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采訪
字數:6433 加入書籤
多米尼·赫斯特陪同父親賈克斯·赫斯特出席宴會,此時正與其父談論吳耀祖。“上次我在籃球館見過他,本想采訪,卻沒機會。”“沒想到‘股票天使’如此關注他,這人必定具有重大新聞價值。”“父親,我們可以為他安排一次專訪,我相信這將極大提升我們報紙的銷量。”
赫斯特家族的創始人威廉·赫斯特,是美國乃至全球獵奇新聞的開創者,以大膽的報道風格聞名。
當年,赫斯特家族憑借獨特的新聞視角,在報業中脫穎而出。威廉·赫斯特的最大對手,也是普利策獎的創立者約瑟夫·普利策曾公開表示:“赫斯特是個瘋子,他的家族都帶著瘋狂的基因,別招惹他們。”
普利策的話似乎沒有錯。
大約十年前,赫斯特家族的小輩安妮·赫斯特,在一次約會時卷入一場搶劫事件,最終成為匪徒首領,多次實施銀行搶劫。
安妮去年才從監獄釋放。而在另一個平行世界裏,赫斯特家族的其他成員同樣做出了許多令人震驚的事。
因此,普利策對赫斯特家族的評價似乎得到了驗證。
此時此刻,多米尼·赫斯特目睹吳耀祖進入二樓後,心中已悄然浮現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彼得·林奇位於長島的莊園內,二樓。
吳耀祖與時容薇到達時,除了帶路的巴菲特,室內僅有三人。
吳耀祖無需他人介紹,便已認出這三人的真實身份,因為關於他們的記憶早已深植於他的腦海。
第一位,自然便是這座莊園的主人,被譽為股票之神的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生於1944年,至今尚未滿四十歲,相較於1933年出生的巴菲特,顯然年輕許多。
無論哪個領域,向來以能力論高低。
在投資界,彼得林奇的表現超越了巴菲特。
因此,如今巴菲特成了他的追隨者。
另一位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副行長多裏·史密斯。
她的職務看似平凡,實則不然。在知情者眼中,她地位極高,可能是在場眾人中最重要的角色。
畢竟,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是美聯儲的十二家股東之一,也是美聯儲體係內規模最大的地區性銀行。
按理說,全球存放在美國的黃金中,約有四成儲存在這家銀行位於曼哈頓的地下金庫。
簡單來說,如果說美聯儲是美國經濟的核心中樞,那麽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至少相當於總行。
而多裏·史密斯正是這“總行”的副行長。
若非吳耀祖對她的背景有所了解,很難知曉其身份與重要性。
因為她與其他聯邦儲備銀行高層一樣,極少出現在公眾視野,即便偶爾登上媒體,也會被隱去姓名和影像。
此刻,多裏·史密斯正與彼得·林奇交談,見吳耀祖進來後,二人暫停對話。
多裏·史密斯說:“哦,彼得,你等待的客人到了。”
“哈,沒錯。親愛的多裏。”彼得林奇微笑著回應。
“那麽……”多裏·史密斯繼續說道,“我不再打擾你們了。不過關於投票的事,還得麻煩你協助一下。”
“沒問題!”
“那麽……再見。下個月聖誕節,我想邀請你到我家海邊別墅共進晚餐。”
“依然沒問題!”
多裏·史密斯禮貌告別後,從另一側離開。臨行前,他友好地向吳耀祖和時容薇點頭,又與巴菲特和另一位中年白人道別。
待多裏·史密斯離去,巴菲特、彼得·林奇以及被稱為多尼斯的華爾街債券巨頭都將目光轉向吳耀祖。
彼得·林奇微笑著伸出手:“約翰,很高興見到您。我是彼得·林奇,能結識東方的金融翹楚,深感榮幸。”
“我是約翰·吳。同樣期待與紐約的股市傳奇相識。”兩人握手致意後,巴菲特和多尼斯也依次介紹自己並與吳耀祖握手。
簡單寒暄之後,彼得·林奇注意到時容薇略顯拘謹,吳耀祖顯然明白他的意圖。
“她是我的未婚妻安妮,她可以參與我們的談話。”吳耀祖坦然說道。
此話讓時容薇倍感喜悅,這種被信任並參與高層對話的機會,加深了她對吳耀祖的信任。
彼得·林奇隨即直入主題:“約翰,您的到來讓我十分欣喜。您的投資策略在華爾街引起不小的震動。”
“哦?”吳耀祖淡然一笑,“與那些金融巨鱷相比,我的成果微不足道。至於令人震驚或恐懼,或許言過其實了吧?”
“相對於美國這個龐大金融體係而言,我的成績不過是滄海一粟。在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擁有最多國際投資者的地方,我的行為實屬平常。”
看到吳耀祖態度從容,巴菲特和彼得·林奇交換了一個眼神,彼此眼中流露出對吳耀祖的欣賞。
這是一個目標明確、膽大心細且極具天賦的年輕人,無論種族如何,他的能力不容小覷。
這片土地上的居民,誰又不是後來者呢?除了即將消失的原住民。
“約翰。”彼得·林奇謹慎選擇措辭,直視吳耀祖的目光,“聽說過共濟會嗎?”
