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遊說
字數:3753 加入書籤
黃崖洞、關家堖兩戰成建製消滅鈴木、嵐崎兩個大隊。此事在日軍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動。日軍揚言要對八路軍進行血腥報複。
日軍吸取了教訓,收縮了分散的兵力,不給八路軍分而擊之的機會。但收縮兵力的同時各地之間的空隙變大,又有利於八路軍的機動靈活的戰術。
因為黃崖洞、關家惱兩戰,這一區域成為了日軍關注的重點,八路軍總部暴露的風險越來越大。總部也準備遷往遼縣麻田。
在磚壁村,李振華隻待了兩天。他發現八路軍遇到了新四軍發展中同樣的問題:部隊擴編太快,部隊戰鬥力下降嚴重。772團、決死縱隊25團、38團在溫莊阻擊戰中被岡崎支隊擊潰就是佐證。25團團政委就是犧牲在溫莊阻擊戰中。
有問題並不可怕,解決就行。抗大總校來到山西就有這方麵的原因。李振華建議除了加強練兵之外,要精簡指揮部,有經驗的軍官下沉到基層。現階段八路軍還是要實行以遊擊戰為主、小規模運動戰為輔的策略,一則可以以戰練兵,單單訓練是不可能練出精兵的。二則可以減少傷亡,一兩場戰鬥過後,生存下來的新兵就成了老兵。這與八路軍總部的策略不謀而合。
李振華帶著警衛連去了黃崖洞兵工廠,繼續兵工廠考察之旅。經過兩場戰鬥,謝廖莎、科利亞兩人見識了李振華的勇敢和謀略。與李振華的關係親近了很多,三人之間的談話也深入了許多。兩人在黃崖洞考察了五天,走遍了黃崖洞兵工廠的角角落落。
謝廖莎、科利亞在李振華的麵前感歎黃崖洞兵工的簡陋,連做試驗的玻璃器皿都很緊缺。又感動於就是在這種條件下軍工技術人員能想盡一切辦法做好工作。李振華順勢提出蘇維埃聯盟能否給予我軍軍工部門提供一些技術、設備和人才上的幫助。兩人沒有正麵回答,但李振華明顯感覺到了兩人的態度上的友好。
三個人經常在一起交流,謝廖莎、科利亞曾經問過李振華願不願意和他們一起回蘇聯工作,兩人覺得李振華在武器開發上有天賦。李振華感謝了他們,李振華表示蘇聯人才濟濟,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但中國正在被日本侵略,正是需要他出力的時候,他不能現在當逃兵。兩人表示理解和欽佩。
李振華和謝廖莎、科利亞大談蘇聯人民與中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蘇聯是抗戰中唯一一個大規模支持我國的國家,中國人民會永遠記得蘇聯的情誼。但遺憾的是蘇聯直接支持我黨的力度並不是很大,甚至比不上支持新疆盛世才的力度。我黨與蘇共都有著相同的共產主義理想,我黨、我軍的強大,才是共產主義事業力量的強大。
李振華又道:隨著國府從東北、華北、華中的敗退,八路軍、新四軍獨立發展成為了華北抗日的中堅。就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八路軍發展到了40多萬人,新四軍發展到了35多萬人,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如果又有足夠的武器彈藥,對於牽製東北、華北日軍不是問題。這與蘇聯的國家利益相符。
謝廖莎、科利亞覺得李振華說的很有道理,中共與蘇共是同誌,盛世才最多隻能算是個朋友。為什麽不能對中共加大支持。用李振華的說法,中共軍隊的發展強大,就是共產主義事業力量的強大。
謝廖莎、科利亞也不再隱藏。謝廖莎誠懇地對李振華道:"親愛的李,我們個人都非常讚同你的觀點。回蘇聯之後我們也會如實向莫斯科匯報,並會努力爭取對延安的支持。李,我們三人是共同經曆過戰火的戰友,我們是真誠的。"
