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強渡長江

字數:4738   加入書籤

A+A-


    由於孫權將國都從建業城遷至夷洲島,因此,夷洲島的地位瞬間暴升,宛如一顆新鑲嵌在東吳版圖上的明珠,其戰略地位立刻變得舉足輕重。
    吳王孫權深知此島的重要性,為保夷洲島不失,他當機立斷,下令麾下所有戰船齊聚夷洲島周圍。
    如此一來,建業城的地位一落千丈,長江的戰船全部撤走,三公子孫和與大將軍諸葛瑾、大都督陸遜率領著三十萬吳軍,唯有日夜不停地修築堅固的工事,以抵禦對麵漢軍未來戰船的攻擊。
    這一日,長江之上,波光粼粼,看似平靜的水麵下卻暗流湧動。魏延和關統率領的漢軍戰船,從益州出發,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如黑色的洪流般浩浩蕩蕩地抵達了建業城所在江麵的對岸。
    那密集的戰船,遮天蔽日,桅杆林立,仿佛要將整個江麵都填滿。早已在暗處密切監視的探馬,如驚弓之鳥般迅速將這一消息報告給了三公子孫和。
    孫和聽聞,心急如焚,連忙召集眾將齊聚中軍帳內,商議禦敵之策。帳內,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孫和高坐主位,神色嚴峻,目光如炬地掃視著全場。他的左邊,大將軍諸葛瑾身姿挺拔,一臉睿智,仿佛藏著無數計謀;右邊,大都督陸遜神情沉穩,眼神中透露出堅毅與果敢。
    而謀士陸瑁和副將諸葛恪、虞汜、淩封、陳修、呂霸等將領,則如忠誠的衛士般侍立兩側,等待著孫和發號施令。
    孫和長歎一聲,打破了帳內的寂靜:“諸位,探馬來報,漢軍將領魏延和關統率領大量戰船,沿著長江河道從上遊氣勢洶洶地駛至我東吳地界,如今已停泊在對岸。而司馬懿的大軍也即將渡過長江,直逼我建業城。建業城危在旦夕,諸位可有良策禦敵?”
    大都督陸遜略一思索,拱手道:“公子,如今我軍有三十萬兵馬,而對麵的漢軍不過五十萬人馬。若我們憑借這堅固的工事堅守,或許能阻止漢軍過江。”他的話,如同一顆定心丸,讓帳內不少將領微微點頭。
    然而,大將軍諸葛瑾卻搖了搖頭,神色凝重地說道:“我看未必。聽聞探馬傳遞的消息,此次漢軍的水軍極為強大。從上遊過來的大小戰船數不勝數,密密麻麻地遍布長江河道。我們千萬不可輕敵啊!”他的話,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眾將心中剛剛燃起的一絲希望。
    謀士陸瑁眉頭微皺,拱手道:“公子,我們到達長江岸邊時,我便建議公子一邊修築防禦工事,一邊修築暗道通往建業城,以備不時之需。不知暗道修築的進展如何?”
    孫和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說道:“此事我秘密交給副將諸葛恪負責。諸葛將軍,此事進展如何?”
    眾將的目光紛紛投向諸葛恪。
    諸葛恪忙拱手道:“公子,工程進展順利,已然完工。我們通過暗道,可人不知鬼不覺地撤退至建業城,公子無須擔心!”
    此言一出,眾將緊鎖的眉頭紛紛舒展開來,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有了退路,他們心中便多了一份底氣,仿佛那建業城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避難所,而是近在咫尺的溫暖港灣。
    然而,大將軍諸葛瑾和大都督陸遜卻暗自叫苦不迭。他們心中如明鏡一般,深知有了這條退路,眾將士便不會死戰。
    一旦敵軍發起猛烈的進攻,大家心中想的恐怕都是如何從暗道趕緊撤往建業城,又有誰會傻到去與漢軍拚命呢?一旦大夥都存了這樣的心思,必定兵敗如山倒,東吳的江山社稷也將岌岌可危。
    可話又說回來,誰家不是上有老,下有小,有親人的牽掛?誰不想在這亂世之中留下性命,與家人團聚呢?如今漢軍強大,吳軍弱小,東吳敗亡似乎已是遲早的事。此時白白犧牲,又有誰會心甘情願呢?
    自己作為軍隊的統帥,雖然明白這個道理,卻不能點破,隻能裝聾作啞,任由這潛在的危機在軍中蔓延。
    兩人想到這一層,都低頭沉默不語,心中滿是無奈與憂慮。
    公子孫和聽聞暗道修築已經完工,心中暗喜。他暗自盤算著,隻要自己能夠成功逃至建業城,就算幸運了。到了建業城,再想辦法如何對付漢軍,走一步看一步吧。但如今,這表麵工作還是要做的。
    於是,孫和起身,神色莊重地說道:“眾將聽令!”
    所有人紛紛起身,拱手道:“末將在!”
    “令大將軍率領副將諸葛恪及麾下十萬兵馬防守長江沿岸的左邊,大都督率領麾下十萬兵馬防守長江沿岸的右邊,太守呂霸調至陸遜麾下擔任副將。本公子和謀士陸瑁及太守淩封和陳修率領麾下十萬兵馬居中指揮和防禦。諸位均須各司其職,不得有誤!”孫和沉聲道,聲音在帳內回蕩。
    “得令!”眾將紛紛抱拳應道,聲音整齊而響亮。
