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猴王把戲

字數:4787   加入書籤

A+A-


    中島春雄,自從1973年最後一次出演哥斯拉後,便沒再有什麽作品了。
    雖說是因為性格原因,但畢竟還是告別了演員這碗飯,回老家開了一所演員學校。
    不過,因為中島春雄不是什麽名人,本人表演能力也一般,演員學校雖然有一些年輕人加入,但有天賦的學生可是一個都沒有,普遍是一個眼神需要揣摩幾十遍才行。
    這次接到電話,中島春雄自己都感覺很是奇異。
    當然,他答應開機後會來冬京,畢竟給錢呢。
    說起來中島春雄和穀明沒什麽仇,隻是當初個性有些不喜罷了,後來也算是冰釋前嫌。
    如此一來,這部電影就算是基本搞定,隻欠上原正三從九州島回來罷了。
    ……
    ……
    轉眼就到了三月份。
    櫻花開放,乍暖還寒,最近劇組給藥丸子加了不少戲。
    ——因為人家放假呢。
    這叫春假,屬於日本獨特的假期,學生一年三假,春假、暑假、寒假。
    既然不用寫作業,那當然是多來拍戲!
    “古穀哥,電話!”
    穀明應聲,快步過去接通了話筒,心裏邊還在想,多半是某個劇組找他,或者是香江那邊的事情。
    出乎意料,打電話的是西遊劇組的導演。
    “古穀君……長話短說,這次可真是太感謝你了!”
    “感謝我什麽?”穀明有些茫然:“我都還沒出門呢。”
    “我今天才剛從周國回來,哎喲,你是不知道,他們有多喜歡西遊記,聽說我們是西遊劇組的,還把我們邀請去百京,一個不知道的地方,坐了很久的車,見了個什麽大人物,我猜可能是他們的什麽領導吧。”
    “一開始大家還是很緊張的,後來作品開始播出,就不一樣了。有個翻譯人員負責同聲傳譯,把我們拍的東西逐條逐字翻譯過去,一開始我看那位領導的表情,好像不太滿意。”
    穀明嗯了一聲,提供了些許的情緒價值。
    不知道是哪位領導,但肯定不滿意。
    周國方麵,就是因為看了日版西遊記發現拍的稀爛,然後才下定決心拍自己的西遊。
    不過這次,穀明稍微做了點修改。
    果不其然。
    導演很快話鋒一轉。
    “但等那個什麽大鬧天宮之後,立刻就不一樣了!我看到那位領導身子略微前傾了一點,好像很專注的樣子,哎呀呀,一看就是很喜歡,放映了第一集之後,他們還特意問了一些劇組的事情,也問了問那一部分是誰做出的拍攝工作。”
    雖然演員表上寫的是JAC,但JAC自己都不敢冒功。
    導演笑言:“我就說了你的事情,講那段戲是你指導的,那邊就很高興,又提到了關於裏邊的孫悟空,還有劇情最開始,那個獼猴的形象,果然都挺高興的,當時他還念了一句詩,好像是……”
    穀明說:“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裏埃。”
    “唉對對對!就是這個!哎呀,當時他們還很遺憾,說了不少關心的話。總之,這部劇在那邊算是順利通過他們的考核了,下一步就是出口!按照之前的計劃,這部劇會首先發送到澳大利亞,然後是出口歐美幾個國家,讓那些阿美利卡鬼畜也看一看我們的作品!”
    穀明這才有些正色。
    國人有多喜歡西遊記就不用說了,即便是導演不講,穀明也知道那邊會是什麽反應。
    但能出口歐美,那就不一樣了。
    央視西遊記拍的很好,但唯獨有個問題,不能出海。
    在亞洲影響力巨大,可拿到海外之後,反而有些水土不服。
    ——外國佬看不懂!
    日版西遊記,是穀明記憶當中,最早的,也是唯一一個能出海的西遊記作品。
    話說,他當時沒有選擇跟組去國內,也是有原因的。
    主要原因是——會麵場景不能講。
    但能通過這種方式聽到那邊的讚揚,穀明還是挺滿足的。
    他稍微喘息片刻,才加大聲音。
    “所以,現在這部西遊記已經送到那些國家去了?”
    “沒錯,第一步就是澳大利亞!如果反響不錯的話,大概率還會拍攝第二部!”
    日版西遊記上下兩部,第一部還在西遊範圍之內,第二部就開始天馬行空的拍了。
    真夏龍就是在第二部裏演了一個‘青雲童子’,跟孫悟空打的有來有回……
    現在真夏龍成了堺正章的替身,如果到時候還要拍第二部,大概率就要自己打自己了!
    ……
    ……
    澳大利亞。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是個出口囚犯和出產羊毛的地方,號稱大英帝國的糞坑。
    不過同時,在文藝界,澳大利亞還有另一重身份。
    即。
    亞洲作品的後花園。
    在如今這個時代,不少港台日韓的作品,都會輸出到澳大利亞,經過驗證成績不錯的,就會再進一步推向歐美。
    可以這樣說,澳大利亞、新西蘭人先於歐美國家,欣賞了不少經典作品。
    澳大利亞雖然也自稱是白人國家,但畢竟地處偏遠,又是一座孤島,因此很多事情上和西方國家是割裂開來的。
    正如同這一點所顯示的,日版西遊記出口的第一步,就是在澳大利亞。
    日本在澳大利亞有幾個外語頻道,專門輸出播放日本的作品,收視率也是相當可觀,基本上能占據澳大利亞人收視率的百分之十五。
    剩餘的頻道則是播出海外節目,以及從香江、寶島那邊買來的各種節目。
    比格·迪科是個平平無奇的新西蘭小夥,名字也那麽平平無奇,他在堪培拉定居已經有三四年了,嫁了個當地商人的妻子,這在亞洲叫‘倒插門’。
    星期六的午後,比格·迪科躺在沙發上,手隨意搭著胸口,姿態安詳的如同死了。
    電視遙控器五十年代就發明了,但很多電視並沒有配遙控器,比格·迪科是個比較懶的人,所以明明電視在放廣告,他也懶得跑過去調頻道,幹脆就保持著這個姿勢,一邊狂炫玉米片,一邊看廣告。
    直到幾分鍾後,外語頻道上終於開始播出節目,配有字幕,還有專門的英語配音。
    開場畫麵相當簡陋,日版西遊記的開場曲叫MonkeyMagic,歌詞全部都是英文,由‘後醍醐樂隊’演唱。
    “天產石卵育悟空”
    “猿心跳脫性如風”
    “世間萬法轉念間”
    “笑鬧仙佛戲眾生”
    “大聖顯神通、大聖顯神通……”
    隨著歌曲,屏幕上先後出現四張臉。
    堺正章、西田敏行、岸部四郎、夏目雅子……最後一轉正文。
    MonkeyKing。
    猴王。
    很難得,雖然全曲都是英文,但卻聽不出日本人特色的英語發音,反而更接近標準的英語。
    這是因為後醍醐樂隊的歌手,是畢業於東京外國語大學英語係的。
    比格·迪科抓了一大把玉米片,心裏讚許有加。
    這支樂隊的風格正踩在他的球區上,如此的演唱風格,簡直比前列縣高潮還要痛快。
    或許這樣的開場曲對於周國人而言有些過於新潮了。
    但對於比格迪科這樣的外國人而言,卻正正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