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秦家老仆
字數:5883 加入書籤
慕容棣和秦老頭這一進去,就是三四日。
慕容棣在漆黑的地道裏摸索時,蘇知知跟著伍瑛娘穿梭在白雲縣熱鬧的市坊裏。
良民村在布坊山設立專門的商業區後,有一些在白雲縣開店的店主也托人去問良民村,他們能不能上山再開一家店。
伍瑛娘來縣城裏看看他們的鋪子再做決定。
蘇知知跟來湊熱鬧,順便來看以前的同窗。
薛澈沒有跟來,他在山上忙著做布坊小管事。
母女倆在街上走餓了,就去黑山食肆坐下喝兩碗茶。
黑山酒樓越做越好,但黑山食肆物美價廉的菜色也依舊受普通人家的歡迎,
蘇知知喝了茶,吃了塊甜甜的紅豆餅,又有了精神:
“娘,前麵是張記醬油鋪子,我去看看張生財。”
張生財是之前說學釀醬油的同窗。
蘇知知好奇他現在醬油釀得怎麽樣了。
伍瑛娘掃了一眼幾步之外的張記醬油鋪招牌,頷首:
“去吧,帶兩塊紅豆餅給你同窗。”
伍瑛娘拿紙包了兩塊餅讓蘇知知拿著。
蘇知知捧著紅豆餅出門,快到醬油鋪的時候撞上了一身影。
“哎喲。” 蘇知知往後退,差點掉了手裏的餅。
蘇知知站穩後細看,見撞上的是個仆從打扮的老爺爺。
那老爺爺身上衣衫又舊又短,很不合身,手上提著的幾個紙包剛才被撞掉了。
老爺爺問蘇知知:“小姑娘沒事吧?對不住,老夫方才沒注意。”
“沒事,我和餅都沒摔著。”蘇知知幫老爺爺一起把地上東西撿起來。
撿東西的時候,老爺爺的肚子呱呱叫了兩下。
蘇知知聽出老爺爺是外地口音。
這麽大年紀的人出來幹活不容易。
“爺爺你要是肚子餓的話可以去前麵那家黑山食肆。老人家去吃飯,菜金有優惠的。”
老爺爺瞄了眼黑山食肆,笑著回道:“好,謝謝小姑娘。”
蘇知知拿著紅豆餅去找張生財了。
剛才撞到的老爺爺拎著手裏的紙包往黑山食肆走。
後邊趕來一個三十多歲的錦衣男子叫道:
“老肖,你往哪去?”
老爺爺回頭看見人來了,躬身道:
“老奴在幫公子尋吃食。”
秦源湊在老人家身邊,壓低聲音:
“祖父,別瞎晃了,該上馬車走了。”
秦嘯眯著兩眼,還是道:
“可是老奴覺得公子一定餓了,得買點吃食。”
秦源妥協:“……好。”
祖孫兩人買了吃食,然後上了路邊一輛馬車。
上馬車前,秦嘯恭恭敬敬提著菜,讓秦源先上馬車。
兩人一旦上了馬車後,立刻位置對調。
秦嘯舒舒服服地側躺在榻上,秦源把吃食拆開來擺在馬車內的小幾子上,又拿出裝著茶水的水囊遞給祖父。
秦源看著祖父,真是頭大。
祖父聽說他此次來嶺南驗收棉衣,非要跟著一起來。
祖父說京城太煩悶了,這輩子沒去過嶺南,想去看看,還可以幫著秦源把關軍衣。
秦源開始不同意,然而根本拗不過祖父。
祖父尋來一身下人的舊衣服,打扮成老仆跟著他一起走。
白日在外,祖父是仆,他是主。
晚上到了驛站,一進屋就反過來了。
“咳咳咳……”秦嘯半躺著吃東西吃嗆著了。
秦源過去給祖父拍背,聲音低得跟蚊子一樣:
“祖父,何必出來受這罪?”
秦嘯灌了幾口水:“誰說受罪了?我這不好著呢?”
