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建業城議事

字數:4453   加入書籤

A+A-


    司馬懿與曹宇率領著魏軍鐵騎,如黑色的洪流般朝著淩封和陳修的敗軍席卷而去。馬蹄聲聲,似戰鼓擂動,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彌漫在空氣中,帶著一股肅殺之氣。
    當他們追至一處戰略要地時,卻遭遇了吳軍兩萬斷後人馬的頑強抵抗。這兩萬吳軍,宛如一道堅固的堤壩,橫亙在魏軍前進的道路上。
    他們憑借著事先修築好的工事,嚴陣以待,箭矢如雨點般從工事中射出,帶著呼嘯的風聲,射向魏軍。魏軍雖士氣高昂,但在這密集的箭雨下,也不得不暫時放緩進攻的腳步。
    與此同時,文聘和滿寵各自率領的魏軍,如靈動的獵豹,從左右側翼包抄而上,將這兩萬吳軍團團包圍。包圍圈逐漸縮小,吳軍的壓力與日俱增。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兩位吳軍校尉望著四周如鐵桶般的魏軍,心中明白大勢已去。他們長歎一聲,眼中滿是無奈與不甘,最終率領著麾下士卒,紛紛跪地投降。
    文聘和滿寵望著這一片投降的吳軍,心中並無多少喜悅。他們深知,戰爭尚未結束,前方還有更艱巨的任務等待著自己。
    於是,他們留下部分人馬,嚴密看守這些降兵,以防生變,隨後率領其餘人馬,馬不停蹄地尾隨著司馬懿和曹宇的隊伍,繼續追擊淩封和陳修。
    追擊一段距離後,又遇到了兩萬斷後的吳軍,經過激戰,其中一萬人馬,選擇了與魏軍死戰到底。
    他們在工事中奮勇抵抗,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耳欲聾。但終究寡不敵眾,在魏軍的猛烈攻擊下,全部壯烈犧牲,鮮血染紅了這片土地。
    另外一萬人,趁著夜色與混亂,如鬼魅般從暗道中悄悄地逃走了。他們小心翼翼地前行,生怕發出一點聲響,引來魏軍的追擊。
    當司馬懿等人馬找到暗道口時,隻見最後逃走的吳軍用巨大的石塊將暗道口封鎖得嚴嚴實實。石塊堆積如山,仿佛在訴說著吳軍的決絕與無奈。
    司馬懿目光冷峻,下令軍士們迅速將石塊搬開。軍士們齊心協力,喊著號子,一點點地將石塊挪開。待暗道口被清理出來後,司馬懿派出一隊精銳探馬,沿著暗道去探察吳軍的去向。
    探馬們小心翼翼地沿著暗道前行,黑暗中,他們的腳步聲格外清晰。不知過了多久,他們終於弄清楚了吳軍大隊人馬已經逃往建業城方向。探馬們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即馬不停蹄地返回,向司馬懿匯報。
    此時,截斷吳軍退路的魏延和關統二將,也率領著麾下兵馬匆匆趕來,與司馬懿的大軍會合。
    當他們得知吳軍從暗道已經逃往建業城後,頓時氣得破口大罵。
    魏延漲紅了臉,怒目圓睜,大聲吼道:“合著我們白白守候了這麽久,竟然連敗逃的吳軍影子都沒見到,真是豈有此理!”關統也在一旁咬牙切齒,滿臉的不甘。
    司馬懿見狀,連忙安撫二將。他深知,在這緊張的戰局中,保持軍心的穩定至關重要。
    待二將情緒稍微平複後,司馬懿下令魏延和關統率領麾下的十萬兵馬登上停泊在江邊的戰船,司馬懿與他們約好,在建安郡的侯官港口會麵。到時全軍再登上戰船,向對麵的夷洲島發起總攻。
    魏延和關統心裏明白,孫權憑借夷洲島遠離大陸的特點,妄圖用戰船保護夷洲島,因此水戰在所難免。而戰船就是水戰勝利的保障,責任重大。
    大都督司馬懿將保護戰船的任務交給自己,這是對自己莫大的信任。兩人拱手答應後,便率領著麾下的人馬向江邊的戰船疾奔而去。
    戰船在江邊一字排開,桅杆林立,旗幟飄揚。魏延和關統率領著士卒們登上戰船,船帆升起,戰船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如離弦之箭般駛向東海。進入東海後,他們沿著海岸線下行,直奔夷洲島而去。
    司馬懿望著遠去的戰船隊伍,心中思索著接下來的戰局。他見大軍經過連日大戰後疲憊不堪,士卒們臉上滿是倦意,於是立即下令就地安營紮寨。
    士卒們開始忙碌起來,搭建帳篷,埋鍋造飯。司馬懿規定休整三日,讓士卒們有足夠的時間恢複體力。
    三日後,辰時的陽光灑在大地上,司馬懿一聲令下,大軍拔營起寨,兵發建業城。
    此時,建業城內的氣氛卻異常緊張。守城的將領是孫權的堂弟鎮北將軍孫韶和副將陸抗、朱異,他們麾下有十萬兵馬。
