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萬死難贖
字數:7198 加入書籤
禦史台衙署外。
元扶妤翻身上馬,看著把韁繩遞給她的裴渡,開口道“回去吧。”
裴渡抬頭望著馬背上居高臨下睨他的元扶妤“大人之命,讓我送崔姑娘回去。”
元扶妤扯過韁繩“我自有錦書相護,而謝大人……此次對王家出手,牽連王家九族,世家必會人人自危。世家對謝大人的忌憚,比不得世家當年對長公主畏懼,一定會對謝大人出手。裴渡……如今閑王殿下沒了,能完成長公主宏願的,隻有謝大人了。”
裴渡知道一旦大人滅王家九族,會有什麽後果。
但,裴渡沒法開口請謝淮州放過王家。
林常雪,是曾經與長公主出生入死,長公主金口玉言要保她平安終老的金旗十八衛。
閑王殿下,是殿下最疼愛的弟弟。
謝大人警告過王家。
可王家一意孤行,不但要了林常雪的命,還要了閑王殿下的命。
裴渡恨不得生食其肉,誅九族……對王家來說都算便宜了。
但同樣的,裴渡也明白,謝淮州誅滅王氏九族,必會讓其他世家惶恐不安。
明麵上世家不會對謝淮州出手,暗地裏恐怕會促使世家同之前聯合對抗長公主一般,用各種手段對付謝淮州。
暗殺便是其中一種。
最初長公主監國之時,世家見長公主改革已勢不可擋,就曾暗殺長公主,如今自然也能暗殺謝淮州。
元扶妤收回視線“你可得看好了他,別讓他涉險,護他平安,若他有意外……你萬死難贖。”
“我知道。”裴渡應聲,“接下來,我會寸步不離跟著大人。”
元扶妤頷首,正要走,裴渡便把人攔住,道“等等!”
他上前一步“你的身份特殊,雖是商戶,但卻是長公主心腹,這次你去南山,殿下死在你的懷裏,看到的人太多,人多口雜必定瞞不住,世家一定會重新詳查你的底細!”
裴渡聲音壓低,語速極快“去年年末,你前腳挨了板子,閑王殿下發怒,後腳謝大人借題發揮趁機下發一道巡查令,讓大大小小世家丟了不少鹽、鐵、糧、絲綢在當地專營權。後來崔家宅子逾製之事,又是閑王殿下出麵,京兆府上下官員大換,謝大人又命戶部侍郎鄭江河在各地沒收商戶逾製宅子,收罰銀,倒黴的皆是世家家仆或為世家辦事的商戶。”
元扶妤垂眸瞧著目露緊張和擔憂的裴渡“你是怕世家對我出手?”
裴渡點頭“一旦南山殿下死時的情景泄露出去,你和殿下的關係必會讓人起疑。因你世家接連吃虧,世家必會防備你!若再讓世家發現此次王家之事和你扯上關係,難保不會對你出手除後患,所以你務必要小心謹慎。”
裴渡能想到的,元扶妤怎麽會想不到。
之前世家或許會輕賤她這個商戶,但經過南山一事,世家必會留意她。
若發現她在王家之事上出力,一定會對她這個和閑王關係匪淺的長公主心腹出手,以免養虎為患。
元扶妤看向禦史台府衙。
所以,她不能讓餘雲燕和杜寶榮成為下一個林常雪,也不能讓謝淮州成為下一個元雲嶽。
元扶妤緊握韁繩,垂眸睨著這個不久前還想殺他的裴渡“我以為你巴不得我死。”
裴渡抿了抿唇“殿下留下的舊人不多了,閑王殿下既然如此信重你,說明你很重要!我承認……很多事情都是你入京之後謝大人才得以順利推進的,你的能耐我服,所以你得活著,幫謝大人完成長公主宏誌。”
“護好謝大人,我的事就不勞裴大人操心了。”
說完,元扶妤一夾馬肚率先離開,錦書緊隨其後。
裴渡立刻揮手示意玄鷹衛跟上。
望著元扶妤騎馬而去的背影,立在禦史台衙署門前的裴渡雙拳緊握,半晌未動。
玄鷹衛護送元扶妤用玄鷹衛令牌從坊門內出來,快馬沒走幾步,迎麵碰上了帶兵巡邏的虔誠。
虔誠身邊之人提韁上前低聲與虔誠說“前麵是玄鷹衛的人,玄鷹衛的人一向眼高於頂,估摸著不會下馬同大人行禮,要不要攔下來?”
