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玉帝張興東之刀槍劍戟

字數:6550   加入書籤

A+A-


    玉皇大帝張興東之刀槍劍戟
    一、南天門的鏽戟
    三十三天外的南天門,鎮門的青銅戟上結著層薄霜。玉皇大帝張興東指尖撫過斑駁的戟身,觸到一處凹陷的痕跡——那是三百年前,他還是卷簾大將時,用這杆戟擋下梅山七怪的狼牙棒留下的。
    "陛下,"增長天王捧著新鑄的鎏金戟上前,甲葉上的珍珠晃得人眼花,"這是太上老君用八卦爐煉的神兵,重三千斤,能劈開四海龍宮。"
    張興東沒有接,目光落在戟尖的鏽跡上。那鏽跡裏藏著段記憶當年在凡間泗水,他提著把生鏽的鐵刀,擋在亂兵麵前護住逃難的百姓,刀身被砍得卷了刃,卻比任何神兵都讓人心安。
    "把這杆舊戟擦幹淨。"他轉身時,龍袍掃過台階上的積雪,"鎏金戟好看,卻不如這舊家夥懂得護人。"
    增長天王不解"可明日就是蟠桃會,各路神仙都要來,總不能讓他們看見南天門擺著杆鏽戟"
    "為何不能?"張興東指著戟身上的凹陷,"這痕跡是護山門的勳章,那些鑲金嵌玉的兵器,除了炫耀還能做什麽?"他忽然提高聲音,"傳朕旨意,讓天兵天將都把花哨的鎧甲換了,改用凡間的明光鎧——能擋箭的那種。"
    消息傳到瑤池,西王母的蟠桃宴都亂了套。太白金星捧著拂塵急得轉圈"陛下這是要做什麽?當年蚩尤作亂,全靠神兵利器才平定,如今怎能用凡間的兵器?"
    張興東正在給舊戟纏防滑的麻繩,聞言笑道"蚩尤作亂是因為人心貪婪,不是兵器不夠鋒利。你看凡間的農夫,用鋤頭能種出糧食,用好了也能護家園;可神仙的法寶若落在惡人手裏,隻會添災禍。"
    正說著,南天門外傳來喧嘩。原來是東海龍王敖廣帶著三太子敖丙求見,小龍子的銀槍被打斷了,正哭著要玉帝做主——他在北海與玄冰龜爭鬥,槍杆竟被龜殼震斷。
    "讓朕看看你的槍。"張興東接過斷槍,槍杆是千年紫檀木做的,槍頭鑲著避水珠,卻在最受力的位置斷成兩截。"這槍好看卻不結實,"他掂了掂重量,"打仗不是比誰的槍花哨,是看能不能護住自己,護住想護的人。"
    他讓人取來凡間鐵匠打的鐵槍,槍身黝黑,沒有任何裝飾,卻在槍杆纏了五道防滑的銅箍。"你試試這個。"
    敖丙接過鐵槍,起初嫌太重,可當張興東召來風伯模擬北海的狂風時,鐵槍在他手裏穩如磐石,槍尖刺出的力道竟比銀槍還強。小龍子眼睛亮了"陛下,這槍"
    "這槍叫"護海","張興東看著他,"記住,兵器的名字該藏著用處,不是威風。"
    二、淩霄殿的刀光
    黑風怪掀翻了西海龍宮的消息傳到淩霄殿時,張興東正在看凡間送來的兵器圖譜。圖上是把砍柴刀,刀背厚刀刃薄,鐵匠特意在刀柄刻了防滑紋,旁邊注著"能砍柴,能防身"。
    "陛下,"托塔李天王請戰的奏折已經遞了三次,"黑風怪偷了觀音菩薩的琉璃盞,還打傷了西海巡海夜叉,老臣願率天兵天將蕩平黑風山!"
    張興東放下圖譜,指尖在案上敲出節奏"你打算帶多少兵?用什麽兵器?"
    "十萬天兵,三百架天羅地網,再請哪吒太子的火尖槍助戰!"李天王說得慷慨激昂,寶塔上的金鈴叮當作響。
    "不必。"張興東起身取下牆上的佩刀,那刀是他在凡間時用的,刀鞘是普通的鯊魚皮,刀柄纏著布條,"朕陪你去趟黑風山。"
    眾仙嚇得魂飛魄散。黑風怪有丈二身高,銅頭鐵臂,當年連孫悟空都拿他沒辦法,玉帝怎能親自涉險?太白金星拉住龍袍的一角"陛下三思!您是三界之主,怎能"
    "正因為是三界之主,才該知道兵器不是越多越好。"張興東撥開他的手,刀鞘撞在金磚上發出沉悶的響,"當年朕在凡間,三個亂兵拿著長槍,被個老農用扁擔打跑了——因為老農知道,他身後有要護的孩子。"
    黑風山的洞口飄著黑霧,黑風怪正拿著琉璃盞狂笑,身邊的小妖們舉著鑲金的刀槍,卻個個眼神慌亂。張興東站在洞口,沒有亮明身份,隻舉起那把凡間的刀"我來討樣東西。"
    "哪來的野仙,敢管你家大王的事?"黑風怪揮起狼牙棒砸來,棒上的倒刺閃著寒光。張興東不躲不閃,刀背一格,"當"的一聲,狼牙棒竟被震得脫手而飛。
    黑風怪愣住了。他這狼牙棒是玄鐵所鑄,當年打退過二十八星宿,怎麽會被把普通的鐵刀震飛?
