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諸葛亮去世

字數:6565   加入書籤

A+A-


    夜幕低垂,蒼穹之上,一輪彎月宛如銀鉤,孤零零地高懸於天際,灑下清冷而朦朧的光輝。
    四周萬籟俱寂,仿佛整個世界都被按下了靜音鍵,唯有十萬將士整齊而輕微的腳步聲,在寂靜的夜色中隱隱回蕩,似是大地上湧動的暗流,帶著一種無形的壓迫感。
    很快,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悄然抵達了半山腰處的慈雲觀。
    借著月色望去,慈雲觀氣勢恢宏,飛簷鬥拱在月光下勾勒出神秘而莊嚴的輪廓,相較於先前的仁霞觀,更顯高大雄偉,仿佛一頭蟄伏在山間的巨獸,散發著令人敬畏的氣息。
    馬忠緊走幾步,湊到丞相諸葛亮身旁,壓低聲音說道:“丞相,白天屬下仔細觀察過,這慈雲觀的香火異常鼎盛,前來進香的百姓絡繹不絕,遠非之前的仁霞觀可比。”
    諸葛亮微微頷首,目光深邃地凝視著前方那座神秘的道觀。這時,馬忠又接著說道:“聽聞這慈雲觀的道士和道姑,不僅精通相術,能為香客看相斷運,還時常心懷慈悲,接濟那些食不果腹的窮苦百姓。遇到天災人禍,他們更是會架起粥棚,施粥救人。因此,遠近十裏八鄉的百姓,都親切地稱他們為‘活菩薩’。”
    諸葛亮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沉思片刻後,悄悄地對身旁的傳令兵說道:“傳令下去,待進入慈雲觀後,務必約束軍士,不得濫殺無辜。隻需將觀裏所有道士、道姑等人全部帶回洛陽,押入天牢,交由廷尉審訊。若能順利完成此任務,便是大功一件。但若有違令者,軍法從事,絕不姑息!”
    “得令!”傳令兵拱手輕聲應道,隨後便匆匆轉身,去傳達丞相的命令。
    在諸葛亮精心布置的重兵包圍之下,又趁著夜色發動突然襲擊,慈雲觀內的魈影教教徒們頓時陷入了混亂。
    他們雖奮力抵抗,但終究難以抵擋如潮水般湧來的大軍,無一人能夠逃脫,除了正在閉關修煉的教主歐陽仁和教主夫人梁霞及一名親信外,其餘人等全部被生擒。
    原來,教主歐陽仁和夫人梁霞深知自己得罪了漢、魏、吳三國,天下雖大,卻已無他們的容身之所。
    思來想去,他們決定回到原道觀閉關修煉,以為這樣便能躲避外界的紛擾與追殺。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閉關之門由巨石封閉,隻能從內部打開。歐陽仁隻留下一個親信,每日負責端茶送飯以及傳遞外界的消息。
    當天夜晚,歐陽仁和梁霞正在靜坐修煉,試圖在靜謐的氛圍中尋求內心的平靜與修為的提升。
    然而,突然間,外麵傳來一陣嘈雜的呼喊聲、威嚇聲,打破了夜的寧靜。兩人心中一驚,立刻意識到外麵出事了,很可能是有人趁夜前來偷襲。
    好在他們早已未雨綢繆,派人挖好了一條通往山外的地道。兩人迅速起身,帶上那位親信,沿著狹窄而幽深的地道,匆匆逃走了。
    由於關閉的石門被歐陽仁從內反鎖,將士們一時難以打開,捉拿教主歐陽仁和夫人梁霞的事情隻好暫時作罷。
    諸葛亮率領大軍押解著魈影教的四位堂主和眾教徒,浩浩蕩蕩地回到了洛陽。然而,令馬忠和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生擒的眾教徒中,竟然沒有看到夫人潘雅芸的身影。
    太上皇田英聽聞諸葛亮大勝而歸,心中大喜,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一路上,旌旗招展,鼓樂齊鳴,場麵十分壯觀。
    隨後,田英又設下盛宴,為丞相慶功。而所有魈影教的教徒則被押入天牢,聽候廷尉費褘與馬忠的聯合審訊。
    在天牢之中,四位堂主此次得以與被擒的金堂堂主古鑫久別重逢。五人相擁在一起,激動得熱淚盈眶,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彼此的依靠。