“不必。”虔誠道。
之前他背叛翟國舅投入閑王門下之事,玄鷹衛中的何義臣可是知道的。
如今,閑王沒了,他又重回翟國舅門下,還是少和玄鷹衛發生衝突的好。
擦肩而過,虔誠看到被玄鷹衛護衛在中間披著鬥篷頭戴著兜帽的兩人,他側頭正對上元扶妤朝他睨來的森森目光,心中大駭猛地勒住韁繩。
“大人?”金吾衛不解看向調轉馬頭朝玄鷹衛離開方向看去的虔誠,“是有什麽問題嗎?”
虔誠垂眸細思片刻,直覺崔四娘今夜突然出現在這裏,怕是有事。
旁人不知道,虔誠可是知道崔四娘的厲害。
崔四娘與如今的玄鷹衛副掌司何義臣關係不一般,又是閑王背後的謀士。
如今,閑王人已經沒了,崔四娘既然是長公主心腹,如今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翟國舅,一個便是……謝淮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去查!那隊玄鷹衛是從哪來,要往哪兒去。”虔誠道。
“是!”下屬領命。
他明日得去見一見翟國舅,若是他能助翟國舅將崔四娘收入麾下,也就是能把一部分玄鷹衛的勢力收入翟國舅門下。
辦成此事,便是他一件大功。
他之前投靠閑王的事,也能一筆勾銷。
·
第二日早朝前,已知曉禦史台審出結果的世家官員湊在一起交換消息。
聽說昨夜謝淮州親臨禦史台獄審王家父子,有人懷疑謝淮州屈打成招。
原本老神在在抱著玉芴立在一旁的禦史中丞陳釗年聞言,瞧了世家官員一眼,抬腳走入謝淮州一黨臣僚的圈子中。
陳釗年故意揚聲道“也是我們禦史台的官員無能,從罪臣王廷鬆和王炳淩嘴裏問不出什麽,他們又非要見謝尚書。誰知……謝尚書這一去他們還真就全交代了,記錄審訊內容的,是少府監劉大人、衛尉寺少卿顧大人,和咱們禦史台台院倔驢侍禦史董大人。”
禦史中丞這話一出,不論是世家官員,還是翟黨都朝這邊挪了過來,七嘴八舌問著昨夜審訊之事。
還未等陳釗年回答幾句,鍾鼓聲響,上朝的時間到了。
百官踏著鼓聲從待漏院而出,朝宣政殿前廣場而去,又成群低聲議著王家之事。
漢白玉地磚鋪就的廣場兩側,兵甲林立。
鄭老太師抱著玉芴立在最前,隻關心王家會不會狗急跳牆同謝淮州說些什麽不該說的。
“謝尚書到了。”
百官轉身朝漢白玉石階方向看去,身著紫色官袍的謝淮州一手持玉芴,一手拎著官府下擺,從容拾階而上。
文武官員默默分列兩側將路讓出來,長揖行禮。
“謝尚書。”
“謝尚書……”
謝淮州於百官之中穿行而過,走至最前,立於鄭老太師身旁。
百官列隊站定。
鄭老太師睜開眼,看也不看身旁的謝淮州,語聲壓的極低“謝大人以摧枯拉朽之勢,一夜之間審得真相,又讓王廷鬆和王炳淩的學生錄他們老師的審訊記錄,可當真是手段卓絕,殺人誅心啊!”
