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青銅印刷機
字數:4591 加入書籤
第一節 地下室
《少年科學》雜誌社的地下室入口藏在檔案室最裏側的書架背後。
我推開那排裝滿合訂本的榆木書架,木質軸承發出年久失修的吱呀聲。書架背後的牆壁上,一道幾乎與牆漆融為一體的暗門微微凹陷,門縫處滲出淡淡的銅鏽味。門鎖是一塊巴掌大的青銅圓盤,中央陰刻著北鬥七星圖案,天樞星的位置嵌著一顆玉琮材質的凸起。
骨瓷化的右手不受控製地抬起,指尖精準地按在那顆玉琮上。刹那間,皮膚下的青銅血管全部凸起,青黑色的液體順著指尖流入玉琮紋路。隨著"哢嗒"一聲機括響動,暗門緩緩滑開,露出後麵向下延伸的狹窄樓梯。
撲麵而來的是一股複雜的味道——陳年的油墨味混合著青銅器特有的金屬腥氣,底下還藏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血鏽味。樓梯兩側的牆壁上,每隔三米就掛著一盞造型奇特的青銅油燈,燈盞是人手捧杯的造型,杯中的火焰靜止不動,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的錄像畫麵。
走到第十三階時,樓梯突然微微震動。我下意識扶住牆壁,掌心卻摸到一片濕滑——整麵牆都是由密密麻麻的《少年科學》舊刊砌成,每一本都浸泡在某種透明膠質中。1987年創刊號的封麵在黑暗中泛著詭異的青光,那隻憨態可掬的熊貓圖案正在慢慢扭曲,變成三星堆青銅神樹的輪廓。
樓梯盡頭是一扇高約兩米的青銅門。門麵布滿凸起的星圖紋路,凹槽中流淌著青黑色液體,此刻正如活物般匯聚成楚國文字:"活字鑄魂處"。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這些液體在流動時不斷組成不同的雜誌刊號,從1987年一直排列到2023年。
當我的骨瓷右手觸碰到門麵時,那些液體突然沸騰。它們像嗅到血腥的螞蟥般湧向指尖,順著皮膚裂縫滲入體內的青銅血管。一陣尖銳的刺痛從指尖直竄太陽穴,視網膜上閃過無數記憶碎片——父親在燭光下校對稿件、老主編往油墨裏摻入青黑色粉末、印刷工人將染血的校樣塞進碎紙機......
"吱——"
青銅門無聲滑開。
地下室中央矗立著一台令人窒息的巨大機器。它像是戰國編鍾與現代輪轉印刷機的畸形結合體:
底座是九隻青銅饕餮托舉的平台,每隻饕餮的口中都銜著一卷泛黃的紙筒
送紙口被設計成張開的人嘴造型,正在有節奏地"吞食"著空白紙張
主滾筒上雕刻的不是普通字模,而是數以千計的微縮青銅器,從三星堆麵具到曾侯乙尊盤應有盡有
出紙口吐出的成品頁麵上,《少年科學畫報》的刊頭正在自動浮現
機器正在無人操作的狀態下自行運轉。我抓起一張剛印好的內頁,油墨還未幹透,手指觸碰到的標題《長江水文奇觀》立刻滲出暗紅色的液體。配圖中本該是白鶴梁水文碑的特寫,此刻卻清晰顯示出石魚底部隱藏的青銅簧片結構——這正是我們當年觸發聲波武器的關鍵部件。
"終於來了。"
老主編的聲音從陰影處傳來。他坐在一架青銅輪椅上緩緩現身,膝蓋以下的褲管空蕩蕩地垂著。借著機器發出的幽光,能看到他裸露的小腿已經變成青銅雕塑,表麵布滿與印刷機相同的紋路。輪椅扶手是兩根青銅杖,杖頭雕刻的饕餮首眼中鑲嵌著玉琮,正隨著機器運轉的節奏明滅閃爍。
"這不是印刷機......"他的玉琮義眼突然急速旋轉,十二節紋路全部張開,"是時空校準器。每本雜誌,都是寫給過去自己的信。"
他顫抖的手指指向出紙口。最新吐出的那張紙上,正在自動浮現出我此刻的影像,畫麵中的我身後,赫然站著三個模糊的人影——輪廓與方晴、鄭一鳴、吳青崖分毫不差。
第二節 油墨真相
印刷機突然發出一聲刺耳的金屬摩擦聲,隨即停止了運轉。整個地下室陷入詭異的寂靜,隻有青銅油燈靜止的火焰投下搖曳的影子。
我蹲下身,發現滾筒接縫處正滲出粘稠的黑色液體。指尖剛觸碰到那些液體,一陣尖銳的刺痛便順著神經直竄大腦——這根本不是油墨,而是摻雜著青銅微粒的血液,每一滴都在蠕動,仿佛具有獨立生命。
