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好運將近

字數:4699   加入書籤

A+A-


    慕容循被戳中痛處,頭一回動手打了賀妍一掌,而後憤然離去。
    賀妍哭著回了娘家,還帶走了女兒慕容婉。
    本來連著兒子慕容銘也想帶著的,但是慕容銘巴不得過幾天沒有母親管束的日子,找各種借口不願離開王府。
    賀妍哭得悔斷腸。
    她堂堂中書令之女,容貌不俗,當年多少人求娶。
    以她父親在前朝之位,她入宮也過的不會差。
    以她這爭強好勝的性子,說不定生下聰慧的皇子還有機會爭一爭那九五之尊之位。
    可是賀妍當初對年輕的恭親王慕容循一見傾心,覺得慕容循溫文爾雅又雍容貴氣。
    那時候慕容循已經和裴璿成親,人人都知道恭親王妃裴璿因裴家一案被皇上下令禁足府中,慕容循出入王府都沒有女眷一同。
    大家都覺得恭親王妃長久不了,這位置指定是要換人的。
    賀妍也是這般想的,便在家求了父母很久,想要嫁去恭親王府,即便做側妃也願意。
    嫁給一個手無實權的閑散富貴王爺做側妃,對賀家來說並非難事。
    賀庭方夫婦拗不過女兒,就去皇上麵前求了旨意。
    十幾歲的賀妍得了賜婚,歡喜得幾日睡不著,幻想著自己婚後與慕容循恩愛和睦的場景。
    可她沒想到,嫁入恭親王府後的日子跟自己預想得根本不一樣。
    除了聽說裴璿死訊的那幾日,這近十年來,她就沒過幾日真正舒心的日子。
    當年的那點愛慕之情早在一次次的爭執和失望中磨滅得一幹二淨,留下的隻有不甘和悔恨。
    賀夫人攬著女兒,一聲聲地安撫:
    “妍兒啊,當時此事,娘和你爹原本都是不同意的……但現在嫁都嫁了,日子過去這麽多年,孩子也有了。”
    “若是換了旁的人家,爹娘還能幫你出麵說幾句,可你嫁的怎麽說也是個親王,娘就是想幫你說理也沒處說去。”
    “你如今就好好握住掌家之權,好好過富貴日子,別念著從王爺那爭一口氣了……”
    慕容婉在院子裏,隱隱地聽見母親和外祖母的說話聲。
    她的心思一直比同齡人早熟些,如今八歲了,知道的事情比以前更多了。
    父王和母親的爭執,似乎不隻是為了群芳苑的那個美人。
    她想問,但是誰都不會說。
    慕容婉聽見主屋內傳出的碎言片語:
    “……早知如此,當年還不如入宮……”
    “可你這孩子當初非要……”
    慕容婉走到池邊,看著水麵映出的小小身影,粉妝玉砌,衣著華彩熠熠。
    她一點不像父王,她像娘親。
    她聽見屋內的話,一點都不覺得傷心。
    父王對她好,但是她從來沒有慶幸過自己是父王的女兒。
    若是娘當年真的入宮為妃,那麽娘生下的自己也會是公主。
    公主什麽都不需要做,天生就是最尊貴的女子,受百官萬民俯首叩拜。
    慕容婉覺得自己比寧安、慕容棣那些人都更適合做皇子皇女,她比他們都聰明,她可以做得更好。
    她也想做世間最尊貴的女子。
    一隻魚竄上水麵吐了個泡泡,攪亂了池麵的倒影。
    慕容婉回神,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
    簡直大逆不道。
    池麵水波蕩開,映在慕容婉的眼底,久久沒有平靜。
    ……
    春水碧於天,綠得如一塊流動的玉。
    一條甩著尾巴的大魚咬上了鉤,帶著魚竿都往下沉了一些。
    “上鉤了!”手執釣竿的顧刺史趕緊收線。
    明豔豔的日頭下,今日休沐的顧刺史頗有閑情逸致,帶著侍從坐在江水邊釣魚。
    他帶著鬥笠,身穿布衣,腰間掛著酒饢,腳邊放個魚簍子。
    看著和普通的垂釣百姓無二。
    宋縣令也來了,同樣身穿布衣,就坐在顧刺史的身邊。
    但是宋縣令隻釣上來兩三隻小蝦米和螃蟹,比小拇指還小。
    宋縣令露出略尷尬的笑:
    “顧刺史,見笑了,下官不善垂釣。”
    宋縣令很少釣魚,來了嶺南之後,這還是頭一回來垂釣。
    顧刺史嗬嗬笑:“小宋莫急,釣魚也需等機遇。”
    宋縣令:“顧刺史今日喚下官來可是有事欲同下官說?”
    顧刺史慢悠悠地把穿了餌的魚線又放回水中:
    “小宋,今日休沐,不要一口一個顧刺史,叫我老顧、顧老爺、顧老頭都行。”
    宋縣令壓低聲音:“咳,顧老爺尋晚輩來有什麽吩咐?”
    顧刺史:“沒什麽事,就是叫你出來散散心,我看你最近太緊張了。”
    宋縣令有些不好意思:“讓顧老爺費心了。”
    宋縣令最近的確很緊張。
    自從聽說越王要來巡視嶺南後,他就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對待縣裏的政務。
    所有的事情和流程都要反複核對三、四遍,他還走訪白雲縣下邊的各個村子,看百姓們可有什麽亟待解決的困難,幫大家順利度過關鍵的春耕季節。
    而且為了加強白雲縣的治安,宋縣令還增派每日的巡邏人手,讓手下每日給自己匯報街上的治安情況。
    若有擾亂秩序者,立刻提到衙門開堂審問。
    宋縣令忙得不可開交,除了真心希望白雲縣好之外,他另一個目的是想讓越王看見嶺南也有民生和樂的地方。
    今日雖然休沐,但若不是顧刺史把他叫出來,他就打算繼續在衙門處理公務了。
    顧刺史搖搖頭:“小宋啊,我是過來人,知道你的心是好的。可為官之途漫漫,不急於這一時。張弛有度才是長久之計。”
    宋縣令也知道自己最近太急了:“顧老爺提點的是,是晚輩近來失了平常心。”
    顧刺史:“談不上什麽提點,就是隨便聊聊。”
    宋縣令轉而問:
    “顧刺史,越王究竟何時來?上回說快到了,可如今都一個月了,仍未見越王。”
    “哎,”顧刺史飲了一口酒饢裏的酒,“原本是說要來了的,但是突然沒了音信。”
    宋縣令的手一僵:“莫不是路上出了什麽事?”
    顧刺史不這麽認為:“親王出行視察,身邊定然有親兵或者禁軍保護,出不了什麽事,八成是去遊山玩水了。”
    宋縣令:“那剩下兩成呢?”
    顧刺史睨宋縣令,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剩下兩成,微服私訪。”
    吱——
    宋縣令還未得及細想,隻覺得手中的魚竿猛然一沉,彎曲得發出吱吱呀呀響聲。
    “收線!”顧刺史提醒道。
    宋縣令手忙腳亂地把魚竿往上一甩。
    二人定睛細看,居然是一隻大甲魚。
    甲殼墨綠,上麵的斑紋錯落有致。
    顧刺史摸著胡子笑:“小宋,釣得不錯,近來有吉運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