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繞道進城

字數:4172   加入書籤

A+A-


    殘陽如血,將臨淄城南門外那片密林的輪廓勾勒得愈發深邃。諸葛恪騎在高頭大馬上,眼神堅毅,手中韁繩緊握,率領著麾下將士快馬加鞭,馬蹄聲如急雨般敲打著大地,揚起一路塵土。
    就在他們離那片密林不遠處時,諸葛恪警覺地眯起眼睛,勒住韁繩,放緩了速度。突然,從密林幽深處閃出幾道身影,如鬼魅般迅速靠近。諸葛恪心中一緊,手不自覺地搭在了腰間的劍柄上。待那些人來到近前,才看清是吳軍的偵騎。
    這些偵騎遠遠望見諸葛恪那獵獵飄揚的旗幟,緊繃的臉上瞬間露出驚喜之色,趕忙從密林中策馬而出,馬蹄翻飛,帶起陣陣草屑。
    他們來到諸葛恪麵前,勒住韁繩,馬兒人立起來,最終生生停住。偵騎們喘著粗氣,大聲喊道:“諸葛將軍,大都督派我們在這裏候著您呢!您趕緊跟我們走,去見公子、大都督和大將軍他們!”
    諸葛恪聞言,心頭好似一塊巨石落地,大喜過望,連忙點頭示意。他回頭望向身後的眾將士,目光如炬,大聲說道:“兄弟們,大都督派人來接我們了!咱們加把勁,向前衝,很快就能安全了!”
    眾將士們聽到這話,原本疲憊不堪的臉上瞬間煥發出光彩,精神抖擻得如同即將出征的猛虎。
    他們用力拍打著身下的坐騎,那坐騎吃痛,長嘶一聲,如離弦之箭般跟隨偵騎朝東安平城方向疾奔而去。馬蹄聲震耳欲聾,仿佛是大地在為他們的逃亡奏響激昂的樂章。
    領頭的偵騎與諸葛恪並排而行,狂風在耳邊呼嘯而過。他將公子等人在山穀入口處遭遇文聘和滿寵人馬伏擊,斷後的吳奮將軍被生擒,公子等人欲返回臨淄城,卻遇到從城內逃出的三位太守,不得已而東行來到東安平城落腳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知諸葛恪。
    諸葛恪聽著,眉頭緊鎖,心中一陣後怕。隨後,他也將自己進入山穀後遇到伏擊,甘瑰和薛珝為了掩護自己殺出重圍而拚死與敵將戰鬥的經過,緩緩說了出來。
    話剛說完,領頭的偵騎突然一拍額頭,大叫一聲:“諸葛將軍,我差點忘記一件大事了!”
    諸葛恪微微一怔,問道:“哦,什麽大事?”
    領頭的偵騎眉頭緊鎖,滿臉憂慮地說道:“文聘和滿寵的十幾萬人馬在東安平城的西門外三裏處安營紮寨,如果我們就此過去,保不齊會遇到他們。敵軍勢大,我們人少,難以為敵啊。”
    諸葛恪略作沉吟,目光在四周掃視一圈,思索片刻後說道:“嗯,我們不如繞道去往其他城門。”
    領頭的偵騎思索片刻,在心裏反複權衡繞道去往哪個城門更合適。他的手指不自覺地輕輕敲打著馬鞍,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光芒。
    拿定主意後,他眉頭舒展開來,說道:“我們可以繞道去往南城門,先朝東南方向前行,然後北行一段距離,就到達南城門了,如此,就不會遇上漢軍了。”
    諸葛恪點點頭,表示讚同。於是領頭偵騎立即吩咐其他偵騎,聲音洪亮而急切:“趕緊調整行進的方向,往東南方向行進,然後北行,前往東安平城的南門。”
    其他偵騎立即反應過來,連忙抱拳答應,所有人依令而行,隊伍迅速調整方向,如一條靈動的遊龍般在曠野上蜿蜒前行。
    與此同時,東安平西城門城頭上,諸葛瑾如熱鍋上的螞蟻般焦躁不安地來回踱步。他的眼神不時地朝西麵望去,每一次望去,都滿是期待,可每一次又都失望地低下頭。
    他一直掛念著兒子諸葛恪的安危,哪裏還有心思飲宴。於是,他借故上茅房的空隙,匆匆來到城頭觀望。
    身旁緊緊跟隨的親衛隊軍士們也都理解諸葛瑾的心意,他們眼睛緊緊盯著遠方,仿佛要把那地平線看穿,期盼著奇跡趕緊出現。
    突然,諸葛瑾心頭一個念頭閃過,文聘和滿寵在西城門外三裏處安營紮寨,諸葛恪等人的兵馬就算脫困後,在偵騎引領下正全速向東安平城疾奔而來,也不會傻到走西城門啊。那他們會走哪個門呢?
    諸葛瑾低頭一思索,不禁啞然失笑。山穀在東安平城的南麵,不走西城門,自然走南城門最近。沒理由繞道去東城門和北城門,因為距離太遠,沒必要。