    審訊結束後,馬忠私下來到太上皇田英的寢宮,向他匯報審訊的結果。田英聽到結果後,驚得瞪大了雙眼,瞠目結舌,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原來,之前在天香酒樓的路上向田英射黑箭的刺客,竟是土堂堂主沈坎的心腹沈胤。
    沈胤行刺失敗,反被對方殺害的消息傳來後,教主歐陽仁勃然大怒,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來。歐陽仁站起身來,在屋內來回踱步,咬牙切齒地下令換人,再次行刺,並且務必一擊即中。
    此次換的人是火堂堂主馮煒的親信潘雅芸。說起潘雅芸,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原來,潘雅芸年輕時,有一次在外麵玩耍,不慎遇到了山賊打劫。山賊們手持利刃,麵目猙獰,將潘雅芸團團圍住。潘雅芸嚇得臉色蒼白,雙腿發軟,幾乎癱倒在地。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恰逢火堂堂主馮煒率領手下人經過。馮煒見狀,大喝一聲,率領手下的教徒們如猛虎下山般衝向山賊。
    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刀光劍影閃爍。經過一番激烈的搏鬥,馮煒等人終於救出了潘雅芸。但潘雅芸因為驚嚇過度,當場昏迷了過去。
    馮煒見狀,連忙讓手下人砍樹就地紮了一副擔架,小心翼翼地將潘雅芸抬回了仁霞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懂醫的教主夫人梁霞的精心救治下,潘雅芸才悠悠醒轉過來。她緩緩睜開雙眼,看到梁霞那慈祥的麵容,心中充滿了感激。
    從那以後,潘雅芸便從此拜倒在教主夫人梁霞的門下,學習武術和行刺之術。她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學業進步極快,很快就成為了刺客中的佼佼者。
    梁霞事務繁忙,見潘雅芸如此出色,便將她分配至火堂堂主馮煒的麾下。潘雅芸不負眾望,多次出色地完成了行刺的任務,成為了魈影教中一顆耀眼的“明星”。
    此次因為土堂教徒的失利,教主歐陽仁拿出了殺手鐧——臥底在田英身邊的刺客潘雅芸。他以為,有了潘雅芸這個“秘密武器”,此次行刺肯定可以順利得手。
    然而,沒成想,丞相諸葛亮早有準備。當潘雅芸行刺時,她刺中的居然是丞相的替身。而在刺殺田英時,由於夫妻情深,潘雅芸心中猶豫不決,遲遲下不了手。
    就在這時,丞相的親衛隊隊長孔純率領著親衛們匆匆趕來找田英。潘雅芸見狀,心中一慌,才不得不匆匆離去。
    得知潘雅芸行刺失敗的消息後,教主歐陽仁氣得暴跳如雷,他指著火堂堂主馮煒的鼻子破口大罵,並立即下令火堂堂主馮煒向潘雅芸興師問罪。
    原來,潘雅芸接到了火堂堂主派來的使者的行刺令後,按照魈影教教主的要求,服下了一粒藥丸。
    此藥丸是教主歐陽仁特地煉製的慢性毒藥,如果行刺成功,教主歐陽仁自然會派火堂堂主送解藥給她;如果行刺失敗,等待她的就是火堂堂主的責罵和毒發身亡的結局。
    潘雅芸毒發時,為了隱瞞火堂堂主馮煒過來興師問罪的真相,故意引導田英產生算命先生模樣的馮煒暗中下毒的猜想。
    好在田英有神醫師父董奉留下的九珍還魂丸,這九珍還魂丸乃是世間罕見的靈藥,可以延緩潘雅芸的毒性發作。再加上後來田英親自去師父董奉那裏,得到師父的親手救治,潘雅芸才終於轉危為安。
    田英此時才恍然大悟,他皺著眉頭,不解地問道:“為什麽此次押解回來的教徒中,沒有潘雅芸呢?”
    馬忠拱手道:“回陛下,這是因為夫人跟隨教主夫人梁霞閉關修煉,負責端茶送飯,傳遞消息。在得知我軍攻入慈雲觀後,她便跟隨教主和夫人從暗道中逃走了。”
    田英“哦”了一聲後,神色凝重地說道:“茲事體大,沒有朕的詔令,切勿向任何人提起此事,否則罪不容赦!”