    "你的兵器雖利,心卻虛。"張興東的刀指著他腳下——那裏有隻受傷的小鹿,是被黑霧卷來的,黑風怪的大腳正踩著鹿腿。"你搶琉璃盞是為了炫耀,傷夜叉是怕人瞧不起,這樣的心態,拿著神器也是廢物。"
    黑風怪的臉漲成紫色,抓起小妖的鋼叉又衝上來。張興東的刀光如流水,看似緩慢卻總能在叉尖碰到衣袍前將其蕩開。他的招式沒有章法,卻招招護著身後的小鹿,當最後一刀架在黑風怪脖子上時,刀背恰好停在他的咽喉,沒有傷及分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你看,"張興東收刀入鞘,"刀是用來止戈的,不是殺人的。"
    黑風怪看著那把普通的鐵刀,又看看腳下的小鹿,突然抱著頭蹲在地上。原來他本是山神,因長相醜陋被仙門排擠,才賭氣成了妖怪。張興東撿起琉璃盞,遞給趕來的觀音菩薩"給他次機會吧,讓他用這雙手護山,不是毀山。"
    回去的路上,李天王摸著自己的寶塔,忽然道"陛下的刀法,比哪吒的火尖槍厲害。"
    "不是厲害,"張興東望著黑風山漸漸散去的黑霧,"是我知道為何揮刀。"
    三、棋盤外的槍影
    瑤池西側的演武場,張興東正在教少年天將們練槍。他用的是杆白蠟杆槍,槍頭包著棉布,卻把把銀槍裹著紅纓的天將挑得連連後退。
    "槍要像手臂的延伸,"他一槍點在天將的槍杆上,"不是舉著嚇唬人。"那少年天將是托塔李天王的孫子,總愛把槍耍得花哨,此刻被挑得臉紅,嘟囔道"可師祖說,槍法要好看才能鎮住妖魔"
    "鎮住妖魔的是心,不是花架子。"張興東忽然變招,槍杆在地上一撐,身形如燕子掠過,槍尖點向遠處的靶心——那靶心是片柳葉,槍尖穿過柳葉的脈絡,卻沒傷著葉片。
    眾天將驚呼時,南極仙翁拄著拐杖走來,袍角沾著東海的海鹽"陛下,東海出現異動,當年被大禹鎖住的九頭蛇要脫困了,它的鱗甲連神兵都刺不穿。"
    張興東讓人取來地圖,九頭蛇被困在東海的無底潭,鎖它的鐵鏈是用女媧補天剩下的五色石熔鑄的,如今鏈上的符文正在褪色。"它怕什麽?"
    "怕凡間的精鐵。"南極仙翁歎了口氣,"可精鐵槍刺不破鱗甲,除非"
    "除非用槍法。"張興東想起凡間的老兵說過,再硬的甲胄也有關節縫隙。他讓人打造了十杆精鐵槍,槍尖磨得細長,槍杆纏著防滑的麻繩,然後點了十名最不起眼的小天將"你們跟朕去東海。"
    無底潭的水麵翻著黑沫,九頭蛇的鱗甲在水下泛著青光,鐵鏈被它掙得咯咯作響。天將們舉著槍發抖,張興東卻讓他們列成三角陣"記住,刺它的咽喉和腹下,那裏的鱗甲最薄。"
    九頭蛇猛地衝出水麵,九個腦袋噴出毒霧。張興東的白蠟杆槍率先刺出,槍尖如毒蛇出洞,精準地刺入中間那顆頭顱的咽喉。毒霧瞬間消散,九頭蛇痛得翻滾,卻被三角陣的槍尖逼得無法靠近。
    "就是現在!"張興東大喊。十杆精鐵槍同時刺向蛇腹,槍尖順著鱗甲的縫隙深入,九頭蛇發出震天的痛吼,卻沒傷到周圍的魚蝦——因為每個天將的槍都收著勁,隻求製服,不求殺戮。
    當重新鎖好鐵鏈時,天將們的槍杆都在發抖,卻沒人退縮。李天王的孫子擦著汗笑道"陛下,原來不花哨的槍也這麽厲害。"
    張興東拍著他的肩膀"等你明白,槍杆另一頭牽著的是千萬生靈,就知道該怎麽用槍了。"
    四、兵器譜上的情義
    玉皇大帝要編《三界兵器譜》的消息,讓天庭的兵器庫炸開了鍋。仙將們都把自己最厲害的法寶送來,有能開山的斧,有能射日的弓,連太上老君都把煉丹爐的火鉗送來,說能夾碎萬年玄冰。
    可張興東卻讓人把這些法寶都搬了出去,隻留下些看似普通的兵器凡間鐵匠打的菜刀,樵夫用的柴刀,漁民的魚叉,還有那杆南天門的鏽戟。
    "陛下這是胡鬧!"雷神怒不可遏,他的錘能劈開烏雲,卻沒被選上,"這些破爛怎麽能入兵器譜?"
