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找裁縫

字數:5133   加入書籤

A+A-


    蘇知知嘴上說得很肯定,但是她和薛澈都不知道去哪裏找裁縫。
    於是次日去桃李堂的時候,蘇知知問起了同窗們。
    “你們知道去哪找裁縫麽?我要找個裁縫。”
    顧青檸:“你找裁縫做衣裳麽?我家鄉下那邊有一兩戶做衣裳的人家。”
    坐在蘇知知後邊的男生湊過頭來:
    “蘇知知,我二伯家開裁縫鋪的,可以找他做衣裳。”
    蘇知知搖頭:“我們村人多,要做很多衣裳。我要找的是包吃包住,在我們村一年四季做衣裳的裁縫。”
    蘇知知這麽一說,同窗們一時都想不到了。
    白雲縣不像富庶的長安那般有眾多繡娘裁縫。
    縣裏會做衣裳的人家不少,但都是空閑時做一兩件,不是專門做衣裳的。
    專門做衣裳的裁縫就兩三人,都自己在街上開了個裁縫小鋪子,也不會大老遠地跑去村裏。
    抱著兔子的劉香香靈光一閃:
    “知知,你要不去茅草巷看看?”
    “茅草巷?”
    蘇知知和顧青檸都眼神茫然,她們對縣城了解不多,還沒聽過這個地方。
    有些家在白雲縣的同窗,聽見茅草巷就皺了皺眉。
    “劉香香,你出的什麽瞎主意?茅草巷那裏又亂又臭,哪有裁縫鋪子?”
    劉香香嘀咕道:
    “亂點臭點怎麽了?茅草巷的人也要穿衣裳,說不定也能找到啊。”
    茅草巷是縣城裏最窮最髒的一條街,裏麵擠擠挨挨地住著很多戶貧寒人家。
    窮得很多屋子都是用茅草搭的棚子,風一吹就吹得茅草漫天飛,因此大家都叫那茅草巷。
    茅草巷裏的人為討一口飯吃,常常在巷口附近支個跑腿的攤子。
    誰家臨時有事缺人手了,就可以來茅草巷找兩個人頂一頂。
    抬棺哭喪推板車,茅草巷的人什麽活計都接。
    同窗們給蘇知知解釋了一下:
    “去茅草巷找好裁縫,這不就屎裏淘金嗎?”
    “我娘說茅草巷的人會餓狠了,會吃小孩的。”
    “茅草巷裏沒好人……”
    尋常孩子聽人這麽說,大概就打消念頭了。
    然而知知從來不是尋常的孩子。
    她聽後反而好奇地想去瞧一瞧:
    “大家不去那找裁縫,那裏不一定就沒有。”
    “找不到也沒關係,我可以去看看。你們知道茅草巷怎麽走麽?”
    劉香香自告奮勇要帶路:
    “我家離茅草巷不遠,等下回休沐的時候我可以帶你去。”
    顧青檸其實也有點想去,但是聽同窗描繪一番後,心裏實在有些害怕。
    再加上母親會來縣城看她,她便小聲道:
    “知知,對不起,我可能不能去……”
    蘇知知擺手:“沒關係,本來就是我們村找裁縫,是我們村的事情。”
    當天在夥房吃飯的時候,蘇知知跟薛澈說了茅草巷的事情。
    有被拐陰影的薛澈當即表示不讚同:
    “我們這樣貿然去,可能會有危險。”
    萬一他們都被拐走了怎麽辦?
    他被拐了一次,幸運地到了黑匪山,但再被拐一次的話,就沒這麽幸運了。
    但是薛澈拒絕後也意識到,在蘇知知麵前他的拒絕從來是無效的。
    薛澈轉而道:“那要請孔武跟我們一起去。”
    蘇知知:“沒問題。”
    於是,到了書院下一次休沐日的時候,蘇知知和薛澈跟著劉香香去了茅草巷。
    孔武在後邊跟著。
    劉香香見到孔武的時候,嘴巴都張圓了:
    “知知大、大哥好!”
