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抗大學習

字數:3117   加入書籤

A+A-


    李振華在路上花費了將近一個月,今天終於快要到達延安總部了,老遠就看到了寶塔山,指引他前進的方向。
    總部接待人員把李振華帶到了清涼山抗大第三分校。李振華順利的辦好了入學手續,還分到了一塊荒地。
    李振華他屬於插班生。這期學員有900人,其中八路軍幹部約600人,外來知識青年300人。編成了7個學員隊。
    李振華在第一學員隊。學員隊員都是各地抽調、選送的八路軍幹部。在抗大學習的內容很多,抗大的課程主要是政治課、軍事課、文化課。政治課包括軍事問題、社會科學概論、哲學、政治工作等。軍事課程包括遊擊戰爭、戰略戰術、炮兵、測繪、地形、射擊、救護等。另外,還根據學員需要設置了地理常識、自然知識、算術、語文等文化課程。雖然李振華是插班生、但他底子好,學習之中並不吃力。
    抗大三分校學習的條件很艱苦,每天隻吃兩頓飯,連最基本的教室、課堂都沒有。同學們都是坐著個小板凳在露天學習。雖然學習的條件非常艱苦,但同學們都學的很認真。
    抗大雖然艱苦,但抗大的師資力量卻是後世不可想象的。
    在第一隊他的那些同學很多是八路軍營、連級幹部,普遍文化層次較低。大多數識字都是在軍中開始的。政治教育社會科學倒是沒有太大問題,但算術、炮兵、測繪就有些抓瞎。同學們看到李振好像比較輕鬆,於是就有不斷的人向他請教。李振華也來者不拒,盡心盡力幫助這些同學。很快他就與同學們熟悉。
    為講清彈道拋物線的問題,李振華就用小孩撒尿來做比喻,尿的痕跡就是拋物線。火炮分直射炮、曲射炮,直射炮可以打的更遠。但碰到山、壕溝,人躲在反斜麵,火炮就夠不著。追擊炮是曲射炮,就可以打到反斜麵。李振華用簡易圖示意,讓大家很快明白了原理。
    為解決同學們計算難題,李振華引入了現代豎式計算方法,使計算變得快捷、明了。
    李振華在課餘、周末還參加了蕭三先生創辦的俄語講習班,開始學習俄文。每周3一4次,每次2小時。
    李振華在抗大除了學習之外,延安大生產運動他也參加了。分給他的那塊荒地李振華在業餘時開墾了出來,種上了土豆、西紅柿、青菜,當然同學們也幫了不少忙。他還學著別人一樣,一大早帶上一個縷子到處去拾牛羊馬糞來積肥。學校還組織過同學們去南泥灣義務勞動,359旅提前一年開發了南泥灣。
    李振華在學校學習大半個月,有一天延安交際處的金處長帶著兩個國軍軍官到學校來找他,李振華還不知怎麽回事。金處長告訴李振華,兩位國軍軍官是從重慶過來奉命嘉獎他的,一位是張少將,一位是劉高參,都來自國府總參謀部。
    劉高參宣讀了軍委會命令,授予李振華青天白日勳章一枚,獎金500塊大洋。劉少將為他戴上了勳章,並把獎金交給了他。
    兩人都在恭喜他,還和他不斷湊近乎。劉高參道:"國府非常器重李少將。這次你對法國、德國之間戰爭的預測非常精準,為國增了光。"
    張少將又道:"國府希望李振華同誌能多為國府效力。以國府的賞識,前程必不可限量。"
    李振華在心裏大罵不已,這兩個王八蛋來延安就沒安什麽好心。
    李振華臉色不變,微笑對兩人裝傻充愣。他也沒法子,與兩人東扯西扯了一番,說了一堆廢話。
    在金處長的配合下,李振華好不容易把這兩個瘟神給弄走了。真他媽的比上戰場還累。李振華立即找到校領導們,在金處長與眾多學員的見證下說明了情況。然後把勳章和獎金全部上交了學校。於是李振華預測德、法戰爭中法國速敗的信息從學校慢慢傳開了。
    李振華成名人了。以至於李振華去俄語學習班去上俄語課的時候,都有人問他是不是預測法國速敗的李振華。也有不少人特意來找李振華交朋友、談論時事。
    這天一個熟人來找他,這個熟人就是38年從皖南支援總部的軍工專家汪德熙。
    汪德熙笑稱:"如果不是你名聲在外,我還不知道你也來了延安。"
    李振華和汪德熙在皖南就非常熟悉,想當年剛到雲嶺時,李振華差不多有一半的時間泡在軍工處。
    李振華又詢問起汪德熙其他援助總部軍工專家的情況。
    汪德熙告訴他,延安總部這裏對他們這批從皖南過來的軍工專家都很重視,待遇都和抗大的教職人員看齊。除了個別專家派到了山西八路軍根據地,其餘的都留在陝甘寧。
    在與汪德熙的交談中,李振華得知皖南來的地質人員這兩年走遍陝甘寧山山水水,陸續在各地發現了各種礦產資源,在神府發現了儲量豐富的煤田、且有些是露天礦。在定邊鹽池發現了更多的鹽礦,在米脂、靖遠、府穀還發現了陝甘寧最為緊缺的銅礦,雖然儲量不是很大但含量已達到1一1.5,妥妥的富礦,在延長發現了更多的油氣資源。在安塞發現了煤礦、鐵礦。還發現了茫硝、石灰石、粘土、石膏、鋁土等資源。為了開發這些礦產資源,一些專家們分散到了各地。陝甘寧已經初步建立起了礦產加工工業。
    汪德熙告訴李振華,他的上級軍工局的滕局長,李強副局長知道李振華來了陝甘寧,都希望李振華能為陝甘寧的工業發展出謀劃策。
    汪德熙笑道:"我這次來,一是為了看看老朋友,二是為兩位領導打前站。"
    李振華跟著汪德熙去了一趟軍工局,人家領導客氣,李振華自己不能沒有禮貌。
    在軍工局,李振華見到滕局長、李副局長,兩人對他都非常客氣。兩位局長還在為兩年前皖南軍工處對總部的支持表示感謝。李振華連稱不敢當,大家都是一家人,況且事情也過去那麽久了。
    兩位局長向李振華詳細介紹了陝甘寧這邊的工業現狀,大多數工礦企業還都比較原始,規模比較小。他們希望李振華能為陝甘寧工業發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使陝甘寧工業企業從數量、到質量,從技術、到管理方麵有個大的提升。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