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黃河陣開顯漕運 內閣陣穩護朝綱

字數:2932   加入書籤

A+A-


    【定場詩】
    黃河浪卷漕船急,內閣風高黨禍消。
    截教重開河淤陣,修羅再弄吏途妖。
    金光照破千重霧,玉印鎮平百尺潮。
    且看中樞藏妙陣,民心為軸轉龍綃!
    第一折 漕鬼開河淤濁陣 吏妖亂閣腐官圖
    卻說截教「漕鬼使者」得金鼇魔主殘魂授意,於黃河與大運河交匯處設「河淤連環陣」:以萬斛黑泥築「淤沙台」,台頂立「斷漕幡」,幡上繪著截教「五湖四海歸墟圖」,引黃河濁流倒灌運河,竟將淮安段河道淤塞成陸,千艘漕船擱淺,糧米黴變處生出血色稻穗 —— 此乃修羅族「蝕糧蠱」作祟,食之者腹生鬼胎,呼號「截教當興」。
    與此同時,修羅族「吏妖」附身在戶部倉場侍郎身上,篡改漕運賬冊,將「護世糧」記成「逆世糧」,每筆數字皆滲黑血,與河淤陣遙相呼應。內閣票擬漕運疏時,楊溥忽覺硯台結冰,墨汁凝出「漕斷國亡」四字,抬頭見文淵閣護世紋脈中,「漕運星官」黯淡如燭,「倉廩星」竟泛血光。
    更險者,通政司送來的漕運奏折裏,夾著截教「分水符」,字行中暗藏水鬼虛影,欲將朝廷「護世官脈」與運河水脈一同絞斷。
    第二折 道衍夜觀漕運星 金光仙探淤沙台
    道衍和尚以「北鬥漕運盤」測算,見天樞星主運河)與天璿星主黃河)連線斷裂,斷口處纏滿黑蓮藤 —— 正是河淤陣的「地脈鎖鏈」。急遣金光仙攜「定水神針」探查,金光仙踏浪至淮安,見淤沙台上漕鬼使者正驅使水鬼搬運黑泥,每抔黑泥中皆裹著百姓「納糧怨魂」截教以苛稅逼死的糧戶精魄)。
    「爾等以民怨為淤,以鬼魄為泥,真當漕運是妖邪之道?」金光仙怒揮神針,針端迸發「大禹治水圖」虛影,圖中百姓持鍬挖河的號子聲化作金戈鐵馬之音,震得淤沙台崩塌。漕鬼使者祭起斷漕幡,卻見神針所化鐵犀踏碎幡麵,露出幡底「截教誤國」四個腐字 —— 原是當年金鼇魔主背叛通天教主真意,私刻的逆命符。
    另一邊,楊溥命徐溥持「言官二十八宿陣圖」查戶部,果見倉場侍郎耳後藏著修羅族「吏妖耳報符」,正以血舌舔舐賬冊。徐溥按陣圖方位擲出「諫官筆」,筆尖「公」字金光穿透妖符,侍郎倒地吐出蝕糧蠱,蠱蟲落地即化為「貪」字齏粉。
    第三折 萬民開河顯真陣 閣老凝圖固朝綱
    金光仙見淤沙中埋著成祖朝所築「漕運護世碑」,碑身已被黑泥侵蝕,僅存「民以食為天」五字殘痕。遂登高一呼:「當年成祖爺開運河,用的是百萬民夫血汗!今日淤塞,需以百姓心燈重照河道!」話音未落,沿岸百姓荷鋤而來,竟有曾參與永樂漕運的老者後人,捧來祖傳的「護漕鐵鍁」—— 鍁柄刻著先祖姓名,與護世碑殘紋共鳴。
    奇特景象出現了:百姓每挖一鍬淤泥,鐵鍁便映出當年民夫勞作的虛影,虛影與金光仙的「大禹圖」重疊,竟在河道中鋪就「萬民開河陣」。河底黑泥遇此陣,自動聚成「護漕土龍」,土龍鱗片上刻滿天下糧戶的「納糧號」,昂首向淤沙台衝去。
    內閣之中,楊溥展開《大典》「漕運護世篇」,取文淵閣銀印蓋在「運河陣圖」上,印紋化作千萬條光帶,連接各倉場衙門。但見戶部尚書頭頂「倉廩星」重亮,各地糧庫的「護世糧」袋上,漸漸浮現出百姓耕作的光影 —— 此乃「官民同漕」的護世真意。
    第四折 漕運陣開金光現 內閣圖穩紫宸安
    漕鬼使者見土龍衝來,欲以「五湖歸墟術」引洪澤湖水倒灌,卻見土龍口中噴出「民以食為天」金光,竟將歸墟術反震,淤沙台徹底崩塌。金光仙趁機將定水神針化作「鎮漕鐵壁」,壁上鑄滿永樂朝漕工姓名,每道姓名皆與現世百姓手中的鐵鍁印記相連,形成「古今同護」的漕運天網。
    吏妖見事敗,欲附身在新晉閣臣身上,卻被楊溥以「護世笏板」掃中 —— 笏板上「護國安民」四字與內閣陣圖共鳴,顯化出成祖與三楊論政的虛影,吏妖在虛影中如螻蟻般被碾碎,現出原形竟是修羅族「賬房血吸蟲」。
    經此一役,運河複通,漕船所載糧米皆泛金光,糧袋上自然生成「護世」暗紋;戶部賬冊重歸清明,每筆糧賦記錄旁,皆隱現百姓笑臉。道衍和尚將漕運陣圖與內閣陣圖合並,錄入《大典》「護世中樞篇」,使「漕運為血,官脈為骨,民心為魂」的護世體係更趨完善。
    尾折 漕運通達知民力 內閣穩固見臣心
    戰後論功,金光仙望著漕河上的點點漁火,歎道:「截教總道憑妖術可斷漕運,卻不知真正的漕運陣眼,是天下百姓肩頭的糧擔。」楊溥撫銀印曰:「內閣之陣,不在圖籍,而在閣臣能否視百姓漕糧如己命。」洪熙帝遂下旨:「今後漕運官員必親涉河道,內閣票擬需附百姓納糧圖。」
    百年後,運河畔的老船工仍傳:「每當月黑風高,可見金光仙與成祖爺在船頭論陣,船舷刻著的百姓姓名,比星辰還亮。」文淵閣中,當年被漕鬼侵蝕的賬冊已化作「護世警世圖」,圖中漕工與閣臣並肩而立,正是《封神榜後傳》所雲:「漕運通時國脈通,內閣穩處世途穩 —— 護世者,從來是官與民共撐的一條船。」正是:
    截教修羅又作妖,漕河淤塞閣臣焦。
    金光遍灑開民陣,玉印高懸鎮鬼謠。
    萬擔糧通天地脈,千言策護帝王鑣。
    試看大運河中水,盡是蒼生血與潮!
    喜歡黑衣沙門請大家收藏:()黑衣沙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