    她可算知道蘇知知為什麽這麽大膽來茅草巷了。
    她要是家裏有這麽壯實的哥哥,她不得四處橫著走啊!
    孔武不會說話,但也不用說話,隻要往那一站,僵著臉不笑,前麵的人自動分開讓出一條道……
    茅草巷裏充斥著一種潮濕腐爛的味道,所幸現在是冬日,味道還可忍受。
    若是換成夏日,乍然聞到,會讓人頭暈目眩。
    巷子兩邊倚著不少人,有男有女,還有吸吮著手指的孩童。
    無論大人小孩,都很瘦。
    巷子盡頭,有個婦人年紀的女子在茅草屋門口縫衣裳。
    相比茅草巷其他人,女子不算瘦,但是麵色蠟黃憔悴。
    她拈著針線的手上下翻飛,宛如一隻振翅的蝶,針腳平整又細密。
    “春娘!我兒的衣裳縫好沒?”茅草屋裏有人喊。
    “就快好了。”
    陸春娘揉著酸痛的腰,把手上縫好的衣裳送進了屋裏。
    若時間回到半年前,陸春娘絕不信自己會落到這步田地。
    她自小就擅長縫製衣裳,一雙手靈巧得很。
    家中貧寒,但她有幸遇到慧眼識人的一位老裁縫,被老裁縫收作徒弟,帶去了長安給富貴人家做衣裳。
    再後來,宮中的尚功局缺人,要尋裁縫和繡娘,陸春娘被東家推薦入宮,憑借出色的裁衣手藝進入了尚功局。
    她在宮中勤勤懇懇十幾年,從最低微的小宮女,做到了尚功局掌管衣裳裁縫的司製。
    衣裳是後宮女子的臉麵,也是爭寵的法寶,後宮的妃嬪們對衣裳都挑剔得很。
    陸春娘做事一直穩妥,就怕稍有差錯惹得貴人降罪。
    可有一日,宮中的姝美人起了疹子,皇後娘娘查到原因是尚功局送去的衣服不幹淨。
    陸春娘被免了官職、打了板子,幾乎是被扔出了宮。
    陸春娘隻覺得有一百張口都說不清。
    姝美人是正得皇上歡心的妃嬪。
    她做衣裳的時候不敢有一絲馬虎,反複檢查,還用裝了炭的銅熨鬥將衣裳從頭到尾熨平整了。
    她明明記得那衣裳是幹幹淨淨地疊好送去的,怎麽可能會讓貴人生疹子?
    以前從未有娘娘說因她送去的衣裳不幹淨而起疹子。
    陸春娘好歹在宮中待了十幾年,大概也能猜到自己是做了替罪羊。
    後宮一群娘娘們勾心鬥角神仙打架,遭殃先死的都是她們這些下麵的人。
    陸春娘被打了板子,身上的傷重,隻得在長安城先找了地方先住下,待身體好些了,便想去大戶人家尋個活計做。
    可人家一打聽,都知道陸春娘是在宮裏犯了錯被趕出宮的,要麽不敢要,要麽嫌晦氣。
    反正長安有的裁縫繡娘可以招,不缺這一個。
    長安是個銷金窟,金銀是手中捧不住的流水。
    陸春娘手上的積蓄撐不了太久,隻得回嶺南老家先投奔家人。
    一個女子回嶺南的路途並不安全,幾次差點被人劫走,好不容易回到了老家。
    可陸春娘萬萬沒料到,回家後的境遇才是最可怕的。
    母親早已去世,家中隻有大哥大嫂和兩個侄子。
    十幾年未見的大哥已經變成了嗜賭成性的賭鬼,敗光了家裏所有錢,還欠了一屁股債。
    家中的小院子已經被押出去抵債,一家人淪落到茅草巷裏住著。
    陸春娘本想拿出點銀錢,和大哥大嫂一起開個小鋪子,一家人把日子重新過好。
    可她還沒開口,大哥先向她索要錢財。
    陸春娘不給,便遭了一頓拳腳,然後搜刮走了身上所有的銀錢:
    “臭丫頭,十幾年跑到外邊不見,誰知道你是去了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