李振華道:"非常感謝兩位戰友,你們贏得了我的友誼。其實我黨最需要是工業設備、技術、人才方麵的支持。你們也看到我們工業的現狀。設備、技術是如此的落後,在蘇聯屬於淘汰的設備、技術,在我們這都屬於很先進了。所以我認為蘇維埃聯盟並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代價,就可以得到一股可靠的力量支持,何樂而不為呢。我們的軍事工業在如此簡陋的環境下,都能自主開發出火箭筒、火箭炮這樣的利器,誰又能質疑我們的潛力。或許在不久之後,將有更大的驚喜。我們有了一些成果,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與蘇維埃共享,雖然這些成果在蘇維埃聯盟看來不值一提,但這代表著我黨對蘇維埃的情誼。"
考察完黃崖洞後,李振華一行人要回延安總部了。八路軍總部把岡崎送了過來。軍曹野川已答應加入了八路軍反戰同盟。岡崎被俘的消息還在保密之中,延安總部要求八路軍把岡崎解送延安。正好李振華要回延安,總部就把岡崎送了過來。
李振華有些撓頭,去延安可不是一天兩天的路程,出意外可就麻煩了。但任務交到了手上就要想辦法完成。岡崎現在還比較虛弱,人還捆在擔架上。岡崎處在半清醒半迷乎狀態。為了不讓他死,八路軍可是用了不少珍貴的藥品。
一行人踏上了回延安的行程。一路上還要抬著岡崎這個老鬼子,警衛連的士兵對老鬼子恨之入骨,用他們的話說:這頭畜牲死了更好。李振華、李振興兩人可是遭罪了,他們不但要勸著戰士們,又要照顧老鬼子,還要防止老鬼子清醒了使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倆想盡了能想到的辦法,連中醫蒙汗藥都試過了。為過封鎖線李振華把老鬼子放進棺材,在地下黨組織的幫助下謊稱傳染病才混了過去。
在山西艱難行進了十來天,總算渡過了黃河來到了陝甘寧。老鬼子命大還沒死,還慢慢清醒了過來。李振華心中暗罵:好人不長命,畜牲活千年。李振華把岡崎交給接應的同誌,總算長長舒了一口氣。
回到延安,李振華收到一個好消息:湯教援、傅萊、還有一批醫學專家已抵達了延安總部,歸口在軍工局,他在總部已經開始了生產青黴素的工作。李振華心中大喜,計劃中的最關鍵一環湊齊了。
李振華去了一趟了軍工局,在軍工局藤局長帶領下,李振華再一次見到了延安總部首長。李振華詳細匯報了山西一行的情況,以及兩位蘇聯友人的態度。
李振華再次提出青黴素換援助計劃,綜合軍工局的意見,交換重點放在了機器設備、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製造等工業領域。李振華特意再一次提出援建空軍學校,還加上了一條手扶拖拉機生產線。李振華是設想在延安建立一個初步的工業體係,手扶拖拉機生產作為一個延伸,為以後升級工業體係做一些準備。總部首長正式批準了計劃。
過了兩天,李振華、李強找到了謝廖莎、科利亞。告訴他們一個好消息,在八路軍的資助下,我國醫學團隊製造出了青黴素盤尼西林),經過實驗對各類炎症有特效。我黨第一時間就想和蘇維埃聯盟共享,也希望蘇維埃聯盟能派出醫學團隊來延安,共同研究擴大青黴素產量的方法。李強拿出一盒10支青黴素交給謝廖莎。
謝廖莎、科利亞有點懵,覺得這個世界有些不真實。蘇聯現在用的是磺胺類消炎藥,他們聽說過盤尼西林,聽說英美等國還在研製工業生產的方法。但看到拿在手上的藥品,他們不相信延安會開這種玩笑。
李振華看到他倆不可思議的眼神,李振華告訴他們,我國中醫很早就有使用青黴素的曆史,明代常州天寧寺用陳芥菜鹵用來消炎,陳芥菜鹵中就含有大量的青黴菜。隻不過製藥的時間要長達十年。兩人聽後眼中就更是不可思議了。
李振華拿出份清單交給兩人。謝廖莎瞄了一眼道:"親愛的李,我會盡快聯係國內。我們也非常感謝中國同誌對我國的情誼。"
半個月後,延安總部收到莫斯科來電,莫斯科同意延安建立航校,並會派人來延安洽談。
又過了幾天,五架飛機飛臨延安,其中有兩架運輸機。延安總部首長到機場迎接。延安總部收到新疆我黨同誌的密電,從蘇維埃運來大批機器設備,還有100多名人員到達新疆,準備前往延安。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