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皖南戰起
字數:3662 加入書籤
就在山東沂蒙根據地高速發展之際,皖南局勢驟然緊張起來。日軍開始攻擊銅陵、繁昌。原駐守在這裏的國民黨部隊節節潰退,第三戰區司令部便把繁昌、銅陵、南陵等地劃為新四軍三支隊的防區。
11月初,三支隊奉命從青弋江的西河鎮、紅楊樹、馬家園一線開拔到這裏。三支隊進駐銅繁地區後,五團團部駐紮在中分村。支隊司令部駐沙灘角,政治部及戰地服務團移駐燕子牧,當時三支隊的主要任務,就是會同國民黨五十二師、一四四師一起擔任繁昌、銅陵、南陵境內長江沿岸的防禦作戰任務。國軍把三支隊擺在了陣地最前麵,一四四師在支隊左後翼,其主力在獅子山、鍾鳴街一線;五十二師在右後翼,其主力在桂鎮一帶。把新四軍夾在國民黨兩部之間的前沿狹小地區。
1938年11月26日,日軍116師團130旅團133聯隊攻占了安徽銅陵縣城,隨即派出小股部隊攻占周邊市鎮。皖南新四軍嚴陣以待,鳳凰山新五團派出小股部隊前出銅官山,在日軍占領銅官山之前炸毀了銅官山銅礦,一部分西出隱藏在丁橋附近山區,雲嶺獨立團留下一個營與軍屬特務團留守軍部外,在團長黎明的帶領下前出到青陽縣木鎮附近山區。兩個團準備在銅陵、丁橋、木鎮這條線搞一個大動作。
11月28日上午9點,前哨發現有300多名鬼子出現在銅陵至丁橋的公路上,新五團連忙通知沿線村鎮百姓撤離,通知獨立團做好準備。鬼子一路向前占領洛家潭、丁橋,繼續往木村前進。行至垛山,公路從垛山邊穿過,另一邊是水塘。鬼子進行火力偵察,用機槍掃射山坡樹叢、草叢。鬼子沒有發現異常,繼續前進,山坡上壕溝裏的一團靜靜地觀察著日本鬼子,鬼子150多人。
待鬼子全部進入伏擊圈,黎明駁殼槍瞄準一個騎在馬上鬼子軍官,叭的一聲,鬼子軍官應聲倒地。緊接著機槍、飛雷炮也響了,鬼子雖然反應很快馬上跑向山邊尋找掩體,但第一時間60多名鬼子被打倒在地,新四軍又拉響了地雷,埋設地雷的地方很刁鑽,都是選擇在容易選擇做掩體的地方,這下日軍死傷慘重。黎明命令再打一輪飛雷炮後,在機槍掩護下發起衝鋒。殘餘的鬼子拚死反抗,新四軍用手雷、駁殼槍、刺刀迅速解決了殘敵。
駐守丁橋的100多日軍聽到槍聲立即向垛山方向增援,垛山離丁橋不過一公裏的路程,日軍正加速前進寸,隱藏在路兩邊樹林裏的新五團二、三營出擊了,一團也從公路上衝向日軍,這100多鬼子還沒有展開,就被獨立團,新五團合力剿滅。洛家潭日軍一小隊也聽到了劇烈的槍炮聲,也來增援,走到半路槍炮聲停止,鬼子調頭立即調頭往銅棱方向撤退,剛退到獅山遭到新五團一營的伏擊,新五團二營三營也從丁橋趕了過來,兩麵夾擊日軍,日軍全軍覆沒。戰士們迅速打掃戰場撤往根據地,銅陵日軍派出一個大隊增援,待趕到戰場,新四軍已人去樓空,隻剩下滿地隻穿著兜檔布的日軍。日軍惱羞成怒燒毀了洛家潭、丁橋、木鎮大量房屋。
新四軍在丁橋消滅了日軍300餘人,繳獲擲彈筒6具,機槍5挺,步槍260支,子彈發,手雷500餘枚。
獨立團、新五團撤回鳳凰山後又與五團一部合作,派出小股部隊不斷騷擾銅陵以西的小鬼子據點,小鬼子不堪其擾,派出一個中隊進山圍剿新四軍,三個團合作牽著日軍在大山裏打轉,以地雷戰、伏擊戰、麻雀戰的方式不斷消耗日軍。日軍沿新橋河南下追擊,新四軍引誘鬼子進入鳳凰山,獨立團、新五團在鳳凰山與非山之間的山穀打了鬼子一個伏擊。
伏擊戰開始鬼子不以為然,但當飛雷炮在身邊炸響後,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鬼子大隊長想破頭也沒明白新四軍怎麽會有這麽多重炮,迫擊炮、擲彈筒、機槍也不少。飛雷炮、迫擊炮彈、手雷劈頭蓋臉的砸下來,炮兵小隊一炮未響就全軍覆沒,日軍慌亂中不斷有人踩上地雷,日軍在損失了300多人。鬼子大隊長扔下傷員果斷突圍,等鬼子衝出山穀又損失了200多人,鬼子大隊長不敢在山區久待,下令沿新橋河撤退。獨立團、新五團派出新隊銜尾追擊。