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緊急撤軍
字數:4887 加入書籤
在那座莊嚴肅穆的府邸之中,氣氛原本平靜如水,眾人正圍坐議事,各抒己見,為當下的局勢出謀劃策。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寧靜,隻見門口的侍衛神色慌張,腳步匆匆地闖了進來。
他顧不上喘口氣,趕忙拱手行禮,聲音帶著幾分急切與緊張:“公子,門外有一人自稱是陛下的特使,前來宣讀聖旨。”
孫和原本正專注地聽著眾人的討論,聽到這話,心中“咯噔”一下,一種莫名的預感湧上心頭。
他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忙站起身來,聲音急切而果斷:“趕緊有請。”
侍衛領命而去,不一會兒,便帶著一人進入了議事廳。
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監軍甘述。甘述身著華麗的官服,神色莊重,邁著沉穩的步伐來到議事廳正中間。
他先是向公子孫和等人恭敬地行了一禮,隨後清了清嗓子,朗聲道:“聖旨到,請諸位接旨。”
孫和及孫韶、諸葛瑾、陸遜等人一聽,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起身,整了整衣衫,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額頭幾乎貼到了地麵,大氣都不敢出。
監軍甘述緩緩展開那明黃色的聖旨,神情肅穆,朗聲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繼祖宗基業,日夜憂歎,心中所念,唯願保我吳地之安寧,護我子民之周全。
然今時局勢,風雲突變,恰似那狂風驟雨,來勢洶洶。漢軍大都督司馬懿老謀深算,用兵如神,其智謀猶如深邃之淵,難以揣測;燕王曹宇亦非等閑之輩,其勢力漸盛,如洶湧之潮,帶著排山倒海之勢,欲吞我疆土。
觀建業城雖為舊都城,然漢軍勢大,其兵鋒所指,銳不可當,恐難久守。若與敵軍在此決一死戰,雖我軍將士皆英勇無畏,用命殺敵,然勝負難料,且恐生靈塗炭,城池淪陷,社稷危矣。
朕思慮再三,為保我吳國之根基,留存複興之希望,特命公子孫和、鎮北將軍孫韶、大將軍諸葛瑾、大都督陸遜等,即刻率所部兵馬,有序撤離建業城。汝等需速整軍備,安撫士卒,不可有絲毫懈怠。
撤離之後,當直奔夷洲島。夷洲乃我吳國新國都所在地,地勢險要,四周環海,猶如天然屏障;物產豐富,可保軍民衣食無憂,且易守難攻,實乃我吳國複興之寶地。
汝等至彼,需齊心協力,操練水軍,使其如蛟龍入海,威震四方;打造兵器,讓那利刃寒光,震懾敵膽;儲備糧草,以圖長久堅守。朕深信,以汝等之才略,必能穩固夷洲,使其成為我吳國複興之根本。
從建業城至夷洲島,雖路途遙遠,然朕望汝等趕緊撤離,朕會在夷洲島親迎諸位。待朕整頓兵馬,與汝等齊心協力,共破來犯之敵,重振我吳國之雄風。
欽此!
吳興元年十月二十日
孫權 禦筆”
甘述的聲音在議事廳中回蕩,每一個字都仿佛重錘一般,敲擊在眾人的心上。
待甘述話音剛落,孫和及諸將高呼:“謝陛下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那聲音整齊而洪亮,帶著對陛下的忠誠與敬畏。
孫和恭恭敬敬地伸出雙手,如同捧著世間最珍貴的寶物一般,接過聖旨。監軍甘述順勢扶起孫和,眾將也跟著起身,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凝重而堅定的神色。
孫和心中明白,這聖旨的到來,正合他心中撤軍返回夷洲島的意向。他順勢就坡下驢,聲音沉穩而有力:“我等謹遵陛下聖旨,收拾妥當後,立即撤離建業城,返回夷洲島,做好長期堅守的準備。”
眾將紛紛拱手應諾,聲音響亮而堅定。孫和馬上吩咐設宴款待欽差大人甘述,席上眾人相談甚歡,談論著局勢,也憧憬著未來的複興之路。
次日辰時,陽光灑在建業城的街道上,卻無法驅散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氣息。孫和下令全軍撤離建業城,建業城內頓時忙碌起來,所有有用的物品被打包裝上車,士兵們有條不紊地行動著。
按照孫和的命令,鎮北將軍孫韶及副將陸抗、朱異率領的十萬兵馬為前軍,他們如同一把鋒利的尖刀,為大軍開路。
孫和與謀士陸瑁率領的五萬兵馬及大將軍諸葛瑾的五萬兵馬為中軍,穩穩地跟隨著前軍;大都督陸遜率領的六萬兵馬及太守淩封和陳修率領二萬兵馬為後軍,負責斷後,確保大軍的安全。
