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可以是油啊!
字數:5442 加入書籤
可接下來挺長一段時間,蘇知知沒有拉著薛澈往後山跑了。
因為她太忙了!
正值秋日豐收時節,今年果然又是收獲滿滿的一年。
田裏各色作物都被飽滿的果實壓彎了腰,糧倉滿得都快要裝不下了。
今年春日新種的辣椒、甘蔗、棉花等作物也陸續成熟了。
甘蔗長得又粗又高,比孔武還高出很多,蘇知知走在茂密的甘蔗林都快迷路了。
蘇知知和薛澈都是第一次見到地裏成熟的甘蔗,居然像一片青紫相間的竹林。
花二娘帶著幾個人來拔甘蔗,先用甘蔗熬一鍋紅糖試試。
“阿澈,你在後麵拉我一下。”
蘇知知抓住一根和她手腕一樣粗的甘蔗,拖著甘蔗要把它連根拔起。
薛澈走到蘇知知後麵,抓住了蘇知知腰上的衣服往後拽,幫著一起拔。
“嘿呦拔——嘿呦拔——”
“嘿呦拔——嘿呦拔——”
兩個小人兒喊著口號齊心協力拔。
哢噠一下,甘蔗被拔出來了,薛澈和蘇知知同時往後摔個屁股墩。
“哈哈哈哈哈……”花二娘和其他嬸嬸們都笑了。
秋奶奶砍下一小段甘蔗,切成幾小瓣,分給蘇知知和薛澈吃。
清甜爽口的汁水劃過舌尖,蘇知知甜得眼睛都眯起來了:
“好甜呀。”
薛澈嚼著甘蔗,額頭出了些汗,小臉紅撲撲的:
“還好來了潯州。”
以前隻聽說嶺南窮山惡水,現在越來越慶幸自己到了潯州。
否則的話,往年這個時候他還坐在寂寥的院子裏數枯黃的落葉。
這批甘蔗長得很好,幾乎每一根都又甜又多汁。
孔武拉著石碾,把甘蔗汁都榨出來。
秋奶奶把甘蔗汁熬成紅糖,然後把一部分紅糖切成小塊,放進罐子裏存著給孩子們當零嘴。
甘蔗是做成糖了,但地裏的棉花還沒用上。
大家原本做好了心理準備,今年第一回栽種棉花,可能收成會不盡人意。
但秋風一過,所有棉株上都掛滿了沉甸甸的棉鈴,棉鈴爆開,吐出潔白蓬鬆的棉絮。
大家把棉花采摘下來,一大包一大包地存入村裏的空屋。
“這麽下去,村裏的空屋都不夠用了,是不是要再蓋幾間屋子?”白洵跟郝仁提起此事。
“我正有此意,待我草擬張圖紙,與眾人商議。”
郝仁最近在忙兩件事。
一是重新設計村莊的布局。
村裏以後的財產物料會越來越多,也許還會有新增人口,原本的環形小村落空間不足。
他打算分區規劃出飼養區、居住區、倉庫區、練武區、作坊區等,規劃好後,冬日農閑時就可以動工。
“郝村長、刀哥。”
一個臉被煙熏得烏漆嘛黑的人走進來,喚了一聲郝仁和白洵。
黑乎乎的人拿起手邊的一塊巾子擦擦臉,露出一張麵龐,有點像宋鈺又不太像宋鈺的模樣。
白洵點頭:“小宋來了。”
村裏眾人現在叫宋鈺都叫小宋。
宋鈺醒來那日抱著郝仁的大腿哭了半天,不敢相信自己還活著,更不敢相信裴淩雲還活著。
等他平靜下來後,他覺得估計是天上的太爺爺酒醒了,好歹還保佑他到了故人的地界。
宋鈺無處可去,在黑匪山留下來,成為了良民村的新村民。
大家看出來小宋和郝仁以前相識,估摸著小宋有點背景秘密。
可這山上哪個村民沒點過去?
大家不在意,隻一口一個“小宋”這麽喊。
秋奶奶受郝仁的拜托,不知用什麽材料給小宋做了一副極其逼真的假眉毛和翹鼻頭,貼上去之後,相貌看著一下子就變了很多。
郝仁:“小宋,今日試得如何?”