    於是,諸葛瑾率領親衛隊立即轉向南城門。來到南城門的城頭,諸葛瑾繼續來回踱步,腳步急促而沉重。親衛隊的軍士們緊盯著南城門外的遠方,眼睛一眨不眨,期盼奇跡早點出現。
    突然,遠方塵頭大起,如一片黃色的雲霧迅速蔓延開來。軍士們高興地呼喊:“大將軍,快看,來了,來了!”
    諸葛瑾連忙抬頭望向遠方,果然南麵的地平線上出現無數的小點,小點正逐漸變大,明顯是騎兵在全速向東安平城疾奔而來。諸葛瑾瞬間眉開眼笑,對身旁的軍士道:“快,跟我下去迎接!”軍士們連忙抱拳答應,聲音整齊而響亮。
    說罷,諸葛瑾親率五千軍士奔下台階,腳步匆匆,仿佛晚一步就會錯過什麽。來到南城門口,他立即吩咐放下吊橋,打開南城門。那吊橋緩緩放下,發出沉重的吱呀聲,仿佛是迎接親人的歎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諸葛瑾擔心後麵會有漢軍的追兵,於是臨走前吩咐城頭的校尉時刻注意吳軍動向。他神情嚴肅,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一旦發現吳軍後麵有追兵,立即下令盾牌手和弓箭手嚴陣以待,強弓硬弩時刻準備,掩護吳軍順利駛過吊橋,進入城門,然後迅速拉起吊橋,關閉城門,並萬箭齊發,射住敵軍陣腳。”
    城頭的校尉按照諸葛瑾的吩咐,令盾牌手在前,如一道堅固的城牆;弓箭手在後,弓弦緊繃,箭在弦上,所有人都嚴陣以待。
    很快,諸葛恪的人馬在偵騎的帶領下來到了吊橋邊。城頭的校尉高聲喊道:“諸葛將軍,大將軍已經在城門口迎接你們,趕緊進城,後麵的追兵就交給我了。”
    諸葛恪聞言大喜,高聲回應道:“好咧,謝謝兄台。”
    說罷拍馬迅速駛過吊橋,馬蹄踏在吊橋上,發出清脆的聲響。進入城內後,他感覺仿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終於回到了安全的懷抱。
    諸葛恪的一萬騎兵剛駛過吊橋,不等校尉下令,負責吊橋的士卒立即盡全力拉起了吊橋。
    隨著隨後一個士卒進入南城門內,城門也立即關上了,發出沉重的閉合聲,仿佛是命運之門關上了危險。
    文健率領的兩萬騎軍衝到吊橋邊時,城頭亂箭如雨,如蝗蟲般紛紛落下。文健迫不得已,隻好下令撤軍三裏,準備安營紮寨。
    這時,文聘和滿寵的探馬聽到南城門外萬馬奔騰的動靜,立即疾奔過來打探虛實。見到文健的人馬後,他們立即向文健報告,文聘和滿寵的人馬就在西城門外三裏處已經安營紮寨,正在等待大都督的人馬到來。
    文健聞言大喜,自己這兩萬人馬如果在南城門外安營紮寨,一旦被城內的吳軍趁夜偷襲,全軍覆沒都極有可能。最穩妥的辦法自然是盡快與大軍會合,於是文健立即率軍跟隨偵騎去見父親文聘和滿寵將軍。
    文聘見到兒子文健率軍到來後大喜,立即吩咐就在自己的營寨旁邊安營紮寨。滿寵問起兒子滿偉的情況,得知滿偉安全後,滿寵那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而諸葛恪等人進城後,見到大將軍諸葛瑾,諸葛恪連忙下馬,快步上前與父親擁抱在一起。
    諸葛瑾老淚縱橫,雙手緊緊抱住兒子,仿佛一鬆手兒子就會再次消失。見到兒子安然無恙,他這才放下心來,急忙追問甘瑰和薛珝的下落。
    諸葛恪逃出山穀時,甘瑰和薛珝正在與敵將廝殺,結局如何他也不得而知,於是將實情一五一十地告訴父親。
    父子兩人感慨萬千,兩人手拉手向宴會廳走去。正在飲宴的公子孫和、大都督陸遜等人見諸葛瑾去而返回,還帶來了兒子諸葛恪,均驚喜不已,急忙招呼他們入座,然後互相交流失散後的情況。
    一時間,宴會廳內熱鬧非凡,劫後餘生的喜悅彌漫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喜歡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請大家收藏:()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