他拿了幾顆花生米丟嘴裏:“嗯,炸得香。”
秦源不說話了。
他知道祖父為何非要來。
祖父雖然退出官場,但心中還是放不下西北將士,得知去年送去西北的軍需有問題,今年非想親眼盯著。
秦源的馬車後頭跟著一列士兵,一來護衛安全,二來用於押送物資。
而馬車前頭是另一輛馬車。
顧刺史就坐在前頭。
顧刺史今日剛會麵的時候已經簡要說了作坊的情況,現在帶著秦源去良民村實地查看情況。
秦源初到嶺南,按理來說要先去拜見越王。
可顧刺史說:“王爺心係百姓,在民間訪查,難覓蹤跡。”
秦源對這個說法有些懷疑,他在京城見過越王,看著很沉默膽小,不像是敢在嶺南四處查訪的人。
不過秦源也不是專門來見越王的,既然顧刺史這麽說了,那他就直接去做正事。
馬車一路行駛到了山間。
山路修了一半,前一半崎嶇狹小,後一半平坦開闊。
秦嘯祖孫掀起簾子一角。
先是奇怪這作坊在如此偏僻之地,他們出城之後越走人越少,四野隻有連天草木,不見人跡。
而後更驚奇,轉彎入山道後,視線中卻出現了道路兩邊的商鋪。
賣雜貨的、賣零嘴的、漿洗衣物的……連酒樓客棧都有。
秦源直歎:“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秦嘯看著見黑山酒樓的招牌,想到自己方才在縣裏看見的黑山食肆。
再聯想到黑山布和黑山墨,恍然意識到原來這酒樓和食肆也是村裏的產業。
“良民村。”秦嘯口中咀嚼這三個字眼。
不簡單呐。
馬車停下來。
顧刺史道:“秦郎中,我們到了。”
秦源走下車,秦嘯又變成老仆人跟在後邊。
顧刺史瞄了一眼秦嘯,古怪地看了一眼秦源。
大老遠地從京城來這,不帶個年輕有力氣的隨從,怎麽帶了個老仆?
這麽大年紀的老仆,都不一定提得動行李。
不過這老仆看著身板筆直,還挺有陣仗的,八成是伺候過家裏老太爺一輩的。
顧刺史覺得這老仆好像有點眼熟。
他暗笑自己真是有些糊塗了。
很多年沒在京城任職,別說看人了,估計看一條從京城來的狗都會以為眼熟。
“顧刺史,這黑山布坊建在山上?”秦源站在山腳仰頭。
不是一座大山,是個小山丘,坡度平緩,頂部似乎有一大片平坦區。
顧刺史:“嶺南山多平原少,莫說作坊在山上,連很多農田都是在山上的。”
陸春娘站在山腳下迎接:“民女陸春娘拜見兩位大人。”
“顧刺史,這位是?”秦源看向顧刺史。
顧刺史介紹:“這是布坊的大管事,整個布坊山頭的人手和工期都由陸娘子安排。”
秦源訝然,沒想到管這麽大布坊的人是一個女子。
“兩位大人請隨我來。” 陸春娘知道秦源在想什麽。
她微微一笑,並不介意。
之前有許多來買布的商人得知是她管理布坊時,也都露出過驚訝或輕蔑之態。
就連顧刺史和宋縣令最初也展露出意外之色。
但後來看見陸春娘將布坊打理得井井有條,他們麵上的訝異就都轉換成欣賞和欽佩。
士兵在山腳下歇著,秦嘯祖孫跟著顧刺史上山查看。
布坊山是今年新開辟的山頭,大家就地取材,砍了林木做房子。
樹木雖然少了許多,但地上的花草還很茂盛。
風吹來,有花草的味道,還有紡車轉動和人說話的聲音。
秦嘯和秦源跟著陸春娘和顧刺史往上麵走,途中路過一些房屋和幹活的工人。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陸春娘和大家打招呼,繼續帶著人往山丘頂部走。
等走到山丘上的開闊處時,幾人停下了腳步。
陸春娘清清嗓子,伸手引著秦源的目光往四周俯瞰:
“大人請看,這就是我們布坊全貌。”
秦源和秦嘯站在山上,將四麵山坡之景盡收眼底。
藍天,綠草。
屋舍數百間。
人煙數千餘。
穿梭往來,蔚為壯觀。
暖白的布匹大片大片地晾曬在山上,像天上墜落的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