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陰陵山萬幡鎖帝氣 琉璃燈三照歸魂人
字數:3550 加入書籤
定場詩:金陵月冷鬼旗飄,截教餘幡動九霄。朱允炆身纏業火,閻羅殿角起風飆。慈航瓶灑三江水,多寶光開八寶瑤。莫道皇權爭似虎,佛心能化血中刀。
話說朱棣登基未穩,朱允炆敗於冀州後,竟率殘部遁入皖北陰陵山。此山乃上古濁氣凝結之地,地脈直通幽冥血海,閻羅族鬼王早在此設下 “十八層地獄陣”,專候截教餘黨。朱允炆手持半幅萬仙幡,幡上赤蓮紋與幽冥鬼火交融,竟欲借鬼族怨氣衝犯紫微帝星,重奪皇權。
南京紫禁城上,道衍和尚手托琉璃佛燈,見燈芯血芒大盛,燈影中隱現陰陵山鬼旗招展。“不好!” 他急喚三大士:“朱允炆要在陰陵山行‘借陰覆陽’之術,以萬仙幡聚截教散魂、閻羅族鬼卒,妄圖顛覆人間氣運!” 觀音大士玉淨瓶楊柳枝自動上揚:“老身與文殊、普賢同去破陣,道衍你護持陛下,莫讓帝星蒙塵。”
陰陵山深處,黑雲壓頂如萬鬼哭嚎,九根青銅巨柱直插天際,柱間懸著七十二片萬仙幡殘片,每片皆凝著截教散仙殘魂。朱允炆立於中央祭台,身披血色道袍,腳下踏著閻羅族 “生死羅盤”,正將自身精血滴入幡中:“列位截教仙長,助我奪回皇位,必重塑碧遊宮香火!” 殘魂中忽有人長歎:“吾等已入封神榜,何苦再沾人間業火?” 卻是金靈聖母座下弟子餘元虛影。
話音未落,山外金光乍現,多寶如來頭頂十二品金蓮,左手托多寶塔,右手攜慧明踏雲而來。慧明手中金蛟剪精魄光芒大盛,剪柄太極圖與佛門八寶紋交相輝映,竟將周邊鬼火逼退三尺。“朱允炆,” 多寶如來聲如洪鍾,“截教‘有教無類’豈容你曲解為爭權之術?”
朱允炆充耳不聞,揮手催動萬仙幡。殘片上截教魂影突然化作厲鬼,手持骨刀撲向多寶二人。慧明祭起精魄,雌雄二蛟虛影騰空,金芒過處鬼卒灰飛煙滅:“諸位前輩,封神榜已了,莫被修羅族利用!” 餘元虛影聞言一震,望向精魄中閃爍的雲霄殘念,眼中戾色稍減。
金陵皇宮內,道衍和尚剛至奉天殿,便見朱允炆虛影穿牆而入,手中殘幡竟引動殿中龍柱陰氣。朱棣扶案咳嗽,麵上黑氣纏繞 —— 正是幽冥氣侵體之象。“陛下且持此佛珠!” 道衍急將琉璃佛燈懸於殿中,燈中三世佛影顯化,過去佛燃燈古佛指尖輕點帝星,現在佛如來佛祖垂下金蓮罩住龍椅,未來佛彌勒佛展開布袋收攝鬼氣。
“道衍!” 朱允炆虛影怒吼,“你助逆賊篡位,天理難容!” 話音未落,閻羅族鬼王率鬼卒從地磚縫隙湧出,手中 “黃泉引魂幡” 卷起陰風,竟將殿中侍衛魂魄抽出體外。文殊菩薩青獅法相率先撲上,獅口大張吞掉引魂幡;普賢菩薩六牙白象踏碎黃泉路,鼻中噴出金光淨化鬼卒;觀音大士玉淨瓶傾斜,楊枝水化作冰牆阻隔幽冥通道。
陰陵山戰場,多寶如來見萬仙幡難破,祭起八寶琉璃盞:“當年截教萬仙陣,終究要以截教靈寶收束。” 盞中射出萬道金芒,竟與金蛟剪精魄共鳴。慧明趁機以精魄點地,戊土山殘留地脈化作金色巨網,將青銅巨柱逐一捆縛。殘片上截教魂影紛紛顯露真容,跪地向多寶合十:“懇請聖佛指引輪回之路。”
朱允炆見勢不妙,咬破舌尖噴血祭幡,幡中竟現出修羅大君殘影:“多寶,今日便讓你見識幽冥與截教的合璧之力!” 話音未落,生死羅盤中湧出萬千閻羅族鬼馬,蹄踏冥火衝向多寶。慧明不慌不忙,將精魄拋向空中,雌雄二蛟化作金光大網,網住鬼馬的同時,竟將修羅殘影也扯入其中。
