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先約見
字數:5504 加入書籤
6月30日,相關十一家公司恢複交易。開盤後,美麗華股價飆升,突破要約價並持續上漲,至上午收盤時漲幅達40,達到5.71元。
此時股價已遠超李兆吉的報價,賣出顯然不如市場拋售劃算。因此,美麗華集團小股東未售出一股,靜待李兆吉加碼及楊自雲的反收購。
散戶期待股價繼續攀升,但莊家絕不會讓他們如願。
一天過去,雙方均無動作,股價止漲回落,次日小幅下跌。
第三天,仍未見動靜,小股東開始焦慮。
李兆吉不提價可理解,畢竟關乎成本,但楊自雲為何沉默?
作為美麗華酒店集團的核心人物,他本應有所作為。然而,除了一則無關痛癢的聲明,他再無舉措。難道他無力守護公司?
這一疑問縈繞在眾人腦海,包括李兆吉和德克等人。
“楊自雲究竟在盤算什麽?”
李兆吉原本以為楊自雲作為重要人物定會守護家族基業,一旦入局,自己便進退自如。然而,楊自雲的表現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這並非好兆頭。
“也許是他資金短缺,不敢進行反向收購。”德克謹慎地發表意見,“楊家旗下的企業均處於虧損狀態,自今年起便深陷債務危機。”
“無論如何,要約已啟動。若下周楊自雲仍未采取行動,表明他無意也無力扞衛美麗華酒店,屆時股價必然大跌,小股東會拋售手中股份,建議下調要約價。”
“不行,絕對不能下調!這隻會讓股價跌得更厲害。”李兆吉開始設想最糟糕的情況。
“假設楊自雲與耀祖投資達成協議,我們的收購將無法完成,應立即上調要約價,避免股價繼續下滑。要約結束後,迅速拋售離場,我們依然能獲利。”
證監會的《收購與合並守則》規定,收購期間不得出售所持股票。
盡管李兆吉提高了警惕,但他仍需堅守到要約期結束。
要約進行至第十七天,李兆吉將美麗華酒店的要約價從4.30元提升至4.50元,及時遏製了恐慌情緒,穩住了股價。
吳耀祖得知消息後感到無奈,每次李兆吉提高報價,他都要額外支付楊自雲一大筆錢。
這位股市高手,是否已經察覺他與楊自雲的秘密合作?
7月19日。
這場孤寂的要約收購終於落幕,李兆吉持有的美麗華集團股份占比為42,未達到要約條件。
李兆吉發布聲明,稱收購失敗,要約期內購入的股份悉數退還給原股東。
失敗意味著李兆吉再也無緣掌控美麗華。
根據港島《收購與合並守則》,若收購失敗或撤回,在接下來的12個月內,收購者不得再次對目標公司發起要約,也不能增持股份超過35,以免觸發全麵收購義務。
失去控製權後,股份留存隻會占用資金,毫無益處。
李兆吉無意繼續持股,第一時間聯絡吳耀祖,欲以高價轉讓,卻遭拒。隨後,他果斷拋售手中股份。
7月20日起,李兆吉大量拋售美麗華酒店集團股份。
美麗華酒店集團股價急劇下跌,待他拋售完畢,股價已跌破3元。
吳耀祖趁勢增持,股權比例升至34,未觸及全麵要約紅線,隨即與楊自雲簽署股份轉讓協議。
月底,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楊自雲宣布,將其所持美麗華酒店股份通過協議方式全數轉讓給耀祖投資的吳耀祖。
交易完成後,美麗華酒店集團控股權易主。
此時,吳耀祖已掌握美麗華62股權,收購文件齊備,獲證監會審批後,向全體股東發布全麵要約公告:
"由匯豐銀行證券部代表要約人耀祖投資提出,
無條件全麵要約,收購美麗華酒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全部流通股,擬撤銷其上市資格。
要約價定為每股3.5元,總價2億5636萬4830港幣。
此聲明後,要約價不再上調。
要約達成需收購超過75股權,有效期一個月。"
吳耀祖持股超60,加上與楊自雲的秘密協議,可獲取額外5股權。
隻需再得10,即可啟動退市程序。
一旦啟動,將通過企業合並,迫使剩餘股東接受報價,最終實現對美麗華酒店集團的完全控股。
公告發布後,全港媒體沸騰。
李兆吉折騰一個月,未能撼動楊自雲分毫。
