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幽冥生死筆化塵 人間帝王氣歸寂

字數:3177   加入書籤

A+A-


    定場詩:龍鱗焚盡偈言新,帝氣歸寂草木春。生死筆端凝業火,無生碑上刻空門。金鑾殿鎖千年夢,古佛燈傳不二因。莫道人間離別苦,從來劫數自心馴。
    一、鬼門關外?生死筆現帝王劫
    幽冥界鬼門關前,閻羅族陰山王正持 “生死筆” 在 “往生簿” 上疾書,筆尖蘸的不是墨汁,而是東土帝王的 “胎息之氣”。忽有黑霧從筆尖滲出,凝成朱允炆的虛影 —— 正是靖難之役後失蹤的建文帝,此刻他的衣袂仍染著金陵宮牆的煙火氣。
    “建文帝,你藏了十年的半片‘龍禦九天龍鱗甲’,今日該交出來了。” 陰山王冷笑道,生死筆在簿上劃過,人間竟有三州之地陰雨連綿,“帝王氣若歸我幽冥,永樂帝的‘萬國來朝’便是鏡花水月,你那皇叔的江山,也不過是無根浮萍。”
    二、滇南古寺?龍袍焚化偈語生
    卻說朱允炆自焚宮後,遁入滇南獅子山正續禪寺,法名 “應能”。這夜他獨坐禪房,案頭擺著半片龍鱗甲 —— 甲上 “日月山河” 紋仍在隱隱發燙,正是當年朱元璋所賜,內藏大明王朝的 “帝王胎息”。窗外忽起陰風,牆上影子竟化作陰山王持筆逼視之狀。
    “陛下,十年了,該放下了。” 道衍和尚不知何時立於門前,手中托著當年朱棣賜的 “奉天靖難劍”,劍鞘上的 “永樂” 二字此刻泛著青光,“您可知,這半片龍鱗甲連著人間氣運,閻羅族要借您的‘未了之帝心’,重燃幽冥業火?”
    朱允炆撫過甲上的蟠龍紋,忽憶起登基那日,祖父朱元璋在明孝陵說的 “帝王之責,在護百姓,非守金鑾”。他長歎一聲,取過案頭佛經,以指尖血在龍鱗甲上寫下偈語:“龍袍非龍,是眾生衣;帝位非帝,乃無常寄。無生無滅,方證菩提。”
    說罷取出火折,點燃甲片。龍鱗甲遇火不熔,卻化作萬點金鱗,每片金鱗上都映出百姓耕作、商旅往來的景象,最終聚成 “天下太平” 四字,隨風飄向北方紫禁城。道衍見此,眼中閃過淚光 —— 這不是帝王氣的消散,而是 “帝王心” 的圓滿。
    三、禪房石壁?無生碑斷胎息連
    道衍趁金鱗未散,取出刻刀,在禪房石壁上刻下 “無生碑”。刀過處,石壁竟顯出血脈紋路,正是連接著京城紫微垣與幽冥生死簿的 “帝王胎息線”。“當年我助成祖登基,便知這一線是劫,” 他低聲道,“今日斷的不是朱明王朝,是仙佛兩教借帝王氣爭鬥的妄念。”
    碑成之時,幽冥界的生死筆突然迸出火星,往生簿上 “朱允炆” 三字的金粉盡數剝落,化作人間春雨。陰山王一聲怒吼,生死筆斷為兩截,筆尖所凝的朱允炆虛影卻雙手合十,誦起《金剛經》:“如來說有帝王,即非帝王,是名帝王。”
    四、人間天上?氣運歸寂萬劫平
    應天城下,朱棣正在觀星台觀測紫微鬥數,忽見帝星光芒驟暗,卻又很快化作萬點流螢,繞著 “永樂通寶” 錢紋旋轉。鄭和恰在此時進宮,捧來南洋諸國的朝貢金冊,冊上所繪的海天之間,隱隱有金鱗甲的光影護持。
    “陛下,這是建文帝的‘帝王心’歸寂了。” 隨行的曇無竭和尚合十道,“他燒的不是龍袍,是千年來‘帝王必爭’的執念。如今這口氣散入人間,化作百姓的‘太平願’,反讓永樂盛世更添根基。”
    朱棣望著天邊漸亮的星鬥,忽然想起道衍曾說的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此刻方悟:真正的帝王氣,不在龍袍加身,而在讓百姓 “有衣穿、有飯吃、有夢做”。他取過玉璽,在新修的《永樂大典》上蓋下印璽,卻特意留了一頁空白 —— 以待後世記下 “無生碑” 的故事。
    五、幽冥餘波?業火盡處見真如
    鬼門關內,陰山王望著破碎的生死筆,忽然發現筆杆上刻著的 “因果” 二字,竟與慧明的 “不二印” 隱隱呼應。他撿起半片筆杆,隻見內中刻著當年自己在人間為將時,百姓送的 “平安符” 紋路,一時怔住 —— 原來他執著的 “帝王氣”,本就是人間香火所化。
    “王爺,血河老祖催問生死筆進展。” 鬼族使者上前稟報。陰山王卻揮揮手,將筆杆埋入鬼門關前的忘川土:“告訴血河,人間帝王氣已歸‘無生’,再執著於胎息,便是困在自己刻的碑裏了。” 說罷轉身,衣擺掃過之處,忘川水竟褪去幾分腥紅,露出河底的鵝卵石 —— 那是他在人間為將時,戰馬踏過的中原大地。
    尾 聲
    滇南禪寺中,朱允炆摸著新刻的無生碑,碑上 “無生無滅” 四字與他當年在龍鱗甲上的偈語相映成輝。道衍和尚倚著碑柱,取出《皇極經世書》,見最新一卦竟是 “地火明夷” 轉 “水火既濟”,知道人間帝王氣已從 “爭” 入 “靜”,恰合慧明的 “不二法門”。
    “姚先生,這碑能鎮多久?” 朱允炆望著天際流雲。
    道衍一笑:“鎮得了一時的帝王胎息,鎮不了萬世的人心。但若天下人都知‘無生’不是寂滅,是‘不執著於生滅’,便是這碑最大的功德了。”
    話音未落,東南方傳來鶴鳴 —— 慧明的傳訊玉簡到了,內中隻有八個字:“五弦將動,速護人間香火。” 二人相視點頭,朱允炆脫下僧袍,露出內裏繡著 “眾生” 二字的中衣;道衍收起刻刀,刀柄上不知何時多了朵九品蓮花的紋路。
    欲知慧明如何借 “無生碑” 的 “不執著” 之理,破五弦魔琴的 “因果纏” 之術,且看那雷音寺前,二十四瓣金蓮如何接住從人間飄來的金鱗,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