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各方支援與陰謀浮現
字數:3449 加入書籤
樂坊朱漆大門在沈清歡腳下發出吱呀輕響,門內青石板上早停著蕭太後的鎏金馬車,車簾半掀,太後端坐在鋪著狐裘的軟榻上,麵上還掛著方才在宴會上的慈祥笑意,可那雙眼卻像淬了冰的刀尖,直刺向沈清歡頸間未幹的血痕。
"清歡姑娘這是怎麽了?"蕭太後的聲音溫軟如春日裏的新茶,"孫侍衛,你這護人的手倒比刀刃還利。"
孫侍衛脖頸一縮,刀尖在沈清歡頸側又顫了顫。
沈清歡垂眸盯著自己繡著纏枝蓮的鞋尖,耳中卻清晰捕捉到院外傳來的馬蹄聲——魏將軍的玄甲軍到了。
"太後娘娘明鑒!"蘇大人從馬車旁轉出來,蟒紋官服在風裏翻卷,"這沈氏妖女在樂坊私藏迷心散,意圖擾亂明日的宮廷獻藝選拔,下官也是怕她傷及無辜,才請孫侍衛幫忙請人。"他說著衝沈清歡冷笑,"怎麽,清歡姑娘見了太後還不跪?"
沈清歡指尖輕輕撫過琵琶弦,弦音嗡鳴如泣。
她抬眼時,眼尾還沾著方才被刀尖劃破的血珠,卻笑得比三月的桃花還豔:"蘇大人急著給民女定罪,莫不是怕民女的琴音比您推的那位姑娘強太多?"
院外突然傳來整齊的甲胄碰撞聲。
魏將軍披著玄色大氅跨進門檻,身後跟著二十個持戟的士兵,將樂坊院子圍了個嚴實。
他目光掃過沈清歡頸間的刀痕,又落在蕭太後身上,抱拳道:"末將奉司大人之命,來樂坊查探異常。"
蕭太後的手指在扶手上輕輕叩了兩下。
孫侍衛突然將刀往前一送,沈清歡頸間頓時又滲出血珠:"魏將軍好大的威風!
這樂坊是太後管的地兒,輪得著禁軍來撒野?"
"孫侍衛。"沈清歡忽然開口,聲音輕得像落在琴弦上的雪,"你手在抖。"
孫侍衛的手腕猛地一僵。
沈清歡能感覺到他掌心的汗正順著刀把往下淌——方才在巷子裏,她故意踩鬆了青石板,讓孫侍衛踢到了半塊碎瓷。
此刻那瓷片正嵌在他左腳靴底,每動一步都像紮進一根針。
她的目光又掠過蘇大人腰間晃動的玉佩——那是蔡管家今早去當鋪典賣的翡翠,刻著"蘇府"二字。
沈清歡垂眸撥了撥琵琶,琴弦發出一聲清越的"叮",趁眾人分神時對司墨使了個眼色。
司墨會意,轉身時靴底帶起一片落葉,正好飄到蔡管家腳邊。
"王評委。"沈清歡忽然提高聲音,朝廊下站著的灰衣老者福了福身,"您是樂坊評定的老評委,可曾見過查案要押著人刀架脖子的?
這要是傳出去,樂坊的名聲..."
王評委本皺著眉看這場鬧劇,聞言立刻挺直腰板:"沈姑娘說的是!
樂坊乃雅集之地,縱有嫌疑也該按規矩來。
蕭太後,蘇大人,這刀刃架頸的做派,怕是有違聖人教的"以禮治樂"吧?"
蕭太後的笑意終於淡了些。
沈清歡趁機對躲在廊角的黃鼓手點頭。
黃鼓手立刻抄起身邊的牛皮鼓,鼓槌一揚,竟是段《清平樂》的鼓點。
咚咚咚的節奏裏帶著三分清越,七分從容,本緊繃著的士兵和樂坊雜役們聽了,連呼吸都緩了幾分。
孫侍衛的刀又鬆了寸許。
沈清歡借勢往前半步,琵琶正好磕在孫侍衛肘彎麻筋上。
那人大叫一聲,刀當啷落地。
司墨眼疾手快,上前一步將沈清歡拉到身後,同時拋給她一個"得手了"的眼神。
"蔡管家方才說,蘇大人這月往蕭太後宮裏送了三車南珠。"司墨的聲音不大,卻像塊石頭投進了熱油裏。
蔡管家臉色瞬間煞白,蘇大人更是踉蹌兩步,指著蔡管家罵:"你個吃裏扒外的東西!"
"南珠?"魏將軍眯起眼,"上月海禁,南珠根本進不了長安。
蘇大人這珠子,怕不是從...私鹽商那裏換的?"
蕭太後的指節在扶手上捏得泛白。
沈清歡卻在這時聽見盧謀士湊到蕭太後耳邊低語:"太後,時辰不早了..."她心裏一緊——盧謀士慣會算人心,怕是要提前動手。
果然,蘇大人突然從袖中抖出一卷明黃綢緞,展開時露出朱紅印泥:"聖旨在此!
皇帝口諭,沈清歡私藏禁藥,著令立刻押入天牢!"
滿院的呼吸聲瞬間凝固。
魏將軍盯著那聖旨,額角青筋直跳:"蘇大人,聖旨在手怎不早拿?"
"魏將軍有所不知。"蘇大人擦了擦額角的汗,將聖旨舉得更高,"這是陛下方才急召下官,口授的密旨。"他的目光掃過沈清歡,眼底閃過一絲狠厲,"沈清歡,你縱有千般琴藝,也抵不過抗旨之罪!"
沈清歡望著那明黃綢緞上歪歪扭扭的"沈"字,忽然笑了。
她的手指輕輕撫過琵琶弦,弦音裏帶著幾分清冽的顫——方才司墨傳來的消息還熱乎著:蘇大人聯合蕭太後,就是要在獻藝前除掉她,讓自己的侄女頂上去。
而這道聖旨...
她抬眼時,目光正好撞進司墨的眼睛。
那雙眼像寒夜裏的星火,無聲地說:"我信你。"
沈清歡深吸一口氣,將琵琶往身前一送。
琴身上"天音"二字在日光下泛著幽光——這一次,她不僅要破了這道假聖旨,還要讓全長安都聽見,沈清歡的琴音,從來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泥。
"蘇大人。"她的聲音清越如鶴鳴,"這聖旨上的"歡"字,怎麽少了一點?"
喜歡琵琶驚鴻庶女逆襲長安樂坊請大家收藏:()琵琶驚鴻庶女逆襲長安樂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