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淨瓶收修羅淚 楊柳枝拂帝王心
字數:3802 加入書籤
定場詩:紫竹林中露華凝,玉瓶楊柳舞雲旌。修羅血結千般孽,帝王心纏萬縷纓。一滴甘露融業火,半枝清露洗塵纓。且看慈航輕點處,金鑾殿上見真明。
話說歸墟血淵初定,申公豹真靈被燃燈帶入靈鷲山,通天教主重返金鼇島,人間護世道場方興未艾。這一日南海紫竹林中,觀音大士玉淨瓶突然泛起血色漣漪,瓶中楊柳枝竟滴下淚珠 —— 原是北地燕京,明成祖朱棣被修羅族 “業火血咒” 纏上,帝王冕旒間隱現萬千修羅麵,每一麵都在重複 “靖難之役” 的殺劫。
第一折 紫竹林觀:玉瓶映出帝王劫
“大士,這血咒勾連的是玄武門舊怨?” 龍女侍立瓶側,見水中倒影裏,朱棣正對著太廟靈位出神,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斬將刀疤。觀音輕揮楊柳枝,水珠濺落處顯化出幽冥景象:閻羅族 “轉輪聖王” 正將朱棣的 “帝王殺業” 煉入修羅族 “血魂幡”,每道刀疤都對應著一名枉死將士的怨魂,正被血咒凝成 “滅世兵俑”。
“昔年唐太宗遇涇河龍王之難,靠《金剛經》化解;今朱棣承‘靖難’因果,修羅族卻要借此開‘人間血池’。” 觀音望向瓶中漸漸渾濁的甘露,“你看 —— 燕京護城河下,已埋了三百六十具‘血祭陶俑’,若讓閻羅族借帝王氣運啟陣,歸墟血渦便要倒灌人間。”
正說間,玉淨瓶突然劇烈震顫,瓶底浮現出截教 “一氣化三清” 的青蜈紋與闡教 “三光神水” 的太極印 —— 原是當年慈航道人在闡教時,曾以清淨琉璃瓶融合截教靈水,今日兩種真意共鳴,竟在瓶中凝成 “護世甘露”。“龍女,備蓮台,隨吾往燕京去。此次點化,需借‘儒門忠烈’與‘釋道護世’雙重根器。”
第二折 金鑾殿迷:血幡引動往昔劫
卻說朱棣這夜批閱奏章,忽覺燭火青焰大作,案頭《大明律》竟被血霧浸透,每一頁都浮現出 “壬午殉難” 諸臣的慘狀:鐵鉉被油炸的焦魂、方孝孺被淩遲的血影,竟都化作修羅族模樣,舉著 “滅世” 大旗逼向禦案。“陛下可還記得,當年在白河溝戰場,以‘玄武大帝’之名祭旗,借陰兵十萬?” 陰森話音中,閻羅族 “勾魂使” 從地磚下爬出,手中鐵鉤竟掛著朱棣的 “帝王魂火”。
正危急間,殿外忽有清光透入,一位手持魚籃的老嫗緩步而入,籃中盛著帶露的楊柳枝。“陛下可識得此物?” 老嫗輕抖柳枝,血霧竟化作細雨,“當年薑子牙封神,將‘天喜星’神位留給忠烈,你殺人雖多,卻為止戈;血流雖慘,卻為定亂 —— 可還記得起兵時,曾在北極閣許願‘護百姓百年安穩’?”
