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向東撤退
字數:3968 加入書籤
諸葛恪緩緩落座,身姿雖略顯疲憊,但眼神中仍透著一股堅毅。他微微整理衣衫,清了清嗓子,開始向眾人講述起自己中伏後逃離山穀那驚心動魄的經過。
“那日,山穀中喊殺聲震天,敵軍的伏兵如鬼魅般從四麵八方湧出。我身邊的將士們奮勇拚殺,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甘瑰和薛珝兩位將軍,更是如猛虎下山,為我殺出一條血路。”諸葛恪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將眾人帶回了那慘烈的戰場。
眾人聽得入神,臉上滿是驚歎與擔憂之色。待諸葛恪講完,都不禁為甘瑰和薛珝的安危捏了一把汗,紛紛感歎不已,營帳內的氣氛也變得沉重起來。
不知不覺間,話題轉到了司馬懿的大軍到達後,該如何應對的問題上。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營帳內一片寂靜,隻有偶爾傳來的馬匹嘶鳴聲打破這份沉默。
良久,諸葛瑾緩緩抬起頭,目光堅定而沉穩,他說道:“公子,司馬懿人馬眾多,東安平城城池低矮,難以堅守。依我看,不如趁司馬懿大軍未到,我們趁夜從東門出城,先向東行軍,再折向南麵,到達青州境內城陽郡的治所東武城,補充糧草後,沿著海邊一路向南,經過徐州境內的廣陵郡治所淮陰城,再次補充糧草後,繼續沿著海邊向南行,回到揚州的建業城,向陛下匯報戰鬥經過,商議下一步的策略。”
眾將紛紛點頭,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讚同之色。
陸遜接過話頭,語速急促卻條理清晰:“大將軍所言在理,事不宜遲,與其等到夜晚再生變故,不如即刻起程,趕緊出城東行。”
公子孫和微微頷首,表示同意。然而,他的眉頭突然一皺,目光掃視眾人,問道:“誰來斷後?”
斷後,這無疑是一個苦差事。費力不討好不說,還有被漢軍追殺的巨大風險。眾將一聽,紛紛低下頭,營帳內再次陷入沉默,氣氛變得有些壓抑。
太守淩封、陳修和呂霸三人互相對視一眼,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道:“公子,我們三人願意率軍斷後,將功補過。”
三人心中如明鏡一般清楚。大軍是撤往東吳國都建業城,而他們四位太守奉命鎮守臨淄城。如今臨淄城被魏延和關統攻占,太守蔣壹戰死,他們三人趁亂逃出城池。
論罪,當斬,甚至還會禍及家人。為了彌補罪過,三人毅然決定率領麾下的兵馬斷後,將功補過,以免秋後算賬,難逃罪責。
公子孫和與諸葛瑾、陸遜自然明白三人的心意。正愁無人願意斷後,既然三人自告奮勇,何樂而不答應他們呢?
再說了,俗話說:使功不如使過。三人明白自己的罪過,為了將功補過,自然會盡全力去斷後,保護大軍的安全。
公子孫和轉頭望向諸葛瑾和陸遜,用眼神征求他倆的意見。兩人相繼頷首,表示同意。
於是,孫和對三人道:“既然三位太守願意率軍斷後,吾心甚慰。待大軍安全到達國都建業後,我自會向父皇給三位太守請功。”
三位太守聞言,大喜過望,連忙抱拳應諾,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孫和又道:“誰來守城?”
“公子,無論派誰守城,東安平城遲早陷落。不如我們用空城計,拖延漢軍進城和追擊我軍的時間,而我軍可趁機早日到達東武城。”陸遜輕聲說道,聲音雖輕,卻充滿了自信。
諸葛瑾點點頭,附和道:“沒錯,我們無須派兵將守城。令西城門大開,派幾個百姓在城門口打掃衛生,再派一些百姓穿上軍士的服裝,在城頭若隱若現,偽裝成城內有重兵埋伏的假象。司馬老賊素來多疑,如此偽裝後令司馬老賊疑上加疑,待他弄清楚真相而進城時,我們不知走到哪裏去了,他想追上我們也難了。”
孫和麵露喜色,頷首表示讚同。
然後,他起身說道:“就依二位將軍之計而行。事不宜遲,宴會至此撤了,各位趕緊返回自己的營帳,三位太守率領麾下三萬兵馬負責斷後,守將虞汜率領麾下三萬兵馬居中而行,負責接應三位太守的兵馬,我與大將軍、大都督率領麾下六萬兵馬先行一步,大都督的探馬在前麵帶路,各位務必依令而行,不得有誤,否則軍法從事!”
