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來野炊咯
字數:5578 加入書籤
郝仁這邊給蘇知知加完了衣服,回頭想給薛澈加,卻看見薛澈早已經把棉襖穿好,還戴上了絨毛帽子。
薛澈:“長安冬天也冷的,以前我出門除了穿棉袍還要罩披風。”
郝仁看見薛澈頭上的帽子後,像是被提醒了,果斷又從衣箱裏翻出來一個兔毛帽子戴在女兒頭上。
兔毛帽子是陸春娘親手製的,帽子上穿了兩根繩子可以調整鬆緊,係上繩子後特別保暖。
“這裏不比嶺南,吹風容易著涼,要捂嚴實些。”
郝仁剛說完,自己也打了個噴嚏。
戴著兔毛帽子的蘇知知咯咯笑起來,找出一個大的貂皮帽子給郝仁戴上:
“爹也要多穿點。”
郝仁扶正頭上帽子,扯出了一個老父親獨自帶娃時的無奈笑容。
他們的馬車跟著押送軍衣的隊後邊每日急行。
一路往北,每隔兩三日,天氣就變得更冷一些。
薛澈還好,性子沉靜些,可蘇知知性子好動,在馬車裏根本待不住很久。
隊伍休息的時候,蘇知知要下來玩蟲子撿樹葉撿石頭;行軍路上的時候,蘇知知要出去趕馬騎馬,和隊伍裏的士兵哥哥們聊天。
總之,她就沒有閑下來的時候。
她在馬車上鑽進鑽出的,一會兒臉被吹得冰冷,一會兒又渾身冒汗,衣褲還老是沾到塵土和小蟲子。
郝仁板著臉教訓了蘇知知多少次,根本治不住她好動的性子。
郝仁在路上無比想念瑛娘的鐵腕手段。
這孩子,有時候真的該揍一頓了。
郝仁看見知知拿著個木盒子,把她撿到的“寶貝”放進去。
蘇知知抱著盒子:“娘還有好多村民沒跟我們一起來,他們沒來過,我撿點路上的東西回去給他們看。”
“好,爹明白知知的一片心意,可是——”
郝仁按著眉心,
“——你為何要撿土?”
那盒子裏還有一塊土。
他女兒居然連土都要撿??!
蘇知知的理由很充分:
“因為這裏的土和黑匪山的土不一樣啊。”
薛澈來了興趣,放下書問:“有什麽不一樣?”
蘇知知把盒子給薛澈看:
“家裏的土是帶一點紅的,這裏的土好黃好黃的。”
蘇知知以前沒有離開過嶺南,她以為全天下的土都是一個樣子,出來之後才發現土是有不一樣顏色的。
薛澈探頭過來看,發現這裏的土確實黃一些:
“那你撿這些葉子做什麽?”
蘇知知拿起一片窄窄的葉子:
“我們黑匪山的葉子比這裏的葉子大,還更圓一點。這裏的葉子窄好多,還有紅色和紫色的葉子……”
“怪不得邱夫子以前總說各地風土不同,這裏風好大,土好黃,真的和白雲縣不一樣。”
蘇知知把盒子蓋好,塞到馬車的坐榻底下。
讀萬卷書能學到東西,行萬裏路也能學到好多東西。
咚咚咚!
有人在馬車外邊敲了敲:
“天色將夜,他們應該再走半個時辰就要安營紮寨休息了,知知和阿澈今日想吃什麽?”