朱棣猛然驚醒,記起靖難之役最艱困時,曾有一道人贈他 “護世符”,符上正是眼前的楊柳紋。“你是……”“老身不過是南海掃葉人。” 觀音指尖輕點禦案,案上奏折竟顯化出民間景象:順天府百姓用掃帚結成 “護世陣”,掃退鬼族陰霧;山東響馬放下屠刀,在泰山廟替過往客商祈福。“陛下看,護世從不在帝王權柄,而在百姓舉手投足間。”
第三折 護城河戰:甘露洗淨血陶俑
忽聞宮外殺聲震天,三千血魂幡軍破城而來,為首者正是被修羅族附身的 “靖難舊將” 房寬,眼中泛著歸墟血光,手中長槍挑著截教 “穿心鎖” 殘片。觀音踏蓮升空,玉淨瓶朝護城河一倒,竟傾出三種真水:上層是闡教 “三光神水” 的清冽,中層是截教 “幽冥靈水” 的渾厚,底層是佛教 “八功德水” 的慈悲,三色交融,化作 “護世洪流”。
“老將軍可還記得,真定之戰中,你曾為救百姓孩童,身中九箭?” 觀音以楊柳枝輕點房寬眉心,血光中竟透出他當年在軍營教幼童識字的畫麵。穿心鎖殘片 “當啷” 落地,房寬抱頭痛哭:“我等冤魂被閻羅族煉作兵俑,日日喊著‘殺盡反賊’,卻不知反賊正是被執念困死的自己……”
護城河底,三百六十具血陶俑同時崩裂,每個陶俑心口都嵌著一枚 “護世沙彌像”—— 正是慧明在雙教寺掃出的真文所化。觀音趁機將玉淨瓶懸於城樓上,瓶中甘露化作千萬條柳枝,飛入百姓家中:有繡娘將柳枝紋在護腕上,針腳竟自動流轉三教靈氣;有老兵將柳枝插在舊刀鞘,刀鞘頓時化去殺伐之氣,顯出 “止戈” 二字。
第四折 太極殿悟:楊柳枝拂帝王心
朱棣隨觀音步入太極殿,忽見殿柱上纏繞著兩條光帶:一條是截教 “萬仙幡” 的青氣,一條是佛教 “八寶琉璃光”,交纏處正是 “護世” 真文。“陛下可知,為何修羅族偏選帝王下手?” 觀音指向殿外漸散的血霧,“因人間帝王掌氣運,若能讓‘護世心’染血,便可借‘天子一怒’催動滅世陣。”
說著玉淨瓶中浮出三滴露珠,分別映出三個場景:其一,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寶船上既供媽祖像,又刻截教 “避水訣”,船頭還立著佛教經幡;其二,武當山修建時,張三豐弟子與少林武僧共研護世拳法,拳風過處,山精野怪皆化作護山靈獸;其三,民間百姓用掃帚掃出 “護世” 二字,竟引動天道功德,凝成實質光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來護世之道,不在殺罰,在包容。” 朱棣摘下冕旒,對著觀音深揖,“朕當年以‘清君側’起兵,卻讓太多無辜牽連,如今方知,帝王之責,是讓百姓手中掃帚能掃塵埃,而非逼他們握起刀槍。” 話音未落,他眉間 “帝王劫紋” 竟化作柳枝虛影,隨風飄向紫竹林方向。
尾折 南海歸:瓶收修羅未了願
觀音見帝王心燈已明,便要返駕,忽有血光從歸墟方向追來 —— 卻是轉輪聖王的 projection,手持半頁染血的《皇明祖訓》。“你以為洗淨帝王劫,便能斷了吾族血路?” 聖王尖笑中,祖訓上 “藩王戍邊” 四字竟被血咒改作 “藩王互殺”,“人間隻要有權力之爭,吾等便有因果可偷!”
觀音不慌不忙,將楊柳枝往瓶口一叩,竟收盡祖訓上的血咒,玉淨瓶底同時浮現出通天教主的青蜈紋與燃燈的定海珠光:“你看清楚了,截教‘有教無類’容得下藩王百姓,佛教‘眾生平等’化得了權力執念,闡教‘替天行道’護得住人間正道。三教合流之處,便是你等血淵的盡頭。”
燕京城頭,朱棣望著觀音離去的方向,忽然命人取來掃帚,親手掃淨殿階上的血痕。這一帚下去,竟引動全城百姓響應,無數掃帚光匯聚成 “護世” 金輪,懸在紫禁城上空。歸墟深處,轉輪聖王的 projection 崩解前,聽見人間傳來童謠:“玉淨瓶,楊柳枝,掃盡人間帝王癡;護世心,平常心,金鑾殿上開蓮池。”
正是:
玉瓶收盡修羅淚,楊柳拂開帝王扉。
從此金鑾無血咒,隻留護世一心歸。
欲知轉輪聖王是否會卷土重來,申公豹在靈鷲山能否徹底洗淨血咒,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