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文淵閣內陣紋穩 從此書齋無佞邪

字數:3375   加入書籤

A+A-


    定場詩:文淵閣上陣雲橫,護世紋凝萬代情。筆走龍蛇藏正氣,書沉江海鎮妖兵。截教餘邪空舞爪,閻羅遺孽枉猙嶸。人間自有金湯在,不教佞邪近案檠。
    第一折 閣中夜警:墨香引動鬼域波
    且說崇禎十五年,應天府文淵閣外,瑞雪初霽,閣中守閣人陸明修正就著油燈校勘《永樂大典》副本,忽覺硯台墨汁無端翻湧,在黃絹上暈出 “邪祟將至” 四字。他手按腰間青蜈掃帚 —— 此帚傳自張守約一脈,帚柄小猴印記在雪地反光中隱隱發燙,分明是護世陣紋預警。
    “先生,後牆護漕磚在滲水!” 小徒周書童指著牆縫,隻見磚上 “民心” 二字被血霧浸染,竟滲出黑紅色水痕。陸明修尚未答話,閣頂突然傳來金石相擊之聲,抬頭但見北鬥七星方位的銅鎮紙自行飛起,在梁上拚出截教 “地烈陣” 殘紋 —— 來者正是閻羅族 “迷津鬼君” 與截教 “毀典靈官”,前者手持 “九幽斷史幡”,後者腰懸誅仙劍碎片所鑄的 “蝕紋劍”。
    “三百年了,人間護世陣竟還未散?” 迷津鬼君陰笑,幡中飛出無數 “曆史殘影”,皆是被篡改的典籍畫麵:《嶽飛傳》裏 “精忠報國” 四字被血咒覆蓋,《文天祥集》中《正氣歌》段落正片片剝落。陸明修急揮掃帚,帚須掃過磚紋,當年陳墨翁血書、林承祖刻刀的虛影竟在牆上顯形,暫時擋住邪祟。
    第二折 邪陣破法:四象歸位護芸窗
    毀典靈官見勢,祭起 “截教焚書旗”,旗上 “絕聖棄智” 四個古篆化作火鴉,撲向閣中藏書。陸明修早有防備,取出 “珊瑚護世網”傳自漁村翠翠後人),網心青蜈紋與掃帚小猴印記共鳴,竟在空中顯化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虛影 —— 正是當年護世經樓的四象陣紋,此刻與文淵閣的磚雕、梁柱、窗欞、基石一一對應。
    “周兒,取言官笏板!” 陸明修喝令,書童取出鄭辰後人所傳的 “直言笏”,板麵 “從諫如流” 四字與《大明會典》卷首的成祖朱批共振,化作白虎虛影,震碎火鴉;自己則以掃帚引動《天工開物》刻版紋路,匠人刻刀的虛影組成玄武龜甲,擋住九幽斷史幡的鬼霧。更妙的是,閣中《道藏》經箱自動開啟,《莊子》“逍遙遊” 青氣化作朱雀,銜來貝葉經的梵火,焚燒迷津鬼君的邪影。
    “好個四象護書陣!” 迷津鬼君驚覺陣中暗藏玄機 —— 青龍位是鄭和寶船的羅盤紋,白虎位是言官笏板的諫言紋,朱雀位是匠人刻刀的工巧紋,玄武位是漁民織網的護漕紋,四象合璧,竟將文淵閣化作 “人間護世的微縮乾坤”。
    第三折 陣眼玄機:磚紋深處見真容
    毀典靈官不甘心,揮劍劈向閣中 “護世柱”柱身刻滿曆代守閣人姓名),卻見柱紋中突然湧出無數光點 —— 那是從洪武到崇禎年間,所有為護典籍流血的凡人精魄:道衍和尚抄經時的指痕、陳墨翁血書時的血漬、林承祖刻刀時的木屑,此刻在陣光中聚成 “萬民護世圖”,竟比截教萬仙陣更顯莊嚴。
