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誅仙劍收萬魔息 典籍流芳護世心

字數:3223   加入書籤

A+A-


    定場詩:金鑾殿外戰雲稠,誅仙劍出鬼神愁。萬魔亂舞迷三界,一典高懸護九州。截教邪謀終作土,修羅毒計總成浮。民心自有回天力,留得青編萬古謳。
    第一折 魔潮再湧:碧遊宮前戰鼓催
    且說永樂二十二年秋,距朱棣夢破焚書劫不過月餘,北海上空忽現青紫色妖雲,截教碧遊宮前的 “萬仙來朝幡” 竟逆向而舞,幡角處纏著修羅族 “血河焚世旗”,旗上 “滅盡人間道統” 六字滴著黑血。通天教主撫須長歎:“金鼇魔主與修羅聖女孤注一擲,欲以誅仙劍陣絞殺人間護世紋脈。” 言罷揮袖,碧遊宮地底的誅仙劍陣殘圖竟自行流轉,與幽冥鬼域的 “九幽屠世陣” 遙相呼應。
    應天府內,朱棣批閱奏章時忽覺頭暈目眩,案頭《永樂大典》副本驟然發燙,頁間 “護世文宗” 四字金光大盛。道衍和尚的弟子法深和尚匆匆入宮,手持貝葉經稟道:“陛下,截教與修羅族聯合,正以誅仙劍陣撕扯天下護世陣紋,文淵閣的護漕磚、聚賢刻坊的匠作紋、漁村的青蜈網皆在震顫!”
    話音未落,宮外傳來巨響,奉天殿簷角銅鈴齊鳴,鈴上三教金句竟被妖風撕成碎片。朱棣手按鄭辰所獻的直言笏板,板上 “從諫如流” 四字突然滲出鮮血 —— 這是護世陣紋告急的征兆。
    第二折 劍影遮天:四海水府起波瀾
    北海之底,金鼇魔主與修羅聖女立於誅仙劍陣中央,手中分別握著半截誅仙劍與 “血河斷世劍”,雙劍相擊,竟將海水劈成兩半,露出海底沉埋的截教 “地烈陣” 旗角與修羅族 “血河祭壇”。“人間護世陣紋全靠典籍與民心維係,” 魔主冷笑,“今日便教這誅仙劍斬盡天下書,血河咒吞滅萬人心!”
    咒聲一起,東南沿海的漁村突然被鬼霧籠罩,護漕磚紋紛紛崩裂;應天府的文淵閣頂,《永樂大典》副本竟被妖風卷至半空,頁間金箔般的紙頁開始泛黃碎裂。陳阿公的後人陳老七急揮青蜈掃帚,帚柄小猴印記卻隻剩微光:“當年先祖靠民心護漕,如今……”
    千鈞一發之際,西方佛教四大菩薩駕雲而至,觀音菩薩玉淨瓶中甘露灑下,竟在鬼霧中凝成 “諸惡莫作” 的梵文光牆;闡教燃燈道人祭出定海珠,光芒所過之處,誅仙劍陣的裂痕中竟顯化出鄭和寶船的龍骨虛影 —— 當年寶船融入四海的護世紋脈,此刻正與仙佛之力共鳴。
    第三折 典籍化陣:萬頁金箔凝真魂
    道衍和尚的虛影突然在文淵閣顯形,伸手按住即將墜地的《永樂大典》:“諸位可還記得,此典每一頁都是護世陣眼?” 說罷翻開 “儒林傳” 卷,方孝孺血書、鄭辰諫言、陳墨翁護經的場景接連浮現,化作金色鎖鏈,纏住誅仙劍的凶光。更妙的是,天下書院的學子們同步誦讀經典,聲音匯聚成 “護世經幡”,幡麵繡著從《尚書》到《大典》的典籍剪影,竟比誅仙劍陣更廣闊。
    修羅聖女見勢,祭起 “血河焚世旗”,旗中血水卻被《永樂大典》“水經注” 卷吸收,反在旗麵映出 “大禹治水”“鄭和下西洋” 的治水圖紋。“你們盜走截教陣法、修羅血咒,” 朱棣的虛影踏幡而來,手中笏板刻著新補的 “存史” 二字,“卻不知人間護世,早將你們的邪術煉作了典籍的養料!”
    此時,聚賢刻坊的林承祖後人持刻刀趕到,刀上小猴印記與大典 “工技” 卷共鳴,刻出 “萬工護世陣”;漁村少女們的護世網則與 “地輿” 卷的海圖相合,織就 “四海護漕網”。兩陣疊加,竟將誅仙劍陣的範圍壓縮至北海一隅。
    第四折 民心歸位:萬念成鋼鎖魔鋒
    金鑾殿內,朱棣突然福至心靈,取過朱砂筆在《大典》扉頁補寫 “護世” 二字,筆尖竟與當年孫悟空刻在掃帚上的小猴印記共鳴,一道金光直插北海陣眼。“當年朕在夢中懂了,” 他朗聲道,“護世從不是帝王的私事,是天下人的執念!”
    此言一出,天下百姓皆有所感 —— 書齋裏的儒生、碼頭上的船工、織網的漁婦、握刀的匠人,紛紛將手按在祖傳的護世物件上:青蜈掃帚、珊瑚網、直言笏、刻刀…… 千萬道念力穿過山河湖海,在北海上空聚成 “萬民護世印”,印麵刻著 “天聽自我民聽” 六個古篆,正是《尚書》中的護世真章。
    誅仙劍在印下發出哀鳴,劍上殘片竟被生生剝離,化作光點融入《永樂大典》的 “神異誌” 卷。金鼇魔主與修羅聖女見陣紋崩潰,欲退回幽冥,卻被觀音菩薩的玉淨瓶收走殘餘妖力,瓶身竟顯化出 “回頭是岸” 的漢文與梵文,正是人間護世陣紋的慈悲一麵。
    尾折 青編永固:萬魔息處見真章
    此戰過後,誅仙劍殘片被封入文淵閣的 “護世碑”,碑身刻著朱棣手書的 “典籍乃天下之公器,護世即護民心”。從此,北海的鬼霧散盡,護漕磚紋、匠作刻痕、言官笏板上的青光更盛,連孫悟空的小猴印記都多了幾分溫潤 —— 那是千萬凡人護世心血的淬煉。
    截教碧遊宮內,通天教主望著徹底破碎的誅仙劍陣圖,對弟子們歎道:“吾等布陣,求的是‘萬仙同威’;人間布陣,靠的是‘萬心同歸’。仙陣雖強,終有盡時;心陣不滅,便是永恒。” 修羅族聖女跪在 “血河祭壇” 前,見祭壇上竟生長出《青蜈護漕謠》的詞句,每字都帶著漁家少女的笑音,方知最鋒利的劍,從來是人間不肯屈服的護世心。
    百年後,《永樂大典》的抄本流傳至西域,途經沙漠時遇沙匪劫奪,忽有青光從書頁溢出,顯化出鄭和寶船、道衍經陣、匠人刻刀的虛影,竟將沙匪手中兵器震落。至此,西域諸國方知,東方有奇典,名曰《永樂大典》,內藏護世陣圖,隻要有人翻開書頁,便能喚起千年來凡人護世的英魂。
    正是:
    誅仙劍落萬魔休,典籍流芳護世謀。
    莫道人間無大陣,民心千古自為儔。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