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治安強化運動

字數:3429   加入書籤

A+A-


    蘇德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北方壓力驟減。華北日軍的“治安強化運動”也逐漸推行開來,我軍根據地生存壓力急劇上升,我軍、我黨組織在"治安強化運動中"受到嚴峻考驗。
    所謂"治安強化運動"就是日軍把華北劃分為“治安區”即敵占區)“準治安區”即敵我爭奪的遊擊區)、“非治安區”即解放區),分別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對“治安區”以“清鄉”為主,加強保甲製度,嚴密施行身份證辦法和戶口調查,實行連坐法,擴大自衛團、警備隊,加強特務活動,以禁絕抗日活動。同時,進行各種欺騙宣傳,宣揚“王道樂土”,以強化奴化統治。對“準治安區”以“蠶食”為主,恐怖政策與懷柔政策兼施,製造無人區,廣修封鎖溝、封鎖牆和碉堡,以推廣其占領區,封鎖抗日根據地。對“非治安區”則以“掃蕩”為主,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日軍所到之處,人、畜、財、物、田產一掃而光,無一幸免,致使許多村鎮成為廢墟。日軍以極其殘酷的破壞,企圖動搖中國軍民的抗戰意誌。
    治安強化運動非常殘酷,日軍的掃蕩通常有以下幾個步驟:
    1:以偽軍、會門、土匪為先導,做耳目,事先調查我軍駐地,偽裝我軍,假稱我軍番號,藉以迷惑我抗日軍民,造成敵人打擊我軍的有利條件。
    2:欺騙、造謠、汙蔑,挑撥我軍與群眾之間的關係
    通過漢奸、偽軍、會門、土匪放出消息:"八路軍xx部已經被消滅了,八路軍是兔子尾巴長不了"
    “歡迎來到治安區,不然就要燒光殺光了啊!到敵占區又保險又安全”
    "八路軍是“蘇聯的走狗”,日本掃蕩,是因為這裏有八路軍”
    "八路軍是吃幹飯的,日本一來就跑了。"
    "好漢不吃眼前虧,識時務者為俊傑。"
    3:掃蕩主力方麵則嚴密封鎖消息。 次要方麵,事前則佯攻試探,“掃蕩”時則突然發作,機動部隊與守備部聯係,靈活的配合動作,好出其不意,攻我不備。
    4:采取大的分進合擊,各分路也配備相當大的兵力,使我們不能消滅其一路;同時,每一路又有小的分進合擊,好使我軍動轉不便。
    5:曉行夜襲,急進急退,時來時去,行止不定,來迷惑 我們,使我們對其行止無法捉摸。
    6:黑夜裏用探照燈封鎖,隱蔽地則用火力搜索,占領全部村莊,拉網式的搜查。
    7:第一步尋求主力作戰,第二步誘迫群眾回家,最後施行大燒大殺大搶的三光政策,隨著毀滅政策而來的,是懷柔欺騙政策。
    8:利用叛軍、土匪、會門,分別對待不同的村莊,藉以造成我和群眾的尖銳對立,來轉移和減少群眾對敵的仇恨心理, 實現敵人“以華製華”的政治
    9:利用敵占區群眾愚昧,誘騙脅迫他們到非治安區打砸搶。美其名曰:發八路軍、新四軍的洋財。製造不同地區之間的仇恨。
    三光政策即殺光、搶光、燒光。日軍通常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對抓獲的我黨人員、無辜群眾進行虐殺,砍頭都算是仁慈的,剝皮,挖心,挖眼、火燒、活埋、砍成二半或兩截都是常態,這群畜牲連老人、小孩都不放過,經常把小孩挑在槍尖上或劈成兩半。對付婦女就更不用說了,當眾強奸、強迫親人之間亂倫,羞辱之後虐殺。
    說小鬼子豬狗不如都是在汙辱豬狗。
    之後日軍搶走牛、羊、豬、農具、糧食等生產生活資料,然後一把火燒光所有能燒的。日軍人為製造無人區,集村並戶。妄圖隔絕我軍與群眾之間的聯係。這些與他們原來在東北、台灣所做的如出一轍,日軍幻想通過這些手段讓整個華北變成東北、台灣一樣的治安區。
    前世治安強化運動對我軍的影響非常大,許多特別是平原根據地大麵積縮水,由於日軍大麵積修建公路、鐵路、炮樓、封鎖溝形成網格。1941至1942年,敵人新築和修複的鐵路有700餘公裏,公路發展至3700餘公裏。各根據地封鎖在網格裏,切斷各根據地的聯係。使我軍打運動戰的機會大為減少。不僅是在軍事上而且在經濟上對根據地產嚴重的影響,由於日軍的封鎖,根據地糧食等物資都出現了危機。
    日軍的蠶食政策也是有規律可行的,白軍蠶食抗根據地一般分以下幾步:
    1、向準備蠶食的地區一根據地邊沿進行秘密活動,尋求可以利用的對象,建立特務組織,發展暗“維持”。配合殘酷的“掃蕩”、鎮壓,造成人人自危的恐怖狀態,做蠶食的準備。
    2、準備完成後,依托其據點向正麵或側麵迂回30到40裏建立新據點,將被蠶食地區變成一個個被敵封鎖包圍的方格,稱為格子。
    一個個格子連接起來,形成格子網。在格子網內公開其秘密組織,捕捉抗日幹部。先以很低的條件迫使群眾建立公開“維持”,上鉤後即行強化,這是根據地變為遊擊區即敵所謂“準治安區”)敵我鬥爭最尖銳最複雜的階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3、敵第2步如得手,即深入鞏固,使這些地區變為完全的敵占區。抗日組織和民眾遭受嚴重摧殘,而敵人又利用這些地方再向根據地內進行新的蠶食。
    這個政策見效慢但穩,上一世我軍吃了大虧,再加上當時我軍重火力不足,對於炮樓、碉堡一類的設施攻擊非常困難。日軍在前期實施這一政策還比較順利,隻是到了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才無力維持。
    這一世受新四軍大力發展軍工的影響,我軍主要根據地有能力自製火箭筒、火箭炮。我軍火力比上一世好的多,日軍修築公路、鐵路、炮樓、封鎖溝的計劃受到嚴重的影響。
    封鎖網絡遲遲不能成型,特別是在山區情況更嚴重。平原地帶根據地由於《破解治安強化運動方案》的推廣,平原根據地軍民廣泛修築抗日溝、地道,采用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梅花莊戰法等等,日軍大掃蕩難度也急劇增加。
    日軍圍剿根據地我軍需派出更多的兵力,進一步加劇了日軍在華兵力短缺的狀況。加上山條山戰役華北方損失了2.8萬人,迫使日軍華北派遣軍不得不縮小單次掃蕩規模和掃蕩區域。我軍就有了更多的機會,通過根據地之間的合作,瓦解日軍治安強化運動。
    雖然與上一世相比,我軍有了一些優勢,少走了些彎路,但與日軍實力對比未發生重大轉變,日軍治安強化運動仍對根據軍民造成了重大損失,隻是日軍付出的代價比上一世要嚴重的多。
    按照這種情勢發展下去,華北日軍應會比曆史上更早陷入頹勢。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