"1987年創刊號用的三星堆祭祀坑封緘膠。"老主編的輪椅碾過滿地廢稿,發出紙張碎裂的脆響,"1999年這期......"他突然劇烈咳嗽,指縫間滲出青黑色的黏液,顫抖的手指指向角落的鐵桶,"用的是你父親團隊的血樣。"
鐵桶裏浸泡著數十支真空采血管,標簽上的日期從1985年延續到1999年。最上麵那支標著"陸遠"的試管裏,暗紅色的血液中懸浮著針尖大小的青銅顆粒,在燈光下泛著詭異的光澤。我拿起試管對著光源,裏麵的液體突然沸騰,在玻璃壁上蝕刻出一行微縮的楚國文字:"監察者之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印刷機突然發出尖銳的警報聲。主滾筒上的青銅器紋路開始解體重組,數千個微縮青銅器像活物般蠕動,最終排列成八十一個微型人俑。這些人俑擺出跪拜姿勢,麵部輪廓隱約能辨認出方晴、鄭一鳴他們的特征。
老主編臉色大變:"它在重排版麵!快阻止——"
他的警告戛然而止。一根青銅絲突然從印刷機出紙口射出,精準貫穿他的喉嚨。絲線像吸管般鼓脹蠕動,正在抽取他的血液。更可怕的是,隨著血液流失,他青銅化的雙腿開始崩解,碎屑被無形的力量牽引著飛向印刷機。
我撲向控製台,骨瓷右手直接插入一個高速旋轉的齒輪組。皮膚和肌肉瞬間被絞碎,露出裏麵精密的青銅機械結構。劇痛中,我看到控製台內部刻著一行小字:"監察者密鑰:骨瓷化程度92.4"。
齒輪突然停轉。我的血液順著機械紋路流淌,在控製麵板上勾勒出長江流域圖。七大遺址的位置亮起紅光,而第八個光點正落在這間地下室——原來《少年科學》雜誌社才是最終的"第八遺址"。
老主編的屍體突然抽搐。他胸膛裂開,無數青銅書蠹從腔體內湧出,每隻蟲背上都刻著《少年科學》的刊號。蟲群如潮水般撲向控製台,用身體組成一行楚國文字:"終局排版開始"。
第三節 終局排版
我的血液在控製台上蜿蜒流動,像一條猩紅的小溪滲入青銅紋路的溝壑。印刷機發出沉悶的轟鳴,整座地下室開始震顫,牆麵上那些浸泡在膠質中的雜誌合訂本紛紛碎裂,紙頁如雪片般飄落。
出紙口突然吐出一張空白頁,紙麵緩緩浮現出血紅色的選項:
1. 延續青銅紀元
2. 重置1985年
3. 新增變量未檢測)
每個選項下方都浮現出對應的未來圖景——
選擇"延續青銅紀元",紙張上立刻顯現出長江徹底金屬化的畫麵,沿岸城市化作青銅雕塑,人類成為艦船上的活體零件;
選擇"重置1985年",血珠凝聚成父親站在科考船上的影像,他手中的黑石墜入江心,波紋中閃過我們五人團隊一次次輪回死亡的片段;
而"新增變量"的選項始終模糊不清,像被某種力量刻意幹擾。
老主編的屍體突然劇烈抽搐。他破碎的胸腔內爬出的青銅書蠹匯聚成黑潮,瘋狂撲向第一個選項。蟲群用身體覆蓋住"延續青銅紀元"的字樣,試圖推動這個選擇。
我的骨瓷右臂突然自動解體。齒輪、軸承、青銅絲——所有零件在空中重組,形成一把奇特的密鑰插入控製台。失去手臂支撐的我踉蹌著摔向印刷機,臉頰擦過主滾筒。冰冷的金屬表麵突然變得透明,露出裏麵三峽大壩的立體結構圖。壩體核心位置標注著"黑石礦脈",而旁邊竟用朱砂寫著:"周衛國埋骨處"。
在意識模糊前的最後一刻,我聽到印刷機用父親的聲音宣布:"選擇有效......新增變量植入成功......第83次循環啟動......"
黑暗如潮水般湧來。
1999年7月·《少年科學》編輯部
我猛地直起身,手中鋼筆在稿件上劃出長長的墨跡。陽光透過紗簾照在桌麵的校樣上,最新一期《少年科學畫報》的封麵已經更換——青銅戰艦的插圖被替換成了三峽風光照,但若對著光線調整角度,依然能看到壩體深處若隱若現的青黑色紋路。
右手傳來熟悉的刺痛。低頭看去,骨瓷化的紋路正在緩慢消退,皮膚下那些青銅血管逐漸隱沒。辦公桌抽屜裏,靜靜躺著一封沒有郵戳的信,信封上是我再熟悉不過的字跡:
"致第83次循環的我自己"
喜歡土夫子自傳請大家收藏:()土夫子自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