鬼子撤退到峽口,又遭到埋伏在朱家山的五團一部的伏擊。前有伏擊、後有追兵,鬼子拚死突圍,最後有200多鬼子突出重圍。新四軍繼續追擊,等到鬼子逃出已不足150人,新四軍三個團咬住鬼子不放,趁勢殺進順安鎮,留守順安的五十多鬼子與敗兵站不住腳,退出順安往銅陵狂奔,新四軍橫掃銅陵以西日軍據點。日軍急令木村、丁橋鬼子回援,又向南京求援。新四軍在銅棱邊緣止步,抓緊搶運日軍據點物資,懲治來不及撤走漢奸走狗、偽軍。青陽國軍也趁勢占領了木鎮、丁橋、洛家潭。兩天後日軍兩個大隊的援軍到達,新四軍退回根據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銅陵戰役整個進程十三天,此役消滅了900餘人,其中包括23名俘虜,大多數是重傷員或在戰鬥中被飛雷炮震暈的情況下才被俘的。日軍大隊長、中隊長均陣亡,隻有一名小隊長幸存,新四軍繳獲92步兵炮二門,擲彈筒25具,機槍18挺,步槍657支,炮彈600發,手雷1500餘枚。子彈餘發。新四軍傷亡一百餘人。此役極大震動了日軍,證明了新四軍有相當的能力。小鬼子再也不敢小部隊進山圍剿新四軍。國府也很吃驚新四軍的戰鬥力,軍委會通令嘉獎了新四軍,但對新四軍擴編的要求予以拒絕,隻同意補充編製。延安總部也發來了嘉獎電,對於新四軍能夠在4:1的兵力對比下,在傷亡極小的情況下全殲日軍一個大隊提出高度表揚,但同時也提出此類戰役一定要慎重,一則擔心鬼子將重點轉向新四軍。二則擔心部隊傷亡過大,提出現階段還是要以遊擊戰為主,積小勝為大勝。此次戰役加上丁村戰鬥史稱銅陵大捷
皖南軍部首長一方麵為戰役的勝利而高興,另一方麵又為國府限製新四軍的發展而不滿。李振華講的那句話沒錯:國民政府絕對不會允許新四軍在江南發展起來。新四軍軍部決定將六團三營、獨立團二營、新五團一營以沙州遊擊隊的名義調出皖南,東進茅山根據地,六團三營歸建,由團長葉 飛帶領以江南抗日義勇軍的名義進入太湖以西活動,獨立團二營、新五團一營擴編成二團。獨立團、新五團就地補齊編製。
葉 挺離開新四軍後,回到廣東。廣東餘漢謀委任他擔任東路守備軍總指揮,葉 挺迅速整合東江地區的地方抗日團隊、國軍散兵,開展敵後遊擊戰,以牽製日軍北上韶關。同時餘漢謀抽調第十二集團軍六十三軍一五三師、六十五軍一五七師、八十三軍一五一師四五三旅,作為東路軍主力部隊,由東路守備軍總指揮部統一調遣。東路守備軍總指揮部根據第四戰區司令部的命令,迅速指揮所屬各部攻擊日軍重要據點。部隊一度占領增城。
常申凱為了控製新四軍,意圖另派他人擔任軍長。還以葉 挺離開新四軍,中共不能容人為理,頻頻向延安總部施壓。延安總部意識到葉 挺留在新四軍的重大意義,迅速致電重慶周公,周 公立即約葉挺到重慶見麵。同時常申凱也擔心葉 挺在廣東與我黨合作,葉挺隻在廣東待了1個來月的時間,就啟程回重慶。
在重慶經周 公的勸解,葉 挺終於同意回新四軍軍部。
在此期間,發生了一件大事,1938年12月18日,汪精衛離渝出走,12月29日汪精衛在越南河內發表豔電響應近衛第三次聲明,在賣國的道路上一步步滑向深淵,軍統安排了刺殺,被汪精衛幸僥幸躲過。汪精衛前往日本,叛逃賣國已成為事實。
汪精衛作為國黨二號人物,又是孫中山遺囑的起草人。他的叛逃在全國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動。大多數的人怎麽也想不到當年寫出”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34;的少年如今成了漢奸。汪精衛的叛逃對國民政府的威望大受打擊,可以想見的未來,他的叛逃將起到示範作用,他的那一套曲線救國理論為那些欲當漢奸的人提供理論依據。國民政府召開國民黨特別會議,投票決議,開除汪精衛國民黨黨籍及一切政府職務。延安總部為因應形勢,放棄了對常申凱的批判,轉而高調支持他領導全民族抗日。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