眾將紛紛起身,拱手應道,然後眾人告辭而去,各自返回營帳準備。
一時間,營帳內人員進進出出,一片忙碌景象。收拾停當後,公子孫和與大將軍諸葛瑾、大都督陸遜、謀士陸瑁、副將諸葛恪等人率領麾下的六萬兵馬先行一步,從東門出城。
在探馬的引領下,馬蹄聲如雷鳴般響起,大軍如一條黑色的巨龍,向城陽郡的治所東武城疾奔而去。
後麵緊跟著虞汜率領的東安平城的三萬守軍,最後出城的是三位太守淩封、陳修和呂霸率領的三萬兵馬。
三路人馬按照公子孫和的指示,均偃旗息鼓,悄悄地摸出東門。離開東門一段距離後,戰馬才撒開四蹄,如離弦之箭般奔馳起來,揚起漫天塵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話說大都督司馬懿消滅了山穀內的吳軍後,從兩側高山下到山穀入口處,正碰上文聘派來的探馬過來報信。探馬氣喘籲籲,臉上滿是焦急之色。
得知文聘和滿寵率領麾下十四萬兵馬追擊吳軍,已經在東安平城西城門外三裏處安營紮寨,而魏延和關統將軍也順利攻克了臨淄城,司馬懿大喜過望,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急忙召集所有將士,大聲喊道:“眾將士聽令,準備出發!”
清點人馬後發現,司馬懿這邊也損失了一萬餘人馬。於是,他將吳軍投降的一萬餘兵馬打散後分配到各營中,合計十四萬兵馬,如一股洶湧的洪流,向文聘和滿寵的營寨疾奔而去。
途中,司馬懿派人通知臨淄城內的魏延和關統,令關統率領五萬兵馬鎮守臨淄城,魏延率領剩餘的五萬兵馬向東安平城進發,與文聘他們會合。
魏延和關統收到軍令後,立即依計而行。魏延的五萬人馬先司馬懿的大軍到達文聘和滿寵所在的營寨。
司馬懿到達後,一邊令人安營紮寨,營帳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搭建起來;一邊召集眾將在中軍帳召開會議,商議攻取東安平城事宜。
中軍帳內,司馬懿高居帥位,眼神犀利如鷹,掃視著眾將。身邊是魏延、文聘和滿寵及副將文欽、司馬昭、陳泰、魏昌、魏榮、文健、滿偉等將領。
司馬懿掃視一遍眾將後,大聲說道:“諸位,此戰我軍設伏重創吳軍,敵軍倉皇逃竄,已逃至東安平城。此城城池低矮,我大軍目前有三十五萬兵馬,不難攻克此城。諸位有何良策破敵?”
魏延微笑道,臉上帶著一絲自信:“大都督,既然我們兵馬明顯多於吳軍,且城池低矮,不難攻破,我老魏願率本部兵馬為先鋒,首先衝進城內,攻占此城,然後打開城門,迎接諸位進城,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文聘和滿寵聞言,心裏老大不願意。魏延已經攻克臨淄城,功勞不小,連這個小小的東安平城也要與他們爭功,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於是,兩人紛紛拱手道:“大都督,我願率本部兵馬攻入此城,何須勞煩魏老將軍呢?”
魏延聞言,自然也不願意落於人後,於是與兩人爭吵起來。營帳內頓時亂成一團,眾將的聲音此起彼伏,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正在這時,帳外傳來聲音道:“大都督,有緊急軍情匯報。”眾人的目光瞬間都投向了帳門處。
喜歡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請大家收藏:()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