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東安平城

字數:4292   加入書籤

A+A-


    公子孫和正欲下令全軍向東行進,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片刻的寧靜,探馬如疾風般奔來,大聲稟報:“後麵有一萬餘吳軍正全速疾奔過來,後麵是文聘和滿寵的十幾萬兵馬緊追不舍!”那聲音帶著一絲驚慌與急切,仿佛死亡的陰影正迅速籠罩過來。
    公子孫和聞言,心中大驚,仿佛被重錘狠狠擊中。他急忙問道:“這一萬餘人馬是不是吳將軍斷後的人馬?”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擔憂與不安,雙手不自覺地握緊韁繩。
    探馬點點頭,聲音帶著一絲悲戚道:“沒錯,正是斷後的人馬,但不見吳將軍。我後來問了其中的士卒,得到的回答是,吳將軍被兩位敵將前後夾攻,不敵而被生擒活捉了去。”
    孫和聞言,麵露悲傷之色,那悲傷如同潮水般在心中蔓延。他深吸一口氣,對探馬道:“趕緊令他們跟隨我們前行,大軍直奔東安平而去,到了東安平,進城後就安全了。”他的聲音帶著一絲堅定與決絕,仿佛東安平是他此刻唯一的希望。
    探馬抱拳應諾,轉身快馬加鞭而去,揚起一路塵土。
    公子孫和一行人急忙撥轉馬頭,向東疾奔而去。馬蹄聲如驚雷般響亮,揚起漫天塵土。而文聘和滿寵率領著十幾萬兵馬在後麵緊追不舍,那如烏雲般壓境的追兵,讓吳軍將士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經過幾個時辰的奔馳,馬匹都已疲憊不堪,口吐白沫。
    突然,前麵出現了一座城池,那高大的城牆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仿佛是黑暗中的一座燈塔。探馬來報,正是所有人期盼到達的東安平城。
    東安平的守將虞汜早已登上西城門的城頭,他身著鎧甲,目光如炬地向臨淄城的方向張望。
    當他從公子孫和派來的探馬處得知,公子孫和與大將軍諸葛瑾和大都督陸遜親率麾下敗軍來投奔他時,他興奮不已,仿佛看到了加官進爵的希望。他急忙披掛整齊後,召集眾將,從府內來到西城門城頭。
    此時的西城門城頭堆滿了滾石檑木和箭矢,盾牌手在前,手持巨大的盾牌,如銅牆鐵壁般排列著;弓箭手在後,手持強弓,箭在弦上,蓄勢待發。所有人都嚴陣以待,等著公子孫和的人馬出現。
    當西麵的地平線上塵頭大起,如黑色的風暴般席卷而來。前麵是六萬餘吳軍敗兵,他們衣衫襤褸,疲憊不堪,臉上寫滿了恐懼與絕望;後麵是緊追不舍的漢軍,如狼似虎般全速向東安平城疾奔而來。
    虞汜趕緊下令,由各校尉率領盾牌手和弓箭手在城頭拒敵,而他親自率領五千將士奔下台階來到西城門,準備迎接公子孫和等一行人進城。他的腳步匆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與期待。
    吊橋被迅速放下,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仿佛是歲月的歎息。西城門也完全打開,等著前麵的吳軍趕緊進城。
    公子孫和與諸葛瑾、陸遜的馬快,三人在親衛隊的護衛下,如閃電般迅速駛過吊橋,到達西城門口,順利進入城內。他們的身後,揚起一片塵土。
    三人身後的六萬餘敗軍也緊跟著他們的步伐,如潮水般湧入城內。那擁擠的場麵,仿佛是逃難的洪流。
    當文聘和滿寵的人馬到達吊橋邊時,城頭亂箭如雨,瞄準他們急射過來。那箭矢如蝗蟲般密密麻麻,帶著尖銳的呼嘯聲。
    而吊橋也緊急拉起,發出“哐當”一聲巨響,西城門也快速關閉,如巨獸緊閉的大嘴。
    文聘和滿寵隻好下令全軍後撤三裏,安營紮寨,同時派偵騎趕緊去向大都督司馬懿報告,並靜等大都督的人馬來到。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不甘與無奈。
    公子孫和等人進城後,守將虞汜率領五千將士跪地相迎。他們整齊地排列著,頭顱低垂,仿佛在向勝利者致敬。
    孫和與諸葛瑾、陸遜急忙下馬,孫和緊走幾步,趕緊扶起虞汜,感動不已地道:“虞將軍太客氣了,眾將士快快請起,無須多禮!”他的聲音溫和而親切,帶著一絲疲憊。
    眾人這才連忙起身,眼神中充滿了敬畏與感激。
    虞汜拱手分別向孫和、諸葛瑾和陸遜行禮道:“末將虞汜見過公子、大將軍和大都督,你們一路辛苦了!”他的聲音洪亮而恭敬。
    諸葛瑾和陸遜微笑著頷首示意,那微笑中帶著一絲苦澀與無奈。孫和回頭望了一眼身後狼狽不堪、身上鎧甲血跡斑斑的將士,哂笑道:“我們中了司馬懿的詭計,敗逃至此,讓虞將軍見笑了。”他的笑容中充滿了自嘲與苦澀。
