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濃厚的興趣
字數:5733 加入書籤
出身港島的時容薇,並不特別在意吳耀祖有別的女人。
她生氣並非全因對方行為本身,而是因為對方竟敢當著自己的麵如此放肆。
若自己當時不在場……
那位外國女子恐怕早就對吳耀祖……有所動作了。
<的熱度暫時被轉移。
時容薇強壓怒火,在吳耀祖耳邊低聲警告:“待會出去再說,我必須向你們討個說法!”
吳耀祖輕輕聳肩,示意理解。
他具備感知他人情緒的能力,察覺到時容薇的憤怒更多是對戴安·蓮恩而非自己。
此刻,戴安·蓮恩內心同樣充滿悔意,懊惱自己過於衝動,致使真相暴露。
與此同時,菲比也在後悔,若是能與吳耀祖同坐一處,便能獨自享受kiss ca帶來的樂趣。
他還得知,身旁那名美豔女子主動搭話並非單純出於仰慕,盡管他的外表確實吸引人。
通過心電感應,吳耀祖得知她名為多米尼·赫斯特,正是美國赫斯特家族現任族長賈克斯·赫斯特的女兒。
赫斯特家族不僅是美國傳媒界首屈一指的豪門,更是全球頂尖的多元化媒體巨頭之一。
該家族在全球範圍內掌控著15份日報、36份周報及300多種雜誌。
此外,赫斯特家族還通過旗下的赫斯特電視集團運營29家電視台,覆蓋近18的美國觀眾,並持有a&e、espn等知名有線頻道,為赫斯特國際集團的創始人奠定基礎。
多米尼·赫斯特主動攀談,因為她已加入家族企業,作為記者兼主持人的她迅速認出了吳耀祖的身份。
“東方金融巨人”、“金融收割者”、“1.25億先生”、“金融之劍”等稱號,是吳耀祖近期在好萊塢贏得的新標簽。
吳耀祖一出現,就被她認了出來,他是那些外號的主人。作為媒體人的她,加上紐約上流社會的特質,總想與吳耀祖多聊幾句,希望能挖掘出新聞或獲取其他利益。於是,她主動與吳耀祖交談,表現得格外熱情親切,這讓一旁的時容薇看不下去。
球場上,湖人隊和尼克斯隊的比賽仍在繼續,但一邊倒的局麵讓場邊的觀眾漸漸失去興趣。無論是時容薇、赫斯特,還是那兩位好萊塢的小明星,甚至吳耀祖自己,心思早已飄到別處。
第二天,時容薇對那兩位女明星的態度明顯冷淡。不過,她的善良讓她難以拒絕對方的道歉。戴安·蓮恩低姿態地向她賠罪,而另一位名為菲比的明星也適時幫腔。加上吳耀祖似乎毫不在意的態度,時容薇最終選擇重新接納她們。
對此,吳耀祖感到滿意。他的直覺告訴他時容薇心裏的想法,這讓他心情愉悅。時間飛逝,轉眼到了周五,也是11月的最後一天。紐約已開始下雪,氣溫降到零度以下。
這天,好萊塢著名投資人彼得·林奇邀請吳耀祖參加他在長島舉辦的私人晚宴。
紐約長島地處北美東海岸的大西洋沿岸,是北美洲的一座島嶼,最初於1650年的十七世紀被稱為angeeyandt,現屬美國紐約州。
這座島長約190公裏,寬約20至30公裏,自紐約港延伸入北大西洋。長島西接紐約市的布魯克林和皇後區,東連納蘇郡和蘇福克郡。對於大多數紐約人來說,“長島”通常指的是後兩個郡。
這片區域位於北溫帶,三麵臨海,植被茂密,氣候溫和濕潤,因海洋性氣候影響,夏季涼爽宜人,被譽為全球最宜居之地之一。同時,這裏是富豪聚集地,眾多美國及國際名流在此購置房產。
電影《華爾街之狼》中,主角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最終購入的別墅即位於此地。相較之下,寸土寸金、空間狹小的曼哈頓並不適合大規模的莊園建設。而在長島,幾乎每位紐約乃至全美的富豪都擁有自己的宅邸。
黃昏時分,吳耀祖攜同時容薇前往宴會。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舟車勞頓,從曼哈頓到達長島時,夜幕已降臨,大雪紛飛。在彼得·林奇奢華莊園外,身著整齊製服的侍者和管家早已等候多時。
跟隨一名侍者的引導,吳耀祖一行順利進入莊園。由於今晚晚宴規格極高,據傳連市長與參議員都將出席,因此整個場地早在11月初便開始精心布置。踏入大門那一刻,璀璨的燈火與飄落的雪花交相輝映,宛如童話中的城堡,令人仿佛置身於夢幻般的宮廷盛宴之中。
每位女性都難以抗拒這種如夢似幻的場合,時容薇也不例外。盡管上一次吳耀祖在貝弗利山莊舉辦的宴會同樣令人難忘。
時容薇身著優雅晚禮服,站在吳耀祖身旁低聲讚歎:“這裏真美,像極了童話世界。”雪花映襯下,更添夢幻氛圍。
吳耀祖微笑回應:“他們祖先雖曾為強盜,卻統治世界數百年,積累的財富足以讓後代享受如夢似幻的生活。”
時容薇點頭附和,內心認同吳耀祖的觀點。
作為包船王的好友之女,時容薇深受愛國情懷熏陶,愛國之心遠勝多數港島富豪之女。
這也正是吳耀祖欣賞她的原因之一。
盡管如此,時容薇仍被眼前的奢華場景震撼,即便心中明白這不過是西方教科書式的生活再現。
彼得·林奇的基金聞名全球,美國半數富豪皆與其有所關聯,紐約更是幾乎全民投資。他不僅是財富象征,更享極高社會地位,連總統都對他禮遇有加。因此,彼得·林奇的私人宴會,嘉賓陣容極為尊貴。
由於賓客身份尊貴,宴會籌備耗時頗久,反複之下更顯奢華。
嚴格來說,彼得·林奇今晚的私人宴會已屬美國各類晚宴中的頂級。
時容薇到美國後,覺得最無趣的事莫過於此。
她在香港時較少關注這邊的情況,來到美國後,憑借良好的英語能力,廣泛閱讀當地新聞。
如此一來,她能通過照片辨認出許多美國名人。
例如——
“親愛的,那位像是紐約的副市長,我之前在《紐約時報》見過他的照片。”
“天啊!那位是不是紐約市長?沒錯,就是他!總在新聞裏出現的那個人!現在紐約的正、副市長都在場!”
