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秘證在手,身世解謎
字數:2217 加入書籤
沈清歡的指尖剛觸到那半張密信,後頸便泛起細密的涼意。
書閣的窗欞漏進幾縷秋陽,將"八月十五,軍糧樂坊轉運"幾個字照得發白,像根細針紮進她眼底——這與她半月前在蘇大人書案下窺見的賬本筆跡如出一轍,連墨色暈染的痕跡都分毫不差。
她垂眸掩住眼底的暗潮,指尖輕輕將密信按回書頁間,又從袖中摸出塊帕子,裝作擦拭案頭灰塵的模樣,實則將整本書往雕花木櫃的最裏層推了推。
櫃角結著蛛網,黴味混著檀木香鑽進鼻腔,倒成了天然的掩護。
"清歡姐。"小桃的聲音混著甜膩的桂花香飄進來,門簾掀起的刹那,沈清歡瞥見她鬢邊的銀簪閃了閃——那是她前日塞給小桃的暗號,見著銀簪就說明外頭安全。
"張阿婆的糖熬得稠,我多要了塊油紙包著。"小桃將粗布裹著的糖塊放在案上,指尖不動聲色地在桌沿敲了三下。
沈清歡心下了然,這是小桃在說"蘇大人今日未去後園"。
她隨手剝開塊糖含進嘴裏,甜膩的滋味漫開時,另隻手已將書頁間的密信抽出來,借著糖紙的遮掩迅速塞進琵琶腹側的暗格裏。
那是她用了三個月才摸清的機關——前主人生前在琵琶木胎裏刻了道細縫,藏得極深,連樂坊最精於修補樂器的老匠頭都沒發現過。
指尖觸到暗格裏另半塊碎玉時,她喉間發緊:今早小桃說在蘇大人靴底撿到的半塊玉,此刻正與她貼身戴著的半塊嚴絲合縫,玉麵陰刻的"忠慎"二字,與蕭太後上月賞給蘇大人的令牌紋路一模一樣。
"清歡姐可是在看《樂府雜記》?"小桃湊過來,目光掃過攤開的書頁,"我前日收拾周教習舊屋,見她案頭也有本這樣的書,書脊還纏著藍布帶呢。"
沈清歡的手指在琵琶弦上輕輕一挑,"叮"的一聲驚得窗外麻雀撲棱棱飛起。
周教習——這個三個月前被蕭太後以"管教不嚴"為由杖斃的老樂師,她最後一次見時,繡鞋上的並蒂蓮繡樣被踩得稀爛,而她鬢邊那支珠花上的"周"字金線,正是小桃昨日替她別上的。
"舊屋可鎖著?"她垂眼撥弦,弦音裏裹著不易察覺的緊繃。
小桃會意,將剩下的桂花糖收進竹籃:"鎖著呢,不過鑰匙在張阿婆那兒,她說周教習走得急,還有箱繡活沒收拾......"
話音未落,書閣外突然傳來雜役的吆喝:"蘇大人往這邊來了!"
沈清歡指尖猛收,琵琶弦"錚"地斷了一根。
她反手將琵琶抱進懷裏,碎玉隔著衣襟硌得胸口生疼。
小桃眼疾手快地將糖籃扣在案上,沾著糖渣的油紙恰好蓋住了翻開的《樂府雜記》。
門被推開的刹那,沈清歡已垂首撫著斷弦,眼尾泛紅:"蘇大人,這琴......怕是彈不得了。"
蘇大人陰鷙的目光掃過她懷中的琵琶,又落在案上的糖籃:"樂坊的規矩你忘了?
未得傳喚,擅自進書閣......"
"是奴想著替大人整理樂譜。"沈清歡抬眼時眼波微漾,"前日見大人翻《教坊記》翻得急,奴便想著......"
蘇大人的目光在她鬢邊珠花上頓了頓,突然冷笑:"倒挺會討巧。"他甩袖轉身時,腰間玉佩撞出脆響,沈清歡盯著那抹玉色,看清了墜子上同樣陰刻的"忠慎"二字——與暗格裏的碎玉,與蕭太後的令牌,終於連成了線。
小桃跟在她身後出書閣時,輕聲道:"周教習舊屋的窗,我今早見著有新泥印子。"
沈清歡腳步微頓。
秋風吹起她的裙角,她望著遠處樂坊演武場飄起的黃旗,那裏是蕭太後的鳳駕常停的位置。
而在更深處的偏院,周教習的舊屋此刻正隱在樹影裏,像隻蟄伏的獸,等著她去揭開最後一層帷幕。
喜歡琵琶驚鴻庶女逆襲長安樂坊請大家收藏:()琵琶驚鴻庶女逆襲長安樂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