    此前,當孫和率領麾下的五萬兵馬抵達建業城下時,孫韶親率眾將開城迎接。城門緩緩打開,孫韶帶著眾將出城,臉上帶著熱情的笑容,將孫和迎入城中,並設宴款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相談甚歡。
    後來,諸葛瑾和陸遜、太守淩封和陳修率領十三萬兵馬敗逃至建業城。孫韶和孫和再次親率眾將出城迎接。
    當孫韶望見諸葛瑾等人身上鎧甲沾滿血跡,狼狽不堪的兵馬,與孫和那五萬衣甲整齊的兵馬一對比,心裏瞬間明白過來。
    他心中很清楚,大將軍諸葛瑾、大都督陸遜和太守淩封、陳修均是率軍苦戰後,寡不敵眾,才敗逃至此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三公子孫和擺明就是未戰先逃,兩者之間有本質的區別。於是孫韶對諸葛瑾等人甚是敬佩,他連忙下令大擺宴席,為各位將領接風壓驚。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探馬來報,得知司馬懿的四十萬大軍正在岸邊休整,三日後就要出兵攻打建業城。孫和得知這個消息後,著急不已,他立刻召集眾將在議事廳內商議禦敵之策。
    議事廳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孫和坐在主位上,眉頭緊鎖,臉上滿是憂慮。身旁是堂叔孫韶及大將軍諸葛瑾、大都督陸遜等將領。
    孫韶雖然是孫權的堂弟,孫和見到孫韶要稱呼一聲叔父,但孫和是孫權之子,而孫韶不過是鎮北將軍,負責鎮守建業城而已。再說了,孫和是孫權親自指定的軍隊負責人,任何將領見到他都要服從他的調遣,包括堂叔孫韶。
    孫和掃視一遍全場後,沮喪地說道:“諸位將領,我軍不敵司馬懿的大軍,長江防線失守,大軍退守建業城。如今司馬懿的人馬正在休整,三日後將攻打我建業城,諸位有何良策破敵?”
    孫韶聞言,臉上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說道:“公子勿憂!我麾下有十萬精兵強將,再加上公子、大將軍和大都督的十八萬人馬,合計有二十八萬人馬。建業城為我東吳的國都,城牆幾經修築,可謂城高牆厚,不懼司馬懿的強攻。末將願率軍禦敵,讓司馬懿無法踏入城內一步!”
    眾將聞言,紛紛頷首表示讚同。
    諸葛瑾卻拱手道:“孫將軍所言在理,不過……”
    “不過什麽,大將軍但說無妨。”孫韶催問道。
    “不過,如果司馬懿采用修築柵欄和高台的辦法,雖然時間會長一些,但建業城並非不能攻破!”諸葛瑾答道。
    眾將聞言,麵露難色,紛紛陷入沉思中。
    陸遜見狀,忙拱手道:“兩位說的都在理,但司馬懿急於南下,他會花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去修築柵欄和高台嗎?”
    “是啊!”孫韶附和道。
    孫和若有所思,轉頭問孫韶道:“孫將軍,建業城內的存糧尚可以支撐多久?”
    孫韶歎了口氣道:“公子,由於陛下已經遷都至夷洲島,建業城內糧食被士卒和百姓都搬空了,並無多少存糧。現如今的糧草都是我軍帶過來的,隻夠支撐三個月左右。如今加上你們的人馬,存糧隻夠支撐一個月左右。”
    眾將聞言,紛紛露出吃驚的表情。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食,建業城將不攻自破。隻要司馬懿的大軍圍城一個月以上,建業城內斷糧,將會軍心浮動,或許有將士就會主動開城投降。
    諸葛瑾皺眉道:“就算糧草匱乏,但建業城作為國都,宗廟社稷所在,豈能不死守呢?如果我們撤退,陛下會不會怪罪下來?”
    陸遜頷首道:“沒錯,沒有聖旨,誰敢擅自撤離建業城呢?”
    孫和道:“兩位說得對,但我軍缺糧,難以久守,這該如何是好?”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急切之間想不到好的辦法。議事廳內,氣氛愈發凝重,仿佛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建業城的命運,也在這緊張的商議中,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喜歡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請大家收藏:()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