“這場宴會的規格也太高了!咦,那邊那人好像是美國國會議員,我也曾在報紙上見過他。”
“等等……你快看那邊!那好像是……”
被她驚訝的模樣逗樂,吳耀祖也轉頭望去。
“哦,是現任副總統查理斯。你沒看錯。”他笑道,“他來自紐約,曾是該地議員,今晚到場合情合理。”
“好了,別大驚小怪的。包船王不僅見過英國女王,還和美國總統合過影呢。這算不了什麽。”
他笑著安撫她。
在這群清一色盎格魯撒克遜白人、夾雜少數猶太白人的宴會賓客中,吳耀祖與時容薇這對亞裔組合格外引人注目。
一直在等待他的沃倫·巴菲特見到這對組合後,立刻眼前一亮,走過來打招呼,並打算帶他上樓,與今晚宴會主人彼得·林奇聊聊。
實際上,此時華爾街的吳耀祖名氣遠超他自己想象。
華爾街這群人。
隻要利益足夠,讓他們背叛自己的國家,隻需足夠吸引人的利益,他們連眨眼都不會。
對這些人而言,膚色、種族、國籍都不重要。
他們隻在乎能為自己賺錢,至少不能阻礙自己賺錢。
所以吳耀祖出名後,華爾街的大佬們都想與他交談。
彼得·林奇這位股市傳奇也沒例外。
他掌管的麥哲倫基金已有70多億美元資產,投資超過1000家公司。
若吳耀祖盯上其中一部分,彼得·林奇也會受損。
鑒於此,一貫主張和平的彼得·林奇決定與吳耀祖結交。
他自然不會輕易親自拜訪。
直接打電話讓吳耀祖過來又不太妥當。
因此這種超規格宴會再合適不過,在這樣的場合裏更加凸顯對吳耀祖的重視。
彼得·林奇認為這會讓吳耀祖感到愉悅。
而巴菲特作為股神,雖年紀小得多,卻是彼得·林奇的小弟。
老大有事,小弟自然幫忙。
何況巴菲特同樣對吳耀祖感興趣,希望成為朋友。
於是巴菲特負責接待吳耀祖,彼得·林奇則在紐約的上層社交圈充分展示對吳耀祖的尊重。
得知這些後,吳耀祖對彼得·林奇的安排頗為滿意。
在這種高規格的晚宴中成為主角之一,顯然比單打獨鬥更有優勢。
如果可能,吳耀祖也願意與華爾街合作。
畢竟華爾街並非一個整體,而是一群利益結合體。
平日裏他們自相殘殺,唯有利益能讓彼此團結。
吳耀祖意識到,自己完全可以選擇性地與這些人中的某些部分合作,從而共同壓製其他部分。這裏的“部分”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
彼得·林奇在人脈方麵的能力依然值得信賴,吳耀祖目前正需要這樣一位重量級的華爾街引路人。能夠收到今晚宴會邀請函的人,幾乎都是美國社會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大多深諳世事,起初或許並未留意吳耀祖的存在。
然而,在沃倫·巴菲特親自迎接吳耀祖並與他一同上樓後,一些敏銳之人開始打聽,隨即有熟悉吳耀祖的金融界人士向大家介紹他在美國的經曆及成就。隨之而來的是關於吳耀祖的一係列信息逐漸公開,且越傳越神。
實際上,彼得·林奇如此隆重地接待吳耀祖是有道理的。作為亞洲頂尖富豪之一,吳耀祖是香港新晉首富,僅四天便獲利18.6億美元,兩個月內更是達到了25億美元。其金融操作能力遠超彼得·林奇。
今晚到場的多數人是為了彼得·林奇的商業價值而來。但當吳耀祖突然出現,並展現出似乎超越彼得·林奇的實力時,在場的許多權貴,即便未曾聽聞過他,也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