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接了個大單子

字數:6067   加入書籤

A+A-


    慕容宇:“嶺南今年是治理得不錯,朕當派人去嘉獎一番。”
    “皇上近日不是封了三皇子做越王麽?越王去巡視封地,不就能——”
    淑妃沒說完,忽然捂住嘴,匆匆起身跪下,
    “皇上,臣妾失言,不當言及政事差遣。”
    慕容宇看淑妃這一驚一乍的樣子,失笑道:
    “蓉兒入宮這麽多年,性子還是沒變。起來吧,就當是說家事,不是政事。”
    淑妃起身:“多謝皇上。”
    慕容宇睨著她:“你為何提起老三?可還記著那點醋勁呢?”
    慕容宇記得淑妃剛進宮時和裴姝不合。
    裴姝溫婉大方,秦蓉嬌蠻可愛,兩人曾為了自己爭風吃醋,使些無關緊要的小心思。
    慕容宇看著還覺得有趣。
    淑妃委屈叫冤:“皇上怎麽能這麽想臣妾?臣妾是一心為皇上分憂。臣妾愚昧,不懂那些彎彎繞繞,出了餿主意,皇上莫忘心裏去。”
    換好衣裳的寧安來了:“父皇、母妃,兒臣來了。”
    慕容宇招女兒來用膳。
    幾人一同用膳,接下來沒再提嶺南之事。
    可慕容宇心裏卻開始想派去嶺南的人選,去嶺南的確不是什麽好差事,慕容棣倒真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
    世間大概快樂的日子都會過得很快。
    薛澈和蘇知知不論在村裏還是書院都過得開心,於是日子就像書頁一般被風嘩啦啦地吹走。
    十二月,書院放假的時候,全書院上下都學會了蘇知知教的練功熱身動作。
    冬天練一遍,身上都暖得發熱,一天不練,渾身難受!
    連薛澈都被迫學會了。
    孔武趕著一匹馬車到書院門口,見到蘇知知 和薛澈一出門,就幾步上前把兩人抱起來。
    “啊、啊啊。”孔武高興得就像家裏大哥哥來接放假的弟弟妹妹。
    薛澈和蘇知知被孔武抱著飛起來,咯咯咯地笑:
    “放假啦……哈哈哈……放假啦!”
    薛澈記得他們之前都坐牛車和驢車,這次居然換了馬車。
    薛澈:“孔武哥,村裏什麽時候買了馬?”
    他越來越了解民間物價了,千金寶馬在京城很常見,但對外地的尋常人家來說,是非常奢侈的東西。
    蘇知知踮腳拉著馬鞍,興奮地想爬上去試試。
    她年紀小,但是體驗過的坐騎倒是不少,騎過牛、騎過馬、騎過驢、騎過鷹、騎過鹿、騎過小老虎……
    孔武把蘇知知抱起來,放在馬鞍上,然後跟薛澈比劃:“啊、啊啊、啊。”
    薛澈現在也能看懂孔武的一些意思了:
    “你是說,村裏接了一筆大單子,賺很多錢?”
    孔武點頭。
    蘇知知和薛澈都好奇地想回去問問。
    他們每次回山都會發現村子變了樣子。
    這次發現山下的小路兩邊正在建客棧食肆,還有幾間小屋,連雜貨鋪子都有了!
    蘇知知突然覺得在山下買糖人的事情指日可待。
    而且山下還有好多運貨的牛車驢車,上麵裝了好多麻袋,每一個都鼓鼓脹脹的。
    來來回回忙活的村民們跟兩個孩子打招呼:
    “知知和阿澈回來了!”
    “是不是又長高了點?”
    “快去夥房喝碗雞湯。”
    蘇知知和薛澈回小院放了包裹,在村裏繞了一大圈,四處叫“嬸嬸伯伯爺爺奶奶”,告訴大家自己回來了。
    蘇知知和薛澈去夥房喝了雞湯。
    “知道你們今日回來,這雞湯一早就燉著了。”秋錦玉舀了兩碗雞湯出來。
    秋錦玉最近沒喬裝去書院了,畢竟身邊粘了倪天機那張狗皮膏藥。
    但好在明德書院從黑山酒樓雇了個廚子,手藝和秋錦玉一脈相承,做出的吃食讓書院上下很滿意。
    倪天機頗為嫉妒地看著蘇知知手裏的雞湯:
    “阿秋,你把這雞湯護得緊,一口都不給我喝……”
    秋錦玉美目一翻,把一碗湯塞給倪天機:
    “四十多的人,饞孩子手裏一碗湯,你羞不羞!”
    倪天機接著秋錦玉遞來的湯,一下就笑逐顏開:
    “我就知道阿秋心疼我。”
    他喝完湯,將湯碗放在桌上後,提起地上兩捆東西,點一下腳,運著輕功消失了。
