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長平血祭

字數:2922   加入書籤

A+A-


    第二卷:九鼎迷蹤春秋戰國)
    第二十二章:長平血祭
    子奚踩著黏稠的血泥踏入穀地時,腐臭味中混雜著熟悉的青銅鏽氣。三日前鹹陽宮墜入歸墟的玉璧青光,此刻正在他腰間西周玉璜上凝成霜紋。遠處秦軍黑旗在暮色中翻卷,旗麵金線繡著的玄鳥圖騰,翅膀處卻多出三道波浪紋——正是呂不韋深衣上共工氏族的暗記。
    "軍侯要的祭牲可備齊了?"兩個秦軍巫師抬著青銅鼎走過,鼎足刮擦地麵發出令人牙酸的聲響。子奚的符紋突然刺痛——那鼎耳內側的焦黑痕跡,分明是即墨火牛陣殘留的歸墟烙痕。他摸到袖中半片鎖蛟鏡殘片,鏡麵映出趙軍降卒營地上空盤踞的相柳虛影,九顆蛇頭正對應著穀地九處萬人坑方位。
    趙括的中軍帳在夜風中飄搖,帳簾上凝結的血珠滴落成串。子奚掀簾時,看見這位年輕統帥正在摩挲佩劍——劍格處的螭紋缺了一角,缺口形狀與驪山偽鼎耳部紋路完全契合。
    "先生是來取我項上人頭?"趙括慘笑,劍鋒劃過案上羊皮地圖。地圖突然滲出黑水,將長平地形腐蝕成歸墟蝌蚪文。子奚的符紋鎖鏈絞住劍身,發現缺失的劍格碎片正嵌在帳外旗杆頂端,月光下投射的陰影竟是徐福東渡船隊的航線圖!
    帳外突然響起號角,趙括瞳孔收縮:"白起的祭陣...開始了!"他佩劍脫手墜地,劍脊浮現的星圖中,危宿方位正對著子奚玉璜上的霜紋裂痕。
    第一批趙俘被推入坑中時,子奚的鎖鏈正纏住祭鼎耳部。青銅鼎突然反向旋轉,鼎腹噴出的不是火焰,而是汨羅江底的歸墟黑油。黑油觸到屍體的瞬間,萬人坑邊緣長出青銅菌絲,菌絲尖端綻放的血色花朵中,赫然包裹著趙括佩劍缺失的劍格碎片!
    "武安君要煉的不是人牲..."子奚躍上祭鼎,符紋鎖鏈絞碎三朵血花,"是相柳的九顆毒牙!"他的玉璜突然炸裂,碎片刺入祭鼎紋路,鼎身浮現出三十年前即墨火牛陣的虛影。燃燒的牛魂撞向萬人坑,卻反被菌絲纏住牛角——每根菌絲末端都掛著鹹陽宮地窖墜落的玉璧碎屑。
    白起的戰車碾過屍堆時,趙括佩劍突然淩空飛起。劍身插入最大的萬人坑中心,裂縫中湧出的黑油將劍脊星圖衝刷成完整歸墟坐標。子奚的鎖鏈刺入黑油,卻拽出半截青銅鼎耳——耳部紋路竟與趙括劍格缺口完美契合!
    "將軍可知這劍曾斬斷過什麽?"子奚旋身避開飛濺的青銅碎屑。白起的瞳孔映出相柳虛影,那居中蛇頭的獠牙上,正刻著呂不韋深衣內襯的玄冥圖騰。穀地突然地動山搖,九處萬人坑同時噴出黑焰,焰心浮現出未來南海沉船中的太乙巡海圖殘卷。
    子奚咬破舌尖,將精血噴在鎖蛟鏡殘片上。鏡麵映出趙括瀕死的麵容,他的瞳孔突然化作歸墟漩渦,漩渦中浮現出三千年後三星堆青銅神樹的虛影。白起的佩劍刺穿祭鼎時,鼎身裂痕中湧出的不是銅液,而是馬王堆帛書缺失的"太一巡遊圖"墨跡。