宋鈺搖搖頭:“試了幾種木頭,成墨的效果都不太好。”
郝仁在忙的另一件事,就是和宋鈺一起研製新墨。
宋家曾經靠製墨發家,如今宋鈺想再以此法重振旗鼓。
眼下出現了一個問題——
黑匪山附近一帶鬆木不多。
上好的鬆煙墨需要至少二十年以上的鬆木燒製,木頭燒出的黑煙可采集起來,再經過加工製成墨錠。
宋鈺嚐試用其他木頭燒製煙灰,打算找出最適合的替代品,可惜試了一段時日還沒有結果。
宋鈺剛來村裏,還沒有自己的住處,於是先住在郝仁家的空房裏。
夜深人靜時,他想到家中親族都在發配充軍的路上,根本睡不著覺,便爬起來看書,繼續琢磨製墨之法,以此擺脫焦灼的心緒。
他剛點起燈沒多久,敲門聲就響起了。
咚咚咚!
“小宋哥!”蘇知知童稚清亮的聲音在外頭響起。
夜裏秋風蕭瑟,雲淡星明。
宋鈺打開門,就見蘇知知一手抱著紙筆,另一手端著桐油燈,眼睛晶亮地仰頭。
“知知?”
“小宋哥,我來跟你一起看書。兩個人一起,兩盞燈更亮些。我爹說過,要物盡其用才行。”
宋鈺揉揉眉心:“也行,但是你進來不能吵鬧。”
“放心吧,我要專心做功課的。”
蘇知知邁著小短腿就進來了,還給自己搬了個小板凳放在桌前。
她把桐油燈點燃,和宋鈺房間的燈放在一起,屋內瞬時明亮了許多。
蘇知知鋪平了紙張後,竟真的很安靜專心地在寫字。
沒辦法,假期過得太快了,過不久又要回書院,邱夫子布置的功課她還沒寫呢,隻能挑燈夜戰了!
躍動的火光裏,蘇知知圓潤的臉頰染上一層溫暖的金色,帶著孩童的純真與柔和。
宋鈺看著蘇知知認真的側臉,好似心上悠然飄下了一片綠葉,蓋滅所有焦灼不息的火焰。
他隻知道蘇知知是郝仁收養的女兒,是全村的掌上明珠,性子活潑鬧騰,每次見到他就“小宋哥小宋哥”地叫個不停。
那天他瀕死時,多虧了蘇知知和薛澈出現,把他從落葉堆裏扒拉出來。
從這個角度想,這個小不點還算是他的救命恩人。
房間很亮,紙上的字被照得清晰。
蘇知知安靜寫字,宋鈺安靜看書。
蘇知知的桐油燈上罩著一個漂亮通透的琉璃燈罩。
也不記得是劫了哪個江洋大盜後搜刮出來的,村民們覺著透亮好看,就給蘇知知用了。
可用的時間一久,若不清洗,燈罩頂部就會越來越黑。
蘇知知寫到最後一個字,還差一筆的時候,硯台裏麵已經用完了最後一滴墨。
“小宋哥,水在哪裏呀?”蘇知知扭頭問。
宋鈺以為蘇知知口渴了,放下書,給蘇知知倒了一小杯水:
“喝吧。”
可蘇知知接過水沒有喝,而是在宋鈺疑惑的目光中,摘下琉璃燈罩,倒了一點點水進去融化黑色的煙灰。
那一刹宋鈺腦中有一束靈感,壓在巍巍山石之下,幾欲破土而出。
“知知,你在做什麽?”宋鈺明知故問。
蘇知知把筆尖攪進煙灰水裏,小嘴念念有詞:
“還差一筆就寫完了,反正都是黑色的,湊合一下。”
她每次遇到寫沒墨但是隻差一兩筆的情況,就會用筆蘸燈罩上的黑煙糊弄一下。
蘇知知在紙上落下最後一筆,顏色很淺淡,但的確寫出來了。
宋鈺看著那一道淡色的筆跡,用手抹了一下桐油燈盞上的煙灰。
耳邊忽然轟鳴,似山崩石裂。
仿若站在一扇苦思冥想多日也打不開的石門前,看見石門倒塌,視野大開。
明明是很簡單的答案,他竟一直沒有想到過!
宋鈺激動地把蘇知知舉起來,在原地轉了好幾圈:
“找到了!找到了!”
“油!可以是桐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