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數星星
字數:4752 加入書籤
皇後:“淑妃這話是何意?”
淑妃直視皇後:“皇後娘娘覺得呢?”
兩人的目光在空中對峙,還未及片刻,就聽外麵內侍通報皇上來了。
慕容宇蹙著眉大步走進來。
他聽說太子受傷了便過來看,見到太子並無大礙,麵色才輕鬆些。
慕容宇聽說了事情經過,覺得也不過就是兩個孩子鬧的時候誤傷了。
“好了,莫要因此事爭了。寧安也不是故意的,已經道過歉了。太子好好養傷,這件事莫要再提了。”
慕容宇說完,沒停留多久便離開了。
皇後帶著慕容禛,淑妃帶著寧安,也各自從禮和殿回了宮。
皇後將慕容禛送到東宮後,回到儀鳳宮愈發氣了。
“以前禛兒若是有哪不舒服,皇上都會大發雷霆嚴懲追責,今日遇到淑妃母女竟如此輕拿輕放,莫說懲處,連句重話都沒有。
還有淑妃,得了恩寵便在本宮麵前跋扈,當真是不把本宮放在眼裏了!”
冬嬤嬤:“娘娘莫氣,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淑妃在宮中也經營多年,不是那麽好下手的,如今又有了身孕,受皇上眷顧,娘娘可不宜此時輕舉妄動。”
皇後飲了半盞茶,胸口的起伏平緩了些:
“本宮清楚這一點。對付淑妃,不能用對付小鬼的法子。”
皇後的手撐在案幾上,凝神沉思。
眼下淑妃得皇上庇護。
若是沒了皇上撐腰,淑妃的氣焰便滅了。
眼下她需要一個人,一個能夠與淑妃分寵的人。
瑤華宮。
淑妃帶著寧安回來後,讓寧安先去換身衣裳。
她有些疲憊地在寢殿榻上睡下。
昨夜應付 了慕容宇,今早又去皇後那演一出戲,她有些累。
這個時候她才真的會覺得自己有些上年紀了。
想當年她十幾歲剛入宮的時候,就算熬一宿不睡,第二日也能生龍活虎。
寢殿內隻剩淑妃和尤嬤嬤二人。
“去給她傳個信,就說事情成了一半,過段時日就該她出馬了。”
淑妃的聲音很低,像睡著了一般。
尤嬤嬤得了令,默默下去了。
守在殿外的宮女進來伺候,見淑妃娘娘似乎在榻上睡著了,身上什麽也沒蓋。
那宮女忙取了一床薄被來小心地蓋在淑妃身上,輕聲道:
“娘娘有身孕,小心著涼。”
說完後,她又去將裝著炭的火盆挪近了些。
淑妃閉著雙眼,翻了個身子繼續睡,唇邊揚起一抹譏諷。
身孕?
她不可能再懷他的孩子。
誰都不可能。
……
西北。
夜色像一塊布從天上落下來,被一盞孤燈頑強地撐起。
蘇知知手裏提著一盞燈,和薛澈站在茫茫雪原中仰頭數星星。
今夜風不大。
燈影很穩。
天上的星星很亮。
“西北的星星好像比嶺南還要多,像薛家軍將士那麽多。”
蘇知知已經數暈了腦袋。
薛澈:“星星是一樣的,隻是這裏平原開闊,四野黑,你更容易看到些。”
蘇知知指著天上:
“阿澈,你看那個‘勺子’了麽?”
薛澈:“看見了,那不叫勺子,那是璿璣玉衡。”
蘇知知的重點卻是:“那個勺子倒過來了。”
蘇知知和薛澈今年夏天的時候讀到一本關於天象星宿的書。
夏天的晚上,他們就坐在草地上,把天上的星星和書上講到的星宿對應。
蘇知知以前覺得星星就是星星,就像天上隨心所欲飛著的螢火蟲一樣。
她以為星星也會到處跑,今天在東邊,明天在西邊。
今年才知道原來星星也有自己的位置,就算變動也有規律,不會到處亂飛。
現在他們冬天在西北看璿璣玉衡,不僅比夏天的時候看得更清楚,連那個勺子柄的方向都變了。
薛澈一向對書中的內容記得清楚:
“書上說過,冬日和夏日的方位是不一樣的。知知,你平日看書認真些,會在書裏找到很多答案的。”
“那書上有沒有說哪裏星星最多?要飛多高才能摘到星星?星星摸起來是涼的還是熱的?”
蘇知知拋出一連串的問題,一臉誠心向薛澈求教的樣子,
“星星是像石頭一樣硬麽?星星是不是發光的蟲子,把天咬破好多個口子,把身子擠進來,所以我們才看見它們?”
薛澈:“……不知道,我沒在書上讀到過。”
“知知問得好,伯伯告訴你,星星是熱的,捧在手裏熱得就跟剛出鍋的油炸金糕一樣。”
薛玉成的聲音在背後響起。
蘇知知和薛澈回頭看,見薛玉成、郝仁、宋鈺、秦嘯還有魏大栓走了過來。
他們明日就要啟程離開西北了。
方才以商議明年軍衣製作的要求為借口,在帳內談了許久。
蘇知知朝薛玉成走去。
她很喜歡薛伯伯。
薛伯伯長得好看,和爹不一樣的好看。雖然他總是肅著臉皺眉,但是他跟自己說話時候聲音很親和。
“薛伯伯,你摘到過星星?你怎麽摘的呀?真的像油炸金糕那樣麽?”蘇知知滿臉佩服。
薛玉成拍拍蘇知知的頭頂:“這是秘密,等你長大些再來西北的時候,我再告訴你。”
蘇知知:“那薛伯伯會悄悄告訴阿澈嗎?”
薛玉成笑了:“也不會。”
薛澈仰頭看著薛玉成高大的身軀。
他有些舍不得父親,但沒有說出口。
薛玉成眼中也透露些不舍:
“澈兒去嶺南後好好練功,好好長大,我在西北就能放心了。”
“好。”
這一夜,薛玉成又陪著薛澈說了許久的話,給薛澈講了很多軍營裏的事情。
薛澈聽得睡著了,薛玉成就坐在旁邊看著。
直到天邊泛起一線魚肚白。
待到天色大亮時,秦源和周都尉已經整頓好隊伍要回長安複命了。
他們要走,郝仁一行人也沒有明麵上的理由再多留,於是也在同一日離開。
三方人馬道別。
秦源一個勁地給祖父使眼色:
“你們中若有人要去京城,可與本官同行。”
易了容的秦嘯毫不猶豫地回道:
“多謝秦大人好意,我等鄉野山民在嶺南待慣了,隻想回村裏看看。”
秦源:……祖父你就待了兩個月,什麽叫山民待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