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二次長沙會戰一)

字數:2752   加入書籤

A+A-


    自從6月份蘇德戰爭爆發後,極大刺激了日本擴張的野心。日本內閣對於是北進還是南下進行激烈的辯論。以日本的實力,絕對不可能同時南下和北上,北上解決不了日軍急需的石油,鋼材,錫,橡膠等資源的問題,而南下則不同,東南亞正好有這些資源。
    不出意外地日本內閣辯論結果是南進東南亞的戰略占了上風,得到了大多數閣僚的支持。1941年7月,日軍公然開入法屬越南以後,英美兩國就是再傻也才再明白,日軍必將南下進攻他們的殖民地。
    美國除了立即對國民政府提供貸款,更使出了一招殺招,也就是於8月宣布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當時日本幾乎無法自產石油,而消耗量卻高達每年250萬噸以上,所以絕大部分石油都必須進口。石油是現代軍隊的血液,如果沒有石油,日軍強大的聯合艦隊和數以千萬計的坦克,飛機就成為廢鐵,軍隊也就等於垮了。
    這樣一來,日本政府就陷入了是從中國撤軍,還是孤注一擲南下的問題。日本不可能舍棄到手的中國利益。但中國戰場又牽製了日軍大量的兵力,除了主力師團、旅團外另外還有大量的航空兵,海軍,總兵力大大超過130萬人。
    日本軍部當時已經對短期內征服中國不抱希望,卻仍然想從中國泥沼中抽調出一部分軍隊,參加南下的作戰。畢竟,當時在中國戰場的日軍無論戰鬥力,武器裝備都是日軍最強的,是日軍的精銳。
    除了抽調關東軍外,華北派遣軍因為對手較弱,主要是國共敵後武裝,所以華北日軍多是守備師團,素質較差,抽調不抽調意義不大。華中地區的日軍11軍則是侵華日軍精銳的精銳,他的第3,第4,第6,第13等精銳師團,是在華日軍的主力。
    日本軍部想從11軍中抽調部隊南下,遭到了當時剛上任的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中將拒絕。阿南惟幾在當時認為,第11軍在武漢處於國軍三個戰區夾擊下,防禦尚且困難,如何可能抽調部隊支援南下作戰。但日本軍部表示這是命令,阿南惟幾隻得想辦法執行。
    他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立即出兵猛攻正麵的薛嶽第九戰區,將其殲滅或者重創,讓他失去對日軍的威脅,這樣才能讓第11軍抽調出部分部隊支持日軍南下。
    阿南維幾總結了前任崗村寧次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分兵合進的弊端。這種打法,在有限的兵力之下,隻可能對國軍進行擊破戰,也就是迫使國軍撤退,卻不可能有效合圍殲滅國軍。多路進攻,部隊與部隊之間空隙太大,國軍也很容易突圍。
    阿南惟幾認為此次作戰,必須將日軍重兵的師團集結在一起,互相相隔不超過半日的路程,一同進攻。一旦遭遇國軍主力的頑強抵抗,立即用幾個師團進行猛烈夾擊,一個個重創國軍的部隊,最終導致第九戰區主力被全殲,防禦陣線完全崩潰。
    在這種思想下,1941年9月7 日軍第6師團果真進攻大雲山。駐守大雲山的是第四軍主力。8日日軍攻占大雲山,但國軍趁第6、40師團換防時發動反攻,收複大雲山,重創了第6師團第13聯隊、第40師團重鬆支隊。
    探知到日軍集結的兵力十多萬。薛嶽心裏犯起了嘀咕,日軍集結這麽多的兵力,不可能隻為一個大雲山。戰情分析中,李振華明確日軍會集中10一13萬兵力,第一步會進攻大雲山,那第二步呢?是不是真的會像戰情分析中分析的那樣重兵正麵突破,薛嶽調了大雲山一部分力量回防新牆河。並致電74軍做好準備從萬載前往湘北。
    日軍這次確實是將主力並列於狹窄正麵,縱深梯次配置,以第 3、第 4、第6師 主力及第 18混成旅等部部署在嶽陽,為第一梯隊;第40師和第33師的兩個師團位於臨湘地區,為第二梯隊。另外以第6師團的兩個旅團由忠防、西塘分兩路向大雲山實施包圍,掩護主力部隊集中和展開。
    9月18日拂曉日軍出動了300多門火炮、100餘架飛機轟炸國軍陣地。下午4時第3、4、6、40師團在楊林以西20 千米的新牆、童溪街、四六方等地強渡新牆河,步兵在騎兵和坦克裝甲車的引導下,如潮水般湧過河來。立印遭中國第4、58、20軍阻擊。雙方在新牆河兩岸展開廝殺,國軍利用轟炸後殘存下來的30多門火箭炮對新牆河北岸集結的日軍進行了兩輪覆蓋射擊。將近800多枚造成北岸日軍大量傷亡,日軍進攻為之一滯。可惜的是火箭炮暴露位置,炮兵陣遭到日軍火炮、飛機轟炸,好在火箭炮輕便、易轉移,才沒有被完全殲滅,但損失也不小。日軍立即組織第二次進攻,前沿一線的第102師、60師、59師拚死還擊。其中要數第4軍102師打的最為激烈,該師防守地段是日軍第3,第4,第6師團的集中攻擊方向。
    102師原是黔軍雙槍兵,師長柏輝章。遵義會議開會的那座大樓就是他的公館。柏輝章在貴州時是臭名遠揚。除了帶兵外,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是販賣大煙,勒索民間,禍害老百姓。但全麵抗戰發生後,9000多人的102師被調出貴州,走上抗日戰場。柏輝章及102師卻打的極為英勇、戰鬥意誌極為頑強。淞滬會戰時,全師僅剩3000人。補充到7000人後,經過徐州會戰,又隻剩2000多人。第二次長沙會戰前部隊經過整補,部隊齊裝滿員7000人。
    102師連續打退了日軍數次強渡,麵對擁有坦克、裝甲車的日軍強渡部隊,102師用火箭筒輕鬆敲掉了打頭的坦克、裝甲車。機槍不斷射殺強渡的日軍步兵,日軍欲修複新牆河上的橋梁,該師集中所有火力封鎖河橋通道,並把橋梁炸塌,日軍攻勢稍減。戰鬥一直持續到19號拂曉,日軍加大攻擊力度,102師再次用僅剩的十多具火箭炮對北岸日軍進行了一次齊射,隨後火箭炮損失殆盡。經過一天一夜的廝殺,102師損失巨大,柏師長手上已沒有預備力量,連工兵都派出了筆架山陣地。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