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時骸覺醒

字數:5725   加入書籤

A+A-


    第一節 臨潼之骸
    1974年3月,陝西臨潼。
    暴雨衝刷著剛發掘的兵馬俑坑,青銅棺槨表麵的泥土被雨水洗去,露出陰刻的饕餮紋。年輕的考古隊員王衛國蹲在棺槨旁,手中的毛刷突然一顫——棺蓋與棺身的縫隙間,滲出了一滴青藍色的液體。
    "教、教授!這棺槨......"
    他的聲音被雷鳴吞沒。閃電劃破夜幕的瞬間,所有人都看清了:棺槨表麵的紋路根本不是裝飾,而是某種精密的機械結構。那些看似饕餮紋的凹凸,實則是齒輪與軸承的組合。
    蘇聯專家伊萬諾夫快步走來,軍靴踩在泥水裏濺起渾濁的水花。他手腕上的玉琮手表第十二節紋路突然亮起紅光,表盤彈出全息投影:【容器α1974 蘇醒進度 89】
    "開棺。"
    他的中文帶著濃重的伏爾加河口音。當撬棍插入棺蓋縫隙時,青銅材質竟發出活物般的呻吟。棺蓋滑開的瞬間,所有手電筒的光束都集中在一點——
    棺內沒有屍骸。
    隻有一個通體骨瓷的嬰兒。
    它的皮膚呈現出博物館頂級瓷器的冷白色澤,胸口刻著北鬥七星的烙印。當伊萬諾夫的手觸碰到嬰兒時,那對緊閉的眼瞼突然抬起——
    右眼是純粹的青銅材質,瞳孔處旋轉著微縮的星圖;
    左眼卻是正常的人類眼睛,虹膜是陸家特有的深褐色。
    "第一個非攻容器。"
    伊萬諾夫的手表射出掃描光束。嬰兒的胸腔突然透明化,露出裏麵精密的青銅機械結構。在心髒位置,懸浮著一枚玉琮形狀的芯片,表麵刻著與2010年陸文淵掌心完全相同的星圖。
    暴雨突然停止。
    不是漸歇,而是如同被按下了暫停鍵。懸浮在空中的雨滴折射出詭異的光線,每一顆水珠裏都映出不同的時空片段:
    1985年上海生物所的恒溫箱;
    1991年冬宮地下室的青銅棺群;
    2010年上海博物館崩塌的穹頂......
    嬰兒的青銅右眼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畫麵中,2023年的近地軌道上,行星級的青銅玉琮結構體正在舒展枝椏。七具大陸規模的棺槨中,第六具的艙門緩緩開啟,飄出的人形生物天靈蓋透明,顱內懸浮著三星堆青銅神樹的微縮模型。
    "時間錨點已鎖定。"
    伊萬諾夫的手表發出機械女聲。他猛地扯開軍裝領口,露出鎖骨位置的烙印——與棺中嬰兒胸口的星圖一模一樣。
    "準備轉移容器。"
    他的話音剛落,嬰兒的左眼突然流下一滴血淚。淚水在骨瓷臉頰上腐蝕出深深的溝壑,形成戰國金文的"伐"字。
    第二節 血淚編碼
    王衛國的毛刷掉在泥水裏。
    他看見棺中嬰兒的青銅右眼瞳孔收縮,星圖旋轉速度突然加快。那些懸浮的雨滴開始移動,在空中組成一條dna雙螺旋結構。每個堿基對都是微縮的甲骨文,組合起來正是《尚書》中"非攻"篇的段落。
    "退後!"
    伊萬諾夫突然掏出手槍,但已經晚了。嬰兒的骨瓷左手抬起,食指輕輕點在最近的雨滴上。
    "啵。"
    輕微的爆裂聲中,那滴雨水化作青銅色的霧氣。霧氣如有生命般鑽入王衛國的鼻孔,他的眼球瞬間變成骨瓷材質,皮膚下浮現出與棺中嬰兒相同的星圖烙印。
    "坐標傳輸中。"
    機械化的聲音從王衛國變質的聲帶裏發出。他的右手不受控製地抬起,在泥地上劃出複雜的幾何圖形——正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的平麵圖。
    伊萬諾夫的手表瘋狂閃爍:【警告!時間線擾動檢測!】
    棺中嬰兒的胸腔完全透明化。那枚玉琮芯片正在分解,化作無數納米級的青銅粒子。這些粒子在空中重組,形成十二把微型鑰匙的形狀,每把鑰匙的齒紋都對應著玉琮的一節紋路。
    "教授!小心!"
    年輕助手的尖叫被某種無形的力量掐斷。他的脖頸浮現出青銅色的勒痕,身體懸浮到半空,如同提線木偶般擺出跪拜姿勢。
    嬰兒的血淚越來越多。
    每滴淚珠落地,都腐蝕出一個小型星圖。這些星圖自發連接,在泥濘的地麵形成精密的全息投影:
