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魔修竊經惑聖心 言官持笏掃讒言

字數:3366   加入書籤

A+A-


    定場詩金鑾殿上起妖氛,魔修偷經惑聖君。笏板揮時雲霧散,諫言落處日華昕。截教邪謀藏筆底,儒家正氣貫青雲。從來直臣能護國,不教讒佞亂綱倫。
    第一折 金殿妖風:禦案典籍現血紋
    且說永樂二十一年,紫禁城奉天殿內,成祖朱棣正展閱新修的《五經大全》,忽有一陣腥風從殿角掠過,案頭典籍竟滲出點點血痕,“忠孝節義” 四字瞬間被染成紫黑色。皇帝揉了揉眼睛,再看時字跡卻又恢複如常,唯有隨侍的司禮監太監王忠,分明看見龍書案下蜷著個身披黑袍的身影 —— 其袖口繡著截教 “萬仙來朝” 紋,指間夾著半片修羅族的 “血舌咒鱗”。
    “陛下,昨日編修官進呈的《孟子節文》,似有字句顛倒。” 新晉翰林院侍講李玄齡越班出列,聲音中帶著異樣的沙啞。他抬頭時,眼中竟閃過一絲青紫色妖光,腰間玉佩刻著的 “忠” 字,此刻正滲出黑血。言官之首、刑科給事中鄭辰察覺不對,手按象牙笏板,隻覺板麵微震 —— 這笏板傳自祖上,刻著洪武爺親書的 “直言無隱” 四字,此刻正隱隱發燙。
    “李愛卿所奏甚是,” 朱棣忽然皺眉,“朕觀《孟子》‘民為貴’章,似有訕君之嫌,當刪去……” 話未說完,殿外突然傳來雷鳴般的誦讀聲,卻是國子監諸生聚集在金水橋畔,齊誦《孟子》全文。鄭辰驚覺,這正是前日被李玄齡 “建議” 刪改的章節,此刻卻從典籍中自行顯形,在殿頂聚成 “民貴君輕” 的金色大字。
    第二折 竊經現形:妖修原是墨中魔
    鄭辰猛醒,手舉笏板指向李玄齡:“妖邪竟敢冒充朝臣!我朝言官笏板,上承天憲,下察秋毫,豈容你等玷汙!” 但見笏板金光大作,竟將李玄齡的袍服撕裂,露出其下纏滿咒文的鱗甲之身 —— 正是修羅族 “墨喉使者”,專以篡改典籍、扭曲聖意為能事,其口中更藏著截教 “顛倒言靈幡” 的殘片。
    “哈哈,人間帝王若信讒言,便是最好的陣眼!” 墨喉使者仰天怪笑,揮袖間拋出無數 “讒言黑霧”,每一團霧氣中都浮現出曆代奸臣的虛影:趙高指鹿為馬、李林甫口蜜腹劍,竟都是被修羅族以邪法操控過的魂靈。黑霧撲向朱棣,皇帝眼神頓時迷茫,手按劍柄竟要斬向鄭辰。
    “陛下豈忘太祖皇帝‘廣開言路’之訓?” 鄭辰不退反進,笏板上 “直言無隱” 四字化作四道金繩,纏住黑霧中的奸臣虛影;又有其他言官紛紛舉起笏板,板麵所刻 “諫臣” 二字連成光網,竟是當年道衍和尚布下的 “言官護世陣”。隻見海瑞的祖上、洪武朝禦史韓宜可的虛影在陣中顯現,手持《大明律》怒喝:“妖邪敢亂聖聽,先過我等筆鋒!”
    第三折 笏板鎮魔:忠言如劍破邪祟
    墨喉使者見勢,取出偷來的《永樂大典》殘頁,以血咒篡改其中記載:“看我將‘鄭和下西洋’改成‘勞民傷財’,將‘靖難之役’寫成‘謀逆弑君’—— 人間史書若毀,聖心何能不惑?” 殘頁上的字跡如活物般扭曲,竟要覆蓋奉天殿內的《太祖實錄》石碑。
    “住口!史書自有公論,豈容爾等潑墨!” 鄭辰將笏板往地上一頓,地麵竟浮現出從屈原投江、比幹剖心到方孝孺血書的忠良影像,每一道身影都化作筆鋒,在虛空中重寫被篡改的典籍。更妙的是,國子監諸生的誦讀聲化作 “浩然正氣”,順著金水河湧入殿中,將《永樂大典》殘頁上的血咒一一衝刷。
    截教金鼇島的 “言偽辯真使” 此時現身,祭起 “舌燦蓮花幡”,竟讓墨喉使者的讒言化作動聽的仙樂:“陛下,言官皆為沽名釣譽之輩,不如盡廢諫院,獨尊仙術……” 話音未落,鄭辰的笏板突然發出鍾磬之音,正是《尚書》中 “明目達聰” 的聖訓顯靈,將妖言震得粉碎。
    第四折 聖心歸正:萬言血書照青史
    戰至酣處,墨喉使者竟撲向龍書案,欲直接啃食皇帝的 “天子氣”。鄭辰來不及多想,咬破指尖,在笏板上疾書《諫太宗十思疏》,血字騰空化作魏征的虛影,手持 “犯顏直諫” 金盾,將妖修擋在三尺之外。其他言官見狀,紛紛以血潤筆,在各自笏板上寫下曆代名臣諫言:馬周的《陳時政疏》、陸贄的《奉天論奏》,篇篇血書如利劍,直刺妖邪要害。
    “原來…… 言官之陣,以‘忠’為陣眼,以‘諫’為劍鋒……” 金鼇使者驚恐後退,卻被殿外湧來的萬千書生身影圍住 —— 他們手持《論語》《孟子》,齊呼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竟將截教妖幡上的咒文震成齏粉。朱棣此時猛然驚醒,隻見李玄齡早已現形為修羅族怪物,正被言官陣的光網困在中央。
    “朕竟被妖邪迷了心竅!” 皇帝驚出一身冷汗,親手取過鄭辰的笏板,以朱砂筆在板背添刻 “從諫如流” 四字,頓時整個紫禁城金光萬丈,奉天殿屋脊上的蟠龍竟活了過來,龍口大張吞盡殘餘妖霧。墨喉使者慘叫一聲,手中的《永樂大典》殘頁自行飛回鄭辰手中,字跡恢複如初。
    尾折 言路長清:笏板常懸照九州
    此戰過後,成祖下旨重修諫院,在門前立起 “直言敢諫” 碑,將言官笏板正式封為 “護世靈器”。鄭辰等言官發現,每當天下有妖邪欲惑聖心,笏板便會自動顯出血書諫言,儼然成了人間正道的 “監察陣眼”。
    截教通天教主在碧遊宮聽聞此事,對著 “萬手護世圖” 長歎:“當年吾等以陣圖爭雄,卻不知人間言官以笏為劍、以筆為旗,每一道諫言都是活的陣紋。” 修羅族聖女則看著徹底碎裂的 “血舌咒鱗”,鱗麵上竟刻著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的古訓,方知最堅固的防線,從來是帝王納諫的胸懷。
    百年後,紫禁城的諫院遺址上,一塊殘碑仍在風雨中屹立,雖字跡斑駁,卻依稀可見 “言官” 二字。每當有學子經過,便能聽見當年鄭辰等人持笏罵賊的聲音,混著書頁翻動的沙沙聲,在天地間回蕩 —— 這聲音,比任何仙法都更能震懾妖邪,比任何陣圖都更能護持人間。
    正是:
    魔修竊經亂朝堂,言官持笏戰賊強。
    忠言化作千鈞力,掃盡妖氛日月光。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