    孫和宣布會議結束,眾將紛紛拱手告辭而去,各自返回自己的營帳,加緊布置防守事宜。一時間,長江岸邊,吳軍上下一片忙碌景象,仿佛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司馬懿會後的次日辰時,陽光灑在長江岸邊,照亮了將士們堅毅的臉龐。所有人馬拔營起寨,士卒們精神抖擻地登上了戰船。戰船如離弦之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渡過長江,向長江對岸的吳軍工事發起強攻。
    漢軍兵分六路,如猛虎出山般向吳軍撲來。魏延和文聘率領麾下十五萬大軍,如黑色的旋風般紛紛上船,向左側的江麵疾駛而去。
    他們的戰船上,士卒們士氣高昂,喊殺聲震天。關統和滿寵也不甘示弱,率領麾下的十五萬大軍全部登上船,向右側的江麵疾駛而去。那船帆獵獵作響,仿佛在為漢軍的進攻奏響戰歌。
    司馬懿和曹宇則率領麾下的二十萬兵馬延後一個時辰才出發。他們登上戰船後,氣定神閑,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戰船緩緩向對岸行駛過去,江麵上波濤洶湧,卻無法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
    對岸的吳軍探馬很快發現了漢軍的動向,隻見整個江麵上都是漢軍的戰船,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際。那場麵,如同一場黑色的噩夢,讓探馬們心驚膽戰。他們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即向公子孫和及大將軍諸葛瑾和大都督陸遜報告。
    孫和聽聞,不敢大意,連忙下令太守淩封和陳修率領五萬兵馬防守長江正麵,自己和謀士陸瑁率領剩餘的五萬兵馬居中指揮。
    大將軍諸葛瑾和副將諸葛恪率領十萬兵馬防守左側的江麵,而大都督陸遜和副將呂霸率領十萬兵馬防守右側的江麵。
    江岸上,吳軍修築了一條長長的柵欄,宛如一條蜿蜒的巨龍,橫亙在江邊。柵欄後麵,堆滿了無數的箭矢,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
    十萬弓箭手一字排開,如同一座座冰冷的雕塑,箭矢早已上弦,瞄準著江麵,隻等一聲令下,萬箭齊發,將漢軍射成刺蝟。
    司馬懿和曹宇分別在兩艘樓船上,指揮若定。
    司馬懿對身邊的副將司馬昭、文欽和陳泰下令道:“先用投石車和諸葛連弩瞄準對岸柵欄後的東吳士卒,狠狠地發射,務必摧毀敵軍的柵欄方可!”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仿佛帶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威嚴。
    “得令!”三人抱拳而去,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們立即率領裝滿投石車和石塊、裝滿火油的陶罐及諸葛連弩的兩艘樓船和一百艘鬥艦向岸邊駛近。
    一艘樓船和五十艘鬥艦專門負責拋擲石塊。那巨大的石塊,如同一顆顆流星般從天而降,帶著呼呼的風聲,狠狠地砸向對岸的陣地。
    石塊落在對方的陣地上,一砸一個坑,塵土飛揚。不幸被砸中的吳軍士卒,非死即傷,慘叫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仿佛置身於人間煉獄。
    另外一艘樓船和五十艘鬥艦則專門拋擲裝滿火油的陶罐。那陶罐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弧線,如同一顆顆燃燒的火球。
    有些陶罐落在柵欄上,立即碎裂開來,火油順著柵欄往下流,瞬間燃起熊熊大火。有些陶罐落在柵欄前或後,還有些落在吳軍士卒的身上,隨著陶罐的碎裂,火油流得遍地都是,將整個陣地變成了一片火海。
    而五百艘艨艟和兩千艘走舸中的弓箭手,早已將箭矢換成了火箭。他們嚴陣以待,就等一聲令下,立即點燃火箭,射向對岸,要將那柵欄和吳軍一同燒成灰燼。
    進入投石車的有效投射距離後,司馬昭一聲令下。刹那間,隻見無數的石塊和裝滿火油的陶罐如雨點般拋向對岸的陣地。那場麵,如同一場末日災難,讓吳軍士卒們驚恐萬分。
    與此同時,成千上萬的火箭如暴雨般傾瀉而來。火箭遇到火油後,熊熊烈火立即燃燒起來,整個陣地瞬間變成了一片火海。
    無數的柵欄被烈火焚毀,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還有無數的吳軍士卒在火海中掙紮,他們的衣服被點燃,皮膚被燒焦,淒厲的慘叫聲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
    而吳軍弓箭手的還擊,在這猛烈的攻擊麵前,顯得那麽蒼白無力。無數的箭矢射向漢軍的戰船,戰船上的弓箭手紛紛蹲下,箭矢碰到船上的垛牆,或紛紛掉落於江水中,或射入垛牆中,卻穿透不了那堅固的垛牆。
    喜歡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請大家收藏:()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