蘇知知又把頭探出去了,見秋姨姨和倪伯伯正站在外邊:
“秋姨姨,我今天想喝豬骨湯。”
秋錦玉把蘇知知的腦袋推回馬車車窗裏:
“知道了,外邊冷,在裏麵坐好。”
黑匪山這次總共來了十人:
郝仁、蘇知知、薛澈、魏大栓、秦嘯、花二娘、虞大夫、宋鈺、秋錦玉和倪天機。
一行十人,三輛馬車外加四匹馬,陣仗挺足的。
宋鈺將製墨坊裏的事情提前都安排好了,想去西北看看被充軍的宋家人。
秋錦玉原本沒說要去,可是到了臨走前幾天,還是找上郝仁,說自己想跟著一起去。
夥房裏的人手現在很充足,翠花嬸子很能幹,也熟悉流程,完全可以暫時指揮村裏的夥食供應。
至於倪天機,秋錦玉說要走,那他自然也會跟著一起,畢竟他原本上下山送飯送東西的活兒也不多。
因為秦老頭之前教慕容棣機關術的時候,意外地設計出了一個可以遠程運東西的機關。
村裏的工匠改造了一下,變成一個可以山上山下運東西的超長滑索,這樣就不用倪天機一天到晚飛來飛去了。
“我找找豬骨湯的料。”秋錦玉回到後麵的馬車裏,翻找著箱子裏的東西。
他們這一趟出來也沒委屈自己,除了帶銀錢和衣物之外,幹糧也帶了不少花樣。
秋錦玉在黑匪山的時候不舍得把熬多了的湯倒掉,於是就把湯或者醬收汁熬幹,最後凝結成一塊塊的醬料,再拿去曬幹,就成了粉狀。
他們這一路上在野外煮東西吃的時候,隻要放一包粉進去,煮沸的清水立刻就有了濃湯的鮮味。
“籲——”
前方的隊伍停下了,後邊良民村的車馬也跟著停下。
大家行動迅速,配合默契。
倪天機施展輕功去四處找水源,宋鈺和郝仁拾柴生火,秋錦玉準備要用的食材,魏大栓和秦嘯檢查馬車還有馬掌釘的狀況。
虞大夫給排隊來找他的士兵治一治頭疼腦熱,花二娘四處巡視一遍,告訴大家路邊的野草野果有哪些不能吃。
蘇知知和薛澈則趕緊去找林子上大號,順便很意外又很正常地抓隻野雞野兔子什麽回來加餐。
跟著行軍隊伍走,兩個孩子連上大號的時間都變得很規律了,白日在路上可沒時間停下來讓他們解決。
周都尉和秦源在士兵隊伍中走過巡查,周都尉連連感歎:“想不到良民村人才濟濟。”
他開始還不明白為何秦源要讓良民村的人跟著,這不是多了一幫累贅麽?
現在這麽一看,良民村來的這些人可幫大忙了。
不僅能給隊伍裏的將士治病,還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水源,讓兄弟們及時得到休整。
“秦大人高見呐。”周都尉對秦源抱拳。
秦源尬笑著回:“過獎,過獎。”
他也沒想到是這樣。
當時他本來不想同意的,可是有秦嘯在,他不同意也得同意。
沒辦法,在祖父麵前,他永遠都得當孫子。
周都尉又問起:“秦大人先前的隨從怎麽不見一同上路?”
秦源鎮定答:“我在嶺南買了些特產,派他先送回京城了,也算給家中妻兒報個平安。”
周都尉遺憾拊掌:“秦大人早說啊,我也買了些特產帶回去,早知就一起送回長安了。”
秦源:“嗬嗬。”
不過半盞茶的功夫,倪天機竟然就已經踩著樹梢飛回,在秋錦玉麵前翩然落地,手中的兩個大水囊裝得滿滿當當。
“往西南半裏地有一片湖可取水。”
倪天機指了一下方位,不少士兵們就拿著水囊往西南去了。
“阿秋,這些水夠不夠,不夠我再去取。”倪天機把水囊遞給秋錦玉。
秋錦玉接過沉甸甸的水囊,很自然地繼續使喚他:“夠了,先用完這些,你再去裝晚上和明日要喝的水,現在先去馬車裏幫忙拿碗。”
倪天機被使喚了,沒有半分不悅,反而臉上透出一種幸福。
他覺得這樣真好,就像平常人家的老夫老妻一樣,一起幹活,一起吃飯。
郝仁和宋鈺已經把火堆生起來了。
他們把裝滿了水的鍋架上去煮,等到鍋裏水煮開的時候,加入湯料包。
秋錦玉再把從村裏來的幹麵條、炸豆皮、炸豬皮、肉脯什麽的通通往裏邊放。
花二娘拿過來幾個洗幹淨的蘑菇丟進湯鍋裏。
“馬上就可以吃了。”秋錦玉招呼大家坐過來。
郝仁轉頭一看:“知知和阿澈還未回來?”
魏大栓:“我見兩個孩子沒走多遠,好像就在林子邊上。”
魏大栓話剛落音,就見蘇知知咻地一下從林子裏衝出來。
不是衝向煮沸的湯鍋,而是衝向正在給士兵看病的虞大夫。
“虞大夫!虞大夫!”蘇知知的聲音有點急。
她跑到虞大夫身邊,說話的聲音卻又變小了:“虞大夫,阿澈……”
虞大夫正查看一個士兵化膿的傷口,沒彎下腰來聽:
“什麽?他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