    "這血陣困不住華夏魂!"子奚的鎖鏈絞住相柳虛影,符紋在蛇瞳中燒出《山誨圖》缺失的歸墟封印。最後的爆炸中,趙括佩劍的碎片四射飛散——最大那片劍脊殘骸,正嵌入了二十年後的南越王墓銅鼓紋路。
    帳簾被北風掀起時,趙括甲胄肩吞獸口中的紅纓突然斷裂。他低頭看著滾落腳邊的纓穗,發現絲線裏纏著半片秦弩箭頭的青銅碎屑——那是三日前他率軍突圍時,親衛裨將替他擋下的致命一箭留下的。腫脹的右手食指在劍柄上無意識摩挲,甲片刮擦劍鞘的聲響裏,突然混入汨羅江的浪濤聲。
    "這劍...先生可識得?"趙括突然慘笑,劍鋒挑起案上殘破的趙字旗。旗麵撕裂處滲出的不是血,而是帶著鹽晶的黑水,將羊皮地圖上的長平穀地蝕成歸墟蝌蚪文。他的瞳孔倒映著子奚符紋鎖鏈的藍光,眼白處卻泛著青銅菌絲特有的銅綠色。
    子奚的鎖鏈纏住劍身的刹那,趙括的右手虎口突然崩裂。血珠濺在劍格缺口處,竟凝成屈原沉江那夜見過的歸墟星圖。帳外傳來戰馬悲鳴,趙括的左手突然抓住鎖鏈:"先生可知...白起祭陣裏混著呂不韋的門客?"他指甲縫裏的青銅碎屑突然發燙,在鎖鏈上烙出驪山地宮偽鼎的耳紋。
    第一根菌絲刺入趙俘右眼時,發出老帛書撕裂般的脆響。那降卒的慘叫聲戛然而止——他的喉管已被菌絲鑽透,聲帶震顫化作青銅編鍾的嗡鳴。子奚揮劍斬斷菌絲時,斷口噴出的銅液濺在他左頰,瞬間凝固成秦篆的"囚"字烙印。
    "閉眼!"子奚的暴喝震落趙括劍鞘上的血痂。他旋身避開飛濺的銅液,卻見那些液態青銅落地後,竟凝成三百個指甲蓋大小的銅俑。每個銅俑的麵孔都在扭曲變幻——前一刻還是鹹陽宮焚書的儒生怨靈,後一刻竟化作二十年後的南海沉船漁夫,最後定格為呂不韋門客特有的三角眼陰鷙相。
    菌絲纏住子奚腳踝的瞬間,他聞到了第三卷焚書篇密道裏的槐花香。那些青銅色的絲狀物表麵,竟浮動著《石氏星經》殘頁的星圖紋路。當他用鎖鏈絞碎菌絲主根時,地底傳來相柳的嘶吼——每聲嘶吼都震落萬人坑邊緣的黃土,露出坑壁上用趙軍殘甲拚成的歸墟方位圖。
    "武安君可知即墨火牛陣的牛角,刻著與將軍祭鼎相同的紋路?"子奚的鎖鏈突然絞住戰車軛衡,青銅轅木發出不堪重負的吱呀聲。白起扶在車軾上的右手食指微顫,這個細微動作讓子奚想起呂不韋翻動《呂氏春秋》竹簡時的習慣。
    白起撫摸著車轅螭首,螭眼突然轉向趙軍俘虜方向:"先生該嚐嚐邯鄲熔城的銅渣酒。"他鎧甲下擺突然掀起,露出內襯的玄冥圖騰——那波浪紋邊緣染著趙宮特有的靛藍染料,正是三年前藺相如護璧時,秦使打翻的染缸殘色。
    戰車突然傾斜,車軸裏灑出的銅粉在空中凝成歸墟坐標。子奚的鎖鏈擦過白起耳際,削落半片甲葉——甲葉背麵赫然刻著"相邦府督造"的銘文。當白起佩劍刺穿祭鼎時,鼎身裂縫中湧出的不是銅液,而是馬王堆帛書缺失的"太一巡遊圖"墨汁,墨跡裏遊動著徐福東海船隊的青銅羅盤虛影。
    喜歡守史人:三千年歸墟紀請大家收藏:()守史人:三千年歸墟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