樓去了。
    喜歡青春甜的要命請大家收藏:()青春甜的要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