“你…… 你為何能破修羅業火?” 朱允炆驚惶失措。慧明輕撫精魄:“金蛟剪本是先天靈寶,吸土德、納金氣,修羅業火遇之如冰投炭。更兼……” 他望向殘片上逐漸消散的截教魂影,“諸位前輩心中本有善念,不過被執念蒙了心智。”
金陵殿內,道衍和尚見帝星漸穩,轉身對朱允炆虛影道:“你可知,當年武王伐紂,截教弟子各為其主,終究是順應天命。今日朱棣登基,亦是民心所歸。” 虛影冷笑:“民心?朕貴為嫡孫,豈容旁支奪位!” 道衍搖頭:“民心即天心,你若執迷‘正統’二字,便是重蹈雲霄娘娘覆轍。”
說罷,琉璃佛燈突然大亮,燈芯中竟浮現出雲霄娘娘臨終虛影。朱允炆見那虛影素白道袍上染著金蓮光,神情忽轉淒然:“原來…… 截教氣數真的盡了?” 道衍趁機以佛燈金光注入其眉心:“截教未滅,隻是該放下‘有教無類’中的貪嗔癡。你看 ——”
陰陵山處,多寶如來正將萬仙幡殘片收入琉璃盞,盞中截教魂影皆化作光點,隨地藏王菩薩的錫杖鈴聲飄向輪回通道。朱允炆本體忽然感覺掌心一涼,低頭見手中殘幡已化作齏粉,唯有金蛟剪精魄懸浮眼前,剪柄上 “放下” 二字金光流轉。
“朕…… 輸了嗎?” 他喃喃自語,眼中戾氣盡消。慧明上前扶住搖搖欲墜的朱允炆:“施主輸掉的是執念,贏得的卻是輪回之機。當年雲霄娘娘困於歸藏陣,正是因執念太重;今日施主若能隨我等修行,亦可洗淨業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是夜,陰陵山地脈恢複清明,閻羅族殘部遁回幽冥,唯有琉璃盞中截教魂影的清光,與金陵城的帝星交相輝映。朱棣在道衍陪同下登上城樓,見北方陰雲盡散,長舒一口氣:“師父,朕今日方知,皇位之固不在兵甲,而在人心。”
道衍望向陰陵山方向,見多寶如來與三大士正踏雲歸來,慧明手中精魄已化作玉淨瓶中一滴甘露。“陛下說得是,” 他微笑道,“當年佛祖在靈山拈花,迦葉一笑,傳的便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截教與佛門之爭,終究要在人心的‘破’與‘立’之間,尋得真正的太平。”
忽然,琉璃佛燈底座的業火蓮子完全綻放,蓮心處竟浮現出 “封神榜” 與 “大藏經” 的虛影,相互纏繞卻不衝突。多寶如來見狀合十:“善哉,截教與佛門的因果,今日總算結了一半。” 觀音大士點頭:“餘下的一半,怕是要應在東海龍族身上了 —— 方才老身感應到,定海神針在深海震動,似有修羅族氣息滲入。”
慧明握緊精魄,隻覺掌心傳來龍族特有的震顫:“弟子願隨諸位聖佛前往東海,了卻這未了的因果。” 多寶如來望向少年僧人,見其眼中已無殺念,唯有悲憫:“金蛟剪遇金箍棒,倒像是封神與西遊的重逢。也好,便讓這先天靈寶,見證兩教最終的合流。”
話音未落,東南方海麵突然傳來巨響,似有龐然大物破水而出。道衍遠眺,見天際線處金光與血光交織,隱隱有 “齊天大聖” 的旗號在浪尖閃現。他忽然輕笑:“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今日怕是要與金蛟剪再演一場龍爭虎鬥了。”
慧明望著遠方,想起在戊土山見過的截教先聖虛影,又想起大雪山中師父說的 “刀即佛,佛即刀”。此刻手中精魄溫熱如心,他忽然明白:所謂佛魔博弈,從來不是法寶之爭,而是眾生心中能否守住那一點清明。
欲知東海龍族如何借定海神針興風作浪,齊天大聖與金蛟剪又有何淵源,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