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朱棣禦駕踏陣眼 斬仙劍斬可汗旗

字數:3535   加入書籤

A+A-


    定場詩
    大漠烽煙蔽日曛,可汗旗卷鬼妖氛。
    截教餘凶合韃靼,永樂雄主統三軍。
    笏板凝光開聖路,斬仙遺銳破魔門。
    民心化作山河甲,留得青編萬代聞。
    第一折 妖旗再舉:韃靼可汗祭凶陣
    且說正統元年夏,距九宮陣破不過兩年,韃靼新可汗脫脫不花在截教餘孽 “血手仙” 唆使下,於克魯倫河畔豎起 “可汗魔旗”。此旗以修羅族 “血河焚世旗” 為骨,裹著截教 “萬仙來朝幡” 殘片,旗麵繡著 “滅明複元” 四字,每字都以漢家匠人血祭,旗杆頂端竟嵌著半截誅仙劍殘片 —— 正是當年北海之戰中被剝離的凶兵。
    “中原護世靠典籍民心?” 血手仙陰笑,將 “九幽屠世陣” 圖融入旗中,“今以誅仙劍斬其陣眼,以血河旗吞其民念,看朱棣如何招架!” 話音未落,魔旗招展處,漠北草原突然裂開血河,河內浮著無數骷髏戰船,船頭立著閻羅族 “勾魂鬼將”,船帆染著鬼族 “幽都黑幡”。
    應天府內,朱祁鎮正與法深和尚校勘《大典》“北征錄”,忽見書頁上朱棣畫像眼泛金光,案頭直言笏板 “從諫如流” 四字滲出鮮血。法深麵色驟變:“陛下,韃靼借截教、修羅之力,以誅仙劍殘片為引,正欲絞殺‘天子守國門’的護世紋脈!當年成祖留下的‘玄甲陣圖’在紫禁城地底震顫,怕是……”
    話未說完,殿外忽有青光閃現,闡教懼留孫持 “捆仙繩” 墜地,繩上竟纏著半截可汗旗穗:“快請太上皇禦駕!此旗融合妖陣與胡虜殺劫,非‘天子氣’與‘護世典籍’不能破!” 眾人這才想起,朱棣雖已駕崩,但其英靈憑《大典》護世紋脈長存,每逢大劫便顯聖臨凡。
    第二折 禦駕顯聖:玄甲軍再踏漠北
    紫禁城地宮,朱棣虛影撫著 “玄甲劍” 長歎:“朕當年五征漠北,未竟全功,不想韃靼竟借妖邪之力卷土重來。” 言罷踏劍升空,身後《永樂大典》虛影展開,“工技”“武備”“地輿” 三卷金光大盛,竟在應天城頭凝出十萬玄甲軍 —— 正是當年隨他北征的 “護世英靈”。
    克魯倫河畔,脫脫不花見明軍壓境,狂揮可汗旗,誅仙劍殘片發出尖嘯,血河骷髏兵蜂擁而上。先鋒將軍樊忠挺槍便刺,槍頭 “靖難” 紋卻被妖旗吸走光芒;神機營火銃齊發,“神火符” 竟被血河吞滅。“不好!此旗專克護世紋脈!” 樊忠急退,忽見天邊金光閃耀,朱棣虛影踏《大典》而來,玄甲劍上 “天子守國門” 五字輝耀如日。
    “朕當年在漠北立‘護邊碑’,刻的是‘民為邦本’!” 朱棣大喝,手中笏板拍出,板上新增的 “存史護民” 四字竟化作青銅古鼎,扣住血河源頭。血手仙驚覺,此鼎正是《大典》“禮製篇” 中大禹鑄鼎的虛影,專鎮妖邪氣運。
    第三折 陣眼交鋒:斬仙劍 vs 護世紋
    血手仙見勢,祭起完整的 “萬仙陣圖” 殘卷,與可汗旗共鳴,漠北大地頓時浮現九宮八卦,陣眼直指朱棣腳下。脫脫不花趁機率軍合圍,旗上誅仙劍殘片斬出黑紅色劍光,竟將 “天子氣” 斬出裂痕。
    “爾等以為斬仙劍隻懂殺戮?” 朱棣冷笑,翻開《大典》“神異誌”,當年被吸收的斬仙劍殘片光點突然飛出,在他掌心聚成 “護世劍印”,“人間早將凶兵煉作護世紋 —— 看這劍印,刻的是天下百姓的‘安居’‘樂業’!”
    話音未落,中原百姓感應到護世危機,紛紛在家中供奉《大典》抄本,點燃 “護世燈”。千萬道念力穿過長城,在漠北聚成 “萬民護世印”,印麵 “天聽自我民聽” 六字古篆,正是破陣的真章。可汗旗上的誅仙劍殘片發出哀鳴,劍身上的 “滅明” 二字竟被逆轉為 “護民”。
    第四折 旗落陣破:永樂劍斬可汗頭
    觀音菩薩乘雲而至,玉淨瓶甘露灑向血河,竟在水麵映出 “眾生平等” 的梵漢雙文,骷髏兵當場崩解。燃燈道人祭出定海珠,光芒所過之處,萬仙陣圖顯化出鄭和寶船、青蜈衛掃帚、匠人刻刀的虛影 —— 正是這些護世紋脈,在陣圖上撕開缺口。
    朱棣抓住時機,玄甲劍引動《大典》“北征詩” 卷,戚繼光 “男兒鐵石誌,總是報國心” 等詩句化作金戈,直取可汗旗旗杆。“當年朕未斬你等賊首,今日便教誅仙劍斬了自己的旗!” 劍光閃過,嵌著誅仙劍殘片的旗杆應聲而斷,旗麵 “滅明複元” 四字被掃入《大典》“妖氛錄”,化作一段警示後人的注腳。
    脫脫不花欲逃,卻被懼留孫的捆仙繩縛住,繩上 “永樂通寶” 銅錢虛影閃爍,正是當年鄭和下西洋時播撒的萬國民念。血手仙見陣破,祭出 “血河索” 欲同歸於盡,忽有青蜈掃帚虛影掃來 —— 陳老七的後人陳青兒率漁戶念力所化,將血手仙掃入幽冥血池。
    尾折 青史留痕:護世紋脈永流傳
    此戰過後,可汗魔旗殘片被封入紫禁城 “護世閣”,旗麵妖紋竟慢慢轉化為《大典》“北狄傳” 的配圖。克魯倫河畔的 “護邊碑” 經此一役,字跡更加清晰,“天子守國門,民心護萬代” 十二字泛著金光,連韃靼牧民路過時,都忍不住下馬致敬。
    截教碧遊宮,通天教主望著誅仙劍殘片徹底黯淡,對弟子歎道:“吾等終究不明白,人間護世從不是單靠兵器或陣法,而是將萬千凶煞煉作護民之心。朱棣以‘天子氣’為引,以‘百姓念’為刃,此等‘無陣之陣’,才是永恒。” 修羅族聖女在血河祭壇前,見祭壇上竟長出明軍玄甲的鱗紋,每片都刻著 “保家衛國”,方知最可怕的護世之力,是凡人願為家國拋頭顱的赤子之心。
    《永樂大典》抄本流傳至漠北,牧民們發現,隻要翻開 “北征錄”,便能看見朱棣禦駕踏陣的虛影,聽見玄甲軍的喊殺與百姓的祈願交織。至此方知,所謂護世大陣,從來不是仙魔的法術後花園,而是千萬人共同編織的、不願屈服的人間煙火。
    正是:
    禦駕親征破妖氛,斬仙遺銳護民魂。
    山河自有忠良在,不教胡塵犯玉門。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