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調整

字數:2819   加入書籤

A+A-


    無棣戰鬥後,渤海軍區海防大隊機動船隊回到了大河口望子島,隊員們都非常興奮。這些隊員中有原海防大隊的成員,有海東青特戰隊員,更多的是沂蒙海校學員。這次戰鬥是他們這些人參加的最大規模的戰鬥。
    沂蒙海校學員尤其高興,自從他們進入沂蒙海校就幾乎沒有參加過戰鬥,就是去年11月份沂蒙軍區那麽大動作,都沒有他們上戰場的份。雖然他們也寫過決心書,但還是被軍區調往安全地帶。
    李振華告訴他們,海校學員以後的戰場在海上、在軍艦上,而不是在陸上。海校學員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海軍是高技術兵種,人才難得。所謂十年陸軍,百年海軍,中國有漫長的海岸線,將來海校學員有大把機會上陣殺敵,不必急於一時。
    上半年海防大隊接收了一批水冷單缸發動機。在望子島上,海防大隊按軍工部提供的圖紙,在軍工部人員的協助下製作了一批機動船,這些船一開動起來就讓海防隊喜歡上了。船隻不是很大,吃水淺,結構簡單。但機動靈活、速度快。船有三種動力模式:單桅三角帆、人力、發動機。海上可用帆,進入內河,可卸下帆桅,使用槳櫓或單缸發動機,此船為河海兩用船。
    海防大隊訓練了差不多半年,這次總算抓到了戰鬥的機會。整個圍殲第27師團的戰鬥中,機動船隊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成功半渡而擊,分割了日軍。
    渤海軍區通令嘉獎了海防大隊,海防大隊詢問李振華什麽時候能有大型船艦。李振華讓他們不要著急,最多三年就能有船艦。大家都很好奇,船艦從何而來?李振華也不說。他們不知道沂蒙軍區安排的一批人員已成功混入劉公島偽海軍學校。
    李振華告誠海防大隊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命令海防大隊在望子島周邊布置水雷場。
    沂蒙地區我軍與日軍在新泰、沂水形成對峙。我軍為防止傷亡太大,沒有強行攻取新泰。但在新泰、萊蕪周邊保持了軍事壓力,拖住了第41師團、第23師團大批兵力。日軍想盡了辦法也沒有收複大關、河陽,兵力損失了不少,兩軍防線逐漸穩定了下來。
    渤海軍區李振華、廖海濤召集冀中部隊領導人開會,會議的主題是冀中部隊返回冀中根據地。如今冀中根據地日軍兵力驟減,騎兵第1旅團、混成第七旅團、第27師團大部被消滅,第41師團又調往沂蒙。冀中兵力空虛,青紗帳又起,冀中部隊也在渤海軍區得到了補充和休整,是時候前往冀中了。渤海軍區與冀中軍區司令部商議後決定:冀中第八軍分區常善德、王遠音帶領第23團、回民支隊先行,恢複冀中第8軍分區。視冀中的情況再派冀中騎兵團前往。第30團由於損失太大,補充才完成沒多久,還需休整,放在最後。
    恢複根據地,常善德早已是輕車熟路,李振華唯一提醒他們是要下放一批主力部隊結合本地武裝,壯大地方武裝,發揮本地幹部的作用。李振華給部隊劃撥了一批火箭筒、迫擊炮,保證第23團有攻堅、打擊日軍裝甲部隊的能力,還從沂蒙軍區軍工部調了一組兵工技術人員、物資協助冀中建立小型兵工廠。會後第23團經過秘密交通線逐步滲透進入冀中。與此同時,晉察冀軍區也派部隊從冀中西部越過平漢線進入冀中,恢複冀中根據地的工作正式開始。
    李振華、廖海濤鑒於渤海軍區已充分連成了一體,為了便於指揮和融合冀魯邊區和清河區,對渤海軍區進行了重新規劃和整合。整個渤海軍區分為六個軍分區,成立了渤海軍區黨委、行署和軍區,形成黨政軍一體化架構,統一根據地軍令、政令。李振華任司令、書記。廖海濤任政委,景曉村任副書記,楊國夫任副司令,黃驊任副政委,周貫五任參謀長。轄區覆蓋山東北部40餘縣,麵積5.2萬平方公裏,人口超過千萬。
    六個軍分區管轄範圍?
    ?第一軍分區??核心區域?:滄縣東部、黃驊新海縣)、南皮、鹽山、東光、吳橋運河以東部分?。覆蓋津浦鐵路以東的冀魯交界平原。
    ?第二軍分區??核心區域?:德平、德縣、平原、禹城、齊河、臨邑、濟陽全境,商河、惠民部分區域?。魯西北交通樞紐,連接津浦與膠濟鐵路。
    ?第三軍分區??核心區域?:陽信、鹽山、慶雲、無棣全境,商河、惠民部分區域?。渤海西岸鹽堿地帶,抗日遊擊重點區。
    ?第四軍分區??核心區域?:沾化、利津、濱縣全境,蒲台大部,無棣、陽信部分區域?。黃河三角洲核心區,控製渤海灣入口。
    ?第五軍分區??核心區域?:廣饒、壽光、昌邑、濰縣、博興全境,益都、臨淄部分區域?。?膠濟鐵路北側,連接山東腹地與渤海。
    ?第六軍分區?核心區域?:高苑、桓台、鄒平、長山、青城等縣魯北地區)?。小清河流域,扼守濟南東北門戶。
    渤海根據地迎來了大發展,渤海根據地是我軍目前為止發展最為成功的平原根據地,替代冀中根據地成為我軍的最大糧倉及兵源補給地。渤海軍區也從此時起向冀中、沂蒙軍輸送糧食和兵源。
    岡村寧次日子不好過,本來他希望中國派遣軍向華北調派部隊。部隊沒要到,反而是日本陸軍本部要將第41師團前往大平洋戰場,在岡村寧次的一再堅持下,第41師團才暫時未被調離。此次抽調前往太平洋戰場的還有華中第6師團,華南第51師團。
    別看日軍在東南亞大殺四方,客觀上日軍已極度分散。因為東南亞戰場的開辟,日軍抽調中國戰場多支部隊前往太平洋戰場。日軍準備南進時,就從中國戰場調走了第5、18、21、33、38師團,第4師團調上海作為預備隊待命。
    現在,日本又準備從中國戰場抽調第6、51師團前往太平洋戰場,這些師團都來自關內,未包含關東軍。岡村寧次相信這不是最後一次抽調,今後肯定還會有更多的部隊調往東南亞,華北第41師團雖然暫時留了下來,但能留下來的時間預計最多到年底。