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東海龍宮金簪動 普陀珞珈玉露凝
字數:3842 加入書籤
定場詩:碧海潮生戰角催,龍族妄動定波桅。金蛟剪對金箍棒,玉淨瓶迎血浪堆。多寶光分三界氣,慈航水滌九淵埃。須知寶器原無主,隻待人心悟處開。
話說陰陵山破陣之後,眾聖正議東海龍族異動,忽見東南海麵金光衝天,浪頭竟有千丈之高,隱隱傳來 “定海神針” 的龍吟與修羅族的桀笑。觀音大士玉淨瓶中楊柳枝劇烈震顫,枝梢水滴落地成冰:“不好!東海龍王受修羅族蠱惑,欲借定海神針抽幹人間水脈!”
多寶如來雙掌合十,眉間金輪映出海底景象:東海龍宮前,十八根水晶柱撐起 “九淵血浪陣”,陣中定海神針被赤蓮紋纏繞,龍太子敖丙手持 “萬鱗覆海旗”,正將海水化作血色巨蟒。“此陣若成,江淮之地必成澤國。” 地藏王菩薩錫杖頓地,竟震出海底暗流,“慧明,金蛟剪精魄與龍族同屬先天靈物,可敢去會會這定海神針?”
慧明輕撫剪魄,隻覺內中雌雄二蛟躁動不安,剪柄太極圖隱隱與金箍棒的 “如意” 二字共鳴:“弟子曾在戊土山見過金箍棒虛影,今日正好了卻這段淵源。” 道衍和尚點頭:“我與多寶聖佛鎮守人間水脈,三大士隨慧明入海底破陣,切記不可傷了龍族根本。”
東海深處,海水如血,龍宮正門匾額 “水晶宮” 三字已被赤蓮覆蓋。慧明踏浪而行,忽見水麵裂開,金箍棒化作萬點金星撲麵而來 —— 正是定海神針受修羅業火催動,自主攻來。“好個金箍棒!” 慧明祭起金蛟剪精魄,兩道金光相撞,竟激起千層浪,浪中浮現出當年孫悟空大鬧龍宮的虛影。
“晚輩慧明,拜見齊天大聖!” 慧明趁勢合十,精魄中雲霄娘娘的 “放下” 之意化作金蓮,托住金箍棒。金光中傳來桀驁笑聲:“小和尚倒識趣!俺老孫當年嫌這鐵棒太輕,丟在東海三千年,不想被龍族拿來興風作浪。” 話音未落,金箍棒突然縮小,飛回龍宮深處,露出敖丙鐵青的臉。
“禿驢敢壞我大事!” 敖丙揮動萬鱗覆海旗,萬千龍鱗化作飛刀,每片都刻著修羅族咒文。普賢菩薩六牙白象踏水而來,象牙上的金剛杵擊碎飛刀;文殊菩薩青獅法相咬住旗角,竟將覆海旗扯出裂痕;觀音大士玉淨瓶高懸,楊枝水灑出便成冰牆,將血浪擋在宮外。
慧明趁機闖入陣眼,見定海神針被九道赤蓮鎖鏈捆縛,棒身 “如意金箍棒” 四字已被血汙覆蓋。他以金蛟剪精魄輕點鎖鏈,戊土山的土德之氣湧入,赤蓮紋竟如冰雪消融。“住手!” 東海龍王敖廣現身,龍角纏繞業火,“我龍族鎮守東海萬年,為何人間氣運獨厚人族?”
多寶如來的聲音從海麵傳來:“龍王錯了!當年大禹治水,賜定海神針與龍族,是為護持水脈,非為私占氣運。” 話音未落,多寶塔放出萬道金芒,塔中飛出 “定海神針本源虛影”,與真棒共鳴。慧明趁機將金蛟剪精魄與金箍棒相觸,兩道先天靈光交融,竟在海底綻開十二品金蓮。
敖丙見旗裂陣破,忽從懷中掏出 “截教碧水幡”—— 正是當年金靈聖母遺物,幡中竟封印著龍族先祖魂魄。“父親,用先祖魂魄催動業火!” 他嘶吼著將幡祭向定海神針。慧明心中一驚,想起戊土山所見截教魂影,急忙以精魄化出雌雄二蛟,纏住碧水幡。
“敖丙,你可知先祖為何甘願被封印?” 慧明借金蛟剪精魄顯化龍族記憶,隻見上古時期,龍族先祖為平息水患,自願以魂魄鎮住海底地脈,“截教‘有教無類’是護佑眾生,而非助長貪念!” 敖丙望著虛影中先祖慈祥麵容,手中碧水幡應聲落地,業火從眼中消退。
此時,觀音大士玉淨瓶水倒懸入海,血浪瞬間化作清泉,赤蓮紋被衝刷得幹幹淨淨。定海神針發出清越鳴響,自動飛回慧明手中 —— 卻在觸碰到金蛟剪精魄時,突然分化出 “如意” 與 “定海神針” 兩道虛影,相互纏繞卻不衝突。“原來如此!” 孫悟空的聲音從雲端傳來,“這鐵棒與金蛟剪本是先天金土二氣所化,今日才算認了本家!”