    倪天機由於輕功了得,來回速度快,於是被安排了山上山下送貨送飯的任務。
    這一點,比孔武還好用。
    一些人做夢都沒想到,有一日居然能吃上神風閣閣主給自己送的飯。
    薛澈看見夥房外邊曬了許多臘肉和香腸,十幾根竹竿都掛滿了。
    “秋姨,今年要做這麽多臘肉麽?”
    薛澈對去年過年時曬臘肉的場景有印象,覺得今年做的量比去年多了好多倍。
    “就這還不夠呢。”秋錦玉指著翠花嬸正在剁的野豬肉,“這是第一批,還有第二批。除了臘肉臘腸,還有臘魚熏魚酒糟魚,這忙得都還沒弄呢。”
    蘇知知咕咚咕咚喝盡一碗雞湯,豪氣道:
    “我!我去抓魚,抓好多好多魚。”
    秋錦玉笑著拿塊幹淨的巾子擦了蘇知知的嘴角:
    “是啊,就等著我們的小福星來抓魚,讓魚自投羅網。”
    晚上的時候,蘇知知和薛澈從夥房端了飯菜去蘇知知家吃。
    伍瑛娘和郝仁最近都很忙,忙得白天很難見到人,但是一家人晚上要一起吃飯。
    薛澈雖然還住在虞大夫小院裏,但是在心裏已經自動被劃分為蘇知知一家。
    薛澈擦桌子,蘇知知擺碗筷,等他們把晚飯擺好了,郝仁和伍瑛娘剛好回來。
    伍瑛娘一進門就單手抱起女兒,在女兒臉蛋上親了一下:
    “知知,爹娘很想你,你想不想爹娘?”
    蘇知知抱著伍瑛娘的脖子,誇張地張開自己的手臂:
    “我好想好想爹娘,有這麽這麽想。”
    接著她扭頭看薛澈:“阿澈也想你們。”
    薛澈紅臉,清亮的眸子劃過一絲不知所措。
    伍瑛娘把知知放下,然後把薛澈抱起來:“阿澈沉了一些,看來在書院好好吃飯了。”
    薛澈眸子更亮了,故作嚴肅的表情下是壓不住的分享欲:
    “我每餐都吃完滿滿一碗。”
    語氣裏小小的驕傲,好像是在說自己考了書院第一一樣(雖然他真的是書院第一)。
    伍瑛娘認真誇:“阿澈真厲害,吃飯有進步。”
    郝仁牽著蘇知知上飯桌, 眼中盡是柔和:
    “書院裏有什麽有趣的事情,跟爹說說。”
    蘇知知能說得簡直太多了,一件件地給郝仁數。
    比如書院的同窗們天天跟她練功熱身,邱夫子想練,結果閃了老腰;和元小胖子一屁股把夥房的凳子坐散架了;吳展炫耀外地新買的花衣裳,被同窗笑穿著像隻彩毛雞……
    薛澈說得少,但是聽到蘇知知描述得太離譜誇張時就會出聲糾正一下。
    蘇知知說完後,問郝仁:
    “爹,我們看到新買的馬了,孔武說我們村接了好大的單子。有多大啊?”
    郝仁沒瞞女兒:“朝廷出錢,讓我們做布料送去黔中道。”
    “黔中道,不就是之前暴動的地方麽?”
    郝仁頷首:“是,回到黔中道的百姓過得不容易,過冬的布料不夠。”
    這個消息是一個月前傳來的。
    顧刺史火急火燎地上山,說收到了朝廷加急送來的公文,年前產出的所有布料都要送去黔中道。
    價錢是給到位了,但是要得急,黔中道的百姓還等著穿衣呢。
    為大量供應,黑匪山又招了不少短工擴大棉布生產。
    不少村民暫時放棄了做三休一的輪休製,他們很多是黔中來的流民,雖然在這裏紮根,但是聽到老家的人缺衣少食,還是會想多出一份力。
    郝村長沒有阻止,會按照他們上工的天數給他們多算工錢。
    顧青檸的祖父顧言聽說此事,和郝仁商量一下,將軋棉花去除棉籽步驟給承包過去了。
    “所以就像你們那今天看見的,我們村裏現在上下都很忙,等忙到過年就可以喘口氣了。”
    伍瑛娘吃完飯,和郝仁一起收拾碗筷。
    收拾完後,夫婦倆還要出門忙。
    外麵天色都已經黑了,但山頂到山腳,處處房屋內都亮著燈火,大家都沒歇著。
    薛澈:“那我和知知能幫忙做什麽麽?”
    蘇知知:“我和阿澈還不會織布,不過我們可以幫忙送飯。”
    伍瑛娘蹲下身來:“你們倆不是答應了要幫夥房抓魚麽?今晚好好睡覺,明天去抓魚,過年的時候大家就可以吃上熏魚了。”
    蘇知知眼中竄出火苗般的鬥誌,握緊小拳頭:
    “好!”
    是時候抓個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