    馬忠拱手答應,隨後便退了下去。
    時光如白駒過隙,匆匆流逝。很快,太後蔣玲的兒子劉虔長大成人,明年就要舉行冠禮了。
    按照皇位繼承的原則,劉虔舉行冠禮之後,太上皇田英就要將政權移交給親政的皇帝,自己退居二線,安享晚年。
    然而,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年冬天,雪下得特別大,紛紛揚揚的雪花如鵝毛般飄落,整個世界都被銀裝素裹。
    天氣異常寒冷,寒風如刀割般刮在臉上,讓人不禁瑟瑟發抖。就在這樣的惡劣天氣裏,丞相諸葛亮突然中風了。
    神醫董奉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了丞相府。他神色匆匆,腳步急促,心中充滿了擔憂。太上皇田英得到消息後,也是一分鍾也沒耽擱,立即起駕前往丞相府。
    丞相府內氣氛異常低沉,仿佛被一層厚厚的陰霾所籠罩。所有人都麵色凝重,眼中滿是憂慮和悲傷。見太上皇駕到,他們都紛紛跪倒在地,三呼萬歲。
    田英急匆匆地進入丞相的臥室,隻見諸葛亮麵色晦暗,毫無血色,口角還流著涎水,神色恍惚,仿佛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他看見太上皇田英進來,想抬起手打招呼,試著抬了抬手,但都失敗了,隻能微微動了動手指。
    田英見狀,立即擺手示意無須多禮。神醫董奉見田英進來,連忙要向田英行君臣跪拜大禮。
    田英急忙扶起師父,焦急地說道:“師父,無須多禮,丞相的病要緊,目前怎麽樣了?”
    董奉歎了口氣,搖搖頭道:“丞相所患之病,是中風的重症,中髒腑。”剩餘的話他就不說了,田英心裏明白,無須當著丞相的麵說出來,那結果必然是不容樂觀。
    田英聞言,麵色變得異常凝重,他快步上前來到床邊,伸出手給丞相把脈。一摸脈,田英就感覺,丞相這是腦出血。
    他的心中一沉,思緒瞬間飄遠。如果在現代,遇到這種情況,緊急開顱,清洗血塊,縫合血管,再送進重症監護室嚴密觀察,配合中西藥物聯合治療,還是有機會康複的。
    但現在是漢代,哪有開顱手術的條件呢?傳說中擅長開顱手術的華佗早已去世,師父董奉雖然也是建安三神醫之一,但擅長內科用藥,外科小手術雖然也不在話下,但開顱這種大手術,師父也沒做過。
    田英原本也是內科醫生,外科方麵並不擅長,看來丞相的病真的是難以救治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丞相諸葛亮雖然病重,但察言觀色的功夫甚為老到。他已經從神醫董奉和太上皇田英的表情中看出,自己已經病入膏肓,就算是神醫董奉和田英一起救治,也是無能為力了。
    於是丞相諸葛亮強打精神,用微弱而堅定的聲音交代後事。他要求其後事辦理一切從簡,無須鋪張浪費,以免勞民傷財。他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沒有見到皇帝劉虔舉行冠禮及親政,眼中滿是遺憾和不舍。
    田英自然明白諸葛亮的心思,諸葛亮擔心自己太上皇做久了,皇權在握的感覺太舒服了,一旦還政給皇帝劉虔,自己的失落感可想而知。
    於是田英緊緊握住丞相的手,安慰道:“丞相,您放心,朕一定遵守諾言,在皇帝劉虔冠禮後,按照規定舉行盛大的典禮,還政給劉虔。朕必定不會辜負丞相您的期望,定會讓這大漢江山繁榮昌盛。”
    諸葛亮聞言這才安心地閉上了雙眼。丞相夫人黃月英和女兒諸葛果見狀,放聲大哭,那哭聲悲切而淒涼,仿佛要穿透這冰冷的空氣。
    長子諸葛瞻和次子諸葛懷也是淚如雨下,他們的身體微微顫抖著,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一陣陣淒厲的哭聲從丞相府傳出,讓聽聞者無不傷心落淚,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悲傷的情緒所籠罩。
    丞相諸葛亮下葬那天,天降大雪,奇冷無比。街道兩旁擠滿了送行的百姓,他們有的跪在雪地裏,向丞相的靈柩磕頭祭奠,額頭重重地磕在雪地上,濺起一片片雪花;有的站在路旁焚燒祈禱,那嫋嫋青煙仿佛是他們對丞相的思念與祝福;有的則默默地流淚,感念丞相的恩德,眼中滿是感激與不舍。
    田英坐在玉輦中,望著這一切,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了昔日與丞相並肩作戰的日子,那些金戈鐵馬、風雲變幻的歲月,仿佛就在眼前。
    不知不覺間,自己已經從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變成了一個中年大叔,而丞相卻被無情的歲月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人生的意義究竟在哪裏?田英捫心自問道。
    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裏,人們為了權力、名利而奔波忙碌,卻常常忽略了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丞相一生為了大漢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精神將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田英好像似有所悟,心中暗下了決心,人生不過百年,得意時須盡歡啊!他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時光,好好守護這大漢江山,讓百姓們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
    喜歡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請大家收藏:()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