    張興東拿起那把菜刀,刀身上有個缺口"這把刀,是凡間的母親用來給孩子切藥的,缺口是她怕傷著孩子,特意磨鈍的。"他又舉起柴刀,刀柄被磨得發亮,"這把刀,樵夫用它砍了三十年柴,供出三個秀才,刀背總對著自己,刀刃對著荊棘。"
    雷神愣住了。他的錘劈過無數妖魔,卻從未想過,兵器還能藏著這樣的情義。
    這時,白素貞捧著把劍走來。劍身細長,沒有任何裝飾,正是當年她用來救許仙的劍。"陛下,這把劍曾傷過人,也救過人,能入譜嗎?"
    張興東接過劍,劍鞘上刻著個"情"字"當然。它傷人是為護愛,救人是為守諾,比那些隻為殺戮的神兵珍貴百倍。"他讓人把劍放在譜首,旁邊注著"劍者,既可斷金,亦可護花。"
    《三界兵器譜》編成那天,張興東讓人把它刻在南天門的石壁上。最顯眼的不是神兵利器,是那杆鏽戟,旁邊寫著"兵器的威,不在利,在護;兵器的名,不在響,在義。"
    黑風怪帶著山神們來觀禮,他手裏的鐵叉纏著布條,說是怕叉尖傷著小動物。東海的敖丙扛著那杆"護海"槍,槍杆上多了道新的劃痕——是他為了救落水的凡人,用槍杆擋住礁石留下的。
    張興東站在石壁前,看著往來的仙凡對著兵器譜駐足,忽然想起自己在凡間的第一把刀。那刀現在還掛在泗水的祠堂裏,刀鞘上刻著村民的名字,每個名字旁邊都有個小故事誰用它劈過柴火,誰用它嚇退過惡狼,誰用它給難產的婦人劈過門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陛下,"太白金星終於懂了,"原來最好的兵器,是藏在心裏的那份守護。"
    張興東望著三界的方向,那裏有農夫揮著鋤頭,有俠客佩著長劍,有母親握著菜刀,每個身影都平凡,卻都在用自己的"兵器"守護著什麽。他笑了,覺得這才是兵器最該有的模樣——不是高高在上的威懾,是融入生活的溫暖。
    五、止戈為武
    千年後的蟠桃會,瑤池的演武場上不再比拚神兵,而是凡人的武藝。有老農表演扁擔功,能挑著千斤糧穩如泰山;有漁女展示魚叉術,叉尖能接住飛蟲;連最文弱的書生,都能用毛筆杆點倒來犯的惡犬。
    張興東坐在主位,看著黑風怪教小山神們用叉,敖丙帶著小龍子們練槍,忽然對身邊的眾仙說"你們看,這些沒有法力的兵器,卻比任何法寶都可靠。"
    正說著,西天傳來佛光。如來佛祖捧著本《金剛經》走來,笑道"陛下的《三界兵器譜》,比我的經文更能度化眾生。"
    張興東接過經書,在扉頁寫下"止戈為武"四個字"佛祖的經,講的是慈悲;朕的兵器譜,講的是用力量守護慈悲。其實是一回事。"
    佛祖大笑,指尖在兵器譜的石壁上一點,那些兵器的影子突然活了過來鏽戟化作護城的衛兵,菜刀變成喂藥的湯勺,魚叉成了救難的小船,每樣兵器都在做著守護的事,沒有一樣在殺戮。
    眾仙看得癡了。張興東望著這一幕,忽然解下腰間的刀,遞給身邊的小仙童"你看,刀在好人手裏是護具,在壞人手裏才是凶器。所以真正該修的不是兵器,是握兵器的心。"
    小仙童接過刀,學著玉帝的樣子把刀鞘貼在胸口,忽然覺得那冰冷的鐵殼裏,藏著顆溫熱的心。
    很多年後,三界的生靈都忘了那些鑲金嵌玉的神兵,卻記得南天門石壁上的兵器譜。他們說,那位從凡間來的玉帝,教會了大家最厲害的武藝——不是怎麽揮刀弄槍,是為何而揮,為誰而用。
    而張興東偶爾還會去凡間,看農夫揮鋤頭,看母親切菜,看俠客的劍鞘映著夕陽。他知道,這些平凡的"刀槍劍戟"裏,藏著三界最安穩的力量,就像當年他握在手裏的那把生鏽鐵刀,雖不鋒利,卻足夠溫暖。
    喜歡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