    2023年的天宮空間站,第七艙段內,骨瓷化的"陸遠"正被青銅根係改造為玉琮形態。他的胸口裂開,露出裏麵跳動的青銅心髒——表麵刻著1974年臨潼出土編號。
    "閉環必須完成。"
    伊萬諾夫的手表突然解體,零件懸浮在空中重組為微縮的青銅神樹。他本人則開始骨瓷化,從指尖蔓延的裂紋裏滲出青藍色液體。
    棺中嬰兒完全睜開了雙眼。
    右眼的星圖與左眼的人類瞳孔同時聚焦在伊萬諾夫身上。
    "滋啦——"
    令人牙酸的金屬摩擦聲中,蘇聯專家的身體被無形力量撕成兩半。沒有鮮血飛濺,隻有青銅色的機械結構和骨瓷材質的內髒。
    他的右半身跪倒在地,化作十二節玉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左半身懸浮空中,重組為臍帶剪的形狀。
    暴雨重新落下。
    王衛國跪在棺槨旁,骨瓷化的手指輕撫嬰兒胸口。他的聲音變成了電子合成音:"初代容器已喚醒,極光協議進入最終階段。"
    在無人注意的角落,一滴血淚墜入棺槨陰影處。那裏藏著一頁被泥土半掩的紙片——1974年3月的《考古簡報》殘頁,背麵印著模糊的《少年科學畫報》訂閱廣告。
    第三節 三時歸一
    2010年5月5日,上海博物館廢墟。
    陸文淵從深淵中墜落,骨瓷化的軀體在虛空中翻轉。十二節玉琮從四麵八方合攏而來,每節紋路都映出不同的時空場景。
    他的青銅右眼突然鎖定第三節玉琮——
    1974年的臨潼發掘現場,棺中嬰兒正抬起骨瓷左手,指尖穿透雨幕,直指2010年的自己。
    "找到你了。"
    嬰兒的聲音同時在三個時空響起。
    陸文淵的墜落突然停止。他懸浮在虛空中央,看到自己的左手正在碳化碎裂。那些飄散的骨瓷粉末沒有消失,而是穿越時空,落在1974年棺中嬰兒的胸口,填補了星圖烙印缺失的一角。
    "砰!"
    博物館廢墟上空,那顆"天權輔星"突然爆炸。青銅色的光波席卷整個上海,所過之處,七個光點從城市不同位置升起:
    世博會中國館的地下室;
    外灘某棟老建築的密室;
    黃浦江底沉沒的貨艙......
    每個光點中都飛出一截青銅臍帶,七段臍帶在空中交織,組成完整的北鬥七星圖案。
    陸文淵的胸口突然透明化。
    那顆跳動的青銅心髒表麵,1974年的出土編號正在發光。心室壁上浮現出微縮的玉琮影像,第十二節紋路裏蜷縮著個胎兒——正是棺中嬰兒的形態。
    "原來如此。"
    他的聲帶已經完全金屬化,聲音帶著青銅編鍾的共鳴。
    1985年的生物所裏,年輕的自己突然抬頭;
    2010年的廢墟中,骨瓷化的軀體停止下墜;
    2023年的太空艙內,玉琮化的"陸遠"表麵浮現相同星圖。
    三個時空的"陸文淵"同時伸出手。
    在觸碰的瞬間,整個長江流域的七大考古遺址同時震顫。良渚的反山墓裂開,露出裏麵十二具青銅棺槨;三星堆的祭祀坑滲出青銅液體,形成微型長江;殷墟的地麵浮現出完整的星圖......
    "轟——"
    天穹破碎的聲音。
    陸文淵看到時間本身出現了裂縫。1974年、2010年、2023年三個時空開始重疊,棺中嬰兒、博物館廢墟、太空玉琮三者之間形成了青銅色的光流。
    他的意識突然被拉長,同時存在於:
    臨潼的暴雨夜,手指觸碰棺中嬰兒的瞬間;
    博物館的廢墟裏,骨瓷軀體吸收青銅臍帶的時刻;
    太空的棺槨內,玉琮表麵星圖完整的刹那。
    "非攻容器,覺醒完成。"
    電子女聲從三個時空同時響起。當陸文淵1974抱起棺中嬰兒,陸文淵2010接住青銅臍帶,陸文淵2023融入玉琮結構時——
    長江突然改道。
    真實的地理河流並未移動,但文明意義上的"長江"開始重組。七大遺址的光柱連成新的河道,青銅液體在其中奔湧,河床上刻滿甲骨文的"非攻"篇。
    在最後的光暈中,陸文淵看清了真相:
    極光計劃不是蘇聯人的發明。
    青銅神樹不是古人的造物。
    甚至連"時間"本身都是——
    一個等待被喚醒的容器。
    喜歡土夫子自傳請大家收藏:()土夫子自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