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陣分九宮藏萬類 牧民唱曲穩陣基
字數:3388 加入書籤
定場詩
漠南草原起妖氛,九宮魔陣鎖千鈞。
截教餘酋施毒計,修羅惡煞覆清芬。
牧歌一曲驚天地,典籍千章護世紋。
莫道凡音無妙力,民心深處有奇勳。
第一折 魔陣九宮:截修合謀亂草原
且說宣德五年春,塞北草原忽現青紫色霧靄,七十二座敖包無故崩裂,牧民傳唱的《牧護謠》調不成聲。截教餘孽 “九宮子” 踏陣而立,手中托著從碧遊宮廢墟中挖出的 “九宮歸藏圖”,圖上 “乾坎艮震” 四卦角分別嵌著修羅族 “血河幡”、鬼族 “幽都印”、閻羅族 “勾魂鈴”、魔修 “蝕心燈”,陣眼直指草原深處的 “萬類護世紋”—— 那是牧民千年來以牧歌、馬頭琴、敖包祭祀凝聚的生息之脈。
“通天教主總說‘萬心同歸’,吾偏要以‘九宮分魂’!” 九宮子陰笑,將圖拋向空中,草原頓時裂成九塊,每宮之內季節倒轉:乾宮飄雪埋畜群,坎宮洪水衝氈房,艮宮石山壓敖包,震宮雷火焚牧草。更毒的是,每宮邊緣立起 “分魂碑”,碑上 “離鄉”“斷憶”“忘祖” 等字吞噬牧民的護世念力,連馬頭琴的琴弦都滲出黑血。
應天府內,朱棣之孫朱祁鎮正與法深和尚研習《大典》“樂律篇”,忽見書頁上的《牧護謠》曲譜燃起青煙,譜中 “水草豐美”“人畜平安” 等注文竟變成 “風沙蔽日”“畜死族散”。法深麵色凝重:“陛下,截教與修羅族合謀,以九宮陣分割草原護世紋,欲斷我大明北疆生息根脈!”
第二折 牧歌斷裂:萬類紋脈遭侵蝕
草原深處,老牧人巴特爾正欲召集族人唱《牧護謠》加固敖包,忽覺喉頭刺痛,歌聲竟變成鬼哭。他腰間的 “護畜銀鈴”—— 刻著小猴印記的傳家之物 —— 叮當亂響,鈴麵 “六畜興旺” 四字被血霧遮蔽。更可怕的是,羊群開始啃食同類,馬駒見人便踢,連最溫馴的駱駝都口吐黑涎。
“爺爺,小羊羔不認我了!” 孫女其木格抱著流血的羊羔痛哭,胸前的珊瑚護心鏡突然碎裂。巴特爾驚覺,九宮陣中的 “離魂卦” 正在剝離牧民與牲畜的共生之念,每分每刻都有護世紋脈崩斷。他強撐著取出祖傳馬頭琴,琴身刻著鄭和下西洋時帶回的 “海獸紋”,本是護世紋脈的樞紐,此刻卻裂出細紋。
闡教黃龍真人駕雲過草原,忽見九宮陣中 “天樞星位” 偏移,掐指一算大驚:“此陣借‘洛書九宮’分拆萬物關聯,牧民與水草、人畜與天地的共生之念被割裂!若不及時修補,草原將成死域!”
第三折 典籍尋根:萬類圖中現真機
法深和尚急翻《永樂大典》“畜牧篇”,忽見頁腳浮現道衍和尚的批注:“草原護世,在‘萬類共生’;九宮破之,在‘分而蝕之’。破陣之法,當尋‘牧歌本源’。” 他頓悟,當年道衍曾隨朱棣北征,將牧民祭祀歌謠錄入《大典》,其中《牧護謠》本就暗藏九宮生克之理。
黃龍真人降至巴特爾帳中,以 “定海珠” 照亮殘破的馬頭琴:“老牧人可記得,這琴身海獸紋是當年寶船工匠所刻?護世紋脈從來不分海陸,隻在眾生相惜。” 說罷點出《大典》“樂律篇” 中的古譜,“試按‘宮商角徵羽’五音,唱最本初的《馴馬調》—— 那時還沒有九宮陣,隻有人與畜相倚為命。”
巴特爾閉目凝思,忽然想起幼年隨父放牧時,在星空下哼的無字長調。他輕撫琴弦,第一聲 “籲 ——” 響起時,琴身小猴印記突然發亮,竟映出《大典》“萬類圖” 中牧民與馬、羊、駱駝共生的畫麵。其木格見狀,跟著唱起哄羊謠,稚嫩的嗓音竟穿透乾宮風雪,讓凍僵的羊羔重新抬頭。
第四折 九宮歸一:萬類同唱護世謠
“九宮分則萬類離,萬類合則九宮潰!” 黃龍真人祭起 “三才環”,環中顯化《大典》“地輿圖”,將九宮陣眼與中原護世紋脈相連。朱祁鎮在應天遙祭,以《大典》“帝王訓” 中的 “牧民如子” 四字注入草原,竟在九宮中央凝成 “共生印”。
巴特爾率全族牧民登上最高敖包,馬頭琴、陶布秀爾、口弦齊鳴,唱起融合《馴馬調》《哄羊謠》《祭天咒》的萬類護世曲。歌聲所過之處,乾宮雪化,坎宮水退,艮宮石裂,震宮雷熄;分魂碑上的 “離鄉” 二字,竟被唱成 “歸鄉”,碑身崩解時,飛出萬千牧民與牲畜的記憶光蝶。
修羅族血沙使者欲以 “血河幡” 汙染歌聲,卻見觀音菩薩踏蓮而至,玉淨瓶中甘露化作 “眾生平等” 的梵文唱詞,與蒙漢雙語的牧歌共振,形成 “萬類同輝” 的音波光牆。九宮子驚覺陣圖反噬,圖上 “九宮歸藏” 四字倒轉成 “萬類歸心”,竟將他的魔功吸入《大典》“妖邪誌”,化作一段警示後人的注腳。
尾折 青編永固:牧歌長護萬類心
此戰過後,草原敖包重新堆砌,每座敖包頂都立著刻有小猴印記的銀鈴,《牧護謠》被補入《大典》“樂律篇”,注曰:“牧歌非止娛人,乃萬類共生之紋;九宮雖分天地,難隔人畜相惜之心。” 巴特爾的馬頭琴裂痕中,竟長出新的護世紋 —— 那是牧民歌聲與典籍力量融合的印記。
截教碧遊宮內,通天教主望著九宮陣圖碎片,長歎:“九宮子錯了,洛書九宮本是順天應人之道,他卻用來分拆眾生。人間護世,妙在‘萬類相牽’—— 牧人知馬語,婦人懂羊心,孩童識草性,此等渾然天成的共生之念,豈是陣法能割裂的?” 修羅族血沙使者退回血河時,發現身上竟沾著牧草清香,那是牧民歌聲中 “萬物有靈” 的慈悲。
百年後,西域商隊路過草原,見牧民圍敖包而唱,歌聲所及,狼群繞行,風雪止息。商隊首領輕撫《大典》殘頁,方知這天下最精妙的九宮陣,從來不是妖邪的分魂之術,而是凡人與萬物共生的護世之心。
正是:
九宮妖陣欲分魂,牧曲一歌破霧昏。
萬類相牽生息固,民心深處有乾坤。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