名不見經傳的吳耀祖兩步到位,強勢拿下美麗華,手段堪稱淩厲。
一夜之間,吳耀祖照片占據全港各大報紙頭版。
吳耀祖的父親於1961年抵達香港,同年與同鄉楊秀芳成婚。1965年,二人迎來了他們的兒子吳耀祖。
吳耀祖自幼聰慧,小學就讀於西洋菜公學,中學轉入梁式芝書院。然而,中五時期因雙親離世而被迫輟學。
今年四月,在沙田跑馬場,他憑借敏銳的眼光贏得了馬會大獎,獎金高達數百萬港幣,實現了人生的首次財富積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自此,吳耀祖展現出非凡的投資天賦。據九龍交易所內部人士透露,他涉足股市以來從未失手,屢創佳績。短短一個月內,便在港島市場獲利過億。
五月間,他赴日開展業務,據傳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斬獲頗豐,收益達數十億之巨。返回香港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購了美麗華酒店集團,一舉成為業界矚目的新星。
風水先生郭半仙曾評價吳耀祖為帶煞財神命格,指出其命運轉折點在於雙親亡故之後。此番言論雖屬迷信,卻也為這位青年才俊增添幾分神秘色彩。
無線電視台內,邵一夫放下手中的《天天日報》,對身旁的方逸樺感慨道:“自從劉天瀕臨破產,《天天日報》愈發離譜,什麽都能往上麵寫,完全不顧真實性。”
方逸樺輕笑回應:“這正是該報一貫的作風。迎合大眾喜好,虛構事實如家常便飯。”
談及吳耀祖時,他補充道:“我們的記者已向馬會核實過,確實證實了他近期中獎一事。”
馬會贏家、股市常勝者,加之掌控美麗華酒店集團的雷霆手段,吳耀祖正值青春年少便已聲名鵲起!
邵一夫搖頭輕歎:“這麽多光環疊加,未免太過迎合大眾想象。難怪媒體頻頻提及,銷量也居高不下。”
方逸樺附和道:“確是如此。不過,六哥,今天就給他答複?”
“這年輕人真不知輕重,不做酒店大亨或股市天才,偏要涉足電影。他以為拍電影像買公司一樣簡單嗎?”
“買公司隻需財力雄厚,拍電影卻不然,即便有錢也可能失敗!”
邵一夫沉思片刻。
此事發生於一個月前,吳耀祖自霓虹歸來後,特意派人將文件分別送至邵一夫與鄒文懷手中。
文件顯示,吳耀祖獲得了霓虹某大型院線集團的授權,掌握了外國電影在霓虹上映的發行渠道!
當時的霓虹電影市場,穩居全球第二,票房收入甚至超過整個歐洲。
對於香港電影界而言,闖入霓虹市場無異於財源滾滾。
這是一片遠超如今港澳及東南亞市場的巨大領域!
多年來,香港電影成功打入霓虹的屈指可數。
早年的李小龍作品算是一個,成龍的電影如今也能贏得青睞。
除他們之外,其他香港電影能否打入霓虹全憑機遇與品質。
直至今日,僅有嘉禾公司借助李小龍與成龍的影響力,在霓虹構建起一套完善的發行網絡。
憑借這一渠道,嘉禾得以進軍霓虹,賺取日益富裕的日本人手中的財富。
邵一夫始終對嘉禾的這套發行體係心生豔羨。
香江近日突然出現了一個吳耀祖,不僅財力雄厚,還能在霓虹發行電影,這與嘉和的情況類似。
吳耀祖提出願意協助將邵氏的電影盡可能發行至霓虹。
這一提議讓邵一夫頗為心動。
思索良久後,邵一夫問:“皺文懐那邊似乎也收到了吳耀祖的協議,嘉和有何反應?”
皺文懐曾是邵一夫的得力助手,多年前離開邵氏創立嘉和公司,終結了邵氏在香江多年的霸主地位。如今兩人既是對手,也是最強勁的競爭者。
“具體情況不清楚。”方逸樺答道,“我們的人說,皺文懐似乎拒絕了。他認為對方的條件有些苛刻。”
“確實苛刻。這年輕人不僅想共享我們在港島的院線,還想共享我們的藝人資源。”
邵一夫搖頭道:“他毫無背景,僅憑一個未知深淺的霓虹發行渠道就想提出這些要求,簡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那麽......直接拒絕?”方逸樺試探著問。
“不必拒絕,先約見談談。”
...
...
喜歡港片:勝男,我真的是臥底請大家收藏:()港片:勝男,我真的是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