    虞汜聞言忙安慰道:“公子,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況且司馬懿為人狡詐,詭計多端,公子不必往心裏去,末將已在府衙安排了酒宴,給諸位接風洗塵,這邊請。”說罷伸手示意前往府衙的道路,那動作優雅而熱情。
    孫和微笑著點點頭,跟隨引路人向府衙走去,邊走邊與虞汜交談東安平城內的情況。得知城內糧草充足,百姓安居樂業時,孫和連連誇讚虞汜治理有方。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讚賞與肯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虞汜得到公子孫和的誇讚,內心非常激動,仿佛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流淌。他下決心將孫和及諸葛瑾、陸遜照顧好,以便日後有機會加官進爵。
    眾人進入府衙後,虞汜吩咐設宴款待。那宴席上,美酒佳肴擺滿了桌子,但卻無人有心思品嚐。
    飲宴中,諸葛瑾心不在焉,他的眼神遊離不定,仿佛在思考著什麽。陸遜看透了諸葛瑾的心思,忙道:“大將軍是否擔心三位副將的安危?”
    陸遜明白,三位副將中,甘瑰和薛珝畢竟不是他的至親,但諸葛恪卻是他的親兒子,自然牽掛不已。陸遜不便直接挑明,所以提到三位副將。
    諸葛瑾點點頭,神情沮喪地道:“不知他們三人率軍進入山穀後,如今怎麽樣了?”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擔憂與焦慮。
    孫和聞言忙安慰道:“吉人自有天相,他們應該能殺出重圍,來與我們團聚。”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仿佛給人注入了一股力量。
    諸葛瑾聞言心頭一動,忙道:“但願承公子吉言,他們三人能率軍殺出重圍,隻是我們來到東安平,一路上都未見他們的蹤跡,他們在哪裏呢?”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盼與迷茫。
    陸遜明白諸葛瑾的心意,忙主動提議道:“大將軍勿憂,我現在就派人去臨淄城南門附近埋伏,一旦發現三位副將的蹤跡,立即將他們帶來東安平。”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
    諸葛瑾露出感激之情,孫和點點頭,表示讚同。
    虞汜撓撓頭,問道:“大都督,為什麽去臨淄城南門外埋伏?”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
    陸遜轉頭望了一眼旁邊的淩封、陳修和呂霸三將,笑道:“漢將魏延和關統率軍偷襲臨淄城,太守蔣壹被殺,三位太守不得已而棄城奔逃。”淩封、陳修和呂霸三人聞言尷尬地笑了笑,那笑容中充滿了苦澀與無奈。
    陸遜繼續道:“如果諸葛恪三將率軍逃出山穀,肯定會到繞路到山穀入口處找我們,而我們已經離開,他們發現我們不在,肯定會前往臨淄城。因為他們不知道臨淄城已經被漢軍攻陷。”他的分析頭頭是道,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虞汜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尷尬地笑了笑,低頭不語。
    於是陸遜立即安排探馬快馬加鞭前往臨淄城南門外埋伏,隨時準備迎接三位副將和麾下的兵馬。那探馬領命後,如離弦之箭般飛馳而去。
    話說諸葛恪在親衛隊的護衛下,率領一萬精兵突出重圍,沿著山腳繞道向山穀入口處疾奔而去。他的身後,馬蹄聲如雷,塵土飛揚。
    身後司馬昭率領兩萬騎兵緊緊咬住諸葛恪大軍的尾部,緊追不舍。那追兵如惡狼般,不肯放過任何一絲機會。
    來到山穀入口處時,諸葛恪發現從山穀入口處向臨淄城方向的道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不少軍士的屍體,還有一些重傷員正在呻吟著。那慘烈的場景,讓諸葛恪的心猛地一揪。
    諸葛恪立即意識到,公子孫和等人中了漢軍的埋伏,十有八九已經逃向臨淄城了。於是諸葛恪一刻都不敢耽誤,率軍向臨淄城方向疾奔而去。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決絕,仿佛要去拯救自己的親人。
    喜歡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請大家收藏:()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