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輾轉各根據地

字數:3441   加入書籤

A+A-


    李振華一行人有驚無險的穿過了晉西北,於12月中旬到達遼縣麻田村。這裏是八路軍總部所在地,麻田位於遼縣以南45公裏處。是曆史上八路軍總部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
    李振華到麻田後,因為日軍在周圍掃蕩,形勢還比較緊張。他的行程耽擱了下來。平常他除了到參謀部幫參謀長打打下手,還利用幾天的時間走遍總部周邊。
    一天參謀長向他詢問沂蒙軍區屯墾方麵的問題,八路軍響應總部大生產的號召,也在展開屯墾工作,參謀長問他有無好的建議,指導一下。
    李振華道:指導談不上,我這幾天也到周邊轉了轉,我發現遼縣這邊核桃資源很豐富。現在交通斷絕,賣不出去,我建議建一個榨油廠。我們的戰士普遍營養不良,飯菜中油量下足些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榨油後留下的渣,還可用於養殖,甚至糧荒時可以用來救命。開春後我們也可以多種一些核桃樹,抗戰不是一年半載可以結束的,我們要擴大原料供應量。"
    "遼縣的黑山羊也不錯,繁殖快,肉質鮮美,我們可以在養殖這方麵想想辦法。我們可以采取自己養殖和老百姓寄養的方式進行,自己養殖我就不說了,老百姓寄養方式就是我們提供小羊,小羊寄養在百姓家中,小羊長大後,我們收購。可以以給養羊工錢方式或者以羊的價值分成的方式給百姓回報,中間損耗也要考慮到。這樣不僅我們得利,百姓也在從中能得到一份報酬。秸稈也要利用起來,製作青飼料。
    農業方麵,清漳河邊的土地已被開發的差不多了,我們不能與民爭利,我們可以開渠,擴大耕地麵積,再一個我們可以在山裏組織修建階梯山塘,我看到有好幾個山穀都合適,有了水,地不就有了。我們就在山裏開墾,向大山要地。而且在山塘邊發展畜牧效果會更好。
    還有這裏的連翹也很多,還有柴胡、黃芩。這些可是好東西,連翹在中藥中可以清熱解毒,治瘡神藥。柴胡也可以清熱解毒,治序感冒,黃芩清熱燥濕藥,具有清除體內濕熱、緩解喉嚨腫痛和發燒等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腹瀉及皮膚感染等症狀。我們可以先到山裏采集,後麵還可以自己栽培。我們請懂中醫藥的人來泡製。我們自己自用一部分,剩下的想辦法出售,我就不相信好東西賣不出去,這個以後可是可以做成一項產業。
    還有遼縣有煤、有鐵,雖然品位不是很高。但有就不錯了。我們要想辦法利用起來,還有石灰岩,可以用來燒石灰、還可以用來製水泥。"
    參謀長感覺自己問對人了,李振華私下可是做了不少工作。
    李振華道:"參謀長,我現在都有職業病了。走到哪,除想到這個地形要怎麽打仗,在哪打阻擊、哪裏設置交叉火力外,還總是會去想這裏怎麽種糧食、要種什麽糧食。哪裏可以發展畜牧、哪裏可以蓄水,哪裏有什麽特產。我都覺得自己有點魔怔了。"
    參謀長表示李振華有這個毛病挺好的,這不就琢磨出幾條豐衣足食的路。做事最怕沒有思路,思路對了,後續就好辦了。
    李振華沉吟了一會兒,又鄭重對參謀長道:"我有個不好的預感,你看河南那邊,當初黃河決口,形成了大規模的黃泛區,日軍又到處搞破壞,燒殺搶掠,還有國軍在河南大規模駐軍,糧餉全靠地方籌集。我擔心萬一發生個什麽天災,就很有可能造成大麵積饑荒。其它地方多少也有這樣的問題,但總體上比河南好一些。所以我覺得總部提出自力更生、豐衣足食是高瞻遠矚,我軍在戰鬥之餘還要加強這方麵的工作。"
    參謀長點頭,戰爭時期什麽資源最珍貴,糧食排在第一位。沒有糧食一切免談。李振華的話讓參謀長進一步加強了對糧食問題的關注。
    李振華又在麻田呆好幾天,鬼子掃蕩失敗全線退出太行區,李振華啟程出發前往沂蒙軍區,參謀長調了一個排領路、護送,李振華沿清漳河南下,到達平漢路以東,護送隊把李振華一行人交給當地交通站,然後返回麻田。
    李振華在交通站沒待多久,夜晚十一點,交通員帶李振華一行人從鬼子炮樓下快速通過,站崗的偽軍都沒用正眼瞧他們這一行人。李振華以前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事,今天是開了眼,真的親身經曆了。他也沒多問。快速穿過平漢鐵路,急行軍進入冀南根據地。
    在冀南根據地如果站在高處放眼過去,平原上道溝遍布,這是八路軍破襲道路的結果,八路軍又把這些道溝聯係起來,形成四通八路的路線,日軍裝甲車、汽車無法通行,而八路卻通過道溝來去自如,李振華在冀南修整了兩天。
    兩天後李振華一行人又出發了,向西南往湖西根據地而去。冀南根據派出交通員帶路。到冀南根據邊緣,李振華一行人選擇了深夜急行軍前往湖西,好在此時的湖西根據地沒有像曆史上一樣縮水嚴重,李振華經過大半夜急行軍到達單縣地界進入湖西根據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的湖西根據地由王文彬擔任黨委書記,張如擔任軍事部長,負責湖西地方部隊。主力部隊蘇支四支隊由粱興初擔任隊長,郭影秋擔任政委。經過一年的時間,無論是主力部隊還是地方部隊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軍隊總人數已上萬。土匪、漢奸幾乎無立足之地,國府力量在湖西受到了擠壓,不敢輕易製造摩擦。日本鬼子雖然還占據著交通要點,在沒有得到援軍的情況下已不敢輕易下鄉掃蕩。
    這次李振華途經湖西根據地,根據地領導得知後,立即派部隊護送他到了漁台穀亭鎮,王文彬、張如、梁興初、郭影秋都趕來與他來相會,李振華受寵若驚。
    這些人都很感激去年楊文翰、李振華的鼎力相助,要知道在當初兩人為營救他們,可是押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五人在穀亭暢談了一番。李振華講述了這次去延安總部的經曆,以及一路上的見聞。王文彬、張如、梁興初、郭影秋談了這一年為湖西根據地發展的情況。湖西根據地也是以道溝的方式來對付日軍。
    李振華提到在八路軍總部聽到的地道戰戰法,地道戰從晉察冀邊區保定清苑的冉莊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單一的躲藏成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並逐漸形成了房連房、村連村,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
    還提到山東海陽地區運用地雷戰術,有效地抗擊了日軍。李振華建議按湖西根據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可以借鑒一下這兩種戰法。
    李振華又提到湖西根據地可以向沂蒙軍提出支援一部分軍工人員過來,至少根據地要做地雷、手雷的自產,以及能複裝子彈。以避免以後鬼子加強封鎖時,湖西根據地出現彈藥緊缺的情況發生。
    李振華的建議都非常中肯,都是根據地的實際出發,提升根據地的總體戰鬥力。湖西根據地的幾位領頭人都欣然接受。
    李振華在湖西停留了兩天後,根據地派部隊護送李振華穿過了微山湖,又把他們交給了鐵道遊擊隊。
    鐵道遊擊隊帶李振華穿過了津浦鐵路。抵達魯南根據地。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