吳耀祖挑挑眉。
共濟會?
得益於互聯網的普及,許多人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
但吳耀祖無需了解,他腦海中留存的大佬記憶中,不少本身就是共濟會成員。
共濟會是資本家的聯合體。
它也是西方政界和執政黨的幕後主導力量。
然而,這並非一個統一的整體,內部存在激烈競爭。
有時也會合作。
這是一個由大資本家組成的組織。
全球各地的經濟中心都有其分支。
起源於歐洲,興盛於北美,如今遍布全球。
但各分支間並無隸屬關係。
例如在香港,內部也有共濟會。馬會主席通常由香港共濟會領袖擔任。
據吳耀祖所知,連包先生和霍先生也屬於這一組織。
但香港的共濟會較為鬆散,馬會主席影響力有限。
成員僅掛名共濟會,有空聚會,有利合作。
其餘時間各自為政,缺乏約束。
相比之下,歐美地區的共濟會更強勢,在本國影響深遠,甚至觸及美國及歐洲強國。
想到這些,吳耀祖點頭:“聽過。”
除了當事人外,無人知曉彼得·林奇與吳耀祖談話的內容。
總的來說,彼得·林奇等人見到吳耀祖後態度變得更為友好。
雪正紛紛揚揚地下著,彼得·林奇的宴會自然不會設在戶外。
那樣的話,那些追求優雅而不顧寒冷的紳士淑女們可受不了。
因此,宴會的主要場所選在了莊園別墅內,那裏有一個巨大寬敞、麵積驚人的室內大廳和宴會廳。
由於是室內聚會,這場宴會盡管規格極高,但參加的人數明顯比吳耀祖在洛杉磯舉辦時少得多。
大約有一百多人的樣子。
當吳耀祖牽著時容薇的手步入會場時,這對亞洲麵孔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您好,我是多米妮·赫斯特,赫斯特傳媒集團記者部經理。不知是否可以有幸與您單獨交談幾句?\"
剛進來的多米妮·赫斯特,作為赫斯特家族的大人物之一,麵帶笑容地走上前來主動搭話。她曾與吳耀祖有過一麵之緣。
吳耀祖仔細打量了此刻的多米妮·赫斯特一番。
在nba球場觀看比賽時,她身著o職業套裝,攜帶攝像機和筆記本,顯然肩負采訪任務。
如今,這位換上了盛裝的多米妮·赫斯特顯得更加雍容華貴,氣質出眾,身材曼妙,神態嬌媚,同時又不失清新恬靜的淑女風範,顯然是出身優越、受過良好教育的上流社會名媛。
吳耀祖在心中給了她91分。
而時容薇則是92分,兩人幾乎旗鼓相當。
喬琳琳、林清霞以及三位好萊塢非裔女星都在80至90之間。
吳耀祖主動伸出手與對方握手,友好地說道:\"你好,我是吳耀祖,也可以叫我約翰·吳。您想跟我聊些什麽?是采訪嗎?很抱歉,我一貫不喜歡接受媒體的采訪。\"
這確實是他的真實想法。
他在港島生活多年,多次拒絕媒體的邀約。
實際上,本月以來,《時代周刊》和《福布斯》也曾找過他,希望能為他做個專訪。
但他均未同意。
並非刻意塑造神秘形象,吳耀祖有意將首次專訪機會留給日後創辦的報紙、雜誌,不願便宜他人。
《天天日報》不在考慮範圍內,其八卦娛樂定位讓他覺得格調不高。
“真是可惜呢。”多米妮表麵惋惜,但神情中並無太多遺憾,“我隻是想與您閑聊,並非有意采訪。”
吳耀祖暗自搖頭,心知不信。
若非我掌握讀心術,察覺您包內藏有錄音筆,恐怕會被蒙騙。
多米妮·赫斯特對吳耀祖心懷不軌,而他對她也有所圖謀。
原因不僅是她的美貌,更因她背後的赫斯特傳媒集團。
確切來說,是這家龐大的傳媒帝國。
吳耀祖自創業之初便確立“文化+科技”的發展方向,輔以金融支持。
科技需厚積薄發,無捷徑可走。
唯文化領域可速成,方法便是提前購入已在各地紮根、擁有悠久曆史及龐大用戶的報紙、電視台等媒體機構。
在日本,他投資眾多院線公司,開設個人娛樂事務所,積極與高層建立良好關係,為將來並購當地傳媒鋪路。
在香港更是如此。
他已持有亞視29.5股份,tvb16股份,還創辦數家文化公司與影院。
基礎工作已完成。
一旦掌控日本與香港市場,便等於掌控亞洲傳媒。
剩餘東南亞與台灣市場唾手可得。
接下來是最難的歐洲與北美。
歐洲稍易,因缺乏統一強國。
他們內部結構鬆散,卻能通過交叉持股和逐步並購,掌控部分歐洲國家的媒體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