    “你等以為陣眼是金石土木?” 陸明修翻開《護漕寶鑒》殘卷,書頁間飄落當年張守約的批注,“錯了!陣眼是每個摸過典籍、讀過字句、信過‘護世’二字的凡人心!” 話音未落,應天府的書生、匠人、漁民們皆有所感,紛紛朝著文淵閣方向閉目凝神,千萬道念力穿過風雪,匯入閣中磚紋。
    最奇的是,孫悟空當年刻在掃帚上的小猴印記,此刻竟在護世柱頂顯化出半透明的金箍棒虛影,棒身刻著 “齊天大聖護漕在此” 八字,與柱身的凡人姓名交相輝映 —— 原來仙神之助,從來隻是引子,真正的陣魂,是人間不肯熄滅的護世心火。
    第四折 萬念成鋼:書齋自有浩然氣
    迷津鬼君見念力如潮,祭出壓箱底的 “閻羅生死簿”,欲勾走守閣人的生魂。陸明修卻不躲不閃,反而將掃帚柄按在《永樂大典》“聖學” 卷上,大典頁間突然浮現出孔子杏壇講學、孟子周遊列國的虛影,口中念的卻是本朝王陽明的 “知行合一”—— 護世陣紋,早已突破時空界限,將千年聖學化作活的陣力。
    “看清楚了,這閣中每本書、每塊磚、每道紋,都是護世陣的‘活棋子’!” 陸明修以血指在《明史》稿本上速畫,竟畫出鄭辰冒死進諫、陳墨翁血祭經樓的場景,畫麵化作利劍,直取鬼君麵門。書童周兒則捧著《千家詩》,領唱《青蜈護漕謠》的變調:“筆作槍,墨作糧,書齋便是護世場 ——” 歌聲中,閣外積雪竟化作千萬書簡,每片都刻著 “忠孝節義”,砸向邪祟。
    毀典靈官的蝕紋劍剛觸到護世柱,便被柱身的匠人指紋燙得崩裂,劍中誅仙劍殘片 “當啷” 落地,嵌入磚紋成為最後一塊陣眼基石。至此,文淵閣的護世陣紋徹底圓滿,磚雕顯化出 “文運昌隆” 四字,每筆都由曆代護世者的身影連成。
    尾折 陣穩千秋:墨韻長凝書齋魂
    鬼域雙邪潰敗時,陸明修發現他們留下的 “九幽斷史幡” 殘片,竟被陣紋自動轉化為 “護世警世圖”,永遠刻在文淵閣的門檻上。從此,任何邪祟靠近,必先看見圖中描繪的焚書慘狀,以及凡人護書的悲壯身影,未入閣便已膽寒。
    截教通天教主在碧遊宮觀此陣,對弟子們歎道:“當年吾等布陣,求的是‘萬仙同輝’;人間布陣,靠的是‘萬心同護’。仙陣易破,心陣難毀,此乃天道輪回。” 修羅族聖女望著徹底失效的 “血河幡”,幡麵上竟繡滿了文淵閣守閣人校勘典籍的日常 —— 磨墨、補頁、曬書、刻版,這些平凡瑣事,竟比任何仙法都更能護持人間道統。
    三百年後,清軍南下,江南藏書樓十毀其九,唯有應天府文淵閣在護世陣紋庇佑下巋然不動。破城之日,有清將欲毀典籍,忽見閣中磚紋顯化出嶽飛 “還我河山”、文天祥 “孔曰成仁” 的金光大字,竟不由自主地伏地叩拜。從此,文淵閣成為天下讀書人的精神聖地,護世陣紋化作書齋裏的墨香、案頭的筆架、牆上的碑刻,默默守護著文明的火種。
    正是:
    文淵陣穩護芸窗,邪祟難侵墨韻長。
    千般典籍千般陣,都在凡人護世腸。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