在二十八萬大軍的押送下,浩浩蕩蕩的隊伍如同一條蜿蜒的巨龍,南下而去,直奔新都郡的治所始新城而去。
到了始新城,大軍稍作休整,補充了糧草後,僅歇息一日,便馬不停蹄地繼續南下。
到達會稽郡的定陽城,又繼續補充糧草,同樣僅歇息一日,大軍便再次出發,繼續向南挺進,到達建安郡的治所建安城。
在建安城補充糧草後,大軍依舊隻歇息一日,便再次踏上征程,一路向南,終於到達了建安郡的海邊城池侯官城。
此時,孫權早已派四公子孫霸率領駙馬朱桓、謀士王惇、太守士壹及副將朱據、陸凱、丁奉、周胤等人在侯官等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霸見三哥孫和的人馬到達後,心中大喜,那喜悅之情如同綻放的花朵,溢於言表。
他立即設宴給三哥等人接風洗塵,席上眾人談笑風生,談起夷洲島周圍的水軍布置,孫霸更是興致勃勃,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自己的見解和計劃。
次日,陽光灑在海麵上,波光粼粼。孫霸親自引領著孫和等人登上戰船,那戰船高大而威嚴,在海風中微微晃動。大軍緩緩駛離侯官城,返回對岸的夷洲島。
孫權收到消息,果然親自出城迎接。當孫和、孫韶、諸葛瑾和陸遜等將領看到陛下那熟悉的身影時,感動得熱淚盈眶,紛紛跪地,誓死效忠陛下,除死方休。
孫權龍顏大悅,這正是他要的效果,他深知,隻有將眾將的心緊緊凝聚在一起,吳國才有複興的希望。
於是,他下令在皇宮的宴會廳設宴為諸將接風,一時間,宴會廳中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而在漢軍這邊,大都督司馬懿的人馬急匆匆趕到建業城外時,探馬匆匆來報,建業城內早已人去城空,有用的物資什麽都沒留下,隻留下一座空蕩蕩的城池。
司馬懿聽到這個消息,氣得臉色鐵青,他雙手握拳,牙齒咬得咯咯作響,氣急敗壞地下令,大軍繼續南下,追趕敗逃的吳軍。
僅留下副將陳泰率領五萬將士鎮守建業城,並負責收複建業城附近的各地城池。陳泰抱拳答應,目光堅定地目送著大軍繼續南下。
司馬懿擔心東吳的大將軍諸葛瑾和大都督陸遜沿路設下伏兵伏擊自己的軍隊,再加上揚州的各郡都是東吳經營多年的老巢,軍心和民心相對穩固。
司馬懿雖然兵多將廣,卻也不敢急行軍追趕,隻能小心翼翼地前行,每走一步都謹慎萬分,如同在雷區中行走一般。
遇到阻攔的城池,司馬懿大軍圍城。城內兵馬不多,司馬懿派出使者威脅,使者站在城下,大聲喊道:“如果開城投降,守將和手下的官吏均官複原職,百姓也都繼續安居樂業;如果據城堅守,頑抗到底,破城之後,雞犬不留!”那聲音在城牆上空回蕩,帶著無盡的威脅。
剛開始,吳軍守將半信半疑。第一個重鎮丹陽城,守將虞聳,虞翻之子,他性格剛烈,一心為吳國盡忠。
他拒不投降,率領城內五萬人馬據城堅守,頑抗到底。司馬懿為了樹立榜樣,率軍圍攻此城。
孫子兵法曰: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果然,虞聳寡不敵眾,丹陽城在漢軍的猛烈攻擊下,城牆漸漸出現裂痕,最終被司馬懿的大軍攻破。
最後,丹陽城慘遭屠城,司馬懿兌現了自己破城後雞犬不留的承諾,那血腥的場景,讓天地都為之變色。
繼續南下時,遇到第二座城池宛陵城,守將嚴爽,嚴畯之子。嚴爽素來貪生怕死,唯利是圖。
見前麵的守將虞聳堅守城池,落得城破身死的悲慘下場,他心中充滿了恐懼。他深知,漢軍勢大,堅守下去,結局跟虞聳一樣。如果開城投降,不但可以保護全城百姓的性命,自己和手下的官吏還能官複原職。
再說了,陛下所在的夷洲島能否堅守下去,還兩說呢!於是,嚴爽主動開城投降。
大都督司馬懿為了樹立典型,不但兌現了自己的承諾,並且獎勵嚴爽黃金千兩,白銀無數。那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令無數的吳軍守將側目,心中也開始動搖。
有了正反兩方麵的例子,司馬懿大軍再繼續南下時,各地城池的守將紛紛開城投降,迎接司馬懿進城。
司馬懿一路勢如破竹,終於抵達了建安郡的海邊城池侯官城。侯官城的守軍早已聞訊撤離,乘坐戰船轉移到了夷洲島上。
於是,司馬懿大軍順利占領了侯官城。不久,魏延和關統的十萬大軍乘坐的戰船也順利來到了侯官城,兩軍勝利會師,準備攻打夷洲島,一場新的大戰,即將在這片海域上拉開帷幕。
喜歡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請大家收藏:()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