謝淮州目不斜視,語聲溫和“鄭老太師這話,謝某不敢苟同。實證麵前由不得罪臣抵賴,這並非是謝某的本事。三位大人雖與王家罪臣關係匪淺,但忠於陛下,忠於朝廷之心,與我、與鄭老太師一般無二。總得給他們一個為陛下盡忠的機會,免得……旁人將他們視作罪臣一黨。”
這話的意思,便是不會將他們鄭家牽扯其中了。
鄭老太師放下心來,但還是與謝淮州說了一句“王氏夷三族已定,還望謝大人能念在同僚一場的份兒上,對王家容一份情。”
“鄭老大人因姻親關係對王氏容情,可王氏罪臣將死,可沒打算對鄭家容情啊。”
鄭老太師心裏咯噔一聲,轉頭看向謝淮州。
六扇殿門緩緩打開,百官整理儀容,隨隊朝宣政殿內走去。
崔府。
崔五娘帶著婢女和染發的藥膏用具來元扶妤院子裏時,錦書正一邊伺候元扶妤更衣,一邊同元扶妤說國子監那邊的事。
崔五娘帶著奴仆在院子裏擺躺椅、用具,命人去準備熱水。
錦書替元扶妤係好腰帶“按照姑娘的吩咐,今日坊門一開,我便命人去通知今日頭一次去國子監送布帛的管事,將王家在獄中招供之事傳到國子監學子耳中。”
元扶妤透過窗欞看了眼院子裏嘰嘰喳喳的崔五娘,同為她套外罩的錦書道“王家已倒,國子監有些供應商戶也該換一換了,讓今日送布帛去國子監的管事,約國子監主簿去瓊玉樓,看有什麽是崔家能填上去的。”
崔家不論何種商貨,隻要有了為國子監供商的名頭,旁人也會窺見崔家有背景,往後辦事更順。
“早朝的消息送來了嗎?”元扶妤問。
錦書搖頭“還未。”
“你去門口候著,消息一到,立刻送來。”元扶妤說。
“是。”錦書應聲。
見元扶妤從屋內出來,崔五娘笑開來“阿姐!”
崔五娘用襻膊將袖子綁起,快步朝元扶妤跑來,她一手端著草藥膏,一手拽著元扶妤往院中樹下躺椅走。
將元扶妤安置在躺椅上,崔五娘在杌子落座,為元扶妤染發。
崔六郎拎著鬆子和點心來時,瞧見兩個姐姐在樹下,他在石桌前坐下,讓婢仆取了個碟子過來,給兩個姐姐剝鬆子,與忙著給元扶妤染發的崔五娘閑話。
“我還不知道姨娘,她就是從父親那裏知道如今阿姐得閑王殿下的看重,想讓父親帶我來京都和阿姐親近,以後好在京都給我找高門大戶的婆家。”崔五娘撇嘴說完,將元扶妤的長發挽起,用木簪固定,起身去洗手,“過一會兒洗了就好。”
“五姐你一個姑娘家,一口一個婆家也不害臊,再說那姨娘也是為了你前程著想。”崔六郎替宋姨娘抱過不平,視線落在一直閉目不語的元扶妤身上,“其實,宋姨娘人不壞,我也是後來才知道,當年我和五姐兩個人能順利溜出府去攔你的馬車,是宋姨娘背地裏幫了我們一把,否則我們不可能那麽順利!宋姨娘總說長輩之間的事情,不該牽扯到小輩身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見元扶妤還是閉著眼似沒聽到的樣子,崔六郎轉了話鋒“我今早去東市轉悠時,聽人說那禮部尚書王炳淩科舉泄題舞弊,泄題給自家子弟,還有那些被他們選中的舉子,這事要是真的……”
崔六郎話還沒說完,錦書便快步跑了進來“姑娘。”
錦書見崔五娘和崔六郎在,隻喚了一聲。
元扶妤扶著躺椅扶手起身,與錦書朝屋內走去。
崔五娘望著元扶妤的背影,落寞用帕子擦著手,同崔六郎道“我總覺得,自從那年泄洪後,我被阿娘扣在府上不讓回老宅找阿姐,阿姐就怨上了我,待我不如以前親厚,人……也像變了個人。”
屋內。
錦書低聲同立在屏風前的元扶妤說。
“今日早朝之上,禦史台將昨夜謝大人審王廷鬆和王炳淩科舉泄題案的記錄交到禦前,證據確鑿,翟國舅跪求陛下嚴懲王氏,但陛下還沒有處置的旨意下來。之後,謝大人就提起黃河汛期將至,請陛下允準魏堰將功折罪。”
元扶妤點了點頭“陛下對科舉泄題案還未有處置的消息,也散出去。”
“是。”錦書應聲又快步離開。
元扶妤從屋內出來時,見崔六郎將茶盞和點心推到崔五娘的麵前,氣定神閑同眼巴巴望著他的崔五娘說“雖說國子監的學生隻要通過明經考就可做官,但……一般官職都不高。所以國子監裏學子,隻要不是太廢物,都會走科舉一途,畢竟明經及第可不如進士出身,所以這次殿試落選的國子監學子一定會鬧。”
元扶妤意外,一直以為崔六郎不學無術,沒想到對朝廷取士倒很是清楚。
喜歡公主當年欲占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公主當年欲占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