東海龍宮深處,修羅大君的殘影見勢不妙,正要遁入血河,地藏王菩薩錫杖已穿透其眉心:“業火屠城陣被破,萬仙幡又毀,你還不明白?” 殘影發出不甘的咆哮:“我修羅族以殺證道,總有一日……” 話未說完,便被吸入輪回通道,永墮幽冥。
敖廣父子跪地請罪,觀音大士以楊枝水輕點其額:“念你等受修羅族蠱惑,且鎮守東海,戴罪立功。” 說著取出 “水德星君玉簡”,交與敖廣,“持此玉簡,可溝通天庭水部,再莫行那逆天之事。” 敖廣接過玉簡,忽見玉簡上浮現出當年通天教主在碧遊宮講道的場景 —— 原來截教與龍族的因果,早埋在先天靈根之中。
海麵之上,道衍和尚與多寶如來正以佛光修補被血浪衝毀的江淮地脈。慧明手捧定海神針與金蛟剪精魄,見兩件法寶在掌心化作流光,最終凝成一枚 “截佛同源” 的舍利。“師父,” 他望向道衍,“為何金箍棒與金蛟剪能相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道衍輕撫舍利,笑道:“當年封神時,金蛟剪屬截教,金箍棒屬人教,如今佛截融合,正是‘三教合一’的應證。你看 ——” 舍利中浮現出孫悟空大鬧天宮、雲霄娘娘擺黃河陣、玄奘取經的種種畫麵,最終化作 “眾生平等” 四字,“法寶本無善惡,全在持寶人一念之間。”
是夜,朱棣在南京設水陸法會,超度因戰亂而亡的生靈。多寶如來將萬仙幡殘片化作蓮花燈,放入秦淮河,每盞燈上都寫著截教散仙的名諱。慧明見朱允炆身著僧袍,正在河邊放燈,燈影中竟有雲霄娘娘的虛影向他頷首。
“施主可曾放下?” 慧明上前。朱允炆望著隨波逐流的蓮花燈,苦笑道:“朕今日方知,皇位如這燈影,看似璀璨,實則虛妄。觀音大士已允我去普陀山修行,或許…… 這才是真正的歸處。” 慧明點頭:“截教重‘有’,佛門重‘空’,施主能在‘有’‘空’之間尋得平衡,便是大造化。”
忽然,南海方向傳來鍾聲,觀音大士的法相浮現雲端:“慧明,東海之事已了,修羅族短時間內難以興風作浪。但北俱蘆洲深處,仍有‘幽冥血河陣’未破,那才是修羅族的根本。” 多寶如來接口道:“更要防備闡教殘餘勢力,他們若與修羅族聯手……”
道衍望著舍利中閃爍的定海神針光芒,忽然想起老子當年的太極圖:“闡教重‘理’,截教重‘情’,佛門重‘悟’,三教之爭,終究要在人間疾苦中尋得和解。慧明,你可願隨我去北俱蘆洲,看看那血河深處的修羅執念?”
慧明握緊舍利,隻覺內中兩股先天之力在掌心流轉,忽而化作金蛟剪,忽而化作金箍棒,最終又融為一體。他抬頭望向星空,見紫微星明亮如晝,北極星旁的新星已與帝星遙相呼應 —— 那是朱棣的人皇氣運,正與天地正氣共鳴。
“弟子願往。” 慧明合十,舍利的光芒映得他眉目生輝,“無論是截教的金蛟剪,還是佛門的琉璃燈,終究都是為了眾生不再受業火之苦。這一路,弟子已明白:刀是斬魔的刀,也是渡人的舟;佛是心中的佛,也是腳下的路。”
道衍與多寶如來相視一笑,知道這少年僧人已真正領悟了 “佛魔同源,執念即渡” 的真意。東海的浪聲漸漸平息,唯有定海神針與金蛟剪的共鳴,還在深海中回蕩,仿佛在訴說著封神與西遊之後,又一段波瀾壯闊的佛魔傳奇。
欲知北俱蘆洲幽冥血河陣如何破,闡教殘餘與修羅族又有何陰謀,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