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機械包裝箱
字數:3765 加入書籤
一
知道對方放自報家門,誌平才恍然大悟道:“薑經理啊,你在哪裏哦?”
原來對方是薑姚,九江公司那段日子瞬間又浮現在誌平眼前,他想到那些開心和難過的日子,薑姚都曾陪在他身邊,便坦誠地告訴薑姚自己早已離開環湖了。
“曉得了,聽他們財務上人說。,現在自己做老板,最近怎麽樣了?”
誌平便對著電話輕輕的笑笑說:“不是意料中的,但也比上班充實忙碌。”
接下來將要告訴誌平,他一個客戶,做機械設備的運輸和裝箱,因為用量小,原材料就在合肥火車站販子手裏拿,但價格偏高。所以就問薑姚幫他找合適的原料,於是就電話過來了。
誌平靜靜的抱著話筒,聽完對方說完,他又仿佛看到那個精力旺盛的薑經理了。
薑姚告訴誌平,明天會有一個年輕人小王帶著他朋友一起過來,他就不來了。跟這裏的報價可能有一個差價,具體聽小王安排就好。
誌平還想到薑經理要不要費用,如果也要,那就直接繞開客戶多報價格了,又覺得 那樣的話價格飛高,還不跟火車站一樣了嗎?
正不知如何,薑經理說:“你聽小王安排,把事情做圓滿就好,我這裏不要一分錢,空了請我吃頓飯啊,哈哈哈。”
說完電話那頭哈哈大笑起來,那是一種銷售員都會的笑聲,有一笑而過的意思,也有自嘲自輕的退讓。
那一刻,誌平才覺得銷售是一場很大的課堂,改變了很多人,也改變了一個人的很多地方。掛了電話,誌平就沒出門了。
他回頭把這件事跟大爺姐夫協商一下,材料庫存多少,年底還能做多少天,產品庫存多少,都要盡量準確。
大爺滿意地說:“原材料這麽長時間怕都失效了,哪怕一分錢不賺,也讓出去呢!反正明年行情好再買。哈,現在有錢還怕買不到貨啊!”
大爺不斷的重複這句話,心情大好的往倉庫去了。
姐夫也同意處理掉原材料,適當的把運費人工加進去就可以,於是三人一致把氧化鎂價格確定在四百八一噸,氯化鎂確定在六百八比較合適,至於火車站附近那邊的行情,他們就不再過問了,明天等小王過來,一切聽他安排好了!
晚上薑姚電話又過來告訴誌平庫存和價格多少?誌平如實報了。薑經理停了一下就說那邊小王會報價氯化鎂1000,氧化鎂880,你到時候報這個價格,聽小王安排就好了。”
誌平掛了電話,晚上睡不著覺,他搞不清楚這個薑總買這麽貴的原料生產包裝箱,那利潤該是多大呀?
又想到很多不起眼的產品,隻是一些有關係的人在悄悄的在做,本來就很低調,外人更加不明白產品產量和利潤了。而采購的人在無從選擇的情況下也隻能參考木材的價格了,誌平更加動心。
明天他要看看薑總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
二
第二天上午,姐夫把車間整理的幹淨幹幹淨淨,工人都靜悄悄的在幹活,大爺把瓦轉移到保養庫,每個人都在按部就班,工作也井然有序。
誌平坐在辦公室裏的電腦上查閱資料,這時候聽到門外有越來越近的腳步聲,還在不斷喊:“張總,張總啊!”
誌平馬上站出來迎接,一個年輕人快步走過來,伸出手來很熟絡的樣子,誌平便知道來人是小王了,果然小王說今天帶薑總的朋友過來拉材料啊!
後麵一個年紀大點的中年人,高高的個子,他似乎對車間生產更感興趣,早已走到車間門外,東張西望一番,小王這才大聲的對高個子的人喊道:“薑總,我們去辦公室吧!”
在辦公室坐下來時,薑總仿佛對菱鎂瓦的生產工藝更感興趣。他搞不清楚這些瓦為什麽一夜過了就可以成型堆放了。這片瓦翹起來,咣當咣當響,像是金屬鐵塊的聲音,一聽就是好材料,好質量,這自然引起置評的專業介紹了。果然,薑總聽的不斷的點頭稱讚
這次調撥原料時,薑總表現得很爽氣,不還一分錢價格,而且說下午就能過來拉一車鹽鹵回去,讓誌平準備好工人,過兩天再來拉一車鎂粉。原來薑總已經在生產了,也從火車站那邊買過一次原料了,對誌平的價格完全接受。
後來又說到菱鎂板材,薑總完全不內行,隻說自己是退休在家,閑著沒事幹做,一點是打發時間呢,至於菱鎂板材。“那以後還得請教張總啊。!”
誌平表示:“以後有空一定會去看看。”
薑總果然很開心,並表示今天中午宴請誌平他們。
誌平連忙謙讓,說張總過來該他盡地主之宜,理應請薑總了。然而薑總卻另有一套一番說辭,他認為張總能幫忙調撥材料就是萬分感激的事情了,至於以後有機會還得請教你們。他一再讓張誌平帶上車間的另外兩位都過來吃飯去,誌平想到雖然價格賣的高,但都是小王賺了差價。看到薑總如此盛情,就進了車間讓姐夫,他大爺早點停工,一起過來吃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家果然很開心,早早就停工收拾幹淨跟進來的姐夫一起做,中午坐等中午去飯店吃飯了,薑總很客氣的給大爺每人遞上一支中華煙,讚賞二位都很踏實,能幹,說說笑笑的往門口走。
原來張江總自己開了一輛豐田車過來,薑總邊開車邊問哪裏有好吃的。今天一定要找一家土菜館,大爺很來勁,就直起身子說,那就是山口的野味館了,鄉裏幹部都知道東山口野味土菜館味道好極了!
眾人都笑起來,大爺嚴肅的問:“笑什麽?本來就是嘛,哪個鄉幹部沒在他家吃過,味道太好了”
誌平已不想多說一句話了,他無奈地想到大爺像個孩子。那頓飯大爺是最為滿足的一個人,薑總也是在激烈激烈展示出一個爽氣的老板形象,姐夫很少說話,隻是在聽薑總說。
薑總聯係的貨車很快就到了,大家就紛紛離席,隻有大爺還可惜那個野味沒吃完。
薑總笑著說留一點以後還會來啊!大家酒足飯飽,薑總卻格外清醒,裝貨的時候薑總在倉庫看工人們搬運鹵片,跟大爺說不要化了的。大爺拍著胸脯表示絕不會的,標準100斤,十袋一噸貨,到時候隻要數量對齊就是了。
薑總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去辦公室跟誌平聊天,等裝車結束張總出來計數付款,然後客客氣氣的跟誌平他們做別,大貨車跟在豐田車後麵,屁股冒著黑煙轟轟隆隆的而去。
過了兩天,張總又過來裝了一車氧化鎂,誌平才算算了一筆賬,五噸的鹽鹵,每三噸的氧化鎂,一共是3000塊錢的差價,小王也就是來裝兩車貨的時間就有3000塊錢了。那3000塊錢他需要賣1000多張瓦才能得到的利潤呀。
吳鎮感慨地想了很多,生意是各賺各的。張總在這裏買材料回去,覺得比火車站那裏劃算,當然願意了,他做成板材賺的利潤照樣堪稱為暴利,他也要賺錢的呀。生意場上如同八百裏巢湖水域,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吃水藻,各有所需,和諧共存吧?
喜歡青春甜的要命請大家收藏:()青春甜的要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